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2章--主机课件

PPT
  • 阅读 5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7 页
  • 大小 11.644 M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2章--主机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2章--主机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2章--主机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2章--主机课件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2章--主机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0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4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2章--主机课件.ppt,共(107)页,11.644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63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章主机主机包括CPU、主板和内存储器。2.1CPU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2.1.1CPU的分类、结构、主要参数和主流产品1.CPU的分类(1)按CPU的生产厂家分类(2)按CPU的位数分类(3

)按CPU的接口分类(4)按CPU的核心数量分类(单核心、多核心)(5)按CPU的研发(核心)代号分类(6)按应用场合(适用类型)分类●桌面版。●移动版。●服务器版。2.CPU的外部结构从外部看CPU的结构,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是内核,另一个是基板。(1)CPU的核心(2)CPU的编码在CPU编码中都会注明CPU的名称、时钟频率、二级缓存、核心电压、封装方式、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但是AMD公司与Intel公司标记的形式和含义有所不同。IntelCorei5-750上

刻印的标识如图2-2所示,AMDAthlonIIX2250上刻印的标识如图2-3所示。(3)CPU的基板CPU基板就是承载CPU核心用的电路板,它负责核心芯片与外界的数据传输。(4)CPU的接口CPU需要通过某个接

口与主板连接。①LGA775接口。LGA775接口的CPU与CPU插座的安装对应关系如图2-4所示。②SocketAM2/AM2+/AM3接口。SocketAM2/AM2+/AM3接口的CPU与CPU插座的安装对应关系如图2-5所示。③LGA1366接口。Int

elLGA1366接口插座,如图2-6所示。④LGA1156接口。IntelLGA1156接口插座,如图2-7所示。3.CPU的主要参数(1)CPU型号CPU厂商会给属于同一系列的CPU产品定一个系列型号,而系列型号则是用于区分CPU性能的重要标识。同一档次系列的CPU按照型号

或标称频率又分为不同规格,Intel和AMD对CPU型号的命名方式是不同的。(2)核心类型为了便于对CPU设计、生产、销售的管理,CPU制造商会对各种CPU核心给出相应的代号,这也就是所谓的CPU核

心类型。(3)主频CPU的主频也叫CPU核心工作的时钟频率(CPUClockSpeed),单位是MHz、GHz,在单核时代它是决定CPU性能的最重要指标。(5)倍频CPU的倍频,全称是倍频系数。CPU的主频(核心运行的频率)=外频×倍频系数(6)前端总线前端总线是CPU与主板北桥芯片

之间连接的通道,前端总线也称为CPU总线,是PC系统中最快的总线,也是芯片组与主板的核心。(7)HT(HyperTransport,超级传输通道)总线2003年AMD推出了HyperTransport(简

称HT)来完成CPU与主板北桥芯片组之间的连接。(8)QPI(QuickPathInterconnect,快速通道互连)总线CPU集成内存控制器后,Intel把CPU与主板北桥芯片组之间的连接总线命名为QPI(与AMD的HT总线相似)。QPI是Intel用来取代FSB(F

rontSideBus,前端总线)的新一代高速总线。(9)DMI(DirectMediaInterface,直接媒体接口)总线LynnfieldCorei7/i5及ClarkdaleCorei3中已将内存控制器和PC

I-E控制器集成到CPU,即以往主板北桥芯片组的大部分功能都集成到CPU内部,在与外部接口设备进行连接的时候,需要有一条简洁快速的通道,就是DMI总线。(10)高速缓存(Cache)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简称高速缓存)是一种速度比主存更快的存储器

,其功能是减少CPU因等待低速主存所导致的延迟,以改进系统的性能。(11)x86指令集x86指令集是Intel公司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指令集,其简化版i8088使用的也是x86指令。(12)多媒体扩展指令集CPU扩展指令集指的是CPU增加的多媒体或者3D处理指令。(

13)字长及64位技术CPU在单位时间内能一次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或位宽。(14)制造工艺制造工艺也称为制程宽度或制程,一般用m(微米)或nm(nanometer,纳米,十亿分之一米)表示,纳米的数字表示

处理器内部晶体管之间连线宽度。(15)微架构(Micro-Architecture)CPU架构简单来说就是CPU核心的设计方案。如图2-9所示是IntelCPU的“Tick-Tock”计划。AMD在2005年推出了第一款双核CPU

,基于K8架构的Athlon64X2系列,2008年推出基于K10架构的双核AthlonX2系列,2009年,AMD又推出了K10.5架构的双核PhenomIIX2和AthlonIIX2。四年来AMD更新了总共三次CPU

