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函数学习口决正比例函数是直线,图象一定过原点,k的正负是关键,决定直线的象限,负k经过二四限,x增大y在减,上下平移k不变,由引得到一次线,向上加b向下减,图象经过三个限,两点决定一条线,选定系数是关键。函数自变量的取值分式分母不为零,偶次根下负不行;零次幂底数不为零,整式、奇次根全能行。判断正比例函数判断正比例函数,检验当分两步走;一量表示另一量,是与否;若有还要看取值,全体实数都要有。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正比函数很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K正一三负二四,变化趋势记心间;K正左低右边高,同大同小向爬山;K负左高右边低,一大另小下山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反比例函数有特点,双曲线相背离得远;k为正,图在一三(象)限,k为负,图在二四(象)限;图在一、三函数减,两个分支分别减.图在二、四正相反,两个分支分别增;线越长越近轴,永远与轴不沾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是直线,图象经过三象限;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律正相反;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称是关键;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现;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相关联;顶点位置先找见,y轴作为参考线,左同右异中为0,牢记心中莫混乱;顶点坐标最重要,一般式配方它就现,横标即为对称轴,纵标函数最值见.若求对称轴位置,符号反,一般、顶点、交点式,不同表达能互换。二次函数抛物线选定需要三个点,a的正负开口判,c的大小y轴看,△的符号最简便,x轴上数交点,a、b同号轴左边,抛物线平移a不变,顶点牵着图象。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增减性:正增余减特殊三角函数值(30度、45度、60度)记忆:正弦(值)、余弦(值)分母2、正切(值)、余切(值)分母3。函数图象的移动规律若把一次函数解析式写成y=k(x+0)+b,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成y=a(x+h)2+k的形式,则可用下面的口诀“左右平移在括号,上下平移在末稍,左正右负须牢记,上正下负错不了”。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13.226 KB
- 时间: 2023-08-06
-
应用题分类+数量关系〖知识点〗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核心、应用问题的主要类型〖大纲要求〗能够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内容分析列出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2找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或几个)相等关系;3设未知数:据找出的相等关系选择直接或间接设置未知数4列方程(组):根据确立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5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6检验:针对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7作答:包括单位名称在内进行完整的答语。一,行程问题行程问题要点解析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基本题型:已知路程(相遇问题、追击问题)、时间(相遇时间、追击时间)、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两个量,求出第三个量。二、利润问题每件商品的利润=售价-进货价毛利润=销售额-费用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100%三、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利率的换算: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使用利率要注意与存期相一致。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四、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五、增长率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2 页
- 大小: 13.837 KB
- 时间: 2023-08-06
-
应用题分类+数量关系〖知识点〗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核心、应用问题的主要类型〖大纲要求〗能够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内容分析列出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2找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或几个)相等关系;3设未知数:据找出的相等关系选择直接或间接设置未知数4列方程(组):根据确立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5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6检验:针对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7作答:包括单位名称在内进行完整的答语。一,行程问题行程问题要点解析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基本题型:已知路程(相遇问题、追击问题)、时间(相遇时间、追击时间)、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两个量,求出第三个量。二、利润问题每件商品的利润=售价-进货价毛利润=销售额-费用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100%三、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利率的换算: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使用利率要注意与存期相一致。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四、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五、增长率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3.838 KB
- 时间: 2023-08-06
-
01基本概念1.尺规作图:在几何里,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叫做尺规作图。2.基本作图: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基本作图。3.五种常用的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平分已知角;(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经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4.掌握以下几何作图语句:(1)过点×、点×作直线××;或作直线××,或作射线××;(2)连结两点×、×;或连结××;(3)在××上截取××=××;(4)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圆(或弧);(5)以点×为圆心,××为半径作弧,交××于点×;(6)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7)延长××到点×,或延长××到点×,使××=××.5.学过基本作图后,在以后的作图中,遇到属于基本作图的地方,只须用一句话概括叙述就可以了,如:(1)作线段××=××;(2)作∠×××=∠×××;(3)作××(射线)平分∠×××;(4)过点×作××⊥××,垂足为×;(5)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02尺规作图的基本步骤和作图语言一、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使AB=a作法:1.作射线AC2.在射线AC上截取AB=a,则线段AB就是所要求作的线段二、作角等于已知角: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作法:(1)作射线O′A′(2)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3)以点O′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4)以点C′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D′(5)过点D′作射线O′B′,∠A′O′B′就是所求作的角三、作角的平分线:已知:∠AOB,求作:∠AOB内部射线OC,使:∠AOC=∠BOC作法:(1)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2)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1/2DE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C(3)作射线OC,OC就是所求作的射线四、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或中点: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作法:(1)分别以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为半径在AB两侧画弧,分别相交于E、F两点(2)经过E、F,作直线EF(作直线EF交AB于点O)直线EF就是所求作的垂直平分线(点O就是所求作的中点)五、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3.897 KB
