【文档说明】第七章根茎类药材课件.ppt,共(116)页,11.296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42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七章根茎类药材--概述•1、根茎类中药:指以植物的地下茎,本身是茎,但生长在地下。如根茎类的干姜;块茎类的山药;球茎类的大蒜;鳞茎类的贝母。--•一、性状鉴别:描述顺序与根类中药一样。•形态-表面-质地-断面-气味。中药鉴定上大部分药材的描述顺序都是按照这个顺序来描述的,只有极少部分
未按这个顺序描述。•1、根茎的特点:•(1)根茎有节和节间。•(2)根茎上常有鳞片状或膜质状小叶、叶--•二、显微鉴别:•(一)单子叶植物根茎:•1、表皮:一列表皮细胞。•2、皮层:薄壁细胞构成,常有叶迹维管束散在;内皮层通常可见。•3、中柱:占大部分,
散生许多维管束;维管束多有限外韧型。•4、中央无髓。--•(二)双子叶植物根茎:•1、木栓层:数列木栓细胞构成。•2、皮层:数列薄壁细胞。•3、维管束:多无限外韧型,韧皮部由筛管、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构成;形成层连续、断续成环;木质部由
导管、木薄壁细胞和木细胞构成。•4、中心有髓。--•(三)蕨类植物根茎:•1、表皮:为一列表皮细胞构成。•2、下皮层:为数列厚壁细胞构成。•3、基本组织:为薄壁细胞构成。横切面可见周韧型维管束。--•三、显微观察注意点•
(一)组织观察注意点:•1、木栓层:组成细胞的列数、有无石细胞。•2、皮层:厚度,内皮层明显与否,中柱鞘部位有无厚壁组织。•3、形成层是连续还是继续成环。•4、分泌组织有无、类型及存在--•(二)粉末观察注意点:•1、木栓细胞的形状、颜色、壁厚
等。•2、导管或管胞的类型、直径。•3、石细胞、纤维的形状、颜色、大小、壁厚、纹孔等。•4、分泌细胞的大小、分泌物颜色等。•5、内含物的类型、形状、大小。--狗脊•一、来源: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其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作用。•在药店多用于
老年人,腰腿不便者。--•二、性状鉴别:•(一)完整药材:•1、形态:呈不规则的长块体。•2、表面:表面深棕色,残留金黄色绒毛;上面有数个红棕色的木质叶柄,下面残存黑色细根。•3、质地:质坚硬,不易折断。--•(二)生狗脊片:•1、形态:呈不规则的长块体。•2、切面:切面浅棕色,较平滑,近边缘处有
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边缘不整齐,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3、质地:质脆,易粉性。•(三)熟狗脊片:全体呈棕色,质坚硬,木质部环纹明显。--•三、显微鉴别:•(一)根茎横切面:•1、表皮细胞1列。•2、表皮下有10余列棕黄色厚壁
细胞。•3、木质部排列成环。•4、皮层及髓均由薄壁细胞组成。--绵马贯众•一、来源: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做为杀虫类中药,在药店的应用较少,一般药店使用的是肠虫清(阿苯达唑片、颗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
止血,杀虫之功。--•二、性状鉴别:•(一)全体:•1、形态:呈长倒卵形,略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2、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二)叶柄残基:呈扁圆形,表面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棕色,有5~13个黄白色小点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
须根。•(三)鳞片:条状披针形,全缘。--•(四)根茎:浅黄色,质坚硬。断面略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5~13个黄白色维管束,环列,其外散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3、气味: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三、显微鉴别:•(一)叶柄基部横切面:•1、表皮为1列细
胞。•2、下皮为10列多角形厚壁细胞。•3、基本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中常有细胞间隙腺毛。•4、分体中柱5~13个,环状排列。--大黄•一、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有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之功。•一些保健品及化妆品利--•二、性状鉴别:•1、形态:呈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2、表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绵纹)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
纹。--•3、质地: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难折断。•4、断面: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质部发达,放射状纹理直达中心,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5、气味: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
黄色。--•三、显微鉴别:•(一)根茎横切面:•1、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2、韧皮部筛管群明显,薄壁组织发达,有黏液腔。•3、形成层成环。•4、木质部射线较宽,•5、根茎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排列成环状或散在,异常维管束的形成层成环,外侧为木质部,内侧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
,--•(二)粉末:•1、草酸钙簇晶大而多。•2、网纹导管非木化,具缘纹孔导管及细小的螺纹导管微木化。•3、淀粉粒甚多,单粒呈类球形或多角形,脐点多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黄连•一、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商品分味连、雅连和云连。以味连较常
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主要用于胃肠道感染。----◆二、性状鉴别:◆1、形态:(1)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习称“鸡爪黄连”。◆(2)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形如“蚕状”。◆(3)云连多单枝,较细小,弯曲呈钩状,形如--2、表面:表