架构,也就相当于三代CPU。(16)节能技术随着CPU的性能越来越强大,也带来了更高的功耗,为减少CPU在闲置时的能量浪费,Intel和AMD推出了各自降低CPU功耗的技术:Intel的EIST(EnhancedIntelSpeedStepTechno

logy,智能降频技术)和AMD的C&Q(CoolandQuiet,冷又静)技术。(17)TDP热设计功耗TDP(ThermalDesignPower,热设计功耗)是指CPU负荷最大时释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瓦(W),它主要是作为散热器厂商的参考标准。(18)超线

程技术超线程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一颗CPU当成两颗来用,将一颗具Hyper-Threading功能的“实体”处理器变成两个“逻辑”处理器,而逻辑处理器对于操作系统来说跟实体处理器并没什么两样,因此操作系统会把工作线程分派给

这“两颗”处理器去并行计算,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CPU的运行效率。(19)TurboBoost技术TurboBoost中文名为智能加速技术又称睿频加速技术,是Intel在最新Nehalem、Lynnfield处理器中实现的能够动态提高处理器时钟频率的一种

技术。TurboBoost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开启、关闭以及加速单个或多个内核的运行。(20)TurboCore技术AMD在PhenomIIX6系列中引入的技术叫做TurboCore,类似于TurboBoost技术,在运行一些对多线程优化不足的软件或游戏时,会自动关闭三个核心,同时

提高另外三个核心的频率,幅度为400MHz或者500MHz,使运行程序的核心拥有更强的性能。(21)虚拟化技术CPU的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Technolegy,简称VT)就是单CPU模拟多CPU,并允许一个平台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应用程序

都可以在相互独立的操作系统内运行而互不影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4.主流CPU产品目前用于台式机CPU的生产厂家只有Intel和AMD两家。(1)Intel系列的CPU产品Intel最新的CPU家族是Corei家族,分为至尊、高端、中端

和低端四个系列,分别是Corei7ExtremeEdition(至尊版)、Corei7、Corei5和Corei3,分别对应顶级、高级、主流级和入门级的用户。①Corei7ExtremeEdition系列。IntelCorei7-980XE

xtremeEdition的外观如图2-10所示。②Corei7系列Corei7分为i7-900和i7-800系列。③Corei5系列。Corei5分为i5-700和i5-600系列。ntelCorei5-661处理器的外观及如图2-11所示。Corei5-600、i

3-500和PentiumG6950与以前的CPU有很大区别,它由一个CPU内核与一个GFX单元封装而成,如图2-12所示。④Corei3系列。Corei3目前只有i3-500系列。i3-500系列与Co

rei5-600系列的区别是,i3-500系列都不支持TurboBoost技术。Intel第二代Corei家族2011年1月Intel发布了第二代Corei家族处理器Corei3/i5/i7,命名为“第二代智能酷睿处理器”,仍然分为低、中、高端和旗舰版四

个系列,均采用全新的32nm工艺SandyBridge微架构,第二代产品将完全取代第一代。第二代Corei3/i5/i7采用了全新的LOGO,如图2-33所示。在命名方式上,第二代Corei3/i5/i7采用了新的命名方式,以第二代Corei72600为例

,如图2-34所示,“Core”是处理器品牌,“i7”是定位标识,“2600”中的“2”表示第二代,“600”是该处理器的型号。型号后面的字母有四种:不带字母、K、S、T。不带字母的是标准版;“K”是不锁

倍频版,面向超频用户。;“S”是节能版,默认频率比标准版稍低,但睿频幅度与标准版一样;“T”是超低功耗版,默认频率与睿频幅度更低,主打节能。第二代Corei3/i5/i7均内置了GPU(显卡),CPU和GPU真正封装在同一晶圆上,GPU已成为第二代Corei3/i5/i7内部的一个处

理单元,Intel称之为“核芯显卡”。核芯显卡有HDGraphics2000和HDGraphics3000两种版本,两款显卡均支持DirectX10.0特效,支持OpenGL2.0运算,支持3D技术。第二代产品采用LGA1155接口。(1)Intel第二代Corei3

第二代Corei3是Intel的主流产品。CPU部分采用原生双核设计,通过超线程技术提供四个线程,CPU部分不支持睿频加速技术,但核芯显卡支持睿频。核心显卡为HDGraphics2000,具备6个EU处理单元,默认频率850MHz,可睿频到1.1GHz,支持D

X10.1技术。CPU和核心显卡共享3MB缓存。TDP热设计功耗为65W。由于其价格较低,超低的功耗,是办公、上网、学习等应用的主流选择。IntelCorei32100的参数见表2-2,其外观、包装,如图2-35所示。(2)

Intel第二代Corei5第二代Corei5是Intel中、高端产品。原生四核心,不支持超线程,支持睿频加速2.0。核芯显卡为HDGraphics3000,拥有12个EU单元,默认频率为850MHz,可睿频到1.35GHz,支持DX10.1技术。CPU和核心显卡共享6M