- 时间: 2023-08-06
-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概念1、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不等号主要包括:>、<、≥、≤、≠。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左右两边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即未知数的取值范围)。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5、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分三步进行:①画数轴;②定界点;③定方向。规律: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应记住下面的规律: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等于用实心圆点,不等于用空心圆圈。【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字母表示为:如果,那么;如果,那么;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字母表示为:如果,那么(或);如果,不等号那么(或);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的方向改变。用字母表示为:如果,那么(或);如果,那么(或);解不等式思想——就是要将不等式逐步转化为x>a或x<a的形式。注:①传递性:若a>b,b>c,则a>c.②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解简单的不等式)【三】一元一次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化为最简形式:的形式。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特别要注意不等号方向改变的问题)。这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在解时要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步骤。【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中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2、使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组的解,一个不等式组的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叫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简称不等式组的解)。3、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5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3 页
- 大小: 14.050 KB
- 时间: 2023-08-06
-
1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添加1.与角平分线有关的(1)可向两边作垂线。(2)可作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3)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2.与线段长度相关的(1)截长: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经常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段,使得它和其中的一条相等,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证明余下的等于另一条线段即可(2)补短: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也可以在较短的线段上延长一段,使得延长的部分等于另外一条较短的线段,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证明延长后的线段等于那一条长线段即可(3)倍长中线:题目中如果出现了三角形的中线,方法是将中线延长一倍,再将端点连结,便可得到全等三角形。(4)遇到中点,考虑中位线或等腰等边中的三线合一。3.与等腰等边三角形相关的(1)考虑三线合一(2)旋转一定的度数,构造全都三角形,等腰一般旋转顶角的度数,等边旋转60°2四边形中常见辅助线的添加特殊四边形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在解决一些和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下面介绍一些辅助线的添加方法。1.和平行四边形有关的辅助线作法平行四边形是最常见的特殊四边形之一,它有许多可以利用性质,为了利用这些性质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1)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构造平行四边形(2)利用两组对边平行构造平行四边形(3)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构造平行四边形2.与矩形有辅助线作法(1)计算型题,一般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解决问题。(2)证明或探索题,一般连结矩形的对角线借助对角线相等这一性质解决问题。和矩形有关的试题的辅助线的作法较少。3.和菱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和菱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主要是连接菱形的对角线,借助菱形的判定定理或性质定定理解决问题。(1)作菱形的高(2)连结菱形的对角线4.与正方形有关辅助线的作法正方形是一种完美的几何图形,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关正方形的试题较多。解决正方形的问题有时需要作辅助线,作正方形对角线是解决正方形问题的常用辅助线。5.与梯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和梯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是较多的.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1)作一腰的平行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和特殊三角形(2)作梯形的高,构造矩形和直角三角形(3)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4)延长两腰构成三角形(5)作两腰的平行线等3圆中常见辅助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4.353 KB
- 时间: 2023-08-06
