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嘎达梅林》PPT课件5-八年级上册音乐【苏少版】.ppt,共(15)页,1.58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001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请大家聆听音乐,想象画面,也可以用你的肢体语言(动作)来表达你对音乐的感受。2.说说音乐中所描写的画面是祖国的哪里?3.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4.什么乐器?马头琴,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
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马头琴第一声部第二声部范唱音乐伴奏音乐幻灯片81.观察歌曲旋律中主要用了哪几个音?2.歌曲第一个
音与结束音分别是什么音?63.五声羽调式。口琴分声部吹奏:小结提炼:1.属于蒙古族民歌中“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的短调一类。2.抒发了人民对英雄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演唱时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统一,注意歌曲的情感与风格,表现出对民族英雄的赞颂。3.歌曲为五声羽调式。聆听与思考
:聆听蒙古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说说其音乐特点与《嘎达梅林》有何异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是一首蒙古长调民歌,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流行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锡林郭勒一带,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阿拉善长调民歌的代表曲目,位居阿拉善八大长调民歌之首。歌曲赞颂了富饶美丽的阿拉善,歌唱了欢乐豪
放的牧民间深厚的情谊。此曲为一部曲式,曲调辽阔开朗,节奏自由悠长,气息深厚绵长,多使用七、八度大跳,丰富多彩的装饰音及独特的延长颤音演唱法让歌曲充满了浓郁的草原风味。蒙古族民歌大体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长调节奏自由,句幅宽大,旋律舒展悠长,腔长字少,常用特色衬字,大多为散板,具有
浓郁的草原气息。短调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较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有的带有舞蹈性。2005年蒙古族长调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比《富饶辽阔的阿拉善》和《嘎达梅林》两首蒙古族民歌,填写下表。蒙古民歌节奏特点旋律特点类别《富饶辽阔的阿拉善》《嘎达梅林》自由悠长沉稳
庄重舒缓开阔宽广豪迈长调短调通过学习,你一定对蒙古族民歌有一些了解。请听辨下列歌曲,说说它们属于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长调短调相关资源:蒙古呼麦呼麦是图瓦语的音译,又名蒙古喉音,是运用特殊的歌唱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
被誉为天籁之音。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请唱唱高声部曲调,并仿照上句旋律线在图上画出下句的旋律线,体会歌曲旋律起伏跌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