B缓存。TDP热设计功耗为95W。IntelCorei52500K属于解锁版,其参数见表2-4,其外观和在CPU-Z中的参数,如图2-36所示。(3)Intel第二代Corei7Intel第二代Corei7是Intel的高端产品。CPU部分采用原生四核,通过超线程技术提供

八线程,支持睿频加速技术2.0。它采用三级缓存设计,每个核心拥有独立的一、二级缓存,分别为64KB和256KB,四个核心共享8MB三级缓存。核芯显卡为HDGraphics3000,拥有12个EU单元,默认频率为850MHz,可睿频到1.35GHz,支持DX10.1技术。CPU和

核心显卡共享8MB缓存。TDP热设计功耗为95W。IntelCorei72600K属于解锁版,其参数见表2-4,其外观和在CPU-Z中的参数,如图2-37所示。(2)AMD系列CPU产品①PhenomIIX61000T系列。如图2-13所示是PhenomIIX61055T的外观。

②PhenomIIX4900(T)、800系列。PhenomIIX4是AMD高端四核CPU,基于最新的K10.5架构,采用原生四核心设计。③PhenomIIX3700系列。AMDPhenomIIX3系列是AMD面向高端市场的三核CPU产品,是由PhenomIIX4屏蔽一个

核心后的产品,因此除少一个核心外,其他参数与PhenomIIX4相同。④AthlonIIX4600系列。AMDAthlonIIX4系列作为AMD面向主流市场的四核CPU,基于最新的K10.5架构,研

发代号为Propus。与高端PhenomIIX4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取消了三级缓存,其他规格仍保持一致。AthlonIIX4630的外观如图2-14所示。⑤PhenomIIX2500系列。PhenomIIX2是AMD

于2009年6月推出的面向主流用户的双核CPU,PhenomIIX2550、545的技术参数。其与PhenomIIX4、X3的区别主要是核心数量。⑥AthlonIIX3400系列。AMDAthlonIIX3是AMD面向主流市

场推出的三核CPU,首先上市的是AMDAthlonIIX3435和AMDAthlonIIX3425。与AMD之前发布的三核CPU一样,AthlonIIX3435/425并非采用原生设计,它们是由从AthlonI

IX4四核屏蔽核心而来,不排除在发布初期还有少部分从PhenomIIX4屏蔽核心和三级缓存而来。少数产品能打开屏蔽的核心,破解成AthlonIIX4。⑦AthlonIIX2200系列。AthlonIIX2是2009年6月推出是面向入门市场的双核C

PU,精简自PhenomIIX2双核,采用原生双核心设计,主要取消了三级缓存,但二级缓存容量为1MB×2,可减少缺少三级缓存后的性能损失。2.1.2CPU散热器的分类、结构和主要参数1.CPU散热器的分类常见的风冷散热器和热管散热器的外观如图2-15所示。(1)风冷散

热器的外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风冷散热器主要由散热片、风扇和扣具构成,如图2-16所示。其中风扇电源插头大多是两芯的,一红一黑,红色是+12V,黑色为地线。有些是3芯,是在原来两线基础上加入了一条蓝线(或白线),主要用于侦测风扇的转速。(2)热管散热器的外部

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热管散热器分为有风扇主动式散热器和无风扇被动式散热器两种,其结构如图2-17所示。2.1.3CPU的选购和安装1.CPU的选购2.CPU的安装(1)SocketAM2/AM2+/AM3架构CPU的安装和拆卸

①把主板上CPU插座旁边的手柄轻微向外掰开,同时抬起手柄,此时CPU插座会向旁边发生轻微侧移,这表明CPU可以插入了,如图2-18所示。(3)LGA775架构CPU的安装和拆卸下面以安装LGA775架构的IntelCore2DuoCPU为例,介绍安装方法。

①首先扳开固定杆,将上盖打开,如图2-25所示。2.1.4查看CPU参数如图2-30、图2-31是用CPU-Z查看CPU的显示。2.2主板2.2.1主板的分类微机主板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按主板的结构分类生产主板时都遵循行业规定的技术结构标准,以保证主板在安装时的兼容性和互换性。

目前使用的主板结构标准有ATX、MicroATX、MiniITX等,如图2-32所示。2.按主板支持CPU的类型分类3.按逻辑控制芯片组分类4.按是否为整合型分类5.按生产厂家分类2.2.2主板的结构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主要由CPU插槽、内存插槽

、PCI-E扩展插槽、南北桥芯片等组成。下面以图2-33所示的主板为例,介绍主板上的几个重要部件。1.PCB基板2.CPU插座目前常见的CPU插座有两类:一是Intel的LGA775/1156/1366,二是AMD的AM2/AM2+/AM3。3.控制芯片组主板芯片组在主板

