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噪声与环保》教学设计2-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

DOC
  • 阅读 5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6.982 KB
  • 2022-12-0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三、噪声与环保》教学设计2-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三、噪声与环保》教学设计2-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三、噪声与环保》教学设计2-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docx,共(4)页,6.98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10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章声现象第三节噪声与环保一、教学背景分析噪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国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本节课落实的物理知识点不多,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让学生探究防治噪声的各种措施,了解防治

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乐音三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认识噪声,说明噪声的危害和防控,知识来源于生活,比较容易理解。教材中详

细介绍了噪声及其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噪声的防治。从知识水平来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已经学习了乐音的概念,知道乐音的基本特征是声源的振动具有规律性,所以,由此过渡到无规律的振动

发出的声音为噪音,这一点学生易于接受。从生活经验来看,学生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噪声污染问题,虽然他们刚接触物理,但本节内容在生活中并不陌生,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噪声这一问题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识,在实际中往往不易区分它们,尤其是防治或减弱噪声的三

个步骤,不少学生难以分清。二、教学目标1.能根据乐音的特点和生活中的认识,知道从物理学和环境污染两种角度提出噪声的概念;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三种不同途径,以及防控噪声最有效的途径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结合实例,常识性地了解“分贝”是计量声音强弱的单位,以及不同声级大致对应不同的声音大小。2.用对比的方法,感受声源有规律的振动和无规律的振动,从而更清楚地理解噪声;通过体验、观察和思考,了解防治噪声的三种途径,并

得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是控制噪声最有效的方法,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社会调查走访、上网查阅资料等,培养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噪声危害的教学,培养道德观念和公民意识。以实地体验考察的方式,增

强环保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控制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四、教学过程1.教学引入首先说明当今社会具有四大污染,依次展示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相关图片,最后

展示噪声污染的图片,并说明相对其他污染来说,噪声污染隐蔽性较强,污染较弱的时候,不易被人发现察觉,但是对人的影响却是存在的。2.“知识点”教学(1)噪声及其来源教师演示:敲击音叉,能够听到悦耳动听的声音;用钢尺在玻璃表面或侧面刮动,会听到刺耳、令人厌烦的声音。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基本

能够区分这两种声音在引起人们感受上的不同。教师还可以用学生上课时的感受来说明这一问题:当课堂纪律很好时,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较为深刻;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课堂纪律较乱时,这节课的听讲效果就特别差,好像对教师讲过的知识没有什么印象。由此引出:安静的环境容易使人注意力集中;吵

闹的环境(噪音)分散人的注意力,这也是学生的切身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情况为什么会引起不同的效果?师生共同设计演示实验:用示波器观察音叉发出的声音和刮玻璃的声音的波形情况。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波形是有规律的,而刮玻

璃的声音波形是杂乱的、无规律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地、杂乱无章地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到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安排学

生交流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噪声及来源。学生交流讨论后,能够比较容易举出常见噪声的例子,如马路上的汽车鸣笛声、建筑工地上的机器声、图书馆里的说话声等都是噪声。在学生有了这些主观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噪声来源,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1)交通运输的噪声:喇叭声、刹车声、

机器运转声等;(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等;(3)施工噪声:修路、盖楼等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娱乐场所、商场、集贸市场等场所的噪声。(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在前面关于乐音的学习中,学生都已经学习过响度的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教师在

教学中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声强的概念,噪声的等级用“分贝”表示,它的定义比较抽象,教学中不必涉及,只需要让学生知道“分贝”是计量声音强弱的单位即可。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教材中表4-2给出的一些声音的声级和人们相应的主观感受,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锻炼获取信息的能力。关

于噪声的危害,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15dB~40dB是较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超过了70dB,人们就会感到心烦意乱,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下降;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在150dB的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

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教材中城市环境噪声标准表格,了解我国政府对城市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让学生了解我国用法律手段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学习噪声知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3)噪声的防治教师首

先提出问题:既然噪声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有这么大的危害,有没有办法减弱噪声呢?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提出一些减弱它们的好方法。教师播放“防治噪声”的视频,鼓励学生:大家的实验结论和生活中采用的方式是一样的,大家只要多动脑筋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

很多困难。然后得出减弱噪声的三种常用途径: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消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吸声)、在接受者耳朵处减弱噪声(隔声)。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三种途径进行比较,找出一般情况下最好的防治噪声的方式,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小练习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回答问题:城市噪声来源有工

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的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

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

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1)从环保角度,噪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在声源处利用消声的方法减弱噪声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在声音的

传播过程中采取隔声吸声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五、教学反思这节课理论联系实际非常紧密,可通过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噪声的概念、噪声的来源、噪声危害及防治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分析、归纳出各知识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测在各教学环

节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节知识。同时,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及同学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