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或“过江枝”。雅连过桥较长,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顶。3、质地:质硬、难折断。--•三、显微鉴别:•1、味连:•(1)木栓层为数列细胞。•(2)皮层较宽,有石
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黄色。•(3)中柱鞘纤维成束,•2、粉末:•(1)石细胞鲜黄色,单个或成群,方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孔沟和纹孔明显。•(2)中柱鞘纤维黄色,纺锤形或梭形,壁厚;木纤维较细长,壁较薄,有稀疏点状纹孔。--•(3)淀粉粒小而多,单粒。•(4)导管为网纹或孔纹。•(5
)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长方形,壁微波状弯曲或作连珠状增厚。•四、成分:主含生物碱:异喹啉类:小檗--川芎•一、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妇科调经常用药,还可用于头痛、偏头痛。临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二、性状鉴别
:•1、形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2、表面: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3、质地:质坚实,不易折断。•4、断面: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5、气味:气浓香,味苦
、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三、显微鉴别:•(一)根茎横切面:•1、木栓层为十余列细胞。•2、皮层狭窄,细胞切向延长,散有根迹维管束,形成层明显。•3、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4、木质
部导管单列或排成“V”形成。•5、髓部较大。•6、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淡黄棕色。--•(二)粉末:•1、淀粉粒较多。•2、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3、木栓细胞深黄棕色。•4、油室多破碎,偶见含有较多的油滴。•5、导管主为螺
纹导管。--羌活•一、来源: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善治风寒湿痹证及外感风寒湿表证,善治上肢风寒湿痹。--二、性状鉴别:1、形态:为圆柱形,略弯曲,顶端具茎痕。(1)“蚕羌”:根茎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
2)“竹节羌”:根茎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3)“条羌”:根茎类圆柱形,顶端具茎及叶鞘残基;根类圆锥形,有纵皱纹及皮孔。--•(4)“大头羌”: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部具数个茎基,根较细,数条,节上有多数点状
或瘤状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2、表面: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3、质地:体轻,质脆,易折断。•4、断面:断面不平整,有多数裂痕,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射线明显,髓部黄色至黄棕色。--•三、显微鉴别:•(一)粉末:•(1)分泌道多破碎,分泌
细胞大多狭长,内有淡黄色分泌物及淀粉粒溶化后的痕迹,并常见金黄色或黄棕色条状分泌物。•(2)薄壁细胞大多呈长条形,多数含淡黄色分泌物及油滴,并充满淀粉粒。•(3)淀粉粒单粒类圆形,脐点、层纹均不明显。--白前•一、来源: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
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有泻肺降气,下痰止止嗽。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尤以痰多适用。--•二、性状鉴别:•(一)柳叶白前•1、形态: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有多次分枝呈毛须状,常盘曲成团。--•2、表面:表面黄
白色或黄棕色,节明显,顶端有残茎。•3、断面:根茎质脆,断面中空习称“鹅管白前”。•4、气味:气微,味微甜。•(二)芫花叶白前:根茎较短小或略呈块状;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顶端有残茎。质较硬,根稍弯曲。--白术•一、来源: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有健脾,和中,燥湿,利水之功,白术的现代研
究证明其主要有镇静、血管扩张、抗血凝、抗胃溃疡、保肝利胆、利尿、强壮、提高免疫、抗氧化、抗菌等。--•二、性状鉴别:•1、形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根茎下部向两侧膨大,似如意,习称“云头”;向上渐细或留有一段地上茎,似仙鹤,习称“鹤茎”或“
白术腿”。--•2、表面: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3、质地:质坚硬不易折断。•4、断面:断面不平坦,皮部窄,黄白色;木质部淡棕色,略有“菊花纹”,--•三、显微鉴别:•(一)根茎横切面:•1、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2、皮
层、韧皮部及木射线中有大型的油室散在。•3、形成层成环。•4、木质部呈放射状排列,中部和内侧木质部有木--•(二)粉末:•1、草酸钙针晶细小。•2、纤维黄色,多成束。•3、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4、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5、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苍术•一、来源:
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现代研究证明,有--•二、性状鉴别:•(一)茅苍术•1、形态: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状,略弯曲,偶有分枝。•2、表面: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3、质地:质坚实。--•4、断面:黄白色
