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尿素生产方法原理--尿素溶液的蒸发(课堂PPT)课件

PPT
  • 阅读 5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0 页
  • 大小 1.692 MB
  • 2022-11-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6尿素生产方法原理--尿素溶液的蒸发(课堂PPT)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6尿素生产方法原理--尿素溶液的蒸发(课堂PPT)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6尿素生产方法原理--尿素溶液的蒸发(课堂PPT)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6尿素生产方法原理--尿素溶液的蒸发(课堂PPT)课件
6尿素生产方法原理--尿素溶液的蒸发(课堂PPT)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4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6尿素生产方法原理--尿素溶液的蒸发(课堂PPT)课件.ppt,共(40)页,1.692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1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复习①高压气提分离系统②中低压循环系统:中压级和低压级,中压:1.8~2.0MPa;低压:0.3~0.4MPa。未反应物回收循环的意义分解和回收的措施多级原则的概念.2低压循环的压力,一般取为0.3-0.4MPa左右。压力越低,越容易从尿液中将NH3和CO

2逐出,但返回的回收液浓度将更低(即加水量↗),温度也降低。如果压力更低,就需要加更多的水才能将同样多的NH3和CO2吸收下来,也是不利的。低压分离回收.3尿液首先进入分解器(或称分解塔)。由于压力降低而立即有大量的气体闪蒸出来。为提高NH3和CO2转入气相的

分率(工业上亦称之为总氨蒸出率和甲铵分解率),需要加热提高温度。中低压分解循环中低压循环,均包括合成尿素溶液的减压加热分解、分解气的冷凝吸收两部分。分解气的冷凝吸收条件,应力求在压力、温度和加水量之间取得最佳配合,以使加水量少,而吸收和冷凝要完全、而且不要析出固体结晶。.41.尿素合成液分离

的原理是什么?工业上是如何对分离物进行回收的?2.气提原理是什么?常用的气提剂有哪些?气提法的优点是什么?3.尿素高压合成圈是如何构成的(过程、设备)?其主要任务是什么?4.中压循环的压力的是如何选择确定的?中压段的任务是什么?《未反应物的分离与回收》作

业题二.5尿素生产的工艺流程80%尿液去蒸发冷结系统液NH3CO2氨冷器合成塔甲铵气提塔中压合成塔低压合成塔真空合成塔氨冷器2氨冷器1中压吸收塔低压吸收塔真空冷凝器lg1.8MPa155℃0.45MPa140℃0.08MPa

110℃.62.3尿素溶液的蒸发2、理解尿素溶液加工的工艺流程。教学目标1、掌握尿素溶液蒸发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条件的选择。.71、尿素蒸发的基本原理尿素溶液蒸发:将溶液加热到沸腾,使其中的水汽化而与尿素分离的过程。蒸发浓缩的必要性:经减压、加热分解循环后,得到尿素含量为7

0%-75%,NH3和CO2含量之和在1%左右的尿素水溶液;若将其加工成固体产品,还需经过蒸发工序,浓缩成含水量较少(1%)的熔融物方可造粒。.82、尿素溶液蒸发过程的副反应及防止水解反应:在沸腾的尿素溶液中,水解更为剧烈。缩合反应:缩二脲的生成率随温度的增加

而增加;而在一定温度下,随着尿素溶液浓度的增高。在尿素生产各工序中副反应都有可能发生,但在尿素加工过程中尤为显著。要防止水解与缩合反应,蒸发过程应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进行,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93、蒸发工艺

条件的选择蒸发工艺条件的选择,除了应满足沸腾蒸发的一般要求外,更要尽量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尿素的产量和质量。尿素溶液的蒸发涉及到尿素和水的二元体系相图.1010压力线(气液平衡线):溶液在该压力下的沸点相图性质:线:液固平衡线尿素的溶解度线冰的饱和线高压力时,无固

相出现0.10MPa130℃0.05MPa112℃结论:尿素溶液的沸点与其浓度和蒸发操作压力有关。.113、小于0.0263MPa时,沸点压力线和结晶线相交,就可能产生尿素结晶。1、大于0.0263MPa,沸点压力线位于结晶线之上,不会有结晶析

出。2、若采用一段蒸发将尿液从75%浓缩至99.7%,虽无结晶析出,但势必将温度提得太高,结果加剧副反应发生。蒸发操作压力的选择.12据以上分析,采用减压蒸发可以降低尿素溶液的沸点,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实际生产过程中,蒸发过程不能在一个

压力段进行,常分为两段。压力的选择必须考虑蒸发出大部分水和尿素不致结晶为宜,否则将堵塞蒸发设备的加热管道,影响操作。尿液蒸发过程的设计.1313典型的两段蒸发的工艺条件真空减压蒸发①一段:压力0.033MPa,温度130℃,尿液从75%浓缩到95%;蒸出大量水分,随着浓度

的提高,温度也不断上升,副反应明显,所以一段蒸发只能到一定的浓度。②二段:压力0.0033-0.0067MPa,温度140℃(使尿素熔融物保持流动性,防结晶),可使尿液浓缩到99.7%,且不会有结晶出现。.144、尿素溶液加工的工艺流程.15闪蒸:低压分解后来的尿液,经自

