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故障排查流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第八章计算机组装-课件.ppt,共(64)页,2.822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72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8.1概述8.1.1PC配件的搭配问题CPU与芯片组配合内存与主板配合电源与主板配合显卡与主板配合CPU风扇与CPU配合8.1.2简洁的最小系统在正式组装电脑之前,我们很有必要使用“
最小系统”验证一下各个配件的品质以及兼容性。如果此时“最小系统”能够顺利点亮,那么就意味着整个装机过程成功了大半。简单来说,所谓“最小系统”就是CPU(包含风扇)、主板、内存、显卡、显示器、电源这五项配件。8.1.3电脑内外连线连线分为主机外连线、主机内连线和主机内
跳线三个部分来给大家讲解。1.主机外连线电源接口(黑色)PS/2接口(蓝绿色)USB接口(黑色)LPT接口(朱红色)COM接口(深蓝色)LineOut接口(淡绿色)Linein接口(淡蓝色)Mic接口(粉红色)显卡接口(
蓝色):网卡接口:2.主机内连线1)电源连线20芯电源连线CPU电源连线CPU风扇连线显卡风扇连线:2)设备连线IDE设备连线:SATA接口连线3)机箱面板及其他连线前置USB连线开机信号线重启信号线硬盘指示灯线机箱喇叭连线:8.1.4工具准备及材料准备1.工具
准备—尖嘴钳、散热膏、十字螺丝刀、平口螺丝刀;散热膏:2.材料准备①准备好装机所用的配件:CPU、主板、内存、显卡、硬盘、软驱、光驱、机箱电源、键盘鼠标、显示器、各种数据线/电源线等。②电源排型插座:由于计算机系统不只一个设备需要
供电,所以一定要准备万用多孔型插座一个,以方便测试机器时使用。8.1.5装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防止静电2.防止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3.使用正常的安装方法,不可粗暴安装4.以主板为中心,把所有东西
排好5.测试前,建议你只装必要的周边——主板、处理器、散热片与风扇、硬盘、一台光驱、以及显卡。其它东西如DVD、声卡、网卡等等,再确定没问题的时候再装。8.2硬件组装过程第一步:安装CPU处理器当前市场中,英特尔处理器主要有32位与6
4位的赛扬与奔腾两种(酷睿目前已经上市,酷睿处理器是英特尔采用0.65制作工艺的全新处理器,采用了最新的架构,同样采用LGA775接口,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英特尔将全面主推酷睿处理器。由于同样采用LGA775接口,因此安装方法与英特尔64位奔腾赛扬
完全相同)。32位的处理器采用了478针脚结构,而64位的则全部统一到LGA775平台。由于两者价格差距已不再明显,因此推荐新装机用户选择64位的LGA775平台,32位的478针脚已不再是主流,不值得购买。8.2硬件组装过程LGA77
5接口CPU正反面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LGA775接口的英特尔处理器全部采用了触点式设计,与478针管式设计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不用再去担心针脚折断的问题,但对处理器的插座要求则更高。8.2硬件组装过程这是主板上的LGA775处理器的插
座,大家可以看到,与针管设计的插座区别相当的大。在安装CPU之前,我们要先打开插座,方法是:用适当的力向下微压固定CPU的压杆,同时用力往外推压杆,使其脱离固定卡扣。8.2硬件组装过程压杆脱离卡扣后,我们便可以顺利的将压杆拉
起。8.2硬件组装过程接下来,我们将固定处理器的盖子与压杆反方向提起。8.2硬件组装过程LGA775插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8.2硬件组装过程在安装处理器时,需要特别注意。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在CPU处理器的一角上有一个三角形的标识,另外仔细观察主板上的CPU插座,同样会
发现一个三角形的标识。在安装时,处理器上印有三角标识的那个角要与主板上印有三角标识的那个角对齐,然后慢慢的将处理器轻压到位8.2硬件组装过程将CPU安放到位以后,盖好扣盖,并反方向微用力扣下处理器的压杆。8.2硬件组装过程8.2硬件组装过程
8.2硬件组装过程至此CPU便被稳稳的安装到主板上,安装过程结束8.2硬件组装过程第二步:安装散热器由于CPU发热量较大,选择一款散热性能出色的散热器特别关键,但如果散热器安装不当,对散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正面和反面8.2硬件组装过程
