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7章计算机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课件.ppt,共(91)页,50.931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71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上午11时50分1第七章计算机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1.材料成分的检测2.材料组织结构的检测3.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4.材料物理性能的检测2第六章材料加工过程中的计算机控制第一节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第二节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第三节材料加工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上午11
时50分3第三节材料加工的计算机控制一、高分子材料加工的计算机控制(自学)二、金属材料加工的计算机控制(重点)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计算机控制(重点)上午11时50分46.3.2金属材料加工的计算机控制(加热炉)上午11时50分56.3.2金属材料加工
的计算机控制(加热炉)(1)温度信号测量与处理(2)温度控制决策1)PID温度控制算法2)断偶保护报警3)分区温度控制决策上午11时50分66.3.2金属材料加工的计算机控制(加热炉)(2)温度控制决策温度测量数字信号与已给定的设定值比较。e=ω-y按预先给定的计算决策方法,进行控制决策
计算,如(PID算法)。控制要求高一些的还依温度分区采用不同计算决策方法。得出温度控制量,再经I/O接口输出到执行机构去调节加热炉输入功率,使加热炉始终保持在温度设定值。同时,在软件编制中还加入断偶保护报警。上午11时50分76.3.2金属材料加工的计算机控制(加热炉)1)
PID控制算法只要适当选择KP、TI、TD参数值,使用PID控制算法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控制效果。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在时间上离散的系统。需要采用描述离散系统PID控制算法差分方程形式。采样周期为T,第n次采样的偏差为e(n),控制决策输出为p(n),则离散PID控制算法为增量式算法只与
前两次采样偏差值有关,出现故障对以后的计算影响小,占用资源少,计算时间短。用于加热炉温度控制较为适用。])(1)([)(TneTTeTneKtpDiIP])()(1)([)(0dttdeTdtteTteKtPDtIP上午11时50分86.3.3无机非金
属材料烧成的计算机控制三、无机非金属材料烧成的计算机控制以陶瓷烧成炉温度以及气氛控制系统的设计为例。①温度控制系统目的:坚固耐用、色泽光润,提高陶瓷生产质量要求控制炉温,分级进行加热和保温。举例:在室温—1
350℃之间加热要求分成10-20个时间段内进行加热和保温,需要不同的升温速度和温度给定值。上午11时50分96.3.3无机非金属材料烧成的计算机控制1.陶瓷烧成炉气氛控制(图6-19)将传感器和执行器具体化。红外仪碟阀气氛控制参数:碟阀开度针对前面所
述的所有三个不同区段:①利用CO2红外分析仪作测量元件测量CO2含量,②经A/D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送入PLC,③PLC计算得到e,再按一定的控制算法计算出控制输出值参数,④向执行器(可逆伺服电机)发出控制参数指令从而控制通风口的碟阀开度,控制通入
风量。碟阀转换器PLC转换器红外仪烧成炉上午11时50分106.3.3无机非金属材料烧成的计算机控制组态软件上午11时50分11第七章计算机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1.材料成分的检测2.材料组织结构的检测3.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4.材料物理性能的检测上午11时50分127.1
.1分析电子显微方法数据处理软件大体分为三类:1、计算、模拟软件2、数据分析、图像分析3、设备控制软件实现的功能1、测量参数的选择2、定标处理3、常规测量过程控制4、分析测量结果上午11时50分13第二节材料组织结构的检测一、金相图像分析系统二、材料缺陷的计算机评定
三、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上午11时50分147.2.1金相图像分析系统金相图像分析系统应用举例:可以对合金相和非金属夹杂物等进行定量测量,还可对合金组织进行评级和定量测量。1、合金相的定量测量2、非金属夹杂物的定量测量3、脱碳层深度的定量测量4、球墨铸铁的
球化率评级测量上午11时50分157.2.1金相图像分析系统原理(条件):球墨铸铁组织对光的反射和吸收不尽相同,从而产生灰度级别。具体过程:识别物体时,边缘部分最清楚,从而获得边缘的检出。石墨边缘处,图像灰度阶跃,分析系统每次取4个相邻像素进行判断,确定是否球墨边缘
。若为球墨边缘时,进行边缘追踪。不仅可以给出球化率,还可以提供各种形状石墨的颗数。上午11时50分16第二节材料组织结构的检测一、金相图像分析系统二、材料缺陷的计算机评定三、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上午11时50分177.2.2材料缺陷的计算机评