-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概念1、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不等号主要包括:>、<、≥、≤、≠。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左右两边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即未知数的取值范围)。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5、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分三步进行:①画数轴;②定界点;③定方向。规律: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应记住下面的规律: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等于用实心圆点,不等于用空心圆圈。【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字母表示为:如果,那么;如果,那么;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字母表示为:如果,那么(或);如果,不等号那么(或);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的方向改变。用字母表示为:如果,那么(或);如果,那么(或);解不等式思想——就是要将不等式逐步转化为x>a或x<a的形式。注:①传递性:若a>b,b>c,则a>c.②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解简单的不等式)【三】一元一次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化为最简形式:的形式。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特别要注意不等号方向改变的问题)。这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在解时要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步骤。【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中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2、使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组的解,一个不等式组的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叫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简称不等式组的解)。3、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5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4.292 KB
- 时间: 2023-08-06
-
证明题要掌握三种思考方式●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例如: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正逆结合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真的分析。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要掌握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熟练运用和记忆如下原理是关键。下面归类一下,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遇到几何证明题能想到采用哪一类型原理来解决问题。证明题要用到哪些原理●证明两线段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证明两个角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4.365 KB
- 时间: 2023-08-06
-
1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添加1.与角平分线有关的(1)可向两边作垂线。(2)可作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3)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2.与线段长度相关的(1)截长: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经常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段,使得它和其中的一条相等,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证明余下的等于另一条线段即可(2)补短: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也可以在较短的线段上延长一段,使得延长的部分等于另外一条较短的线段,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证明延长后的线段等于那一条长线段即可(3)倍长中线:题目中如果出现了三角形的中线,方法是将中线延长一倍,再将端点连结,便可得到全等三角形。(4)遇到中点,考虑中位线或等腰等边中的三线合一。3.与等腰等边三角形相关的(1)考虑三线合一(2)旋转一定的度数,构造全都三角形,等腰一般旋转顶角的度数,等边旋转60°2四边形中常见辅助线的添加特殊四边形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在解决一些和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下面介绍一些辅助线的添加方法。1.和平行四边形有关的辅助线作法平行四边形是最常见的特殊四边形之一,它有许多可以利用性质,为了利用这些性质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1)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构造平行四边形(2)利用两组对边平行构造平行四边形(3)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构造平行四边形2.与矩形有辅助线作法(1)计算型题,一般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解决问题。(2)证明或探索题,一般连结矩形的对角线借助对角线相等这一性质解决问题。和矩形有关的试题的辅助线的作法较少。3.和菱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和菱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主要是连接菱形的对角线,借助菱形的判定定理或性质定定理解决问题。(1)作菱形的高(2)连结菱形的对角线4.与正方形有关辅助线的作法正方形是一种完美的几何图形,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关正方形的试题较多。解决正方形的问题有时需要作辅助线,作正方形对角线是解决正方形问题的常用辅助线。5.与梯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和梯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是较多的.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1)作一腰的平行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和特殊三角形(2)作梯形的高,构造矩形和直角三角形(3)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4)延长两腰构成三角形(5)作两腰的平行线等3圆中常见辅助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14.874 KB
- 时间: 2023-08-06
-
【一】不等式的概念1、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不等号主要包括:>、<、≥、≤、≠。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左右两边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即未知数的取值范围)。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5、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分三步进行:①画数轴;②定界点;③定方向。规律: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应记住下面的规律: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等于用实心圆点,不等于用空心圆圈。【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字母表示为:如果,那么;如果,那么;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用字母表示为:如果,那么(或);如果,不等号那么(或);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的方向改变。用字母表示为:如果,那么(或);如果,那么(或);解不等式思想——就是要将不等式逐步转化为x>a或x<a的形式。注:①传递性:若a>b,b>c,则a>c.②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解简单的不等式)【三】一元一次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化为最简形式。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特别要注意不等号方向改变的问题)。这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在解时要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步骤。【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中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2、使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组的解,一个不等式组的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叫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简称不等式组的解)。3、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一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4.850 KB
