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酒店功能规划课件.ppt,共(47)页,14.901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7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酒店功能规划课件第一节酒店功能规划基本概念及基础因素一、功能规划基本概念功能规划是依据宾客在酒店活动的规律、酒店管理功能要求对酒店建筑空间进行科学布局和分割以及空间内设施设备定位的规划。功能规划是酒店
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宾客在酒店里活动的舒适、方便、也影响到酒店经营管理的正常运行。内容主要包括:设施功能设施的布局及设计、配套设施的布局及设计、各功能设施之间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设备的定位等。公共活动入口接待餐饮后勤服务住宿二、高层酒店的竖向功能分区1.地下室:车库、库房、员工更衣
室与浴室、噪声较大的空调机房、泵房等设备用房。还有一些干式变压式、燃油锅炉、煤气厨房炊具等。设备后勤地下二层一下,地下一层公共活动、餐厅宴会厅等。2.底层公共活动部分:大宴会厅和门厅3.客房层:高层酒店主要部分,底
层公共活动和客房层之间常设有设备层以容纳这两部分服务的各种管道系统中的水平管道。4.顶层公共活动部分:5.顶层设备用房:电梯机房,给水水箱第二节酒店的流线一、流线有关概念流线是人物力的运行(运作)路线。它体现了建筑空间排列时序关系。包括宾客流线(客人)、物品流线、设备流线和信息流线。客人流线
:指客人在酒店活动的规律,包括在前厅里的行走、餐厅里的就餐、健身浴的洗涤步骤。凡是设计客人在酒店里活动的轨迹都属于宾客流线。客人流线包括住宿流线、宾客流线、外来客人流线住宿客人流线:团体客人和零散客人之分。为适应团体客人集散需要,主入口边设专攻团体
客车停靠的团体出入口和休息厅。宴会客人流线:宴会入口应该有渡过空间与大堂及公共活动、餐饮设施相连,避免各部分单独对外服务。外来客人流线。从主入口出入。服务流线服务流线是员工进行服务、督察、加工等经营活动的运作程序。如员工进入各酒店各岗位、餐厅传菜、洗衣房操作程序、厨房加工程
序等。物品流线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清洁卫生,大、中型酒店均需设计物品流线,其中以布件进出量最大,食品也需每日补给,其流线应该遵守卫生防疫部门的规定,清污分流、生熟分流。垃圾处理:从清洗、分类、收集或冷冻等的路线需避免对其他部门的干扰设备流线:设施设备在运行中
相互之间的程序关系以及设备设置的位置顺序。如洗衣房各种洗涤设备顺序、厨房设备按加工工序的顺序摆放,电器路线以及管道铺设的走向等。信息流线:酒店经营管理中各种数据、信息的计量、传递、交换、储存与反馈路线。如设备维护信息如何传递才能保证设备
及时得到维护保养?总台与财务部门怎样快速准确处理经营数据。二、流线设计要点流线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客人的正常活动、饭店的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国家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GB/T14308-2003
)附录A《设施设备服务项目评分表》对流线有明确的评分规定。1)流线设计目标:用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不同宾客在酒店的活动规律,设计宾客流线;根据管理程序要求明确酒店不同岗位的服务流线,保证服务流线的设计与
服务流程协调一致,保证其畅通、不重复、不交叉;根据酒店物品进出管理要求设计物品流线,保证其进出方便、隐蔽、简洁、卫生、安全、不与客人流线交叉、不干扰其他路线;设备流线考虑设备的安装、维护方便;信息流线要传递迅速、准
确以及分享权限要求。2.)流线设计主次关系。在同一个功能区域里可能存在多个流线,就需要确定明确的流线。3)主导流线:宾客流线是饭店中的主导流线。通过king见的合理分割、明确的导向指示和心理暗示处理,让客人进酒店就能准确了解酒店各功能区
域,并不需要多的的询问就可以自如活动。充分利用装饰手段,并配置必要的指示设备设施。(国家标准《标致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1.2部分。)3.区域概念:指饭店各项目的功能属性的范畴关系以及在建筑物里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它体现功能空间领域范
围属性和定位关系。饭店功能区域主要由前台部分、后台部分和外围环境构成。前台是宾客活区域:前厅、客房、餐饮、康乐、各式商品部等。后台宾客不涉足的管理办公、加工、后勤、工程设备等。外围环境是建筑物周边区域,室外
停车场、庭院等。设计要点1.把握整体规划:主要区域的整体布局,即各主要功能区域在建筑物里的位置,客房部分、餐饮部分、公共部分、康体娱乐部分、后勤部分、工程设备之间的位置,功能相关的区域要尽量集中,方便他们之间的关联。无关区域,特别是存在相互干扰的区域,应保持他们各自的独立性,互不
干扰。2.注重局部区域。各大功能项目区域由多个局部区域构成。主要区域确定后,关键就是局部区域规划。局部区域规划直接关系各类活动的进行,并且主要功能区域内的局部区域相互衔接、相互影响。3.区域间的联系。区域规划中,应将功能内容接近且相互补充,或活动程序或经营运作环节相互衔接的区域按照程序的先后
