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7.2《欧姆定律》导学案3-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doc,共(4)页,27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24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运算,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难点】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2.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让学生结合实验电路,回顾上节课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的
实验。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分析,得到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二.进行新课1、欧姆定律①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揭示了电流和电压
、电阻的内在联系,看出电流是决定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②欧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U表示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③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
IRIUR④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1)欧姆定律揭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段电路(3)(只表明电阻R等于U与I的比值)但不能说“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
横截面积。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明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2)在电路图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3)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例题1:一辆汽车的车灯
,灯丝电阻为30Ω,接在12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学生读题,根据题意教师在PPT上画好电路图,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解:答: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是0.4A例题2:一个
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Ω,使用时通过的电流是200mA,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大?解:I=200mA=0.2A由可得U=IR=0.2A×10Ω=2V答: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2V.IURUIR例题3:用电压表
测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V,又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0.3A,求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解:由可得,答:定值电阻的阻值为20Ω随堂练习1、灯泡的电阻是5Ω,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是10V时,通过灯泡的电
流是A2、一个电热水器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220V,通过的电流是10A,求电热丝的电阻是多大?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通过学生的随堂
练习,使用实物投影,将有代表性的错题,不规范的答题投放到大屏幕,让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对比,最后老师进行归纳点拨,力求使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解答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和规范的解题格式。例题4加在某一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V,此时
这个电阻器的电阻值是多大?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解:答:电阻器的阻值为10Ω,当电压增加到20V,电流为2A.。通过本道题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电阻可以由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得到,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一同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时,电阻
并不会改变,随着变化的是导体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电流电压电阻不仅对应同一电路,而且对应相同的时间。UIR【板书设计】一、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3、变换公式:注意:公式中的I
、U、R是对应于同一段电路。4、二、欧姆定律的应用只要我们知道其中I、U、R任意两个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第三个量【作业布置】学案里面的巩固练习。【课后反思】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
决电路问题的钥匙.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中重点内容之一,对初中电学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明确欧姆定律的含义,掌握公式及其变形式的应用,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如找出已知量、待求量,懂得在电路
图中标出这些物理量,并选用合适的公式去进行解答。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在教学设计上要有所侧重,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注重规范和引导,不宜难度过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对程度较好的学生,题目要有较明显的梯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U
=IRUIR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