定缺陷检测、分级评定,和材料缺陷对性能影响的研究。以前肉眼观察图像来判断,工作量大,周期长。条件:①计算机图像处理,②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③缺陷特征参数的研究评定系统:(1)图像获取,缺陷检出、识别;(2)尺寸测量和分级评定等功能。基
本实现了检测及分级评定的自动化。上午11时50分187.2.2材料缺陷的计算机评定举例:电站设备零部件缺陷的计算机评定,腐蚀破坏:(1)应力腐蚀;(2)腐蚀疲劳。点腐蚀坑→微裂纹源→断裂事故准确评价点腐蚀坑,有助于研究腐蚀失效的起源,制定防止断裂的措施。借助于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和逻辑判
断能力,可以很方便地对点腐蚀坑做计算机评定。上午11时50分197.2.2材料缺陷的计算机评定1、系统配置(硬件)硬件:投影仪、显微镜、摄像机、计算机和打印机2、软件构成由以下几个模块构成:①图像采集及存储模块②图像预处理模块③特征提取模块④分析模块获取好的金相图像检出、识别分级
上午11时50分207.2.2材料缺陷的计算机评定(3)特征提取模块用于针对缺陷的特征,提取被采集部位的图像的缺陷信息,采用合适的识别准则判定缺陷的类型、位置等,列出缺陷的特征参数表格。步骤如下:1)进行特征参数的确定,类似于石墨球化率的评级2)进行
计算机缺陷形状识别上午11时50分217.2.2材料缺陷的计算机评定(4)分析模块主要用于列出各种缺陷分布情况结果,负责数据存储并评定等级。举实例,运用计算机材料缺陷评定系统对典型叶片点腐蚀坑的几何参数进行分析与测量,分类后列出缺陷的主要特征表格,然后计算机推出一系列分析结果。上午11时50
分22第二节材料组织结构的检测一、金相图像分析系统二、材料缺陷的计算机评定三、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上午11时50分23三、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下面用颗粒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说明计算机仿真过程。大量的材料显微组织检测组织及其与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计算机仿真建立材料的显微组
织模型不需检测而能推测出其性能上午11时50分24三、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首先要获得颗粒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的模型(颗粒的大小、形状、数量、分布):很困难,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①体视学方法,根据二维截面推测其三维组织特征及参量,缺点:间接的,试样要满足一定条件。②系列金相截面进行三维重
建的方法缺点:工作量很大。现在,可以用计算机仿真模拟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上午11时50分25三、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组织结构参数:数量、形状、尺寸、位置、空间分布影响材料性能1、增强粒子的空间分布颗粒的空间分布是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特别需要通过计算
机仿真手段去获得空间分布可以改变的,接近实际的颗粒组织模型,以便研究其表征方法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上午11时50分26三、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颗粒坐标计算方法如下:(1)完全随机分布颗粒P的坐标(X,Y,Z)
通过随机获得;(2)当颗粒存在偏聚时,对于层状、线状、团聚分布,颗粒的三个坐标中分布有一个、两个、三个取某些特定值,然后加上一个均匀分布的偏差,而剩余的坐标值由随机数获得。上午11时50分27三、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2、基体的MONTECARLO(蒙特
卡罗)仿真基体一般是多晶聚集体,晶粒的形状、尺寸及尺寸分布等参数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显微组织尺度对多晶体组织进行表征和模型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模拟多晶体的晶粒长大过程。这种仿真方法所得到的多晶体组织与实际上的近似等轴的晶粒组
织非常接近。上午11时50分28三、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①蒙特卡罗法亦称为随机模拟或随机抽样技术:是对某一个问题作出一个适当的随机过程,把其参数用随机样本计算的统计量值来估计,由这个参数找出最初所述问题中包含的未知量的方法。②蒙特卡罗法用随机数来描述粒子的运动,并使其
复合玻尔兹曼分布,瞬时分布很接近实际情况。③方法的关键是抽样方法,目前最好的方法是集中算法,它将每一个原子构型用权重因子e-E/KT加权,并筛选掉不现实的构型,被广泛应用在材料热力学性质的计算上。上午11时50分29三、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3、三维可视仿真效果①增强粒子
