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第七单元《不含括号的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优课教案.doc,共(4)页,145.491 KB,由厚德载物追求卓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97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4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3页的练习十一第8~14题。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含中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分析三步计算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思路,加深体验
列综合算式解答的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运算顺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及小括号的作用,加深对运算顺序的认识,提高运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估算意识和数感。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数学的规则意识
和细心计算、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三步计算混合运算(不含中括号)的运算顺序。比较得数大小的估计方法。多媒体课件。▍流程一:复习旧知,导入练习1.做练习十一第8题。出示练习十一第8题,让学生口算写得数。交流得数,说说乘
法和除法的算法。提问: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怎样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呢?说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用几十乘几,再用几乘几,最后把两次的积相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可以用表内除法推算出得数是多少。●教学过程●教学准备
●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七七整整数数四四则则混混合合运运算算3不含括号的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42.引入练习。(1)回顾运算顺序。提问:我们学过两步和三步的混合运算,能说说可以按什么顺序
算吗?指出:大家都知道了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没有括号,先乘除再加减;有小括号,先算括号里的)(2)谈话引入。谈话: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混合运算,知道了
运算顺序。今天主要练习三步计算混合运算,并且结合混合运算解决一些三步计算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流程二:巩固练习,提高技能1.做练习十一第9题。(1)做第9题前一列两题。指名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进行巡视。检查、讲评: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说说:第
一小题怎样算可以使过程简便一些?(乘和除可以同时计算)第二小题小括号里算出得数后可以怎样算?(从左往右直接算出得数)提问:根据这两题的计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运算顺序和注意计算的简便过程)(2)做第9题后一列两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进行巡视。检查、讲评
: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结合提问每题的括号里怎样算的。提问:这两题计算你又有什么体会呢?指出: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如果小括号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做练习十一第10题。出示练习十一第10题,让
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交流:你发现每组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能用一组题做例子说说你的发现吗?说明并引导:每组两道算式从左往右每个数和运算符号都相同;不同的是一道有括号,另一道没有括号,这样运算顺序就不一样,得数也不一
样。那哪道算式的得数会大一些呢?请你根据运算顺序看一看、估一估,直接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口里打“√”,并且和同桌讨论、交流你的想法。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交流:你是怎样判断的?(呈现结果)这样的
结果对不对呢?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判设计思想先进行一组基本的口算练习,有利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正确辨别哪些可以口算,哪些需要笔算,进而合理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接下来,复习不含括号的和含有小
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本节课的练习做好铺垫,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4断、推理的过程,说明理由、理解方法。比如第一组题:两个数的和乘12得的积,比只用一个数乘12的积再加另一个数的得数要大得多。)小结:虽然每个算式中数和运算
符号按顺序完全相同,但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那得数就有大小,也就是不同的运算顺序会让得数不同,所以要得到正确结果,就要按运算顺序计算。▍流程三:解决问题,提升能力1.做练习十一第11题。出示题目,提问: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哪
些数学信息?提问:你想怎样解决,是怎样想的?(可以先算一共要处理的邮件快件的件数,再算用数码处理机处理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巡视学生,个别进行指导。交流:综合算式你是怎样列的,怎样算的?追问:这个算式先算出的什么,再算的什么,怎样求的
问题结果?指出:列综合算式要注意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注意计算的顺序是不是符合题意。2.做练习十一第12题。学生独立读题,用综合算式解答,教师巡视。交流:展示学生的算式和计算过程,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方法一:可以先算增加的2辆卡车能运多少箱
,再求它与480的和,列式是480÷3×2+480;方法二:可以先算每辆卡车能运多少箱,再算5辆卡车一共能运多少箱,列式是480÷3×(3+2)。追问:为什么综合算式里要用小括号?指出:在列综合算式时,要先计算的部分却不能先算时,可以在需要先算的这个部分加上括号。3.练习十一第13题。让学生
读题,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出示问题1:你能估计李老师大约要用多少元吗?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估计的方法和结果。交流:你估计的大约要多少元,怎样估计的?说明:可以把羽毛球拍和网球拍的单价看成整百数进行估计。出示问题2:他实际用了多少元?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指出:把计算结果和估算的结果进行比
较,看看刚刚你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4.做练习十一第14题。设计思想第9题重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以及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第10题让学生根据对运算顺序的已有认知直接判断每组中两道算式哪一道的得数比较大。这样的练习设置,不仅可
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理解,感受混合运算式题里括号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4/4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进行解答。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
?有没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有不同算法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栽的棵数,是32棵的2倍少18棵。必要时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六年级比四年级多栽多少棵树”或“四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栽多少棵树”这样的问题,
并让学生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答。▍流程四:全课小结回顾这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过程,说说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思想第11~14题都是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积累分析数量的经
验,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第12题,既可以列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解答,也可以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答,有利于学生体会括号在算式中的作用,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第1
3题要求学生先估计“李老师大约要用多少元”再列式计算,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估算对计算结果的预测和监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