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1-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8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0.555 KB
  • 2022-11-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节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1-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节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1-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节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1-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共(3)页,30.55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第3课时)叶片与光合作用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先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对光合作用形成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进行探讨。然后,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新鲜树叶的徒手切片,认

识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最后,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体会光合作用的实践意义。我将本节内容分为三个课时来教学,第3课时是本节的一个重点,是在前两课时分别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以及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

种实验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为下一节“呼吸作用”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3、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与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

物的指导意义。能力目标: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情感目标:1、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2、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意识。教学重点1、叶片与

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叶的徒手切片。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复习导入。师问:1、柳苗生长需要什么物质?(温故知新)2、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和场所分别是什么?(生:略)二、创设实验情境,体验探究过程(一)观察叶

片的结构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77-78页关于叶片结构的内容,并认真观察P76叶片的结构模式图,初步识别叶片的结构。让学生思考导学案上相应的问题和完成相应的任务。接着播放实验视频“观察叶片的结构”让学生体验实验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再次识别叶片的结构。完成以下任务。再

通过重复呈现和提问让学生掌握叶片的结构并思考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二)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活动的内容让学生提前学习。结论:无论是子叶还是叶片,叶绿素的形成都需要光,没有光叶绿素就不能形成。(三)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1、光

合作用的原理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P79-80的内容,讨论光合作用的原理是什么?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用公式表示:2、光合

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过程中包括哪些变化?(1)物质转化过程——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无机物有机物)(2)能量转化过程——利用太阳光能,在把无机物制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光能化学能)总结: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3、光合作用的意义(1)植

物的营养物质、人和动物的食物来源,人类多种使用材料的来源。(2)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3)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三、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大胆发言总结。(一)叶片的结构及其功能(二)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光合作用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光合作用

的意义和原理应用。四、随堂练习:见导学案教学反思:“叶片与光合作用”是本节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采用视频的方法引导学生课后实践,化难为易,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本节课容量大,整节课步步相扣,让学生通过视频初步感知实验操作、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尝试课后合作探究。第一遍先让学生在视频中感知叶

片的结构,再通过图解来识别叶片结构,最后师生共同归纳。由于课时的限制,“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活动只能让学生在课下进行。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