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不同层次的问题课件

PPT
  • 阅读 46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6 页
  • 大小 167.468 KB
  • 2022-11-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飞向未来】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心理咨询中不同层次的问题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心理咨询中不同层次的问题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心理咨询中不同层次的问题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心理咨询中不同层次的问题课件
心理咨询中不同层次的问题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3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心理咨询中不同层次的问题课件.pptx,共(36)页,167.468 KB,由飞向未来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11/101从现象学来看,心理咨询是通过两人之间的意识活动、传递信息,改变来访者的某些心理和行为,促进其适应。这样,对心理咨询本身,就容易陷入认识误区,有不少人以为心理咨询就是教育、就是思想工

作、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认识交流。2022/11/102引子:心理咨询中的某些误区一、心理咨询中不同层面问题的表现二、深层面问题的理论依据三、不同层面问题的“诊断”和干预四、咨询干预模式本讲座分以下五部分:2022/11/1031.知识2.逻辑3.

是非4.思想品质5.理性与感性引子:心理咨询中的某些认识误区2022/11/1041.知识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痛苦未必是知识缺乏所造成。许多心理咨询来访者的知识层次较高,查阅过的有关文献或信息数量也多,智力水平还很高,但越是利用

知识克服痛苦,痛苦越大;相反,许多愚钝的人不用宣传和介绍生活方法,自己却能活得平静而幸福。2022/11/1052.逻辑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痛苦未必能用常规逻辑来解释。例如两个懒惰的男女,结婚后生活却滋润和幸福(0+0=1);相反两个勤劳、认真、愿意奉献的人结合在一起却痛苦(1+

1=0);许多心理咨询来访者的问题不能用常理得到解释和解决。长期形成的严密逻辑习惯已经深入人心,咨询者自己可能受此影响。2022/11/1063.是非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痛苦未必就包含着“是与非”、“对与错”。例如许多

来访者本身是个完美主义者,但却事情越办越复杂,心情越来越糟;相反,许多马大哈的人,事情却顺利得很,心境也不错。但长期形成的是非观念却已经深入人心,咨询者自己可能受此影响。下面的思考题可帮助理解。2022/11/107思考题:“下山猴子”(小学课文,猴子丢掉玉米摘桃子,丢掉桃子枪西瓜,又丢西

瓜去追兔子)是教育上的“非”的问题(即做事不要三心二意),但在少数有强迫倾向的人身上,这也可以被认为是“是”的问题,即也许猴子是在“讲究经济效益”(在一次教育研讨会上遭到批判的说法)。2022/11/1084.思想品质心

理咨询中来访者的痛苦未必就包含着思想品质问题。例如高风格、高奉献、普度众生的人,心里未必舒畅;稍显自私、有点小心眼的人却也心情舒畅。但长期形成的思想道德水平决定个人行为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咨询者自己可能受此影响。2022/11/1095

.理性与感性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痛苦未必是缺乏“理性”的问题。2003年高考作文题“智子疑邻”反映的是95%的人们经常会犯的“错误”,因此是教育的命题。而人群中5%的人很可能正好相反,是“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问题

,因此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命题。下面的思考题有助于理解2022/11/1010⚫常人做事往往是“持之以恒”还是“顺势而为”?是“做应该做的”还是“做喜欢做的”?⚫常人往往是通过“应该(理性、理智)”还是通过“喜欢(感性

、感受)”作出选择?⚫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是由于“无知”、“不可理喻”、“缺乏气度”、“缺乏理性”等认识方面的问题吗?思考题:2022/11/1011一、咨询中不同层面心理问题的表现1.知识层面的问题——缺乏知识或知识错误2.认知层面的问

题——认知规律的问题和心理特点的问题3.未知层面(深层面)的问题——2022/11/1012⚫缺乏“结构性”知识⚫缺乏“功能性”知识1.知识层面的问题2022/11/1013⚫缺乏“结构性”知识:例如对病毒与疾病、睡眠和梦、性和性功能等的误解导致痛苦;下代人对上代人的不了解导致不理解而痛苦。202

2/11/1014⚫缺乏“功能性”知识:例如儿童成长与教养;老年适应;家庭(婚姻)适应;人际交往与人际适应;情绪与情绪调节;应激与应对;心身疾病病因和防治方法;心身相关规律;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建立等方面的正确知识。2022/11/1015⚫受认知规律的影响⚫受心理特

点的影响2.认知层面的问题2022/11/1016⚫受认知规律的影响a.认知的多维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认知的相对性“乐极生悲”、“塞翁失马,安知非福”c.认知的联想性“情人眼里出西施”。d.认知的先占性“先入为主”、“第一印象”2022

/11/1017⚫受心理特点的影响a.价值观、世界观(如“错题-认知-痛苦”的背后信念是“读书就是要争取最好成绩”,也可以是“读书就要比别人好”;又如“跳槽-认知-痛苦”中的认知判断可以分别是“卖主求荣”与“应变能力”,或

“缺乏诚信”与“法制意识”)b.个性特征(如个性敏感、拘谨和内向,易产生认知上的先占而致心理痛苦)2022/11/1018⚫与某些未知规律有关(见下面各种理论)⚫与生物因素有关(用药)3.未知层面(深层面)的问题2022/11/1019三、深