上图是IntelLGA775针接口处理器的原装散热器,我们可以看到较之前的478针接口散热器相比,做了很大的改进:由以前的扣具设计改成了如今的四角固定设计,散热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安装散热前,我们先要在CPU表面均匀的涂上一层导热硅脂(很多散热器在购买时已经在底部与CPU接触
的部分涂上了导热硅脂,这时就没有必要再在处理器上涂一层了。)8.2硬件组装过程安装时,将散热器的四角对准主板相应的位置,然后用力压下四角扣具即可。有些散热器采用了螺丝设计,因此在安装时还要在主板背面相
应的位置安放螺母,由于安装方法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过多介绍。8.2硬件组装过程固定好散热器后,我们还要将散热风扇接到主板的供电接口上。找到主板上安装风扇的接口(主板上的标识字符为CPU_FAN),将风扇插头插放即可8.2硬件组装过程第三步:安装内存条在内存成
为影响系统整体系统的最大瓶颈时,双通道的内存设计大大解决了这一问题。提供英特尔64位处理器支持的主板目前均提供双通道功能,因此建议大家在选购内存时尽量选择两根同规格的内存来搭建双通道。主板上的内存插槽一般都采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双通道与单通道。例如上图,将
两条规格相同的内存条插入到相同颜色的插槽中,即打开了双通道功能。8.2硬件组装过程安装内存时,先用手将内存插槽两端的扣具打开,然后将内存平行放入内存插槽中(内存插槽也使用了防呆式设计,反方向无法插入,大家在安装时可以对应一下内存与插槽上的缺口),用两
拇指按住内存两端轻微向下压,听到“啪”的一声响后,即说明内存安装到位。8.2硬件组装过程在相同颜色的内存插槽中插入两条规格相同的内存,打开双通道功能,提高系统性能。到此为止,CPU、内存的安装过程就完成了,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讲解硬盘、电
源、刻录机的安装过程。8.2硬件组装过程第四步:将主板安装固定到机箱中目前,大部分主板板型为ATX或MATX结构,因此机箱的设计一般都符合这种标准。在安装主板之前,先装机箱提供的主板垫脚螺母安放到机箱主板托架的对
应位置(有些机箱购买时就已经安装)。8.2硬件组装过程双手平行托住主板,将主板放入机箱中8.2硬件组装过程确定机箱安放到位,可以通过机箱背部的主板挡板来确定。8.2硬件组装过程拧紧螺丝,固定好主板。(在装螺丝时,注意每颗螺丝不要一次性的就拧紧,等全部螺丝安装到位后,再将每粒螺丝拧紧,这样做的
好处是随时可以对主板的位置进行调整。)8.2硬件组装过程主板安静的躺入到机箱中,安装过程结束。8.2硬件组装过程第五步:安装硬盘在安装好CPU、内存之后,我们需要将硬盘固定在机箱的3.5寸硬盘托架上。对于普通的机箱,我们只需要将硬盘
放入机箱的硬盘托架上,拧紧螺丝使其固定即可。很多用户使用了可折卸的3.5寸机箱托架,这样安装起硬盘来就更加简单。机箱中固定3.5寸托架的扳手,拉动此扳手即可固定或取下3.5寸硬盘托架。8.2硬件组装过程
取出后的3.5寸硬盘托架将硬盘装入托架中,并拧紧螺丝。8.2硬件组装过程将托架重新装入机箱,并将固定扳手拉回原位固定好硬盘托架。简单的几步便将硬盘稳稳的装入机箱中,还有几种固定硬盘的方式,视机箱的不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说明,方法也比较简单,在此不一一介绍。8.2硬件组装过程第六步:安装光驱
、电源安装光驱的方法与安装硬盘的方法大致相同,对于普通的机箱,我们只需要将机箱4.25寸的托架前的面板拆除,并将光驱将入对应的位置,拧紧螺丝即可。8.2硬件组装过程机箱电源的安装,方法比较简单,放入到位后,拧紧螺丝即可,不做过多的介绍。8.2硬件
组装过程第七步:安装显卡,并接好各种线缆目前,PCI-E显卡已经成为市场主力军,AGP基本上见不到了,因此在选择显卡时PCI-E绝对是必选产品。主板上的PCI-E显卡插槽8.2硬件组装过程用手轻握显卡两端,垂直对准主板上的显卡插槽,向下轻压到位后,再用螺丝固定即完成了显卡的安装
过程安装完显卡之后,剩下的就是安装所有的线缆接口了,下面进行简单介绍。8.2硬件组装过程安装硬盘电源与数据线接口,这是一块SATA硬盘,右边红色的为数据线,黑黄红交叉的是电源线,安装时将其按入即可。接口全部采用防呆式设计,反方向无法插入。8.2硬件组装过程光驱数据线安装
,均采用防呆式设计,安装数据线时可以看到IDE数据线的一侧有一条蓝或红色的线,这条线位于电源接口一侧。8.2硬件组装过程安装主板上的IDE数据线8.2硬件组装过程主板供电电源接口,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目前大部分主板采用了24PIN的供电电源设计,但仍有些主板为20PIN,大家在购
买主板时要重点看一下,以便购买适合的电源。8.2硬件组装过程CPU供电接口,在部分采用四针的加强供电接口设计,这里高端的使用了8PIN设计,以提供CPU稳定的电压供应。8.2硬件组装过程主板上SATA硬盘、USB及机箱开关、重启、硬盘工作指示灯接口,安装方法可以参见主板说明书