的空间分布+②基体的仿真在颗粒组织的基础上产生基体组织具有不同平均晶粒尺寸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颗粒形状可以选择:球状、椭球状、圆柱体、规则多面体颗粒分布可以选择:周期、随机、层状、线状、团聚改变参数,可以仿真各种实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
显微组织。上午11时50分30三、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三维可视仿真结果出来以后,可以得到:a.作任意的二维截面b.颗粒空间分布的表征c.复合材料计算的材料模型上午11时50分31第七章计算机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1.材料成
分的检测2.材料组织结构的检测3.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4.材料物理性能的检测上午11时50分32第三节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机器零件承受不同形式和大小的外力,要求零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塑性: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强度强度冲击韧性硬度疲
劳强度蠕变强度这些指标统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反映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塑性上午11时50分33第三节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力学性能检测是材料科学研究中常常涉及的,而对于工程材料则是必
须涉及的。随着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的发展,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范围越来越广,检测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实验设备的功能和精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摆锤式测力机电子测力、测变形及机电伺服控制技术的电子试验机,精度由±15%→±0.1%。实验设备几乎达
到了智能化。上午11时50分34第三节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二、专项实验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上午11时50分35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CAT系统泛指试验机上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的高级测
试系统,其应用软件达到了材料试验自动化的目的。目前CAT系统还得到了二次软件开发,功能不断加强甚至还能弥补某些硬件功能的不足。上午11时50分36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图1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上午11时50分3
7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1、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配置2、系统软件的组成3、主要实现功能上午11时50分381、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配置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计算机引伸仪力传感器放大器A/D转换板二次开发采用多功能板卡,
使用各种外接传感器。计算机引入后,对材料试验机的功能提高了很多:(1)实现了缓慢和微小的位移;(2)既能做到应力控制,又能做到应变控制;且其控制范围相当宽。测得试验过程的变形值测得试验过程的力值缺少一个反馈系统上午11时50
分39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小的流量阀特殊的PWM数控电液比例微小流量阀PWM数字伺服系统=PMW流量阀+多功能板卡+计算机使控制精度、稳定性、范围和软件设计难易程度都有了很大改善。脉宽调制上午11时50分40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1、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配置2
、系统软件的组成3、主要实现功能上午11时50分41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2、系统软件组成(1)系统软件(多层菜单形式)(2)实时软件滤波程序,消除试验过程中随机干扰信号和周期性高频信号的影响。
(3)标定程序,对每一个传感器进行标定,得到多功能板卡各A/D通道中采样数据和各种物理量实际值的转换关系。试验参数设定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传感器参数设定试验类型设定其它试验参数设定上午11时50分42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1、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配置2、系统软件