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折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或“吐脂”•5、气味: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二)北茅术:•1、形态:呈疙瘩状或结节状圆柱形。•2、表面:表面
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黄棕色。•3、质地:质较疏松。•4、表面:表面散有黄棕色油点,不“起霜”•5:气味:香气较淡,味辛、苦。--•三、显微鉴别:•(一)茅苍术横切面:•1、木栓层内夹有石细胞带3~8条。
•2、皮层宽广,其间散有大型油室。•3、韧皮部狭小。•4、形成层成环。•5、木质部有纤维束,和导管群相间排列。--•(二)茅苍术粉末:•1、草酸钙针晶细小。•2、纤维多成束。•3、石细胞甚多,常与木栓细胞连接。•4、菊糖扁形或块状
。•5、油室碎片多见。•6、导管短,主要为网纹。--泽泻•一、来源: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根茎。•有利水渗湿,泄热的作用。•现代研究表具有抗血栓,降血脂,降低血黏度,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利尿,解痉,保肝,抗炎,免疫调节,降血糖等作
用。主要运用于水肿引--•二、性状鉴别:•1、形状:呈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2、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沟纹,习称“岗纹”;全体有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状芽痕。•3、质地:质坚实,难折断。•4、
断面: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5、气味:气微,味微苦。--•三、显微鉴别:•(一)粉末:•1、淀粉粒较多。•2、薄壁细胞类圆形,具多数椭圆形纹孔。•3、内皮层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较厚。•4、油室大多破碎,完整者类圆形。----浙贝母•一、来源: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
茎。•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的作用。•临床用于镇咳,镇静、镇痛,降压等。--•二、性状鉴别:•(一)大贝:•1、形态: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2、表面:外表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3、质地:质硬而脆,易折断。•4、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5、气
味:气微,味微苦。--•(二)珠贝:•1、形态:为完整的鳞茎,呈扁椭圆形。•2、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及干缩的残茎。--•(三)浙贝片:•1、形态:为鳞
茎外层的单瓣鳞叶切成的片,椭圆形或类圆形。•2、表面:边缘表面淡黄色,切面平坦,粉白色。•3、质地:质脆,易折断。•4、断面:粉白色,富粉性。--•三、显微鉴别:粉末•1、淀粉粒较多,多,广卵形,贝壳圆形。•2、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呈连珠
状增厚密集。•3、草酸钙结晶细小,多呈颗粒状。•4、导管多螺纹。--川贝母•一、来源: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作用。川贝中又以松贝为最优。•其有镇咳祛痰,降血压,抗肿瘤,抗菌,抗炎等作用。--•二、性状鉴别:•(一
)松贝:•1、形态: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2、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多数可以直立坐稳,习称“观
间坐莲”,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3、质地:质硬而脆。•4、断面:白色,富粉性。•5、气味:气微,味微苦。--•(二)青贝:•类扁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三)
炉贝:•呈长圆锥形,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三、显微鉴别:•(一)粉末:•1、淀粉粒甚多,广卵形。•2、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3、螺纹导管。•四、成分:含生
物碱。--黄精•一、来源: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黄精有补脾润肺,益气养阴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有延长寿命、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二、性状鉴别:•(一)大黄精:•1、形态:呈肥厚肉质的结节状,结节长可达10cm以上。•
2、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每一结节上有一呈圆盘状的茎痕,圆周凹入,中部突出,习称“鸡眼”。--•3、质地:质硬而韧,不易折断。•4、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5、气味: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二)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
柱状,结节略呈圆锥形,常有分枝形如“鸡头”,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茎痕圆形。•(三)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知母•一、百合科植物知母的
干燥根茎。•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有抗炎,抗菌及镇痛解热,抗衰老,抗血小板聚集,降血糖--•二、性状鉴别:•(一)毛知母:•1、形态: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习称“金包头”。•2、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
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3、质地:质硬,易折断。•4、断面:黄白色。•5、气味: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二)知母肉•表面白色,有扭曲的沟纹