。8.2硬件组装过程对机箱内的各种线缆进行简单的整理,以提供良好的散热空间,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通过以上几个简单的步骤后,一台电脑在我们的努力下就成功组装完成了。8.3机箱前置端口连接8.3.1机箱
前置音频端口1.机箱前置音频接线的定义英特尔在AC97音频标准之后,又推出了HD(高保真)音频标准。微软的新操作系统Vista推出UAA音频。这些音频标准对机箱的前置音频面板和接口都有各自的规定。主板的前置音频连接座也有变化。通
常情况下,红线:MIC接入、白线或绿线:左右声道、黑线:接地,另外,有一根橙线或红线为MIC提供电源。机箱厂商为了使音频接线通用于各种音频接口的主板,将信号线分散设计并作以标识,但这是极少数,大多数的音频线都做到了一个模块上,便于接线。8.3机
箱前置端口连接2.前置音频面板8.3.2USB接口的跳线接法1.机箱前置USB接线的定义红线:电源正极(标识为:+5V或VCC)白线:负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Port-)绿线:正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Port+)黑线:接地(G
ROUND或GND)。2.主板USB针脚的定义USB连线只有4或者5条线连接到每个端口,接好一个USB接口只需要这四根线标着不同的符号。四条线的定义:+5V:负责供应电流给USB设备两条DATE线:负责数据传输及交换ground:地线一部分的USB数据线会多出一条额外的地
线,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引导如何连接。8.4BIOS设置8.4.1初识BIOS1.什么是biosBIOS的英文全称是:BasicInput/Output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但简单地说,它实际上只不过是一段程序码和数据的混合体
而已。这段程序码所存放的位置就在主板的FLASHROM里边。BIOS的内容主要有:有关微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信息设置程序开机加电自检程序系统启动自举程序控制基本输入输出设备的中断服务历程2.BIOS的作用①
、系统启动时BIOS所做的有关工作系统启动时BIOS首先必须运行POST(POWERONSELFTEST加电自检)程序,以对系统硬件进行初始化及配置工作。②、与系统设置有关的工作提供进行系统设置所需要的
软件界面,并负责将用户的设置值写回CMOS中。③、移交控制权给操作系统BIOS初始化硬件和POST结束后,则按照CMOS中的设置将系统控制权交给预选设置的磁盘上的操作系统。④、操作系统运行时的工作这部分工作主要
是为操作系统、设备驱动程序以及用户程序提供访问硬件所需的服务程序,这些包含在BIOS里的服务程序在系统启动时就已经被载入系统内存的高端。8.4.2BIOS的种类1.按载体(BIOS芯片)分类最初的主板存储BIOS的芯片采用的是ROM,它所存放的BIOS代码是在芯片生产
过程中固化的,并且永远无法修改。后来,电脑中又采用了一种可重复写入的ROM作为系统BIOS芯片,这就是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OM,可擦除可编程ROM,亦即E2PROM)。现在的主板,一般采用的是FLASHROM,这种ROM的特点是不
但可以像可读写的EPROM一样可以重新写入BIOS,而且写入的速度比EPROM快(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叫FLASHROM的主要原因吧),同时还可以通过软件很方便地刷新BIOS。2.按ROM芯片生产厂商分类生产ROM芯片的厂家很多,主要有Winbond、Intel、ATME、SST、MXIC等公司。
3.按BIOS品牌分类目前市面上较流行的主板BIOS主要有AwardBIOS、AMIBIOS、PhoenixBIOS三种类型。8.4.3BIOS启动与诊断1.计算机的启动过程第一步:当我们按下
电源开关时,电源就开始向主板和其它设备供电,此时电压还不稳定,主板控制芯片组会向CPU发出并保持一个Reset(重置)信号,让CPU初始化。当电源开始稳定供电后,芯片组便撤去Reset信号,CPU马上就从地址FFFF0H处开始一条跳转指令,跳到系统BIOS中真正的启动代码处。第二步:系统BI
OS的启动代码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POST(PowerOnSelfTest,加电自检),POST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系统中的一些关键设备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工作,如内存和显卡等。第三步:接下来系统BIOS将查找显示卡的BIOS,存放显示卡BIOS的ROM芯片的起
