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计算机基础知识讲座课件.ppt,共(23)页,102.941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5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座什么是信息化概念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它是计算机与互联网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发展过程。信息化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一是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二是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或应用。我国信息化发
展的阶段起步阶段(1993年~1995年)启动了“金桥”、“金卡”、“金关”等工程。有组织、有计划的推进阶段(1996年~1999年)a、成立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b、确立了国家信息化定义和国家信息化的6要素(信息技术应
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c、提出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24字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d、国家信息化的奋斗目标。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阶段(2000年至今)制定国家信息化专项规划,提出发
展电子商务指导意见,建立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实施一系列信息化重大工程,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的阶段。我们的“金三”就是其中一项重大信息化工程。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政府上网工程(主站点:www.gov.cn
)电子政务概念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向公民和企业提供高效的、有价值的、充足的信息和服务,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无缝联结。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政府部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
。企业上网工程(主站点:www.SinoeoL.com)电子商务(EC)电子商务服务类型:企业(商家)对消费者(BtoC)、企业对企业(BtoB)、企业对政府机构(BtoG).一卡通“校园一卡通”、“公交一卡通”、“小区一卡通”民航、
火车预售票系统(12306)、医疗保险系统等家庭上网工程数字化社区(网上物业、商店、学校、保健、娱乐)智能化小屋(家电控制、一卡通、移动覆盖、物业管理)数字图书馆(863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网络远程教育网络远程医疗娱乐休闲以上为网络社会实施的三部曲(
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信息社会的防范意识思考:什么是信息化国家信息化建设“6要素”、“24字方针”是什么我国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我国政府上网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等一系列金字工程,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
作了良好的铺垫。熟悉名词: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通过关键词:1、一卡通2、数字化社区3、智能化小屋4、网络远程教育5、民航火车预售票系统6、网上购物淘宝说明信息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税收信息化什么是税收信息化税收信息化就是税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网络通讯技术以及数
据库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对税务工作进行改造以不断提高税收工作水平的过程。税收信息化建设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数字网络通讯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对税收管理流程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税收管理效率与质量的过程。税收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税收工作水平。税收信息化发展简史第一阶段:应用起步阶段
(1982~1989)管理模式:一员到户、各税统管、征管查一人负责、上门(催)税。计算机主要基于单机操作,主要用来输入、生产向上报送的报表,应用水平和程度普遍不高。第二阶段:初步应用期(1990-1993年)1990年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征收、管理、检查三分离”和纳税人主动申报
纳税的征管模式。计算机应用开始从税务系统内部引申到外部,应用深度有所提高,开始建立简单的纳税人档案和纳税人申报资料,征管软件中征管数据和会统开始建立有机联系和监控关系。计算机应用开始在局域网条件下进行尝试。第三阶段应用发展期
(1994-1998年)实行分税制后,适应“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新模式,信息技术在税收征管的各个方面得到更深入的应用,税收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局域网建设进入高潮,基层征管的信息化基于城域网的环境初步实现。出现大量的基于
网络的应用,如金税工程、CTAIS系统。各种征管软件等。1994年,总局在国务院领导的密切关注下,开始实施金税一期工程。同年,税务总局信息中心正式成立,全国税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有了专职的机构来管理。1994年8月,金税一期工程50个试点城市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网络开通。第四阶段:整合集成期(1
998——2002年)在此阶段总局进行了征管、机构、人事三位一体的征管改革试点,提出了“科技加管理”的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针,明确了税收信息化建设在税收工作中的基础保障地位,确立了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原则。1998年6月,金税二期工程的
正式实施。2001年7月,覆盖27省4市的金税二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行。2000年1月,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在浙江省通过了验收测试,税务系统从此有了全国统一的税收征管系统。前四阶段的特征是模拟手工操作的税收电子化阶段,采用数据库技术,依托单机和局域网。典型成果:税
收会计电算化、办税服务大厅第五阶段:2002年金税二期工程成功实施以后至今。此阶段信息技术在税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应用。税务系统实施了以“一窗式”为代表的征管流程及应用系统整合,以“
一户式”为代表的信息资源整合,完成了国税系统全国综合征管系统的统一,实现了省级数据集中处理。税收信息化进入了全国一盘棋的规范化发展阶段。2005年9月7日国务院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金税三期工程项目建议书,金税三期
工程正式立项。目前,金税三期工程已在重庆完成试点工作,山东、山西、河南、广东、内蒙等五省的双规运行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按计划10月8日前后,五省金税三期将如期上线运行,这象征着中国税收信息化建设在大步迈向新的征程。税收信息化的现状大环境对税收信息化建设环境有利税
务部门对税收信息化的定位准确税收信息化基础较好税收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的问题不少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金税三期总体目标)一个平台是指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两级处理是指依托统一的技术平台,逐步实现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局集中处理;三个覆盖是指应用内容逐步
覆盖所有税种、覆盖所有工作环节、覆盖国、地税局,并于有关部门联网;四个系统是指通过业务重组、优化和规范,逐步形成一个以税收业务为主,包括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和决策支持在内的四大子系统的应用软件。信息化对广大税务人员的影响信息化将成为我们工作的基础环境信息化将使
我们的税收管理方式面临变革信息处理层次更加扁平,上级对下级监控更加严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对税源和税基进行监控核实,以此为后盾评估和检查纳税人,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将成为信息化后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模式。信息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质量保证、信息的分析利用将成为整
个税务管理的核心。整个税务管理流程、机构装置、人员结构将会发生较大变化。金税工程与税收信息化的关系金税工程是一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实现税务机关互联互通、相关部门信息共享,采用先进技术,覆盖税收各税种、各管理环节的信息管理工程的简称1994年开始金税工程一期建设,1998年开始金税工程二
期建设,2005年开始金税三期成为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代名词,2006开始金税工程三期建设。信息化建设的“三十二字”要求:“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求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最
大的政务系统最成功的“金”字号工程税务系统实施管理的依托和生命线思考和练习什么是税收信息化税收信息化利用哪几方面的技术我国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金税三期的总体目标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适应税收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总结信息
化我国信息化税收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