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计算机导论第1章概要课件.ppt,共(63)页,4.430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73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计算机导论IntroductiontoComputerScience袁培森peiseny@njau.edu.cn个人简介2011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2013年调入南京农业大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项
发表SCI/EI等论文10余篇参考教材计算机导论(第三版)黄国兴主编ComputerScience:anOverviewedition7J.GlennBrookshear计算机导论[美]Robert
aBaber&MarilynMeyer课程学习形式№4理论◦内容: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形式:讲授、自学、讨论◦时间:4-15周实践◦内容:上机实验(7-15周)◦时间:周五6-7节1.入门与引导2.整体性系统性考核方法与课程要求№5考核方法:◦平时30%
◦期考70%(闭卷)课堂要求◦各种通讯工具◦提前书面请假关于电子资料http://www.ketangpai.com/邀请码:USVFQQ导言计算机、网工专业学生必修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系统地学习专业相关课程,必须首先
对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有一个概括而全面地了解。是学习软件与理论、体系结构、应用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课程的指导和先导。第1章绪论1.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可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与输出的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与软件两大
部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是IPOS。硬件:硬件是由电子的、磁性的、机械的器件组成的物理实体。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5个组成部分软件:软件是使计算机工作的程序及文档的总称。可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与工具软件三大类。计算机能够完成的基本操作:I(Input):输入P(P
rocessing):处理O(Output):输出S(Storage):存储2.计算机的分类按处理对象分按用途分按内部逻辑结构分为单处理机、多处理机(并行机)按字长分为–16位机、32位机或64位计算机等按规模分为–巨型计算机(Supercomputer)–大型计算机(Mainf
rame)–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巨型计算机也称超级计算机,它采用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体系结构,CPU由数以百计、千计、万计的处理器组成,有极强的运算处理能力,速度达到每秒万亿次以上,大多使
用在军事、科研、气象、石油勘探等领域。1976年美国克雷公司推出了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达每秒2.5亿次的超级计算机(1)巨型计算机(Supercomputer)IBM蓝色基因日本“京”计算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2014年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冠军,每秒33.86千万亿次
的浮点运算速度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通信联网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有丰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计算机,CPU通常有4、8、16、32个甚至更多处理器。功能:为企业或政府的数据提供集中的存储、管理和处理,作为主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在信
息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2)大/中型计算机(Mainframe)供部门使用的计算机,以IBM公司的AS/400为代表。近些年来,小型机逐步为高性能的服务器所取代。功能:为多个用户执行任务,但它没有大型机的高性能,支持的并发用户数目比较少。小型机的典型应
用是帮助中小企业(或大型企业的一个部门)完成信息处理任务,如库存管理、销售管理、文档管理等。小型机(3)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特点:以微处理器为中心的一个独立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价格便宜,使用方
便,软件丰富,性能不断提高,适合办公或家庭使用。通常只用来处理一个用户的任务,可独立使用,也可与其他计算机互连。(4)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机或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类别台式机:一般在办公室或家庭中使用
。便携机:用于移动计算。–笔记本(膝上机):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外出携带–手持式计算机(掌上机):包括商务通、快译通之类产品,它们与PC机不一定兼容,有些只有一些专用功能,缺乏通用性。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掌上计算机(5)工作站工作站一种基于某种特定用途的高性能微型计算机系统,通常根据用途配有相应的输
入输出设备及专用软件。例如图形工作站,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通常运行UNIX操作系统,特别适合于工程与产品设计使用。SGI,SUN,HP,IBM等公司都有此类产品。在网络环境中,承担为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提供服务和支持的
计算机。又可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通信服务器等。(6)服务器3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1)通用性强、速度高。(2)提供友善的使用方式和多种多样的信息输出形式。(3)具有庞大的信息存储能力和极快的信息存取速度。(4)打破时空限制,实现
信息的共享与交流。(5)计算机在辅助开发新的信息处理应用方面能提供有力的支持。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存储程序,自动完成各种操作。计算机的工作特点:4计算机的巨大作用(1)开拓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
新资源(2)增添了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手段(3)提供了人类创造文化的新工具(4)引起了人类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工程:CAD、CAM、CIMS、CAI等;娱
乐与游戏。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布莱士·帕斯卡(BlaisePascal)1623-1662年设计了加法器•中国的算盘5计算机的发展电驱动计算机COLOSSUS:二次大战时英国人为破译德国的密码而设计,英国数学家Turing协助设计,1934年开始使用。由于属于军事秘密,三十年后才
公开。对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个人:阿伦·图灵(AlanTuring)冯·诺依曼(JohnVonNeumman)阿伦.图灵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密码破译家30年代初,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他提出了一种十分简单但运
算能力极强的理想计算装置,用它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图灵的思想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图灵机——有限状态自动机http://www.turing.org.uk/turing/http://www.longen.