层面心理问题的理论依据1.心理动力理论证据2.行为学习理论证据3.人本主义理论证据4.认知理论证据2022/11/1020(强调潜意识)幼年创伤→转换→心理障碍→精神分析式的咨询(治疗)模式1.心理动力理论证据2022/11/102

1(强调“习惯”性)S→R→S(心理障碍)→行为治疗式的咨询模式2.行为学习理论证据2022/11/1022(强调个体受社会规范的制约)3.人本主义理论证据2022/11/1023(注意此“认知”与彼“认知”)自动性思维(原因是求全

)——认知歪曲(表现为认识问题)——各种方法(而不是教育)改变认知歪曲4.认知理论证据2022/11/1024四、不同层面心理问题的诊断和干预1.知识层面的心理问题与教育模式2.认知层面的心理问题与认知指导模式3.非认识层面的心理障碍与治疗干

预模式2022/11/1025⚫这是心理咨询与教育、思想工作、医疗等工作相重叠的部分。需要丰富的多方面知识和工作生活积累。A对来访者心理问题进行评估。B发现来访者存在“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知识缺陷,以及“经验”上的某些不足。例如认为婴儿的养育核心是营养;

认为“性“的发泄会损害身体;或认为睡眠与学习能力成正比等。C以讲解、说明、举例等传授知识和解答疑问的方式,促其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消除心理困惑和痛苦1.知识层面的心理问题与教育模式2022/11/1026⚫这是心理咨询工作中与教育、思想和医疗工作有很大区别的部分。需要

采用符合心理行为规律的语言指导技术和实际工作经验。A对来访者心理问题进行评估。B从上述影响认知的因素入手,发现来访者存在认知“策略”上的“问题”。例如其心理问题的形成可能与个性方面的特点或违反认知规律、适应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有联系。找出其中影响因素。C以

宣讲、解释、举例、反证等认知指导方式,促其改变原有的认知过程。(举例)2.认知层面心理问题与指导模式2022/11/1027例一⚫…个性倾向性中的价值观念因素使人产生的痛苦,会因价值观念的不同对其的认知指导也需要有细

微的不同。例如前述“读书成绩就要是最好的”来访者,认知指导应是“你就是最好的”;而“读书就要比别人好”的来访者,认知指导应是“有许多人比你差”…2022/11/1028例二⚫…认知的整合性特点会使人自我修正一些认知偏差,达到自我调节。如有人被领导当众

批评感到“失去面子”、“无脸再见人”、“抑郁、沮丧”,甚至认为“领导不喜欢自己,欲开除自己”;但指导其经过自我认知整合,会感到“领导脾气比较暴躁,谁出错就会批评谁,这次批评我是因为我出错,下次遇到别人也

…”2022/11/1029例三⚫…认知的相对性特点会使人对问题的看法相反,从而产生相反的情感反应。如有人因为曾经对母亲生前照顾不周(其实往往是深爱其母,因求全而反而客观上伤害母亲)而自责,后自己遇到生活的挫折而越来越加深了这种内疚和痛苦。这时候的认识指导可

以是:“你的自责说明你实际上深爱你母,母亲当然也爱着你。但母亲如果有知,一定会因为你长期自责、痛苦而使她感到痛苦,相反会因为你现在幸福而使让她感到幸福。”2022/11/1030⚫这是心理咨询工作中如何采用独特的心理治疗技术的问题。需要具

备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技术,以及实际操作经验。A对来访者心理问题进行评估。B发现来访者存在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常见的认知心理障碍有偏执、强迫等;常见的认知病理精神症状有幻觉、妄想等。C对心理障碍者以治疗干预模式(例如认知模式、人本模式、心理动力模式、森田模式、催眠暗示

模式、激励模式)干预(见下)D注意是否推荐使用药物;是否转诊。3.深层面心理障碍与治疗模式2022/11/1031五、心理咨询中的干预模式1.主要属于治疗的干预模式2.主要属于教育与指导的干预模式2022/11/10321.主要属于治疗的干预模式⚫认知模式⚫人本模式⚫心理动力模式⚫森田模式⚫催眠

暗示模式⚫激励模式,等2022/11/1033⚫自动性假设→认知偏差→自我挫败完美、求全、标准化(总是从“预防不利”的方面,以“假如”求得完美答案)意任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或“无”思维痛苦焦虑抑郁失眠例:认知治疗模式2022/11/1034⚫应激干预模式⚫情绪调节模式⚫应对指导

模式⚫人际交往与人际适应指导模式⚫家庭(婚姻)适应指导模式⚫儿童成长指导模式⚫老年适应指导模式,等2.主要属于教育与指导的干预模式2022/11/1035小结:心理咨询来访者(非精神病)的问题性质可分三个层面(但不是绝对的)。⚫第一层面是有关各种

知识的缺乏。这是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人类学、生态学等学者都可以承担的工作。方式是“教育模式”。⚫第二层面是认知(信息加工)方面的问题。从业者要具备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有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方式是“指导模式”。⚫第三层面是

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从业者要掌握几种重要的理论知识和利用这些知识去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式是“治疗模式”。2022/11/1036完

飞向未来
飞向未来
分享知识,成就未来
  • 文档 684
  • 被下载 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