布局,区域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宾客活动的方便以及运作的顺畅。4.区域间的干扰。国家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对有关项目作了严格的规定,附录A《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评分表》中明确规定在大堂内摆摊设点或相关营业设施,严重影响大堂气氛。5.区域规划的因地制宜。城市中心饭店
为充分利用地面有效收益面积,向空中发展。风景区为了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整体美,不建高楼大厦,占地面积大,由的建筑群组成。第二节酒店功能规划的基础因素1.面积在面积规划设计中,“面积”是指能容纳实体和允许人体活动大
小的空间,不是通常几何学和计量上所定义的二维概念。具体规划时,它是反映空间大小的一个尺度,可以体现为线性长度、平面大小或空间容积。1)占地面积又称为用地面积,指酒店占有土地面积,包括建筑物、停车场、前后庭院等所占有的土地面积总和。2)总建筑面积指酒店建筑物
所有楼层(含地下建筑面积部分)的面积总和。3.覆盖率和空地率覆盖率是建筑物的水平投影总面积(建筑物基底总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又称为建筑密度。覆盖率(%)=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用地面积(㎡)×100%空地率为非建筑物占用的空地面积与占地面积
之比。空地率=100%-覆盖率某饭店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为5400㎡,占地面积为16000㎡,覆盖率和空地率分别是多少?覆盖率的高低反映土地利用率的高低,但过高的覆盖率必定影响建筑的环境质量,建筑物间隔过窄,没有较多的空地进行绿花。应充分利用有限
的空地率合理的进行绿花和规划停车场。相对而言,城市中心的覆盖率较高,风景度假区的饭店的空地率较高。6.单项面积每个独立功能的空间或单个设施、设备所占有的空间尺寸。如前厅面积、客房单元面积、餐厅面积、餐座位
面积。7.净面积:剔除建筑物的墙、顶等建筑材料厚度以及无关项目面积后实际空间尺寸。如饭店客房净面积为除去建筑物墙体厚度以及i卫生间(可能包括门廊)面积的客房内实际面积。在国家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规定五星级饭店客房面积为“70%客房面积(不含卫生间和门廊)不小于20㎡”
这里的20㎡就是不含建筑物墙体厚度的净面积。8.有收益面积及有收益面积比有收益面积是指饭店里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项目所占用的建筑面积。如饭店的客房、餐厅、宴会厅、娱乐项目、商务中心等。而前厅、厨房、员
工辅助设施公共卫生间等所占用的建筑面积属于无收益面积。有收益面积比指有收益面积在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有收益面积比=有收益面积/总建筑面积×100%面积的设计要点1.合理确定容积率(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2.确定科学的综合
面积和有收益面积综合面积依据饭店和地域位置而变化,饭店的星级标准越高,其综合面积的值越大,即同样数量的客房平均承担的非盈面积或其他经营项目的面积越多。高星级饭店一般增大这个指标,势必在同等总建筑面积条件下以减少克服难关数量为代价,而造成的经济
损失从星级品牌的价格差距获得补偿,低星级则降低这个指标数,以获得经济利益。有收益面积比影响着饭店的经营管理。有收益面积比高,相对创造的经济效益的项目面积在总建筑面积中的比例高,创造的经济效益就高。但是过高的有收益面积势必减少辅助项目的面积,给管理和经营带来困难,影响到对有
收益项目的支持,对创收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酒店规划中应该合理控制有收益面积比,英美等认为有收益面积的空间至少占饭店总空间的50%。日本提出城市饭店的有收益面积比为40%——50%,标准较低的上午饭店为50%-60%,反映了等级越高则无收益面
积增大的规律。面积、流线、区域的关联在具体功能规划中,必须有主次之分,面积、区域、流线是核心因素,其他因素都依赖或借助于他们,在功能规划中首先抓住面积、区域、流线三大因素,其他因素与这三大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面积是空间大小尺度,流线是空间的逻辑时序,区域是空间范围的定位,三者相辅相成,紧密相
连,不可分割,没有面积,无从谈论起空间,区域是按照一定逻辑设置的局部空间,流线是组合个布局空间的逻辑轨迹。第五章酒店总平面设计第一节总平面设计要求一、城市中心饭店区域的总体规划与设计现在城市中心饭店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土地资源的昂贵,除一些风景旅游城市对建筑高度有一
定限制外,一般大都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饭店的功能区域竖向叠加,充分利用垂直空间条件进行功能分区。从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干扰要素以及从宾客在饭店活动状况等因素考虑,城市高层饭店的功能区域一般分为地下层、底层及裙楼、主楼客房层、顶层、
顶部设备用房等。地下层:底层公共活动部分客房层顶层公共活动部分顶层设备房主楼加楼裙注意点:各功能分布不要相互干扰,特别是餐饮、娱乐等与公共部分与客房、大厅的区域部分不要再同一层面或紧连区域。功能相同或关联的区域尽量集中,保持之间的联系,这