org/S-Z/details~z/Turning.htmMARK1:1944年,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艾肯教授(HowardHathawayAiken;1900~1973)完成,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通用自
动计算机——自动程控计算机,大部分学者认为它是第一台电脑。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ENIAC:电子数字积分机与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时间:1
946年2月•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用途:军事计算•运算速度:5000次/秒•体积价格:170平方米,30吨,140千瓦,40万美元1943年由JohnBrainered领导ENIAC开始研究。图为JohnMauchly及J.PresperEckert负责这计划的执行者1945
年VonNeuuman、H.H.Goldstin、A.W.Burks发表了一篇论文《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提出了两个主要论点:使用二进制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奠定了当代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组
成的结构体系。冯·诺依曼教授(JohnVonNeumman)和他设计的“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VAC(埃德瓦克)冯·诺伊曼结构此后,计算机速度提高、功能增加、体积缩小、成本降低、应用扩大,其发展之快,不断改写预测。◦早期,8~10年
其运算速度就提高十倍,而成本和体积却是原来的1/10。◦1980s开始,几乎每三年计算机的性能就提高近四倍,成本却下降一半。推动力:微电子技术的进展和计算机应用需求为计算机划代:按主机所使用的元器件以计算机使用的基本电子元件作为划分依据,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基本电子元件的演变: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按主要元器件分代第一代(约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几十次/秒—几万次/秒,水银延迟线内存,千字外设:磁鼓、纸带、卡片、磁带机器语言编程第二代(约1957-1964)晶体管计算
机几十万次/秒,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程1948年Bell发明晶体管,磁芯十万字,磁盘图为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IBM704型采用电子管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图为在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中使用的磁鼓图为晶体管图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第三代(约1965-1972)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SSI,
MSI--MediumScaleIntegration)几十万次/秒—几百万次/秒半导体存储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程•第四代(1971年起)是大规模(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VeryLargeScaleIntegration)几百万次/秒—亿次/秒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程按照计算机主机所
使用的元器件为计算机划代。代别年代主要元器件配置的软件主要应用第1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末期CPU:电子管内存:磁鼓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第2代50年代中后期~60年代中期CPU:晶体管内存
:磁芯使用FORTRAN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开始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第3代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CPU:SSI,MSI内存:SSI,MSI半导体存储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开始使用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第4代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CPU:LSI、VLSI内存:LSI、VLSI的半导体存储器软件工程、分布式计算、网络软件等开始广泛使用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著名计算机人物计算机科学之父,阿伦·图灵AlanTurin
g,1912.6~1954.6,英国数学家。195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36年,图灵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理想计算装置,这一装置是一种理想的计算模型,这种计算机模型奠定了
计算机组成部件、工作方式和顺序,被称为图灵机,图灵的这一思想奠定了整个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图灵对计算机科学的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创建了自动机理论,发展了可计算性理论,奠定了人工智能的基础。冯·诺依曼(JohnVonNouma,1903-
1957),美藉匈牙利人,数学家。1945年6月,冯·诺依曼与戈德斯坦等人,联名发表了一篇长达101页纸洋洋万言的报告,即计算机史上著名的“101页报告”。这份报告奠定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坚实的根基,直到今天,仍然被认为是现
代计算机科学发展里程碑式的文献。现在计算机的结构仍为“冯·诺依曼机”著名计算机团体与公司IEEE-CS: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EngineersComputerSociety,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学会,它是目前世
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学术团体。IEEE-CS宗旨是推进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促进会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IEEE-CS设有若干专业技术委员会、标准化委员会以及教育和专业技能开发委员会。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专业学术会议、研讨会,覆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领域并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而变化。标准化委员会负责制定技术标准。教育和专业技能开发委员会负责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方案以及继续教育发展,并向各高等学校推荐。ACM:美国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
y)创立于1947年,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计算机教育和科研协会。现已成为计算机界最有影响的两大国际性学术组织之一(另一为IEEE-CS)。ACM下面建立了几十个专业委员会(正式名称是SIG—SpecialInterestGroup),几乎每个SIG都有自己的杂志。据不完
全统计,由ACM出版社出版的定期、不定期刊物有四十多种,覆盖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几乎所有领域。中国计算机学会,ChinaComputerFederation,英文缩写CCF。成立于1962年6月,全国性一级学会。学会具有广泛的业务范围,包括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技术咨