动减压阀减为常压,进入闪蒸槽1,闪蒸槽内压力为0.06MPa。它的出口气管与一段蒸发分离器6出口管连接在一起,其真空度由蒸汽喷射泵17产生。由于减压,部分水分和氨、二氧化碳气化吸热,使尿素温度下降到105~1

10℃。出闪蒸槽尿液质量分数约74%左右进入尿液缓冲槽2,槽内有蒸汽加热保温管线。然后,尿液由尿液泵3打入尿液过滤器4除去杂质,送入一段蒸发加热器5。尿液的闪蒸、过滤作用:可减少加热蒸汽的耗量。.16一段

蒸发加热、分离在一段蒸发加热器5内,用蒸汽管外加热,使尿液温升至130℃左右。由于减压加热,部分水分气化后进入一段蒸发分离器6,一般蒸发分离器内部压力约为0.0263~0.0333MPa,该压力由蒸汽喷射泵17产生,气液分离后,尿液质量分数约为95%~96%,进二段蒸发加热器7。.17二段

蒸发加热、分离在二段蒸发加热器7内,用蒸汽加热至140℃左右,其压力维持在0.0033MPa。由于减压加热,残余水分气化后进入二段蒸发分离器8进行气液分离。二段蒸发加热器的真空度靠蒸汽喷射泵18、20、22产生。二段蒸发分离器出来的尿液质量分数为99.7%,进入熔融尿素泵9,打入造粒塔。.1818

①长管升膜式蒸发器:溶液停留时间短,表面传热系数大。②预蒸发器:将尿液预先浓缩,减少加热蒸汽的耗量。③蒸汽喷射器:实现减压操作。5、蒸发过程主要设备.19尿液浓缩过程合成塔:40%汽提塔:45%中压甲铵分解器:60%低压甲铵分解器:70%真空

预浓缩器:85%一段蒸发加热器:95%二段蒸发加热器:99.7%造粒.2020概念:利用尿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关系,将较高温度下的尿素溶液冷却而析出。2.4尿素的结晶和造粒缺点:结晶尿素呈粉末或细晶,不便于施用,易结块。优点:结晶尿

素的加工过程中温度较低,副反应少,可作低缩二脲含量的化肥使用,也用于工业。2.4.1尿素的结晶.2121①常压法:在常压下将尿素溶液浓缩至接近饱和,即送入结晶器,液体冷却至50-65℃,即有尿素结晶析出。结

晶长大,与母液进行分离,再经干燥器干燥,获得水含量小于1%的结晶尿素产品。②真空法:来自低压回收循环的尿液(75%)直接进入真空结晶器内,同时蒸发与结晶,在0.01MPa和60℃下,水分蒸发而进入过饱和区,进

而有结晶析出。水分蒸发的热量由溶液的显热和尿素结晶热提供。2、结晶尿素的生产方法.2222①常压法:设备少,流程简单,但结晶热未得利用,蒸汽和冷却水消耗大。②真空法:有效利用结晶热,防止缩二脲积累。不同结晶方法的

优缺点.23232.4.2尿素的造粒农业使用的尿素产品绝大多数均加工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1、粒状尿素产品的优点:流动性能好,不易吸潮和结块,便于储存和运输。造粒方法:造粒塔造粒和造粒机造粒.2424①原理:将温度约140℃的尿素质量分数达99.7%的高浓度溶液送

往几十米的高空,通过喷头的小孔喷洒出来,形成液滴自高空滴落,与自下而上的空气逆流接触而凝固冷却,且将少量水分蒸发而得到产品,粒度为1-2mm。2、造粒塔造粒.2525③造粒塔降低高度的方法A.强制通风:延长颗粒的下落时间,强化冷却。B.塔底设臵流态化床:使床中空气与颗粒间的传热得到强化

,使颗粒继续冷却。②造粒塔的构造圆筒形混凝土结构,内部有防腐涂层。塔直径18-20m,生产能力1500-1700t/d。自然通风利用烟囱效应使空气自然流动,简单,被广泛采用。.2626B.在尿液中加入少量甲醛(

不大于0.2%):提高产品抗冲击强度和抗压强度。④提高颗粒机械强度的方法A.晶种造粒:在造粒塔底部送入磨碎的尿素粉末(尿素99%,硬脂酸钙1%,小于2μm),粉末在塔内上升的过程中与下降的尿素熔融体接触,成为晶种,再长大成粒。.2727A.排出的尿素粉尘和

氨气难于处理,污染环境。B.强度不高,不适于长途散装运输。C.粒度不均匀,不能造出大于2.5mm又有足够强度的颗粒。D.固化时间短,难以形成致密坚实的颗粒。⑤造粒塔造粒的缺点.2828①原理:尿素熔融物在稍高于其固化温度下被喷洒在已有的颗粒之上,使颗粒长大,直