样便于管理,也给宾客提供了方便。区域规划与设计不能单独进行,应将其与流线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两者相辅相成,区域的设计必须依据流线进行。1.旅客出入口是最主要的出入口。宜在主要道路旁或建筑中最突出、最明显的位置,以方便
乘车及步行到达的旅客进出。要由停车位和车道,一般旅馆停车道宽至少5.5米,以便两辆小客车通行,车道上部净空应大于4米,以保证大客车通过。当室内外高差大时,出台阶外应设置行李搬运道。现代酒店也应为残疾人服务,提供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一般为1:12,最大坡道为1:10
,坡道的有效宽度应大于1.35米。3.强调主出入口主要出入口是酒店的形象标志,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大型酒店和郊区酒店有条件做主出入口广场或主入口庭院。四组织合理、人车分流首先,组重视酒店出入口位置与城市干道的关系。这将影响酒店的经营及城市干道的交通秩序,不宜将酒店
主出入口紧贴城市干道或快速道路,如果必须开在主干道上,则应该使主出入口与城市干道交叉口保持适当距离。一般距交叉口停车线不得小于50-100米。其次,总平面内应该分为旅客服务空间、内部服务空间,两者都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与车道以辅助通道做有限联系
。第二节酒店建筑总平面规划一分散式总平面规划二集中式总平面规划水平集中:酒店的客房部分、公共服务与服务部分均在水平向连成一片。他们按照功能关系、景观方向、道路关系与出入口位置等因素有机组着。由于各类用房连成一片,使用上比分散式总平面布局紧凑
、经济;同时,各类结构互不影响。竖向集中:酒店的客房部分、公共服务部分在竖向叠合。合理组织,充分利用竖向条件,竖向功能分区,各部分紧凑集中,形成了高层酒店的特点。分散布局水平集中第三节停车场(库)的规划设计2.停车场的容量面积大小:旅游酒店每间客房不小于0.2个小停车位,高级宾
馆、酒店每间客房不小于0.3个车位。(1)单位车辆占用面积为保证上下车方便,一般停放车辆间的横向净距不能小于0.8米,再此条件下,一辆小轿车的停车泊位尺寸为2.5米×5.0米,一辆大客车停车停车泊位尺寸为3米×12米,可折算为2.5个小轿车位。(2)车道尺寸(3)车辆
停放方式停放方式停放方式停车方式1.按照两辆汽车是否在同一车道逆向行驶进出,车辆停放有单向行驶和双向行驶。2.按汽车的纵向线和车辆进出形式防线的角度意义、有垂直、平行、30°、45°、60°3.按停放汽车共用进出行驶车道定义,有单面和双面方式。双向行驶和单向行驶的优缺点:
双向行驶方式汽车各行其道,便于车辆流动,但因为需多增加一个车道占用一定的停放面积,减少了停车泊位。单向行驶进出车辆共用一个车道,增加了停车泊位,但给车辆流动畅通带来不便为避免一个车道会车的困难,在停车场的整体设计中可采用一个进出口单行循环车道或一进一出单项循环行驶。30°、45°、60
°的停放方式方便车辆在泊位的进出,进出倒车占用空间比垂直方式小,行驶的汽车道窄,但由于泊位错位,所以浪费了一些停放空间,因此停车场总体空间比较窄小或因建筑结构的支柱约束时采用这种方式。平行停放不利于车辆的倒车,影响进出。双面停放方式中,两面停放的车辆共
用一个车道,所以相对单面停放方式节省了一个车道的空间。但对场地的宽度就有要求。车库总体布局汽车库不应布置在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生产、储存区域。车库内不应设置汽油罐、加油机车库内可以设置在高层、多层民用建筑的底部或毗邻,但不应直接设置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在进行车库总平面设计时,应
合理确定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给水。停车场的汽车宜分组布置,每组车辆不宜超过50辆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6m安全疏散停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车辆的疏散出口应该分开设置多层停车库、地下车库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至室内最远工作地点的距离不应超过45米,设有制动喷水灭火器时,其距离可增至6
0米停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该小于两个,但停车辆不超出过10辆的单层、底层停车库,可以是一个。5.回车线饭店的出入口设置足够宽的汽车行车道,入口处车道上方采用独立结构悬挑结构的雨棚,便于下榻的宾客车辆直接停驶在大门口。饭店可根据自身条件设单车道和双车道,单车道宽度不小于4
m,双车道的宽度不小于7m。入口车道的坡度不小于1:10-1:12.饭店车辆行驶出口应避免直接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根据国家《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车流量较多的基地,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起不应小于70m,距离公交车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距离非道路交叉口的过
街人行道最边缘线距离不应小于5m停车场规划注意问题1.因地制宜2.综合分析3.控制环境污染4.方便使用和管理5.安全6.协调http://www.law110.com/lawserve/guihua/1800026.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