询、教育评估、优秀成果及人物评奖、刊物出版、计算机名词标准化等。学会下设9个工作委员会,33个专业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涵盖了计算机研究及应用的各个领域。学会的会刊有《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软件学报》、《CAD与图形学》等近二
十多种刊物。学会网址为http://www.ccf.org.cn。IBM(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Corporation,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是由1911年成立的计算制表记录公司(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C
ompany,即CTR公司)发展而来。1981年8月IBM发布第一台PC,由于IBM-PC,IBM商标开始进入家庭、学校、中小企业。Intel和微软的霸业在此基础上萌芽。1985年,IBM投资的科研项目催生了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97年5月11日,IBM的“深蓝
”(DeepBlue)计算机击败世界象棋大师GaryKasparov。英特尔(Intel)公司成立于196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CPU及相关芯片制造商。80%左右的计算机都是使用Intel公司生产的CPU。197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
,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软(Microsoft)是专门生产软件的公司,是全球最著名的软件商。Microsoft是由两个英语单词组成:Micro意为“微小”,Soft意为“软的”,即Software
软件之意,据统计90%以上的微机都装有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微软公司是由比尔·盖茨(BillGates)和保罗·艾伦(PaulAllen,1983年离开微软)于1975年创立的。微软生产的软件产品除操作系统外,还有:办公软件Micros
oftOffice,网页浏览器InternetExplorer(使用广泛的一种浏览器)和中小数据库SQLServer是。联想集团(Lenovo)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大的电脑制造商,联想品牌个人电脑多年来在中国及亚太市场保持首位。联想集团1990年在国内推出联想系列微机,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自主开发微机成功,造就了联想今日成就的根基。2004年12月联想集团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其中包括台式机业务和笔记本业务。联想的收购行为,是中国IT行业在海外投资最大的一场.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AMD:世界第二大CPU制
造商.Epson:爱普生,日本爱普生打印机制造商。HP:是美国著名的惠普打印机、电脑制造商。Canon:佳能,日本著名的佳能打印机制造商。Apple: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该公司以生产高性能专业级电脑著称于世。Phil
ips:飞利浦,荷兰公司,生产彩显、光驱等。Sumsung:三星,韩国三星公司,著名的彩显制造商、家用电器等。图灵奖,计算机科学界的最崇高奖项,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图灵奖是由ACM于1966年设立的奖项,奖金2.5万美元。专门奖
励那些在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做出创造性贡献,推动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杰出科学家。从实际执行过程来看,图灵奖偏重于计算机科学理论、算法、语言和软件开发方面。由于图灵奖对获奖条件要求极高,评定审查极为严格,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从1966年到2003年的38届图灵奖,共
计有47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美国学者最多。2000年图灵奖得主为华裔科学家姚期智(安德鲁-姚,AndrewYao),现被聘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讲席教授.著名计算机奖项著名计算机奖项IEEE-CS的计算机先驱奖(ComputerPioneerAward)设立于1980年。IEEE-
CS设立计算机先驱奖以奖励这些理应赢得人们尊敬的学者和工程师。计算机先驱奖同样有严格的评审条件和程序,但与其他奖项不同的是,这个奖项规定获奖者的成果必须是在15年以前完成的,以确保成果得到起时间的考验。1.2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当今世界已
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与利用日益剧增的信息资源,以通信、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革命正在兴起1.什么是信息化?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
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2.信息化社会的特征信息化社会建立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广泛的信息产业培养和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3.Internet与信息化社会Internet的诞生与发展对信息化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是当今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
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Internet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泉。4.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拥有足够多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要求计算机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对新技术的发展的良好的适应性计算机科
学技术的新发展:网络技术;Web技术;图形与多媒体技术;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技术;嵌入式系统;并行处理技术;互操作性;人机交互技术;复杂的API接口应用信息安全技术„1.3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计算机科学是以
计算机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发展极其迅速。计算机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网络和应用等。1.计算机理论的研究内容离散数学算法分析理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程序设计语言理论程序设计方法
学2.计算机硬件的研究内容元器件与存储介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3.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内容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学可
视化技术4.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内容网络结构数据通信与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网络安全5.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内容软件开发工具已有应用系统的完善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人-机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