- 时间: 2023-08-06
-
选择题的解法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5.配方法:就是把一个代数式设法构造成平方式,然后再进行所需要的变化。配方法是初中代数中重要的变形技巧,配方法在分解因式、解方程、讨论二次函数等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6.换元法:在解题过程中,把某个或某些字母的式子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表示,以便进一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换元法可以把一个较为复杂的式子化简,把问题归结为比原来更为基本的问题,从而达到化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14.928 KB
- 时间: 2023-08-06
-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方法多种多样,现总结如下:1提公因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例1、分解因式x-2x-xx-2x-x=x(x-2x-1)2应用公式法由于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有着互逆的关系,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例2、分解因式a+4ab+4ba+4ab+4b=(a+2b)3分组分解法要把多项式am+an+bm+bn分解因式,可以先把它前两项分成一组,并提出公因式a,把它后两项分成一组,并提出公因式b,从而得到a(m+n)+b(m+n),又可以提出公因式m+n,从而得到(a+b)(m+n)例3、分解因式m+5n-mn-5mm+5n-mn-5m=m-5m-mn+5n=(m-5m)+(-mn+5n)=m(m-5)-n(m-5)=(m-5)(m-n)4十字相乘法对于mx+px+q形式的多项式,如果a×b=m,c×d=q且ac+bd=p,则多项式可因式分解为(ax+d)(bx+c)例4、分解因式7x-19x-6分析:1-3722-21=-197x-19x-6=(7x+2)(x-3)5配方法对于那些不能利用公式法的多项式,有的可以利用将其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就能将其因式分解.例5、分解因式x+3x-40解x+3x-40=x+3x+()-()-40=(x+)-()=(x++)(x+-)=(x+8)(x-5)6拆、添项法可以把多项式拆成若干部分,再用进行因式分解.例6、分解因式bc(b+c)+ca(c-a)-ab(a+b)bc(b+c)+ca(c-a)-ab(a+b)=bc(c-a+a+b)+ca(c-a)-ab(a+b)=bc(c-a)+ca(c-a)+bc(a+b)-ab(a+b)=c(c-a)(b+a)+b(a+b)(c-a)=(c+b)(c-a)(a+b)7换元法有时在分解因式时,可以选择多项式中的相同的部分换成另一个未知数,然后进行因式分解,最后再转换回来.例7、分解因式2x-x-6x-x+22x-x-6x-x+2=2(x+1)-x(x+1)-6x=x[2(x+)-(x+)-6令y=x+,x[2(x+)-(x+)-6=x[2(y-2)-y-6]=x(2y-y-10)=x(y+2)(2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4.947 KB
- 时间: 2023-08-06
-
一.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添加与角平分线有关的(1)可向两边作垂线;(2)可作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3)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1.与线段长度相关的(1)截长: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经常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段,使得它和其中的一条相等,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证明余下的等于另一条线段即可;(2)补短:证明某两条线段的和或差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也可以在较短的线段上延长一段,使得延长的部分等于另外一条较短的线段,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证明延长后的线段等于那一条长线段即可;(3)倍长中线:题目中如果出现了三角形的中线,方法是将中线延长一倍,再将端点连结,便可得到全等三角形;(4)遇到中点,考虑中位线或等腰等边中的三线合一。2.与等腰等边三角形相关的(1)考虑三线合一;(2)旋转一定的度数,构造全都三角形,等腰一般旋转顶角的度数,等边旋转60°。二.四边形中常见辅助线的添加1.和平行四边形有关的辅助线作法平行四边形是最常见的特殊四边形之一,它有许多可以利用性质,为了利用这些性质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1)利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构造平行四边形;(2)利用两组对边平行构造平行四边形;(3)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构造平行四边形。2.与矩形有关的辅助线作法(1)计算型题,一般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解决问题。(2)证明或探索题,一般连结矩形的对角线借助对角线相等这一性质解决问题。和矩形有关的试题的辅助线的作法较少。3.和菱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和菱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主要是连接菱形的对角线,借助菱形的判定定理或性质定定理解决问题。(1)作菱形的高;(2)连结菱形的对角线。4.与正方形有关辅助线的作法正方形是一种完美的几何图形,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关正方形的试题较多。解决正方形的问题有时需要作辅助线,作正方形对角线是解决正方形问题的常用辅助线。5.与梯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和梯形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是较多的,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1)作一腰的平行线构造平行四边形和特殊三角形;(2)作梯形的高,构造矩形和直角三角形;(3)作一对角线的平行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4)延长两腰构成三角形;(5)作两腰的平行线等。三.圆中常见辅助线的添加1.遇到弦时(解决有关弦的问题时)常常添加弦心距,或者作垂直于弦的半径(或直径)或再连结过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15.083 KB
- 时间: 2023-08-06