到达到所要求的粒度。②造粒机的种类:盘式造粒、转鼓造粒、流化造粒3、造粒机造粒.29流化床造粒机转鼓造粒机盘式造粒机.3030③流化床造粒机的生产原理雾化空气:进入雾化喷嘴使尿液雾化。进入喷嘴之前需预热到高于尿素的结晶温度以防堵塞喷嘴。流化空气:使床层保持流化状

态晶种:使雾化的尿素熔融液包覆在其表面而凝固,放出的结晶热用于进一步蒸发。.3131④颗粒长大的机理A.团块:粒子利用溶液作为粘结剂而互相附着在一起,这种作用产生的颗粒不够均匀,机械性能差;B.层化:颗粒的成长是在粒子表面进行一层一层的涂覆,得

到类似“洋葱”的结构;C.累积:即大量的微小溶液液滴连续地喷洒在颗粒表面并不断蒸发固化。是连续长大和干燥的过程。.3232⑤流化床造粒工艺流程图累积机理:提供了致密均匀的结构,并促进了水分的蒸发和颗粒的干燥,而

且颗粒流化态避免颗粒长时间接触,不至于团块。筛分机与粉碎机可控制颗粒粒度在2-8mm范围内变化.33尿素熔融液加入少量的甲醛(0.5%左右),可提高产品强度,减少粉尘。与造粒塔中作用一样。洗涤塔:将造粒机和冷却器的空气用工艺冷凝液洗涤,回收尿素粉末,得到尿素含量约为45%的洗涤液,

再送回蒸发系统。.34转鼓造粒机—后改进为帘幕涂布法主要设备:水平放臵的旋转圆筒,分为造粒段和冷却段。机理:颗粒尿素在筒内转动时呈现帘幕状跌落,熔融尿素通过喷嘴连续喷洒在造粒段的滚动粒子表面上,粒子被熔融物包涂而长大。长大的颗粒通过内堰流进造粒机的冷却段,被逆流导入的空气所冷却和

固化,同时除去粉尘。.35盘式造粒机主要设备:与水平成60-65°的旋转圆盘,盘上有颗粒滚动。机理:有返料从靠近转盘的最高点处加入,在盘上不断滚动。尿素含量在98%以上,温度145℃的熔融物经喷嘴雾化为极细的雾滴,喷洒在滚动着的返料层上,将细粒子层层包覆而逐渐长大。由于受到重力和离心力,颗粒

越大,随盘转动而上升的高度越降低,最后滚到转盘的下边缘而落到下面的冷却器中。.3636⑥造粒机所得产品的优点A.水分和缩二脲低B.产品颗粒大(2.0-4.0mm)且可调节C.颗粒抗压强度高(为造粒塔产品的5-6倍)且不易吸湿、结块。D.对环境污染

少(空气用量少,且含尘量低).37通过造粒装臵解决尿素粒径问题的途径:选用大颗粒造粒喷头,使80%的尿素颗粒直径大于2mm;采用流化床冷却装臵,降低入袋温度,解决超产后易结块问题,将颗粒与粉尘分开;采用北京

达立科公司开发的双转鼓流化床大颗粒尿素技术,尿素颗粒直径可达4~6mm,国内已有2家采用此技术;原有的造粒系统不动,将增产的尿素在造粒之前取出,用尿素熔融液来生产氮磷钾复合肥,目前上海化工研究院正在几家小尿素厂中实施该技术。.38缩二脲的生成与防止1.危害:①缩

二脲对作物种子发芽不利,使桔柑变色;②生产脲醛塑料时缩二脲≧0.3%,易使塑料变黄。2.减少其生成的措施:1)合成:因游离NH3较多,故缩二脲较少,且提高缩二脲降低2)分解:游离NH3较少,中压较高,故生成缩二脲增加。所以

应确定合适T分;提高传热效率,使t降低;3)蒸发:游离NH3很少,T蒸高,生成缩二脲较多。4)造粒:尿熔液140℃,于管线中易生成缩二脲,故应尽量缩短管之长度。3.回收利用:1)分离出来作为化工产品.2)将高浓度缩二脲母液送回合成塔,抑制其生成..39小结:尿素的结晶与造粒1﹒三种方法

:a)蒸发造粒法:将99.7%溶液造粒成型,缩二脲0.8-0.9%;b)结晶造粒法:将尿液蒸至80%送结晶器,快速熔融成型,缩二脲<0.3%c)结晶法:将尿液蒸至80%送结晶机在小于40℃下结晶。2﹒两种尿素:a)造粒尿素:球状均匀颗粒,强度、耐湿性好;b)结晶

尿素:纯度高,缩二脲低,用于工及制复肥。3﹒熔融液造粒:将140℃尿溶液滴与冷空气逆流接触,降至60-70℃,经凝固冷却成颗粒落于料斗。.401.简述尿液蒸发过程设计时,应主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采用两段蒸发工艺,

典型两段蒸发工艺条件是什么?2.结晶尿素的优点是什么?它主要的生产方法有哪两种?具体过程是怎样的?3.粒度尿素的优点是什么?常用的造粒方法有哪两种?各自的原理什么?4.画出流化床造粒机原理图,结合此图阐述流化床造粒机的生产原理。《尿素蒸发、结晶、造粒》作业题三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