上的位置如图2-34所示。4.扩展插槽新出的主板上只有PCI插槽和PCI-E插槽,如图2-34所示。5.内存插槽有些MiniITX结构的主板,为了节省空间,采用笔记本SO-DIMM(Small

OutlineDualIn-lineMemoryModule,小外形双列内存模组)内存条插槽。如图3-13所示是分别采用笔记本SO-DIMM内存条插槽和DIMM内存条插槽的主板。6.IDE、SATA接口插槽(1)ID

E(EIDE、ATA、PATA)接口插槽(2)SerialATA接口插座7.BIOS单元BIOS芯片常见外观如图2-39所示。8.主板电源插座主板电源插座如图2-40所示。9.主板供电单元主板供电回路的主要部分一般都位于主板CPU插座附近,如图2-41所示。10.IEEE13

94控制芯片11.音频控制芯片对于集成了AC'97软声卡的主板,一般在PCI插槽上端的主板上能看到一块小小的AC'97芯片,如图2-43所示。12.网卡控制芯片许多主板上集成了具备网卡功能的芯片(10Mbit/s、100Mbit/s、1000Mbit/sFastEthernet以太网控制

器),在主板上常见的网络芯片主要有3个厂家(如图2-44所示)。13.I/O及硬件监控芯片主板上的I/O芯片又称SuperI/O芯片。它一般位于主板的边缘,如图2-45所示。14.时钟发生器如图2-46所示为主板上的晶振和时钟发生器。15.板载显存以前的集成显卡主板都是共

享一部分主存作为显存。为了提高显卡的性能,现在新出的集成显卡的主板上会有一颗用作显存的内存芯片,显存芯片一般位于北桥芯片附近,如图2-47所示。16.跳线、DIP开关、插针(1)跳线常见跳线及主板上的说明如图2-48所示。(2)DIP开关(3)机箱面板指示灯及控制按钮

插针主板上的插针有很多组,有IEEE1394插针、USB插针、CPU风扇插针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组是机箱面板插针,如图2-49所示。机箱面板上的电源开关、重置开关、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等都连接到该插针组上,接头组的用途见表2-1。17.外部接口(I/O接口背板)随着主板技术的增加,现

在主板上自带的I/O接口背板中的接口越来越齐全,接口品种越多,则表示该主板的功能越强。主板I/O接口背板如图2-50所示。(1)PS/2接口(2)USB接口(3)IEEE1394接口(4)RJ-45网络接口(5)eSATA接口2.2.3主流芯片组1.主板芯片组的概念(

1)北桥芯片(NorthBridgeChipset)(2)南桥芯片(SouthBridgeChipset)2.Intel平台(1)X58芯片组(2)P55与P57芯片组(3)H55与H57芯

片组3.AMD平台(1)890GX+SB850芯片组(2)880G+SB810芯片组2.2.4主板的选购、安装及拆卸方法1.主板的选购2.安装、拆卸主板的方法2.3内存储器2.3.1内存条的分类1.按内存条的技术标准(接口类型)分类2.按内存条的使用机型分类(1)台式机内存条

(2)笔记本电脑内存条2.3.2DDR3SDRAM内存条的结构下面以如图2-76所示的DDR3SDRAM为例,介绍内存条的结构。1.PCB板2.金手指(针脚)3.内存固定卡缺口4.金手指缺口5.内存芯片6.SPD芯片7.内存颗粒空

位8.电容9.电阻10.标签11.散热器2.3.3内存条的技术标准1.DDRSDRAM内存条2.DDR2SDRAM内存条3.DDR3SDRAM内存条2.3.4内存的时间参数1.内存的参数(1)CASLatency(CL

或tCL)(2)RAStoCASDelay(tRCD)(3)RASPrecharge(tRP)(4)RASActiveDelay(tRAS)2.内存的参数标识2.3.5内存条的选购、安装及拆卸方法1.内

存条的选购2.内存条的安装、拆卸方法2.3.6查看内存默认频率及默认SPD参数运行CPU-Z,“内存”和“SPD”选项卡的内容,如图2-85所示。2.4思考与练习1.掌握CPU的型号及安装方法,了解CPU与主板的匹配情况。2.对照微机,学会读主板说明书,并能根据说明书进行主板设

置。掌握主板的固定方法和各种卡插件连接的方法。掌握内存条的型号及安装方法。3.在BIOS中,设置CPU和内存参数。4.用有关的内存测试软件(如CPU-Z、WCPUID、HWiNFO32、3DMark、SiSoftSandraStandard等)测试所用微机

的CPU、内存条、主板等信息。5.查阅有关电脑商情报刊,上网查看硬件资讯。到当地电脑配套市场考察CPU、主板、内存条的型号、价格等商情信息。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