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下册【鲁科版】

DOC
  • 阅读 2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8.500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下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下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下册【鲁科版】.doc,共(4)页,4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7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科目物理课题8.3浮力的利用教材版本鲁科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节《浮力的利用》是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认识了浮力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知识应用的角度学习物体浮沉条件的。本节知识综合性较强,

难度较大,涉及应用受力分析、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与浮力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等。本节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两部分内容构成。教学重点是,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物

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科书以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为实例,让学生了解它们如何通过改变浮力或重力的大小实现浮沉。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

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力较强。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

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设计理念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知识要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三是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

,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从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理解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3.培养学生应用知

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2.通过演示实验了解潜水艇、飞艇的工作原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难点通过改变物体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改变物体的浮沉

状态教法学法1.结合本节教学内容,可综合应用直观演示实验、讲授、课堂讨论和小组实验教学方法;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在实验中学会研究、学会分析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烧杯、鸡蛋、针管、乒乓球

、金属小球、潜水艇模型、锡箔纸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建立情景引入新课展示小章鱼浮沉子的上浮下沉过程,没有生命的小章鱼是如何实现上浮下沉的?[观察]观察浮沉子,思考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浮力有用,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活动一:1.演示小球上浮过程,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2.演示小球漂浮状态,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3.演示金属块的下沉过程,对金属块进行受力分析。4.观看绑着金属丝的水气球的悬浮状态,对水气球进行受力分析。5.红色小球及其锡箔纸的浮沉状态以及产生原因活动一1.思考小球上浮原因。2.思考小球漂浮原因。3.思考金属

块下沉原因。4.思考水气球悬浮原因。5.实验观察红色小球及其锡箔纸的浮沉状态并说明产生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是浮还是沉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浮力大小有关。3.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活动二:1.如何使漂浮的红

色小球下沉?2.如何使沉底的锡箔纸漂浮?3.如何使沉底的球上浮?活动二:1.增大红色小球的重力。2.通过改变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锡箔纸受到的浮力。3.增大液体密度,增大浮力通过这个活动,使下面探究目的

明确。同时为理解轮船、潜水艇、热气球的原理做好铺垫。4.(一)轮船1.[展示]PPT播放轮船的发展历程,2.活动三:演示轮船排水量与装载货物质量的大小关系。1.观看PPT,讨论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何能漂浮在水面上。2

.学生讨论排水量与装载货物质量的1.通过模拟实验手帮助学生理解轮船的原理、排水量等知识2.通过模拟实验浮力的应用实例3.活动四:演示轮船由河水到海水船身上浮现象。4.演示沉船打捞的场景。数量关系。3.观察并解释:同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改变?是上浮一些

还是下沉一些?4.思考讨论沉船打捞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轮船由河水到海水船身上浮的原因。3.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二)潜水艇1活动五:用鸡蛋当做潜水艇模型,想办法让它在水中上浮下沉。2.

活动六:演示实验,潜水艇由河水到海水需要向水仓中加水还是排水。3.播放蛟龙一号潜水器的工作场景1活动三:用鸡蛋当做潜水艇模型,配合注射器抽出蛋液减小潜水艇的重力上浮,注入蛋液增大重力下沉。2.学生观察思考,说明现象产生的原因。3.观看视频。通过实验

加深学生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气球和飞艇演示孔明灯的上升过程理解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是改变自身重力的方法实现上浮的通过演示实验,形象生动地帮学生理解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课堂梳理组织学生从知识、方法上回顾总结本节所学内容板书8.3浮力的利用一、物体的浮沉条件:(1)当F浮=G漂浮(2)当F浮>G上浮(3)当F浮=G时,悬浮;(4)当F浮<时,下沉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1.改变重力2.改变浮力①改变排开液体体积②改变液体密度

三、浮力的利用1.轮船(1)原理:(2)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单位吨。(3)从河水到海水船身上浮(4)沉船打捞2.潜水艇:(1)原理:(2)从河水到海水向水仓加水3.气球和飞艇:课后反思本节课中通过大量

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改变物体的浮沉的方法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效果较好。飞艇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交流讨论。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