-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浙教版)初中平行四边形知识点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是几何中一个重要内容,如何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个重点,下面就对平行四边形的五种判定方法,进行划分:第一类:与四边形的对边有关(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第二类:与四边形的对角有关(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第三类:与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常见考法(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角度、线段长、周长;(2)求平行四边形某边的取值范围;(3)考查一些综合计算问题;(4)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和直线平行;(5)利用判定定理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误区提醒(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较多,易把对角线互相平分,错记成对角线相等;(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错记成“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后者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它只是个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一、四边形:由四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所有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度四边形分为不规则四边形和特殊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其中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二、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相等,对角相等。2、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3、正方形、长方形、菱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后,周长不变,面积改变。4、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相等,角都相等是直角正方形不仅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相等,四条边都相等;角都相等是直角5、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6、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7、平行四边形求周长的方法和长方形一样,求边长的方法也和长方形一样。8、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根据对角相等、邻角之和是180度,可以求出另外三个角,三、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15.426 KB
- 时间: 2023-08-06
-
一、数学式陷阱1:在较复杂的运算中,因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致使运算出现错误。常见陷阱是在实数的运算中符号层层相扣。陷阱2:要求随机或者在某个范围内代入求值时,注意所代值必须要使式子有意义,常见陷阱是候选值里有一个会使分母为零。陷阱3:注意分式运算中的通分不要与分式方程计算中的去分母混淆。陷阱4:非负数的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式子都为0;常见非负数有:绝对值,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完全平方式。陷阱5:五个基本数的混合运算:0指数,基本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这些需牢记。陷阱6:科学计数法中,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要清楚。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陷阱1: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时,切记等式两边不能直接约去含有未知数的公因式,必须要考虑约去的含有未知数的公因式为零的情形。陷阱2:常在考查不等式的题目时候埋设关于性质3的陷阱,许多人因忘记改变符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陷阱3: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中求某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题目中,埋设二次项系数包含参数这一陷阱,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陷阱4: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是去分母,分数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最后对根的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陷阱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时,注意端点处的取值。三、函数陷阱1:关于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埋设陷阱。注意:①分母≠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0,0指数幂的底数≠0;②实际问题中许多自变量的取值不能为负数。陷阱2: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或者实际问题、动点问题等)判断函数的图象出错,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k、b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到位。陷阱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位置和参数a,b,c的关系。常在选择题中的压轴题来考查。陷阱4:在有些函数或方程的表述形式上埋设陷阱,如表述为“函数y=ax2+bx+c”,这里因为没有特别注明是二次函数,所以一定要注意当a=0的情况,如表述为“方程ax2+bx+c=0”,则该方程不一定为一元二次方程,故还要考虑当a=0的情况。陷阱5:在关于二次函数的应用题中,常见陷阱是当y取得最值时,自变量x不在其范围内。陷阱6:根据反比例函数性质比较大小时,要注意看两点是否在同一分支上,若不在同一分支上,则直接利用正负情况比较大小;若在同一分支上,则利用增减性判断;若末明确点所在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5 页
- 大小: 15.084 KB
- 时间: 2023-08-06
-
证明题的思路很多几何证明题的思路往往是填加辅助线,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例如: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3)正逆结合。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真的分析。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证明题要用到哪些原理?要掌握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熟练运用和记忆如下原理是关键。下面归类一下,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遇到几何证明题能想到采用哪一类型原理来解决问题。一、证明两线段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二、证明两个角相等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15.514 KB
- 时间: 2023-08-06
-
一、选择题的解法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5、配方法:就是把一个代数式设法构造成平方式,然后再进行所需要的变化。配方法是初中代数中重要的变形技巧,配方法在分解因式、解方程、讨论二次函数等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6、换元法:在解题过程中,把某个或某些字母的式子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表示,以便进一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换元法可以把一个较为复杂的式子化简,把问题归结为比原来更为基本的问题,从而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6 页
- 大小: 15.554 KB
- 时间: 2023-08-06
-
