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2-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docx,共(2)页,73.79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1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能用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2、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计算。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难点:①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
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②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从大鱼、小鱼对话引入新课。【课堂探究案】(一)实验探究问题: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1)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小石块、圆柱体(金属)、溢水杯、小桶、水。(2)步
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G桶;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圆柱体)的重力G物;③将小石块(圆柱体)浸没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小桶的总重力G桶+水;⑤计算小石块(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和排出水的重力G排。实
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②③①④(3)收集分析数据:注:为了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让结论更可靠,应怎么做?(4)比较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水的重量,你发现了什么?归纳总结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___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表达为:.(5)推导:F浮=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注:与ρ物、V物、m物、形状、浸没的深度h、液体的多少,物体运动状态等都无关)关于v排:1)完全浸没:2)未完全浸没: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6)变形公式:V排=ρ液=(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g取10N/kg)1.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0N,此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2.有一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质
量是100ɡ,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小?3.有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铝块,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4.一个体积为300cm3的物体浮在水面上,它的2/3体积露出水面,它受的浮力是多大?5.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体积为0.06m3的人在空气中受到浮力大约是多
小?。6.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石块重5N,将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为3N。求:(1)物体受到的浮力;(2)石块排开水的体积;(3)石块的体积;(4)石块的质量和密度;(5)若将这个石块浸没在密度为0
.8×103kg/m3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6)若将这个石块浸没在另一液体中测力计的示数为2.8N,该液体的密度。物体重G/N小桶重G桶/N浸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浮力F浮/N小桶和水的重G桶+水/N排出水的重G排/N小石块圆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