的组成3、主要实现功能上午11时50分43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3、主要实现功能(1)主要力学性能指标的测量(2)试验过程的控制(3)模拟再现试验过程(4)试验曲线的计算(5)试验报表功能(6)数据管理功能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绘制直方图上午11时50分4
4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1)主要力学性能指标的测量①能够依标准和要求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②能够自动计算试样的横截面积、标距;③能够在屏幕的曲线或表格中绘制力学性能指标;④可以根据需要设计配置不同的传感器和信号采集仪表。上午11
时50分45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2)试验过程的控制①可实时跟踪计时,把各种力学性能指标显现在屏幕上;②也可以方便地对试验结果进行时域分析,这在反复加载试验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3)模拟再现
试验过程①试验过程数据自动存入对应文件,;②试验后可以在屏幕上模拟再现试验过程,其中包括变形值、力值、应力速度、应变速度等变化,这有助于分析试验过程中的受力状况。上午11时50分46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
机辅助测试系统(4)试验曲线的计算无论在试验过程中,还是在试验后,以数据文件的方式调出的试验曲线都可以进行某些指标值的计算。例如①可以在试验曲线上任意选定ε值,进行ζTε等特殊规定屈服应力的计算;②可以在试验曲线上选定L1和D1,即可计算δ、ψ值。上午11时5
0分47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5)试验报表功能能够把试验数据输入到设计好的试验报表中。(6)数据管理功能利用计算机的数据管理能力,还具有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功能。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绘制直方图总之,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化使得材料力学性能数据的取得更方便、更全面、更可靠
。上午11时50分48第三节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二、专项实验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上午11时50分49二、专项实验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缺口试样的摆锤冲击弯曲断裂试验,可灵敏检测出材料的回火脆性等性
能指标,随着断裂力学研究的发展,动载下的形变断裂过程成为发展新材料的重要课题。上午11时50分50二、专项实验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图2冲击弯曲试验原理图上午11时50分51冲击弯曲试验上午11时50分52二、
专项实验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其中塑性功和撕裂功较大时,为韧性断裂,较小时,为脆性断裂。原来的测试中只给出单位面积冲击吸收功而无细分是不够的。冲击过程只有数毫秒,采样周期应该是微秒级的,所以要配置一套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系统才能
办到。冲击过程弹性变形塑性变形裂纹扩展弹性功塑性功撕裂功总断裂功上午11时50分53二、专项实验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1、冲击实验装置2、冲击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上午11时50分54二、专项实验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1、冲击实验装置①冲击实验机②数
据采集系统③微型计算机④打印机和绘图仪载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A/D模数转换器计算机引伸仪力传感器放大器A/D转换板位移传感器载荷传感器上午11时50分55二、专项实验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2、冲击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机总的控制下,释放摆锤并进行数据采集,传感器→A/D转换器
→计算机上午11时50分56(1)确定采样周期:长度——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连续信号,≤3.5μs,所以设定为2μs开端——摆锤锤头道口接触到试样时开始。(2)数据在采集后读入计算机存储区,在显示器上显示载荷P-位移f曲线;可直观重现冲击过程(3
