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变配电室安全管理.docx,共(11)页,76.864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24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一般要求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各项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主要内容上墙明示。记录档案应分类归档,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图纸、图表等文件资料长期保存,其他记录至少保存1年。开展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之具备必要的
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救援知识。变配电室的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设备异常、故障的现场处置方案,以及停电、触电、汛害、电气设备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专项应急预案,并与综合应急预案相衔接。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应符合GB/T296
39的有关规定,并至少每3年修订一次。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的变配电室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应急演练活动结束后应撰写应急演练总结报告,分析应急演练组织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并对应急演练效果进行评估。1.管理制度①值班制度②交接班制度③巡视检查制度④设备验收制度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⑥
运行维护工作制度⑦运行分析制度⑧设备预防性试验制度⑨培训管理制度⑩场地环境管理制度⑩应急预案管理制度。2.图纸①一次系统结线图②二次回路的原理图、接线图③直流电源系统图④变配电室自用电系统图⑤隐蔽工程图:电缆敷设平面布置图和电缆明细表、接地装置平面布置图
3.图表①变配电系统模拟屏②供电部门调度值班人员名单(限有调度协议的单位)③值班人员名单(应明确各班带班人)及其上岗证复印件④事故处理及紧急应用电话表⑤设备专责分工表⑥卫生专责分工表⑦设备档案:产品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单、厂家使用
说明书、检修记录、缺陷记录。4.纪录(1)倒闸操作记录(2)运行工作记录或值班日志(3)负荷记录(4)设备巡视检查记录(5)设备缺陷记录(6)设备检修记录(7)设备试验记录(8)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记录(9)事故处理记录(10)应急预案演练及评估记录(11)安全日活动记录
(12)培训及考核记录(13)运行分析记录(14)门禁登记记录(15)安全用具、仪表台账(16)消防器材记录二、设备设施1.配备原则①高压配电装置应采用具有五防功能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或带负
荷推入、拉出铠装移开式开关柜手车;——防止带电挂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防止带接地线合断路器或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②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应使用具有3C认证的产品。③应依据国家公布的设备性能标准逐步淘汰落后的电气设备和产品,新建变配电室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2.环境、
安全防护要求①变配电室空气温度和湿度:②周围空气温度的上限不得高于40℃,且在24h内其平均温度不得超过35℃;③变配电室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装置的操作区、维护通道应铺设绝缘胶垫。④低压临时电源、手持式电动工具等应采用TN-S供电方式,并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⑤正常照明和
应急照明系统应完好。⑥疏散指示标志灯的持续照明时间应大于30min。⑦对装有产生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的配电装置的房间,在发生事故时房间内易聚集气体的部位,应装设排风装置。⑧室内变配电装置布置、安全净距、通道与
围栏等应符合GB50053、GB50054、GB50059、GB50060等国家标准的要求。3.门、窗、安全出口要求①出入口的门为防火门,向外开启,并应装锁,且门锁应便于值班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打开。②设备间与附属房间之间的门应向附属房间方向开启。高压间与低压间之间的门,应向低压间方向
开启。配电装置室的中间门应采用双向开启门。③长度大于7m的变配电室应有2个出入口,若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60m时,应增设一个中间安全出口。当变配电室采用多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变配电室至少应设一个出口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平台应有固定的
护栏。④地面变配电室的值班室门宜设有纱门,通往室外的门、窗应装有纱门且门上方应装设雨罩。⑤应设置防止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通风管道、桥架、电缆保护管等进入室内的设施。⑥出入口应设置高度不低于400mm的防小动物挡板。4、消防要求①应设
