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4《繁星》优质课堂教学设计.docx,共(7)页,61.337 KB,由厚德载物追求卓越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86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4*繁星【教材分析】《繁星》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巴金1927年去欧洲途中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
,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享受。【教学理念】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在教学时,应将学会观察大自然,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作为教学重点;将理解不同时期有不同感受作为难点。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
学习气氛,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学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昧、坠、怀”3个生字,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3.能说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过程与方法: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
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作者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故乡的眷恋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
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2.能说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夜晚的天空吗?夜空中有什么呢?(星星)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
们爱天上的繁星吗?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心情如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板书:4*繁星)出示课件1,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省成都市人,代表作《家》《春》《秋》。他的
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昧(mèi)坠(zhuì)怀(huái)2.理解词语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半明半昧: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3.分小节读课文。三、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1.出示课件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时间地点看到的感受第一
次第二次第三次2.出示课件4,根据表格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看到的感受第一次从前家乡密密麻麻的星星喜爱第二次三年前南京星群密布的蓝天觉得光明无处不在第三次如今海上半明半昧的星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板书:从前家乡喜爱三年前南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如今海上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设计意图:图表的对
比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课文。3.为什么作者三次观赏繁星的情景和感受不同?师引导学生明确: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作者对繁星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了。出示课件5:第一次:“从前在家乡„„密密麻麻的星星。”表达了作者对繁星
的喜爱。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光明无处不在。”繁星让作者觉得光明无处不在。第三次:“深蓝色的天空里„„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写出了作者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星的深厚感情
。4.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出示课件6,根据句式练习说话。看着满天的繁星,我。5.我们之所以一读再读这篇文章,是因为它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相关句子并读一读,品一品吗?(大部分精彩语句在第3自然段,再读第3
自然段,回味、感悟、交流。)出示课件7—9,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关键句。(1)比喻句: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
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教师范读,指导朗读。(2)拟人句: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拟人句。(3)排比句: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的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教师范读,指导朗读。出示课件10,指导学生
仿写排比句:我们的生活是的,是的,是的。四、总结仿写,拓展作业。1.总结:作者在课文里写三次看繁星的感受,是为了表达他对星天的酷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板书: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2.仿写。师过渡:在作者的笔
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叫作虚实结合。仿照课文的写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出示课件11:渐渐地,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2)
学生找出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3)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3.出示课件12:拓展。(1)我们不仅和作者一同体验了看星星的美好感受,还从作者那儿学到了许多方法,收获真不小。其实,我
们看过许多自然界的事物,像太阳、月亮、大海等,看了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情,这样那样的感受。现在我们就用刚学到的写事物的方法进行一次语文活动,“看大海(月亮、太阳、蓝天„„)”看谁写得快,写得精彩。(2)画一
幅星空图,并写上几句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繁星》是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描写了巴金先生在三个不同时期,不同的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达了作者热爱星天的思想感情。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一、整体感知,运用对比,理清结构上课伊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
美丽的星空,把学生带进了一个新奇梦幻的世界。接着,借助媒体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照片及作品等,很好地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使学生对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在了解了本课的一些背景知识后,我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思考:课文有几小节,写了作者
几次看繁星?而后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到:作者在写这三处的星天时,三小节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利用表格理清课文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品味语言,理解感悟,注重朗读本文语言优美,因而在教学中,我从朗读着手:找出文中你觉得写的最美的句子,读出感情。2.揣摩语言并交流:这句话美在何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
的?3.通过对语句的揣摩,进行比较阅读,明确拟人、排比等修辞的作用,找出文中运用这些修辞的语句,加以品味。让学生深刻体会这些拟人句、排比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指导上,而并不是简单的理解分析。三、积累运用,进行仿写。小练笔:模仿
课文虚实结合的写法,按照“渐渐地„„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我觉得„„”这样的句式写一段面对碧海蓝天,你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字数在50字左右。回过头来看整堂课教学,自己感觉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整堂课的教学出现了前紧后松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自己是新教师生怕教学时间不够
,所以在前面的课文分析时,留给学生读中品味的时间不足,以至于对文本的把握欠缺。也许缺憾本身就是美的,这里的缺憾是为了弥补下次的完美。这次的语文课,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需要有扎实厚重的文
学功底,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要认真地钻研教材,剖析文本,广泛阅读;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