)数据处理为了划分各个阶段和确定冲击弯曲强度,要得到ζs,ζb和止裂点。计算方法,过程:根据斜率dP/df由一常数逐渐变化,线性→非线性时为ζs,变化最大处为ζb,而功是积分:PdfA上午11时50分57上午11时50分58上午11时50分59二、专项实
验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可以精细、完整地记录材料整个冲击过程,较准确的测定材料冲击断裂曲线上的各特征值和相应的三部分功。上午11时50分60第四节材料物理性能的检测主要是电、热、
磁等多方面的性能,测试方法各不相同,测试设备也有很多种。一些特殊的材料还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测试方法。计算机能够起到的作用:①设备中动作的控制,②测试参数的测量,③测试参数数据的处理。上午11时50分61第四节材料物理性能的检测每一种具体的测试设
备或测试方法,具体测试参数往往有各自的特别之处,在计算机采集、控制、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中要特别解决才行。上午11时50分62第四节材料物理性能的检测一、磁性测量中的计算机数据处理二、超导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三、金属熔点附近热物性参数的计算机测量上午11时50分63一、磁性测量中的计算机数据
处理冲击法——简单,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依然是主要方法,应用也很普遍。缺点:测量不连续,过程复杂,需要测量很多点才能保证其准确性,数据处理时需逐点计算,工作量大。上午11时50分64一、磁性测量中的计算机数据处理1、冲击测量磁性的基本原理2、测量中几个问题的解决3、磁参量测
量数据处理程序上午11时50分651、冲击测量磁性的基本原理装置有三个回路:主回路、测量回路、校正回路样品盒横截面积为S,主回路线圈N1,测量回路线圈N2,样品中磁感应强度为B。N1中电流开始为I,然后突然变向为-I。则磁感应强度变为-
B,ΔB=2B,磁通量变化为ΔΦ=2BS。上午11时50分66一、磁性测量中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图3冲击法测量磁性上午11时50分67RBSNidtQ220RSNCBb22测量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N2(dΦ/dt),感应电流i=e/R=-N2(dΦ/dt)/R测量回路中产生的总电荷量为:可用测量回路中的冲击检流计测出这个总电荷值量。根据测得的冲击检流计的偏转量α值,便可求出B。上午11时50分68一、磁性测量中的计算机数据处理1、冲击测量磁性
的基本原理2、测量中几个问题的解决3、磁参量测量数据处理程序上午11时50分69一、磁性测量中的计算机数据处理2、测量中几个问题的解决。(1)要求CbR已知,利用校正回路求得。(2)磁通变化范围很大,测量标尺有限,此时要调节量程,方法:改变测量回路的总电阻,
从而改变CbR,保证其量程。3、磁参量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见图7-5,包括几个步骤:(1)输入相关参数,(2)逐点测量数据,(3)数据处理和计算,计算相应的测量结果值。上午11时50分70第四节材料物理性能的检测一、磁性测量中的计算机数据处理二、超导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三、金属熔点附近热物性参数
的计算机测量上午11时50分71二、超导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测量时要保证测试的准确性电压与电流特性可分为三个区域:超导态、临界态、正常态,超导电压和电流特性关系曲线同城被描述为以下指数形式:V=V0(I/I0)n临界电流值Ic和特征指数n是表征超导材料的重要参数。图4水银样品电阻与绝对温度关系上
午11时50分72二、超导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1、特性曲线采集系统及精度问题2、变电流递增步长计算机采集系统的实现上午11时50分73二、超导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1、特性曲线采集系统及精度问题①脉冲法是测量电压电流特性曲线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计算
机材料系统的控制下,脉冲电源依次向材料施加强度不断增加、具有一定时间宽度的电流脉冲,在每一个电流脉冲持续期间采集相应的电压值,再进行拟合处理,得到临界电流值Ic。上午11时50分74二、超导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②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采用较小的电流递增步长值,以便采集到尽可能多的
临界态曲线区域的数据点。单一采用较小的电流递增步长值会导致数据太大,解决方法就是在整个测试范围内采用不同的电流递增步长,即超导区域和正常区域采用较大的电流递增步长值,而在临界态区域采用较小的步长值。上午11时50分75二、超导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1、特性
曲线采集系统及精度问题2、变电流递增步长计算机采集系统的实现(1)硬件和测试流程的改进(2)软件流程(3)测试使用情况上午11时50分76二、超导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2、变电流递增步长计算机采集系统的实现计算机采集系统必须进行改动:(1)硬件和测试
