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辽海版】.docx,共(4)页,20.45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66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本科设计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审美为核心。教师以情感为切入,,教学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以兴趣为动力,打破以钢琴为主要伴奏乐器,给音乐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实践。二、教学内容1、唱《乡间的小路》2、听
校园歌曲,了解校园民谣三、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乡间的小路》是一首校园歌曲,校园歌曲可以生动地反映出青年学子的生活,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同时,这首歌以情感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体
验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体现了学科的人文性质。《乡间的小路》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代表作品,由内地首席女歌手朱逢博和我国美声唱法代表性歌唱家施红鄂先生引入大陆并唱响。《乡间的小路》是一首上世纪70年代流传甚广的台湾校园民谣,原作为叶佳修词曲兼演唱。当时“乡居岁月”是
台湾校园民歌的一大主题,叶佳修是这一主题的领军人物。他以简约的曲调和歌词,歌咏相间自然小景。在他的歌中涌动着欢乐与童真,他的嗓音清澈透亮,全无做作,一派天真率性,如童真明晰清纯。《乡间的小路》曲调轻松活泼,描绘了一副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四、学情
分析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和年龄、心理特征(感性思维为主),让学生初步从感性的认识转变到理性的思维。五、教法与学法教法:聆听欣赏法引导法学法:聆听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总结法自评法六、教具多媒体课件小乐器竖笛七、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校园民谣的特点,表达心中对生
活、祖国的热爱。2、复习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能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出乡间田园风光的优美。3、用竖笛练习吹奏《乡间的小路》八、教学重点1、能够较准确的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特别是歌曲中休止符、三连音、
附点等节奏并表现好歌曲的情绪。2、通过分析校园歌曲的旋律、节奏、结构等要素,让学生了解校园歌曲的特点,学会唱曲。九、教学难点用竖笛练习吹奏《乡间的小路》十、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童年》,学生进教室。师:大家对这首歌熟悉吗?生:师:歌词里面描写的是大家每天什么生活?(
校园生活)生:师: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而创作的歌曲叫做“校园歌曲”,也称为“校园民谣”,“现代民歌”。(播课题幻灯片)其实咱们上节课学过的《乡间的小路》也是校园民谣。今天咱们就通过复习这首美妙动听
的歌曲来了解一下校园民谣。师:首先看一下今天的学习任务(老师读教学目标)2、新课教学(1)、介绍校园民谣播幻灯片,学生齐读(2)、校园民谣的特点(出示幻灯片)(3)、介绍作者(出示作者幻灯片)师:说到校园民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乡间的小路》词曲作者,谁呀?生:(4)、复习歌
曲,跟唱师:下面咱们复习一下歌曲《乡间的小路》(返回第8张幻灯片)师:歌词里所描写的景色多么迷人啊!你看“乡间的小路、暮归的老牛、蓝天、夕阳、云彩”还有“牧童的歌声、笛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安详惬意,不管我们有
多少的烦恼惆怅,只要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他们都会随风飘散,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里说的乡间就是指咱们的家乡,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农村的美丽景色,也可以是咱们每天生活的环境。比如你每天上学会迎着朝阳经过一条美丽的小路,在某条路上会见到熟悉的小狗,回家时在某间商店门前听到熟悉的音乐。这么优美如
诗、风光如画的歌曲,让我们再聆听一遍,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给你的情绪感受都是一样的吗?(5)、曲式分析播放音乐《乡间的小路》分析歌曲结构、情绪。师:根据你对乐曲中不同情绪的理解你认为整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生:师:第一部分是什么情绪?第二部分是什
么情绪?第三部分是什么情绪?生:(出示幻灯片歌曲结构)(6)、重点节奏练习师:刚才我们了解了校园民谣的特点,是什么?生:师:那这首歌曲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的?生:师:音乐的基本灵魂是节奏,咱们今天就来看歌曲中是用了什么节奏来表达欢
快情绪的。(出示节奏练习幻灯片)师:大家找一下这些节奏在曲谱中哪些地方出现过。生:练习敲击节奏分析说明节奏型对表达乐曲欢快情绪的作用(7)、表现歌曲(放伴奏幻灯片)A、师:接下来我们有感情地演唱一下这首歌曲,该欢快地地
方要唱得欢快一点,该抒情得部分要表达的抒情一点。(跟伴奏演唱)B、声势动作(拍手、拍腿)C、用小乐器伴奏(一次)D、竖笛练习、演奏(抒情部分所有同学一起练习竖笛3分钟后,不吹竖笛的同学用小乐器和声势动作为原唱伴奏)3、拓展演唱形式的种类4、自我测评评价项目评
价标准等级兴趣爱好A、兴趣浓厚,爱好广泛,积极投入B、兴趣较浓,爱好较广,较认真。C、没有兴趣。表现能力A、能积极主动、大胆自信、准确投入地演、唱、奏音乐作品。B、能参与音乐作品的演、唱、奏。C、不愿参与
,不愿表现。音乐知识A、音乐知识面广,乐理知识、音乐文化知识掌握得很牢靠、扎实。B、懂得一些乐理知识、音乐文化知识。C、不知道乐理知识、音乐文化知识。感受鉴赏能力A、喜欢聆听音乐,有良好的聆听习惯。能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能识别和分辨不同音乐的特点,能大胆表达自
己的内心感受,能发表对音乐的不同见解。B、比较喜欢聆听音乐,能参与体验音乐。C、不喜欢聆听音乐,不愿参与体验音乐。创造能力A、想像力丰富,学习潜能大,在音乐方面有一定的探索、即兴创造、创编的能力。B、想像力较丰富,有创造意识。C、有想像力,
但创造意识较差。特长才能A、能大胆、自信地展示自己所学的特长。B、有特长,但不大胆、不自信。C、没有特长。5、总结师:今天咱们学习了校园民谣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部分作品,由于时间问题还有很多作品没有介绍到,比如大家很熟悉
的《外婆的澎湖湾》,还有你们特别喜欢的周杰伦的《稻香》,接下来咱们共同欣赏一下。6、下课师: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校园民谣《十七岁的雨季》。下课。(在《十七岁的雨季》音乐中下课。)十一、预期效果这首歌曲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学生应该可以表现好歌曲的情绪。充分了解和体验到校园民谣的风
格特点。可能会受时间限制的原因,学生不能有充足的时间用乐器自主练习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