始地址通常在C0000H处,系统BIOS找到显示卡BIOS之后调用它的初始化代码,由显示BIOS来完成显示卡的初始化。大多数显示卡在这个过程通常会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些显示卡的信息,如生产厂商、图形芯片类型、显存容量等内容。第四步:查找完所有其它设备的BIOS之后,系统BIOS将显示它自
己的启动画面,其中包括有系统BIOS的类型、序列号和版本号等内容。第五步:接着系统BIOS将检测CPU的类型和工作频率,并将检测结果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我们开机看到的CPU类型的主频。接下来系统BIOS开始测试主机所有的内存容量,并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内存测试的数值,就是大家所
熟悉的屏幕上半部分那个飞速翻滚的内存计数器。第六步:内存测试通过之后,系统BIOS将开始检测系统中安装的一些标准硬件设置,这些设备包括:硬盘、CD-ROM、软驱、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等连接的设备。第七步:标准设备检测完毕后,系统BIOS内部的支持即插即用的代码将开始检
测和配置系统中安装的即插即用设备。第八步:到这一步为止,所有硬件都已经检测配置完毕了,系统BIOS会重新清屏并在屏幕上方显示出一个系统配置列表。第九步:接下来系统BIOS将更新ESCD(ExtendedSystemConfigurationDa
ta,扩展系统配置数据)。ESCD是系统BIOS用来与操作系统交换硬件配置信息的数据,这些数据被存放在CMOS之中。第十步:ESCD数据更新完毕后,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将进行它的最后一项工作,即根据用
户指定的启动顺序从软盘、硬盘或光驱启动。2.利用BIOS诊断信息解决电脑故障在POST过程中的核心严重错误信息用主板集成的侦错系统或DEBUG卡才能获知。而在没能这些辅助设备的情况下,BIOS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那就是利用主板上的喇叭来发出
各种长短不一的声音,每种组合代表一种错误信息,利用此,可以很好地对启动中的错误进行诊断以便最终解决问题。如,AwardBIOS自检响铃含义:1短:系统正常启动。恭喜,你的机器没有任何问题。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1长1短:RAM或主板
出错。换一条内存试试,若还是不行,只好更换主板。1长2短:显示器或显示卡错误。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检查主板。1长9短:主板FlashRAM或EPROM错误,BIOS损坏。换块FlashRAM试试。不断地响(长声):内存条未插紧或
损坏。重插内存条,若还是不行,只有更换一条内存。不停地响:电源、显示器未和显示卡连接好。检查一下所有的插头。重复短响:电源有问题。无声音无显示:电源有问题。8.4.4了解BIOS设置程序1.BIOS设置和CMOS设置的区别与联系B
IOS是主板上的一块EPROM或EEPROM芯片,里面装有系统的重要信息和设置系统参数的设置程序(BIOSSetup程序);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里面装的是关于系统配置的具体参数,其内容可通过设置程序进行读写。CMOSRAM芯片靠后备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后信息也
不会丢失。BIOS中的系统设置程序是完成CMOS参数设置的手段;CMOSRAM既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存放场所,又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结果。2.BIOS设置程序的基本功能由于BIOS设置程序目前存在几种不同
版本,其功能和设置方法也存在不同,但对于主要的设置项来说,是基本相同的,一般包括下面几项:1)基本参数设置:包括系统时钟、显示器类型、启动时对自检错误处理的方式。2)磁盘驱动器设置:包括自动检测IDE接口、
启动顺序、软盘和硬盘的型号等。3)键盘设置:包括上电是否检测键盘、键盘类型、键盘参数等。4)存储器设置:包括存储器容量、读写时序、奇偶校验、ECC校验、1M以上内存测试等。5)Cache设置:包括内/外Cache、Cache
地址/尺寸、BIOS显示卡Cache设置等。6)ROMSHADOW设置:包括ROMBIOSSHADOW、VIDEOSHADOW、各种适配卡SHADOW。7)安全设置:包括病毒防护、开机口令、Setup
口令等。8)总线周期参数设置:包括AT总线时钟(ATBUSClock)、AT周期等待状态(ATCycleWaitState)、内存读写定时、Cache读写等待、Cache读写定时、DRAM刷新周期、刷新方式等。9)电源管理设置:是关于系统的绿色环保节能设置,包
