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臻网精品文库

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中若干问题课件

PPT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311.588 KB
  • 2023-03-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中若干问题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中若干问题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中若干问题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中若干问题课件
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中若干问题课件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中若干问题课件.ppt,共(19)页,311.588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31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胃肠间质瘤外科诊治中的若干问题Contents诊断1恶性程度的评价2手术治疗3靶向治疗4诊断免疫表型表达C-KIT蛋白(CDll7)遗传学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基因突变组织学

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必需符合下列特征:主要以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呈束状交叉或弥漫性排列为特征GIST的病理诊断依据组织学符合典型GIST、CD117阳性的病例可做出GIST的诊断。组织学符合典型GIST、CD117阴性病例,应交由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检测存在c-k

it或PDGFRA基因的突变,以协助明确GIST的诊断。组织学表现符合典型GIST、CD117阴性,且c-kit或PDGFRA基因无突变的病例,在排除其他肿瘤(如平滑肌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等)后也可做出GIST的诊断。恶性程度评估WHO按其性质分为:良性、不确定的恶性潜能和恶性三类。复发、

转移,浸润性生长的GIST:临床病理应直接诊断为恶性,无需作危险度分级。局限性GIST(1ocalizedGIST)生物学行为的评估,宜以危险程度代替良恶性。尽管不排除存在良性GIST的可能,但目前病理学的水平尚无法对其准确认识,因此危险程度较良恶性的称谓更为合理。局限性GIST危险程度

评估Fletcher(2002):依据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评估其恶性危险程度,按危险程度分为极低、低、中和高的4级。新分级标准(Miettinen和Lasota,2006):依据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和肿瘤部位评估

其恶性危险程度,按危险程度分为极低、低、中和高的4级。新的分级标准是基于大宗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所得,可见除了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外,肿瘤部位也是预测原发GIST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小肠GIST术后复发率最高)。诸多可能的影响因素中,核分裂计数是预测肿瘤恶性危险度的最好指标,结合肿瘤

大小和部位综合判断将能更准确预测GIST的恶性程度。局限性GIST危险程度的Fletcher方案➢治疗原则:完整的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可切除的原发性GIST的金标准。➢手术范围:不同于胃肠癌手术,只要达到R0切除即可,甚至可行局部切除,并不要求5cm的手

术切缘。➢淋巴结清扫:一般不需要行系统的淋巴结清扫,除非确实发现淋巴结转移的证据。局限性GIST的外科处理➢国内外均已有间质瘤腹腔镜手术报道,术后复发率与开腹手术无异。➢腹腔镜下的肿瘤切除指征:建议肿瘤直径小于2cm,要求完整切除,无肿瘤破裂播散。局限性GIST的外科处理复发、转移性GIST

的外科处理复发、转移病例的单纯外科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外科手术在复发转移患者中的治疗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可以获得再切除,创造条件再进一步行靶向治疗;一种是所谓的挽救性手术,即肿瘤多发,压迫胃肠道,有出血、坏死,使外科医生不得以而行之的手术。外科

手术后切缘阳性➢在临床上会遇到一些切缘阳性的病例,是应需进一步手术还是靶向药物治疗?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结论。➢对于GIST术后切缘阳性的病例,外科医生往往遵循减少术后影响的原则而主张再次手术。但再次手术的范围如何掌握,除考虑手术范围及生活质量外,再次

手术后的切缘往往阴性,几乎很难再找到镜下阳性的部位。因此对于胃肠间质瘤手术切缘阳性后的病例应慎重选择手术。往往服用伊马替尼可以达到治疗及预防的目的。➢切缘阳性的病例尽量不要采取再次手术。实际上,并不一定所

有切缘阳性者术后均复发,临床上可见复发病例服药后肿瘤消失的现象。所以对此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靶向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IM,格列卫)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属于苯胺嘧啶衍生物。竞争性地与ATP结合,阻断KIT将基质蛋白磷酸盐从ATP转化成酪氨酸残基,

进而阻断KIT介导的信号转换。除可抑制GISTs细胞的增长外,还可促进GISTs细胞凋亡,抑制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以及PI3K信号转导通路。其作用靶点相对高选择,作用效果确切,副反应较低。靶向治疗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复发、转移性GIST的靶向治疗新辅助治疗意义

:可以使不能切除的肿瘤成为可以完整切除,并且某些需要联合脏器切除的手术成为单器官切除,使某些复杂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及腹会阴联合根治手术,变为简单的局部切除。也有报道某些低位的直肠间质瘤,使用药物治疗后改作保留肛门的手术。要求:

新辅助治疗前必需明确病理诊断。推荐内镜超声下穿刺活检,不建议行经皮穿刺的活检术。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时间:每隔2~3月行CT检查了解肿瘤治疗反应,在预计肿瘤得以完整切除,同时不影响脏器功能的情况下即可行手术治疗;部分肿瘤退缩明显的病例也

可观察至下一次CT检查肿瘤不再缩小时及时手术。部分患者有可能在两次CT评价时间期间发生IH耐药而肿瘤进展,反而失去根治机会。因此强调,不要过分地延长新辅助治疗时间。如果少数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为IH药物抵抗,新辅助治疗可能无

效,及时的手术干预才是根本。应用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手术前应停用至少1周,以减少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和因水钠潴留导致的胃肠壁水肿,降低对手术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术后吻合口瘘)。术后辅助治疗50%的胃肠间质瘤术后易复发,因此对术后高危

患者应用辅助治疗是正确的。但目前对用药的时间无法达到一致,最初认为一年,一年用药可能时间不够。复发、转移性GIST靶向的治疗治疗原则:所有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GIST,均应首先考虑采用靶向治疗。服用时间:只要肿瘤可控制,就应坚持连续服

用IH,同时,不应在治疗获益的情况下中断治疗,否则肿瘤会快速增长。肿瘤耐药:目前认为,应增加IH的治疗剂量;或改服苹果酸舒尼替尼;也可慎重考虑合适的患者进行手术干预,切除局限进展的瘤灶。小结外科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GI

ST最主要的处理手段。靶向药物:对于治疗不能手术或转移的GIST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GIST的治疗方向:将朝着分子靶向治疗与外科治疗有机结合的模式进行转变。LOGO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13069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橙臻网精品文库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兔子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