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密度》观评记录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DOC
  • 阅读 4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60.000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节 密度》观评记录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密度》观评记录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密度》观评记录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节 密度》观评记录2-八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doc,共(6)页,6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7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密度》观评课总活动记录课题名称密度学科物理活动设计一、听何老师的新授课《密度》二、讲课教师说课三、听课教师评课、总结观课过程记录模块一: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提出问题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如果一个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你认为质量可能会有怎样的关系?如

果恰好也是2倍的关系接着追问如果体积是另一个的3倍,你认为质量会是它的几倍?2.猜想与假设:提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进行猜想。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说明自己的方案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学生展示出数据,并对图像进行解说,共同得出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6.

交流评估模块二:密度1.学生自学课本P107密度部分的内容,并类比速度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2.阅读小资料,了解一些物质的密度,并从密度表获取信息。3.学生完成跟踪练习4.介绍新材料,感受科技前沿。对照知识结构,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评课综述本节

课教师用心准备,透彻把握学生,清晰地体现了密度一节的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胸有成竹,设计鲜明,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有条不紊,动静相宜,恰到好处。1.教学设计、教学理念(1)本节教学内容划分为两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设计了达成学习目

标相对应的评价方式,力求做到使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达到一致。模块中设有跟踪练习与反馈问题,这样小步子快反馈的模式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及时学以致用、巩固提升。整节课的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完整、清晰的脉络保证学生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2)在探

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实验中应该测量什么物理量,在测量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尊重了学生好奇爱动的天性,也给了学生更多尝试、展现、表达的机会,同时提升了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符合“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建立密度概念的环节上,引导学生

根据实验数据和描绘的图像两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实验结论。(3)特别的亮点是,利用自制教具两对体积相同的哑铃,一对木制哑铃,一对铁制哑铃,设计一个小活动,让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进行举哑铃比赛,结果女同学赢得比赛,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哑铃体积相同,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质量来区分,由此引出本节课题,这其实与

物质另一个特性“密度”有关。2.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在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图片、演示实验、自制教具等激发兴趣、引发质疑,同时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丰富了课堂。学生探究实验器材准备充分、创新,都为探究做好了准备。3.教态、语言、板书(1)教师教态从容,亲切自然,与学生互动融洽。(2)语调抑扬顿挫,

有感染力。提出的问题简练,发挥了“启发、引导、过渡、总结、激励”等作用。(3)板书简洁,娴熟,布局合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4.本节课不足、改进建议。1.知识容量是否合理。建议:可以再增加一个综合检测。2.学习评价机制是否及时、有效、适度。建议

:可以增加小组学习评价表,更能体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密度》观课评课记录(一)学生参与度观课量表观察目的:学生在教师教学中参与学习的程度。研究问题:课堂中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与深度。观察项目观察内容个数/观察结果评价反思倾听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42参与面广有多少学生能倾

听同学的发言?42积极性高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分别有多少人?记忆:37笔记:5查阅:36回应:28学生的有效学习手段非常丰富互动有哪些互动行为?老师发问学生自主回答;组长自主帮助同学解决疑难问题;同组同学互助解决困惑学生互动形式多样而且高效要求讨论

时发言人数21学生的思维敏捷,表现欲非常强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42参与面广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互动习惯非常好这反映的是学生平时训练有素合作学生组内分工情况4人一组,分工明确学生态度非常端正动手操作能力有个别同学动作不太规范动手能力有待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组内讨论或组

间交流或问老师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大部分学困生都可以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组内分工明确,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度”观课评课结果在本次观课中,针对《密度》这节新授课,我主要是从学生参与情况这个维度进行了观察,数字统计和归类,并依据观察情况,进行分

析与评价。从课堂观察量表上大家可以看出,全班共有42个同学:从倾听的角度看,全班42个同学都能做到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从而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面非常广,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在倾听的过程中。有36个同学有主动记忆意识,5个同学能针

对困惑或者重点边听边记,进行简单记录,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36个同学都能做到主动查阅资料解决疑难问题,而且针对老师或者同学的发言能有28个同学做到了主动回应,从而可以看出学生的有效学习手段非常丰富。从互动的角度看,在上课过程中学生自主的互动行为有:老师发问学生自

主回答;组长自主帮助同组同学解决疑难问题;同组同学互相解决困惑等,从而可以看出学生的互动形式多样、高效。36个同学都能主动参与小组讨论,要求讨论时发言的人数有21人,从而可以看出大家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思

维敏捷,表现欲望也很强烈;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互动习惯非常好,这都得益于平时训练有素。从合作学习的角度看,4人一组,小组分工明确,学生态度非常端正。在动手操作能力方面有个别同学动作不太规范,动手能力有待提高。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组内讨论或组间交流或问老师,体现了

老师为导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学困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也非常高,只有一个学生在讨论时略微分神。综上所述,由于老师课前的精心预设,课堂上的合理按排和有效引导,在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师预设问题梯度合理,每个同学在学习活动中,都可以最大

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回答相应问题,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从而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做到了全程高效参与。《密度》观课评课记录(二)课堂评价有效性观课量表观察维度:课堂评价的设计研究问题: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评价的设计?“课堂评价有效性”观课评课结果我观察的维度是教

师课堂评价,把教师的评价分为三大类8个方面。据观察与记录情况看,何老师一堂课中对学生的评价语共计28次,24次属有效评价,占87%,其中2次提醒型评价,4次补充型评价,纠正性评价3次,9次激励型评价,占67%;低效评价为4次,

占14%,多为老师重复答案评价.缺失性评价2次,占7%。从以上统计数据看,有效评价占较大比例,没有错误评价。教师的口语评价赋予变化。能将有声语和体态语有机结合,将预设语和随机语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独特创

新地进行评价。评价类型个数比例有效评价提醒型评价267%补充型评价4纠正型评价3激励性评价9合计18低效评价笼统型评价528%重复答案2合计7无效评价缺失性评价25%错误的评价合计2总计28-------本节课中,何老师适时适度地评价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大大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

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同时很好地促进了学习目标的达成。很好地解决了我们的研究问题“教学目标评价一致性”提一点建议:《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

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课堂评价不能单纯是对学生的回答问题正确与否进行评价,也可以对课堂互动活动进行评价如小组讨论、积极举手发言、团队合作,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口语操练,也可以对他们的课堂展示表现情况、书面练习如小测等进

行评。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