。--•三、显微鉴别:•(一)粉末:•1、黏液细胞类圆形,半透明,胞腔内含针晶束。•2、纤维淡黄色,细长,木化。•3、导管为具缘纹孔。•4、木化厚壁细胞呈类长方形,胞腔内含棕黄色物。•5、木栓细胞壁薄。
•四、成分:含甾体皂苷。--山药•一、来源:薯蓣科的薯蓣的干燥根茎。•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现代研究证明其有降血糖,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氧化,防治肝损伤、抗疲--•二、性状鉴别:•(一)毛山药:
•1、形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2、表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3、质地: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4、断面:断面白色,粉性。•5、气味:味淡,微酸,嚼之发--•(二)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粗细均匀,挺直。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粉性足。--•三、显
微鉴别:•(一)粉末:•1、淀粉粒有单粒和复粒。•2、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3、导管具缘纹孔,网纹或螺纹。--射干•一、来源: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研究证明其有抗炎、抗病毒,抑菌等作用。--•二、性状鉴别:•1、形态:呈不规则结节状。•2
、表面:表面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较密的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下面有残留须根及根痕。•3、断面:断面黄色,颗粒性。•4、气味:气微,味苦、微辛。--•三、显微鉴别:•(一)横切面:•1
、木栓细胞多列。•2、皮层有叶迹维管束。•3、中柱维管束为周木型及外韧型。•4、薄壁组织中有草酸钙柱晶。•(二)粉末:•1、草酸钙柱晶较多,棱柱形。•2、淀粉粒单粒或复粒。•3、薄壁细胞类圆形。•4、木栓细胞多角形。----干姜•一、来源: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之功。•临床上用于治疗肠炎,腹泻,呕吐、冠心病,心肌梗塞,手足皲裂等--•二、性状鉴别:•1、形态: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2、表面: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
茎痕或芽。•3、断面: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明显,筋脉点及黄色油点散在。•4、气味:气香特异,味辛辣。--姜黄•一、来源: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破血功效显著,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证明其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抗肿瘤,抗肿瘤等作用。--•二、性状鉴别:•1、形态:呈不规则卵圆形,常弯曲。•2、表面: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3、质地:质坚实,不易折断。•4、断面: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
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5、气味:气香特异,味苦、辛。----莪术•一、来源: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破血功效显著,孕妇忌服。•莪术具有抗肿瘤、抗血小板
聚集、抗菌、抗病毒、抗化疗、抗白血病、治疗婴儿腹--•二、性状鉴别:•(一)蓬莪术:•1、形态:呈卵圆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2、表面: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3、质地
:体重,质坚实。•4、断面: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5、气味:气微香,味微苦而辛。--•(二)桂莪术•环节稍凸起,断面黄棕色至棕色,常附有淡黄色粉末,内皮层环纹黄白色。•(三)温莪术•断面黄棕色
至棕褐色,常附有淡黄色至黄棕色粉末,气香或微香。--天麻•一、来源: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根茎。•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之功。•现代研究证明其有镇痛,镇静,抗惊厥,降血压,明目、增智等作用。•以冬麻为优--•二、性状鉴别:•1、形态:呈随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
•2、表面:表面淡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冬麻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的芽苞“习称鹦哥嘴”,春麻有残留茎基;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习称“肚脐疤”--•3、质地:质重,坚硬,不
易折断。•4、断面: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5、气味:气微,味甘。--•三、显微鉴别:•(一)横切面:•1、表皮有残留,下皮由2~3列切向延长的栓化细胞组成。•2、皮层为十数列多角形细胞。•3、中柱较大,散列小型周韧维管束,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针晶束。。--
•(二)粉末:•1、厚壁细胞椭圆形,壁厚,木化,纹孔明显。•2、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3、用醋酸甘油水装片观察含糊化多糖类物的薄壁细胞。•4、导管螺纹、网纹。------------------------------------布
置练习•1、大黄、川芎、羌活、白术、苍术、川贝母、黄精、知母的性状鉴别?•2、掌握一些专业术语,如大黄的星点、黄连的鸡爪黄连、过桥,白术的云头、鹤茎,苍术的起霜,川贝母的怀中抱月、观音坐莲、黄精的鸡眼,知母的金包头,天麻的
鹦哥嘴,肚脐疤。--布置作业•1、黄连的性状鉴别?--•1、山药的性状鉴别?--•1、天麻的性状鉴别?--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