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DOC
  • 阅读 10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112.942 KB
  • 2022-12-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厚德载物追求卓越】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质课堂教学设计.docx,共(9)页,112.942 KB,由厚德载物追求卓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86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材分析】《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人教版四年级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这个故事主要写了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

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好在描写了五粒豆子的不同的方面,第五粒豆子的事情,让人感动。【教学理念】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本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

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豌、按、僵”等9个生字,会写“豌、按、舒”等14个字,会写“豌豆、按照、暖洋洋”等17个词语。2.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

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4.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的无限愉悦、生机和活力。过程与方法:1.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2.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豌豆的语言和内

心活动。3.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的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教学重点】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和体会最

后一粒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的愉悦、生机和活力。【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安徒生童话读本、图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查阅安徒生童话及相关信息。【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认读、书

写本课的生字、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能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五粒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你们想象一下将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板书: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设计

意图:用问句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二、初读文章,认识字词。出示课件1: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圈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生字障碍;再请学生在小

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朗读课文,全班师生集体正音。)3.认识生字,指导书写。(1)会认字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课件2,生字“豌、按、僵、预、揭、苔、囚、框、溢”。重点指导:“框”是“木”加“匡”。“苔

”是“艹”加“台”。“豌—碗”“囚—因”是形近字。“囚”还可以随文识字,观察字形结构,联系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人”在框里,就像人被关在一个牢房里。“僵”右部有两个“田”。(2)书写指导。出示课件3,生字“豌、按、舒、适、暗

、恐、僵、硬、枪、耐、探、愉、曾、沟”。指导书写:“豌”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豆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恐、曾”都是上下结构。“恐”字下面的心字底要写得扁平,卧钩起笔与左边第二画竖的起笔齐平;“曾”字上半部分笔顺要写正确,先写中间的短竖,

再写短竖两边的点。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3)词语理解。豌豆:可以参考图片进行理解。暖洋洋、舒适、黑暗:这些词语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理解。虚弱、愉快、兴奋:这些词语可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理解。三、再读文章,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出示课件4,

思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都发生了什么事?2.读后小组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全班交流:(1)你体会到了什么?(2)提出疑难问题。四、默读课文,积极思考。1.出示课件5,学生根据默读提示默读课文:(1)提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准备小组

交流。(2)提出问题的方法:发问的词有:谁、什么、怎么样。发问的地方可以是:对课题、对主要人物、对主要事件、对结果,或者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3)小组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并能讨论解决问题,说出自己足够满意的答案,大家讨论。2.展示各小组的问题,梳理出问题清单。对照课后的问题

清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3.出示课件6,讨论解决:(1)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2)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3)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读中思考,梳理相关

内容,找到答案。五、课堂小结。1.学生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3.回顾提问方法。设计意图:理一理、写一写,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更深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童话的魅力。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3.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

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悦、生机和活力。【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1.出示课件7,听写本课字词。2.师生集体订正。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粒豌豆的不同经历,

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并作了初步的探讨。这节课我们来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感情。二、角色体验,品读感悟。1.创设情境,练习对话,出示课件8:(1)这个童话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说了哪些话呢?默读课文,将对话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2)自主练习朗读各位童话人物的“台词”,体会它们的内心活动。(3

)小组分角色朗读。2.合作表演,集体交流。(1)师演生病孩子的妈妈,师生合作朗读对话。(2)推选小演员,戴上头饰,合作“配音”朗读表演。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探讨解决问题。(一)出示课件9,请同学

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二)出示课件10—18,全班交流,指导朗读。1.豌豆们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按照在豆荚里的排列顺序。)2.豌豆们为什么想出去?哪个词语说明了它们想出去的原因?“变得僵硬”说明了豌

豆们想出去。3.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1)小组展开讨论。(2)汇报交流。指名读、分角色读。指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板书:第一粒:飞到广阔的世界第二粒:飞进太阳第三、四粒:在地上打滚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4.这五粒豌豆有怎样的性格?第一粒豆和第二粒

豆:自高自大。(板书:自高自大)第三、四粒豆:满足现状。(板书:满足现状)第五粒豆: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板书:随遇而安)5.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小组交流汇报。6.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

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板书:爱)7.“母亲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这是为什么?(这是母亲对女儿爱的体现。)8.你是怎样理解“‘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

„„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这段话的?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获得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9.其余几粒豌豆后来怎么样了?指名朗读。(板书:被

鸽子吃掉了落到脏水沟里)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1.师:当小豌豆开出紫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其余四粒豌豆虽然各有归属,却不尽人意。第二粒豌豆的两次表态是幽默的讽刺,也减轻了全文的凝重感,很有趣味。2.师:通过本课

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最伟大的。只要我们都献出一点儿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3.出示课件19: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设计意图:体会情感,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小练

笔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颗小豌豆》这篇文章是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故事。文章主要讲述了一颗小豌豆在一座小楼的窗台裂缝里发芽、长叶、开花;房间里住着一位病得很厉害的小姑娘,小豌豆顽强的生命力,使小姑娘鼓起勇气,战胜病魔,小豌豆从中得到了快乐这样一件事情

。首先,我认真阅读了课文,因为它是一篇童话故事,所以整篇文章在读下来之后,感觉作者不是在写故事,而是在讲故事、说故事,那童稚的语言、口语化的描述,都能让人感觉到作者好像正坐在人们面前,娓娓地给人们讲小豌豆的故事:“时间一天天过去

,豌豆荚慢慢的变黄了,豌豆也慢慢的变黄了,它们长大了,长得结实了”,“不一会儿,小房子给打开了,五颗豌豆滴溜溜一齐滚了出来”,“第五颗,就是那最小的一颗豌豆,飞到了一座小楼的窗台上,骨碌一滚,滚到一条裂缝里,那裂缝里有点儿泥巴,上面还长着青苔”,“猛劲儿长”,“可不是嘛,小姑娘的脸

色好多了,她还能自己坐起来,坐上整整一个钟点呢”„„语言虽然浅显,但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而“绿阴阴的,好像一间绿色的小房子„„它们一排儿坐着,谁也不跑来跑去”、“春天到啦,树枝该吐出小芽儿来了。小草儿也该从土里钻出小脑袋来了”则是完全从儿童那种

非常天真的角度来描写,用儿童的眼睛、儿童的耳朵和儿童的心灵去看、听和感受,极富情趣,表现了儿童单纯朴素的情感世界。学生在阅读之后,也可以较快较好地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能感受到小豌豆的活泼、热情、乐于帮助别人的精神,而这种精

神也随着著名的童话故事而自然的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思考,从中感悟小豌豆活泼、热情、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呢?这是全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是一篇长课文,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其中,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又十分

深刻,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面面俱到地进行教学,就犹如蜻蜓点水,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主攻目标不明确的现象,教学效果自然就不够理想。因此,对于课文的教学内容要敢于大胆取舍,对一堂课的教学安排,要善于突出一个重点。教学时,我以“这是一颗怎样的小豌豆?”这

个问题贯穿全文。抓住这一问题就可以把全文的内容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条清晰的主线。因此,从重点句入手,把理解句子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从词句到篇章再回到的词句的阅读过程,它的显着特点是: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由此,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

的首要任务就在于认真钻研教材,区分教学内容的主次,抓住教学重点,提炼出一条贯穿全文教学的主线,让教学内容活起来。

厚德载物追求卓越
厚德载物追求卓越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求卓越!现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勇于探索,
  • 文档 673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