置符合GB50140要求的适用电气火灾的消防设施、器材,并定期维护、检查和测试。现场消防设施、器材不应挪作他用,周围不应堆放杂物和其他设备。②灭火器的定期检查、维修、报废和更新应符合如下要求:a)按GB50444的要求,每半月对灭火器的配
置和外观至少检查一次;b)达到GA95规定的报废期限或报废条件的灭火器,应予以报废。③应留出消防通道,并不得堵塞或占用。5.安全工器具配置和使用要求①应配备质量合格、数量满足工作需求的安全工器具:a)绝缘安全工器具:绝缘杆、验电器、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绝缘手套、绝缘靴(鞋)等;b)登
高作业安全工器具: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非金属材质梯子等;c)检修工具:螺丝刀、扳手、钢锯、电工刀、电工钳等;d)测量仪表:红外温度测试仪、万用表、钳形电流表、500V绝缘电阻表,1000V绝缘电阻表、2500V绝缘电阻表等。②安全工器具使用前应进
行试验有效期的核查及外观检查,检查表面有无裂纹、划痕、毛刺、孔洞、断裂等外伤,有无老化迹象。对安全工器具的机械、绝缘性能发生疑问时,应追加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③安全工器具应妥善保管,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不允许当作其他工具使用,且不合格的安全工器
具不得存放在工作现场。部分安全工器具还应符合下列要求:a)绝缘杆应悬挂或架在支架上,不应与墙或地面接触。b)绝缘手套、绝缘靴应与其他工具仪表分开存放,避免直接碰触尖锐物体。c)高压验电器应存放在防潮的匣内或专用袋内。④安全工器具应统一分类编号,定置存放并登记在
专用记录簿内,做到账物相符,一—对应并及时地记录安全工器具的检查、试验情况。6、安全标识①每面配电盘柜应标明路名和调度编号,双面维护的配电盘柜前和盘柜后均应标明路名和调度编号,且路名、编号应与模拟图板、自动化监控系统、运行资料等保持一致。②配电装
置前应标注警戒线,警戒线距配电装置应不小于800mm。③变配电室的出入口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牌。7、试验、校验和清扫要求①改造、大修后的电气设备,应在投入运行前按GB50150的要求进行交接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②应按DL/T596的试验项目和周期要求,进行电气设备的预防性
试验。③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调试、校验应按DL/T995的规定执行,定期校验的周期应符合DB11/1134的要求。④接地装置及系统应定期检查、测试和维护。8、安全工器具的试验要求如下:a)绝缘安全工器
具应按GB26860的试验项目和周期等要求,进行首次使用前和使用中定期的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b)安全带、安全绳、梯子等坠落防护装备的使用期限和检测要求应符合GB/T23468的要求。9、使用期限①围杆作业安全带应在制造商规定的期限内使用,一般不应超过3年。②区域限制安全带应在制造商规定的期
限内使用,一般不应超过5年。③坠落悬挂安全带应在制造商规定的期限内使用,一般不应超过5年,如发生坠落事故,则应由专人进行检查,如有影响性能的损伤,则应立即更换。④平网、立网应在制造商规定的期限内使用,一般不应超过3年,如发生人员坠落事故,或质量大于50kg的物体坠落事故,则应立即更换。⑤密
目网应在制造商规定的期限内使用,一般不应超过2年,如发生人员坠落事故,或质量大于50kg的物体坠落事故,则应立即更换。⑥超过使用期限的坠落防护用品,如有必要继续使用,则应每半年抽样检验一次,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⑦如坠落防护用品的使用环境特别恶劣,或使用频率格外频繁,则应相应缩短使用期限。①试
验、调试和校验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②应根据设备污秽情况、负荷重要程度及负荷运行情况等安排设备的清扫检查工作。一般情况下至少应每年一次。③对巡视检查、试验和校验等发现的设备隐患,应评估隐患的危害程度,针对隐
患制定措施限期进行处理。10、清扫污垢①清扫电气设备绝缘表面污垢,并检查有无裂纹、破损及放电闪络痕迹。②请扫检查二次仪表,二次接线端子及二次回路导线有无积尘、异物。④紧固。⑤检查导电部分各连接点的连接是否紧固,螺栓有无松动。⑥检查传动机构和操作机构各部位的销
钉、螺栓是否脱落或缺少,操作机构的分、合闸是否灵活,运动部件和轴是香补充润滑油脂。⑦检查配电装置架构的各部位螺栓或媒母有无松动或脱落,混凝上杆、基础有无严重裂纹、脱落。11、导电性能①检查钢、铝连接点有无腐蚀现象
,若已腐蚀,应进行处置确保导电性能良好。②检查设备外壳(系指不带电的外壳)和支架、铠装电缆外皮、地线汇流排的接地线是香牢固可靠,有无断裂(断股)及腐蚀现象。③检查配电装置钢架构有无锈蚀,锈蚀处应涂刷防腐漆。12、其他①对充油设备检查出气瓣是否畅通,并检查是否缺
油:对充气设备检查气体压力是否在规定的气压范围内。②对手车柜、抽屉柜的开关应做手动、电动合、分闸操作试验,手车或抽屉的运行位置、备用位置、检修位置应准确无误。13、自备应急电源管理要求①自备应急电源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预防性试验、启机试验和切换装置的切换试验,并做好记录。②并网运行的生产经
营单位在新装、更换接线方式、拆除或者移动闭锁装置时,应与电力调度部门签订或修订并网调度协议后再行并入公共电网运行。③不应自行变更自备发电机接线方式。④应有可靠的电气或机械闭锁装置,防止反送电,不应自行拆除闭锁装置或者使其失效。⑤不应擅自将自备应急电源引入、转供其他用户。14、地下变配电室要
求①应有安全通道,安全通道和楼梯处应设逃生指示标识和应急照明装置。②应设有通风散热、防潮排烟设备和事故照明装置。③室内地面的最低处应设有集水坑并配有自动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