括进入节能状态的等待延时时间、唤醒功能、IDE设备断电方式、显示器断电方式等。10)系统状态侦察设置:包括CPU温度侦察、CPU风扇和电源风扇的转速侦察等设置。11)即插即用及PCI局部总线参数设置:关于即插即用的功能设置、PCI插槽IRQ中断请求
号、PCIIDE接口IRQ中断请求号、CPU向PCI写入缓冲、总线字节合并、PCIIDE触发方式、PCI突发写入、CPU与PCI时钟比等。12)板上集成接口设置:包括板上FDC软驱接口、串并口、IDE接口
的允许/禁止状态、串并口、I/O地址、IRQ及DMA设置、USB接口、IrDA接口等。13)其它参数设置:包括快速加电自检、A20地址线选择、加电自检故障提示、系统引导速度等、系统开机密码、CPU超频设置、系统诊断参数设置。3.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一般方法进入BIOS设置程序通常有
三种方法:1)开机启动时按热键几种常见的BIOS设置程序的进入方式如下:AwardBIOS:按Del或“Ctrl+Alt+Esc”(屏幕上有提示)AMIBIOS:按Del或Esc(屏幕上有提示)PhoenixBIOS:按F2功能键或“Ctrl+Alt+S”2)用系
统提供的软件3)用一些可读写CMOS的应用软件4.BIOS设置的一般原则1)在设置时,可通过移动亮棒的方式来选择欲设定的项目,用<PageUp>及<PageDown>键来修改内容。2)由于BIOS设置程序是基于英文的,且专业性很强,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照着中文说明书的
设置说明来操作。3)子菜单说明:请注意设置菜单中各项内容,如果菜单项左边有一个三角形的指示符号,表示若选择了该项子菜单,将会有一个子菜单弹出来。4)辅助说明:当你在SETUP主画面时,随着选项的移动,右面显示相应选项的辅助说明。5)在系统出现兼容性问题或其它严重错误时,可使用【Loa
dBIOSDefaults】功能项,它可以使系统工作在最保守状态,便于检查出系统错误。6)当BIOS设置很混乱或破坏时,可使用【LoadOptimizedDefaults】功能项,此为BIOS出厂的设定值,它可以使系统以最佳模式工作。8.4.5AMI
Bios设置8.4.6AWARD6.0BIOS设置由于这两部分内容跟具体的BIOS类型、主板的功能支持等有关,最好在现场实物演示时介绍.8.5系统安装8.5.1硬盘分区1.Fdisk硬盘分区Fdisk程序是D
OS和Windows系统自带的分区软件,虽然其功能比不上有些软件,但用它分区是十分安全的。第一步、制作一张含有新版本Fdisk。exe程序(日期要在2000年5月18日之后)的启动盘第二步、备份硬盘上的个人数据第三步、对硬盘进行分区Fdisk运行后的主菜单显示:
(1)CreatePrimaryDosPartition(创建主DOS分区)(2)SetActivePartition(激活分区)(3)DeletePartitionorlogicaldosdrive
(删除分区和逻辑分区)(4)DisplayPartitioninformation(查看当前分区信息)操作进按功能提示和操作提示一步步进行即可。2.PatitionMagic硬盘分区PatitionMagic是一图形界面的分
区工具,主界面如下。8.5.2操作系统安装以WindowsXP为例介绍操作系统安装过程。1.准备工作:1)准备好WindowsXPProfessional简体中文版安装光盘,并检查光驱是否支持自启动
。2)可能的情况下,在运行安装程序前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所有硬盘检查硬盘错误并进行修复,否则安装程序运行时如检查到有硬盘错误即会很麻烦。3)用纸张记录安装文件的产品密匙(安装序列号)。4)可能的情况下,用驱动程序备份工具
将原WindowsXP下的所有驱动程序备份到硬盘上(如∶F:\Drive)。最好能记下主板、网卡、显卡等主要硬件的型号及生产厂家,预先下载驱动程序备用。5)如果你想在安装过程中格式化C盘或D盘(建议安装过程中格式化C盘),请备份C盘或D盘有用的数据。2.用光盘启动系统重新
启动系统并把光驱设为第一启动盘,保存设置并重启。将XP安装光盘放入光驱,重新启动电脑。刚启动时,当出现如下图所示时快速按下回车键,否则不能启动XP系统光盘安装。然后按提示一步步安装。8.6驱动安装8.6.1驱动安装。一般的主板都集成声卡,网卡,
也有的集成显卡,所以一般这些驱动都在主板驱动盘里,一般的驱动盘放入光驱后都会自动播放。8.6.2卸载驱动一般我们安装驱动后,直接可以在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里找到驱动,卸载显卡驱动。第二种方法是,打开“我的电脑”“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卸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