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4.2 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粤沪版】.docx,共(5)页,24.06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7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4.2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探究电路》中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是十四章的重点内容,本节教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得出:1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2.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4、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两端的电
压和其中的电流;5、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谨慎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本节是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结论概括和理解欧姆定律。难点:难点之一:实验的设计和数据的分析;难点之二:在一个电路中,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以及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教法和学法]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提出问题
——学生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自主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力。教法:提问法、谈话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法等。学法: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教学器材
]两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一个定值电阻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导线开关灯炮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1.什么是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2.导体有电流流过,导体两端就必须有什么?(电压)3.什么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源)(通过学习旧知识,创设问题情景,自然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4.看实验思考问题:两节干电池、开关、灯泡,闭合后灯泡发亮。问:如果使灯泡变暗有些什么办法?(学生回答后演示)方法:①减少一节干电池;②保持两节不变,串接上定值电阻5.从上例可以看见,相同的灯泡发亮程度不同,
说明流过它的电流不同。问:流过它的电流与什么因素有关?(电压、电阻)(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电流与电压、电阻都有关系。问:三个物理量之间是否存在某个关系呢?也就是说如果要你用一个公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你有办法吗
?(猜想过程)二.帮助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研究方法:通过复习实验“研究电阻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研究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关系”等实验,让学生回忆得出研究本问题采用“控制变量法”2.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设计我们要得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
间的关系,就必须想方设法某段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值,在通过测大量数据,归纳出它们的关系。下面请大家设计一个实验以便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以方便我们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请把设计电路图画在纸上。①学生设计,教师巡视。②以小组为单位互相
交流,确定最佳设计。③教师选择几组阐述设计思想。④师生共同探讨各组设计的优缺点,补充整合,确定最佳电路图。⑤学生按组合作拟订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表格。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课件中展示实物图)请大家摆好你们的实验仪器。2.提问学生实验过程要注意的问题:①开关闭合前滑动变
阻器调到最大阻值位置;②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3.开始实验4.巡堂及时指出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一个学生的数据填入表格表一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表二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四.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1.研究表格内容我们从中发现什
么规律呢?(学生回答),主要规律如下:①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②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③电流的大小约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④根据实验数据可采用图象法分析2.结论①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即U一定,I与R成反
比)②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即R一定,I与U成正比)五.评估1.比较组之间得出的结论有什么差别?2.反思实验结论与假设有什么差异?3.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4.研究改进实验的措施。六.初
步分析欧姆定律1.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归纳出这个规律,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2.欧姆定律的
公式(课件出示)I=U/RI:某一段导体中的电流;U:某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R:某一段导体的电阻。3.姆定律反映了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它在解决各种实际的电路问题时有广泛的应用。在一段电路中,只要知道I、U、R中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第三个量。4.应
用,例题七.交流与合作1.本节我们学了那些知识和方法(学生小结,教师补充)2.各小组把实验过程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课后交流。八.练习、作业创新练习:14.2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电流电
压电阻的关系,通过分析论证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使学生能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自主设计电路图,拟定实验步骤,自主实验操作,并分析数据归纳结论。在引导学生概括和理解欧姆定律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