01数与式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弄不清绝对值与数的分类。选择题考得比较多。易错点2关于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的有关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易错点4分式值为零时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易错点5分式运算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填空题易考。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易考。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精确度。这个知道就好!易错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注意计算顺序。02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易错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易错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O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降次的主要陷阱在于消除了一个带X公因式时回头检验!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变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易错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去分母,分数相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易错点7不等式(组)的解得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易错点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04函数易错点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的意义。易错点2熟练掌握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几个的待定系数就要几个点值。易错点3利用图像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组)的解,利用图像性质确定增减性。易错点4两个变量利用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注意区别方程、函数、不等式模型解决不等领域的问题。易错点5利用函数图象进行分类(平行四边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分类的求解方法。易错点6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一定要会求。面积最大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和的最小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差最大值的求解方法。易错点7数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7 页
- 大小: 15.623 KB
- 时间: 2023-08-06
-
提高数学计算正确率的窍门计算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部分,至于如何提高中考数学的计算的正确率,这里提供四个方面,大家可以自查,看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1.要对计算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出错是很多同学的通病。其实,计算正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计算一道像37×54这样简单的式题,要用到乘法、加法的运算法则,经过四次表内乘法和四次一位数加法才能完成。至于计算一道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需要用到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四则运算的法则等大量的知识,经过数十次基本计算。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稍有粗心大意就会使全题计算错误。所以,计算时来不得半点马虎。2.要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首先,弄清题意,看看有没有简单方法、得数保留几位小数等特别要求;其次,观察题目特点,看看几步运算,有无简便算法;再次,确定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利用有关法则、定律进行计算;最后,要仔细检查,看有无错抄、漏抄、算错现象。3.要养成认真演算的习惯有些同学由于演算不认真而出现错误。数据写不清,辨认失误。打草稿时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竖式,出现上下粘连,左右不分,再加上相同数位不对齐,既不便于检查,又极易看错数据。所以一定要养成有序排列竖式,认真书写数字的良好习惯。4.不能盲目追求速度计算又对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必须知道计算正确是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正确作基础的高速度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宁愿计算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证计算正确,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做好数学课堂笔记的五个技巧1.准备一个专门用来记数学笔记的本子一个专门的本子非常重要。往往同学们会把老师讲课时需要记录的内容随手记在书上、或者试卷上,这样时间久了就容易丢失,想要翻看的时候找起来也很费事,甚至找不到。而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我们就相当于有了一个移动的存储器,可以方便、快捷地翻看。2.做好数学笔记的重点有的同学在记笔记的时候喜欢把老师写的每一个字、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一堂课下来,紧张忙碌不说,势必会影响你听课的效果,一堂课只顾着写了,而没有认真去思考、理解,到头来可能是事倍功半。其实做笔记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记提纲老师每次上课都会在黑板的左侧写出本节课的提纲,这都是老师上课前准备好的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它,可以知道本节课大概都讲了什么内容。第二:记附加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有时会加入一些课本没有的话语,而这些都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4 页
- 大小: 15.848 KB
- 时间: 2023-08-06
-
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2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3去、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4一元一次方程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5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6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7因式分解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三分组,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拆项、添项看清楚.8单项式运算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9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10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11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12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变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13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清楚,求得解后须验根,原(根)留、增(根)舍,别含糊.14最简根式的条件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15特殊点的坐标特征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和(+,-),四个象限分前后;x轴上y为0,x为0在y轴.16象限角的平分线象限角的平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一、三横纵都相等,二、四横纵却相反.17平行某轴的直线平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直线平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直线平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18对称点的坐标对称点坐标
- 浏览量:0
- 下载量:0
- 价格: 5.00 元
- 页数:9 页
- 大小: 16.022 KB
- 时间: 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