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采茶舞曲》教案-八年级上册音乐【辽海版】.doc,共(3)页,4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71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欣赏《采茶舞曲》《无锡景》【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欣赏课【教材分析】本课时选择两首江南民歌《采茶舞曲》和《无锡景》,重点放在对两首江南小调的音乐特点的感受和体验上,并通过对江南小调的了解,进一步
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的独特韵味。【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与模唱,感受歌曲音乐要素及风格特点;通过演唱、舞蹈、伴奏等分组合作演绎的形式,进一步体会江南水乡文化风情。通过欣赏江苏民歌《无锡景》,感受和体会江南小调婉转、秀美、细腻等风格特征。2、通过两首民歌的学习,初步掌握民歌
中的小调及江南小调的特点。3、能对江南音乐感兴趣,尤其是小调音乐,并愿意主动聆听、参与、表演民歌。【教学重点】感受并体验江南小调的风格特征。【教学难点】模仿演唱江南小调的地方特色和韵味。【教法】创设情境法、
启发式提问、示范、讲解、评价【学法】听唱法、模仿、探究、讨论、创编、合作、归纳总结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板、钢琴、【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环节1.欣赏歌曲《茉莉花》提问:体裁?2、我国幅员辽阔,民歌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民歌有这鲜明的地域风格。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地区,去看一看哪里的风土人情,听听唱唱哪里的江南小调。认真聆听,说出体裁:民歌由比较熟悉的民歌切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二、讲授新课(一)《采茶舞曲》(二)《无锡景》1、谈谈你
对江南的印象。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展示江南风情图片及关键词。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歌,引出《采茶舞曲》创作由来。4、欣赏《采茶舞曲》感受音乐要素和歌曲情绪5、(1)欣赏一段越剧片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感受与《采茶
舞曲》有何联系?(2)启发学生归纳《采茶舞曲》的音乐特点6、(1)观看视频《采茶舞》,体验江南采茶风情。(2)启发学生自主创编节奏及舞蹈动作,分组布置任务,合作展示。畅所欲言欣赏认真聆听歌曲的由来,了解《采茶舞曲》的创作过
程,并作补充。歌曲揉进了越剧唱腔的音调:旋律流畅柔美、细腻婉转,节奏规整,典型的江南小调,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激发兴趣,畅谈印象。了解创作由来及歌曲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通过一系列的听和唱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歌曲音乐特点,加深理解和感知。通过舞蹈模仿和创编,
激发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培养合作的能力。1、聆听《无锡景》,感受音乐要素2、简介《无锡景》3、对比聆听普通话版和方言版的《无锡景》4、尝试用方言模仿演唱。速度中速,节奏规整,音符密集,旋律细腻秀美等。用方言演唱,体验江南民歌婉约
的韵味及江南小调细腻委婉的风格特点。感受音乐。加强对歌曲的理解。运用对比法比较异同,突出方言版民歌的独特性和地域性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实践与拓展1、通过对两首歌曲的听、唱、舞,引导学生归纳出什么是小调以及江南小调的风格特点。2(1)听辨哪一
首是民歌中的小调?播放《槐花几时开》、《船工号子》、《沂蒙山小调》(2)哪一首是江南小调《龙船调》、《姑苏风光》、《小拜年》小调: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常用衬词,扩展音乐结构,题材广泛富于变化。江南小调具有小调典型特征,曲调细腻婉转、节奏规
整、类型多样、旋律性强,一字多音。《沂蒙山小调》《姑苏风光》通过对两首民歌的听、唱、舞等活动启发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出江南小调的音乐特点。通过这一环节设置有利于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感受并体验了江南风情及小调
特色,希望以后能热爱江南民歌。谈感受体会整理归纳,存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