流程的改进物质基础:8位D/A→12位D/A接口板,1/255→1/4095流程改进:因为不知何时改变电流递增步长值,所以第一次采用较大的恒电流递增步长,获得Ic大致范围,第二次再在此确定的范围内使用较小的电流递增步长。上午1
1时50分77二、超导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2)软件流程①样品测试控制模块参数设定和测试过程控制→每一次采集的电流、电压、电流递增步长值都显现出来,数据也被绘制在电压电流特性图上。非常直观,用菜单形式在
人机对话窗口上解决。②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并通过拟合,再通过一定判据得出临界电流。上午11时50分78二、超导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3)测试使用情况表7-4初测实验数据和原始实验数据比较项目原始数据12位变步长8
位定步长测试电流范围/A0~300~300~30测试电压范围/μV0~300~300~30电流递增步长/A0.50.5/0.10.5临界电流值Ic/A22.0621.2721.60特性指数n31.4133.9325.70上午11时50分79二、超导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这套
系统实现了对超导材料试验样品进行自动变电流递增步长测试和数据分析处理,使超导材料标准化、自动化测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在我国超导材料研究工作与国际研究结果比对方面又迈进了一步。上午11时50分80第四节材料
物理性能的检测一、磁性测量中的计算机数据处理二、超导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三、金属熔点附近热物性参数的计算机测量上午11时50分81三、金属熔点附近热物性参数的计算机测量这些参数包括热导率、导温系数和洛伦兹
数等,本文主要介绍热导率的测量。测量过程中待测物质状态的维持,控制要求精确,一般仪表难以精确测量。上午11时50分82三、金属熔点附近热物性参数的计算机测量传统测试方法是施加一温度梯度于待测物质,并保持这一温度梯度,通过测得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流过的热流量
,用傅立叶定律求得热导率。缺点:有温度差,使冷凝过程中生成的凝聚相难以保持其微观结构及热、电物理性质的真实性,不可避免地引起测量误差。Φ=-λA(dt/dx)上午11时50分83三、金属熔点附近热物性参数的计算
机测量新方法——测量相界面移动速率来计算热导率,分成固相、液相两个方向来测量、比照。实际过程——将待测物质熔化,并使温度保持均匀;突然将底部温度降到低于熔点的某一温度,使冷凝从底部开始进行,固液界面随时间向上推移,直至冷凝结束。上午11时50分84三、金属熔点附近热物性参
数的计算机测量相界面和底部面距离与冷凝时间的关系相变潜热相界面和底面距离的温度差导温系数热导率上午11时50分85三、金属熔点附近热物性参数的计算机测量1、计算机在线检测控制系统组成2、计算机在线检测控制工作原理3、用户界面上午1
1时50分86三、金属熔点附近热物性参数的计算机测量1、计算机在线检测控制系统组成①先计算要检测多少路参数:a.检测相变室外壁温度2-3个点,b.测量相变室内被测物质的温度2-3个点,c.测量相变室上、下底面的温度2个点,②测量电阻探测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来精确测量相界面的移
动,1个点。上午11时50分87三、金属熔点附近热物性参数的计算机测量2、计算机在线检测控制工作原理为了满足上述参数检测和温度控制,通常系统要实现8路检测(7个温度点和一个电压点)和2路负载的控制(上下表面的电阻丝加热器),控制测试过程中被测物质的熔化和冷凝过程及相界面的移动。温度传感器和电
阻探测器检测出的信号→①多路模拟转换开关选择后→②多功能数据采集卡PCL-812PG进行A/D转换→③计算机④计算机依输入的检测信号,运行专门设计的软件包,利用PID控制增量算式,进行比较、运算而得出控制命令,⑤
再输出命令经PCL-812PG进行D/A转换,⑥最后对电阻丝加热器进行调整。上午11时50分88三、金属熔点附近热物性参数的计算机测量3、用户界面计算机在线检测控制系统的用户界面用于用户与控制系统做人机对话,可选择是进行在线检测
过程还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计算机在线检测控制系统较理想地:①实现了检测参量的自动检测、统一存储、集中显示和温度控制;②保证了所需要的边界条件,达到了减少误差、提高检测精度的要求。为探索新的热物性测试方法提供了现代化测控手段。上午11时50分89第二节材料组织结构的检测
一、金相图像分析系统二、材料缺陷的计算机评定三、材料显微组织的计算机仿真上午11时50分90第三节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一、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二、专项实验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上午11时50分91第四节材料物理性能的检测一、磁性测量中的计算机数据处理二、超导
材料特性曲线计算机测量三、金属熔点附近热物性参数的计算机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