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8-八年级物理下册【教科版】

DOC
  • 阅读 3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413.000 KB
  • 2022-11-3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8-八年级物理下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8-八年级物理下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8-八年级物理下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8-八年级物理下册【教科版】.doc,共(6)页,41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40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十二章机械能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知识要点的整理,加深对“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概念理解,以及大小决定因素;通过滚摆实验的分析,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并解释一些有关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

象,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能的转化知识分析有关物理现象的转化。培养学生从能量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与大小决定因

素,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实例分析。2、难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滚摆实验并进行分析、归纳,领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三)教学准备滚摆,棉线,铁锁,人造卫星多媒体(四)教学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探究启发式(六)教学过程1、要点考点

聚焦本课时涉及的考点有: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分析,动能、势能变化对机械能的影响,能的转化与守恒.从中考命题看,上述考点常以填空、选择和实验题型出现.由于机械能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所以出现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题型2、知识回顾⑴、能的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换句话说,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则这个物体能够做的功也就越多⑵、动能A、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B、决定因素:运动物体

的质量m、运动速度VC、公式:EK=1/2mV2⑶、重力势能A、定义:物体由于位置较高(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B、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m、被举高的高度hC、公式:EP=mgh⑷、弹性势能A、定义:物

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B、决定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等C、公式:EK=1/2KX2⑸、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⑹、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3、物理与生活实例题分析例1、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

是椭圆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重力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当卫星在近地点时,__能最小,__能最大;在远地点时,__能最大,__能最小。小结: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如果不受阻力,机械能的总量

保持不变。表达式:AW机=W动+W势BW机=W动CW机=W势例2、秋天,果实满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枝条被压弯是力的作用效果B高处的果实具有的重力势能不一定大些C被压弯折的枝条具有弹性势能D登高采摘的果农机械能增大3例3、((奥奥运运

与与机机械械能能))如如图图是是李李宁宁手手持持火火炬炬悬悬在在空空中中跑跑步步点点燃燃奥奥运运主主火火炬炬的的情情景景。。下下列列说说法法正正确确的的是是(())AA、、李李宁宁由由地地面面升升到到空空中中过过程程,,重重力力势势能能增增加加

机机械械能能不不变变BB、、李李宁宁在在空空中中沿沿鸟鸟巢巢环环绕绕时时,,动动能能和和重重力力势势能能相相互互转转化化CC、、李李宁宁在在空空中中沿沿鸟鸟巢巢环环绕绕时时,,他他的的运运动动状状态态没没有有改改变变

DD、、李李宁宁在在空空中中作作奔奔跑跑动动作作中中,,消消耗耗了了自自己己的的体体能能例4、(航天科技与机械能)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震天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飞向太空。⑴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这个

能量是由____能转化过来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消耗了_____能(2)飞船完成任务后,飞船的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此时是将_______转化为_______;穿过黑障区后,迅速弹

出减速伞和主伞。从弹出减速伞和主伞到着陆的过程中,飞船返回舱的动能____,势能_______。例5、(国防与机械能)在2014年前,美国海军不能阻止中国装备的反舰弹。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不断发射导弹,飞机的机械能()A.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B.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C.动

能、势能都减小D.动能不变,势能减小例6、(古诗文体验与物理)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物理学的角度

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4A紫烟是光的折射产生的效果B“烟”是液化形成的C“飞流直下”的水的动能在增加D“飞流直下”的水的机械能不会减小4、中考链接(物理与考试)例1、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蹬几下,这样做是为了()A增大车的惯性B增

大车的冲力C增大车的动能D增大车的势能例2、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例3、农民工在城市高楼作业,为了安全,除了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海绵垫外,还要将绳子在身上绕上足够的多的匝数,绳子另一端固定在楼顶上以便农民工在跳下时能够在空中翻转,可减少着地时的速度,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铺上海绵垫,可使着地时,将动能转化为海绵的弹性势能B铺上海绵垫,可消除着地时是的动能C在空中翻转下落过程中,可将重力势能的一部分转化为身体转动的动能,以消除下落的动能D在空中翻转下落过程中,可使受到的

重力减少,进一步减少重力势能例4、阿呆在荡秋千时,从B点开始,将手里的一蓝小球每隔相等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个,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在地面的上(即B.A.C三点下面)放的三个小竹篮子中小球个数是()5A.C竹篮最少B.A竹篮最少C.B竹篮最少D.一样少例5、一一质质量量为为MM的的球球,,从从不不同同

的的高高度度自自由由下下落落时时,,反反弹弹起起来来后后上上升升的的最最大大高高度度是是原原来来的的33//44,,现现将将该该球球从从高高为为h处处竖竖直直向向下下抛抛出出,,要要使使它它反反弹弹到到h处处,,则则至至少少对对球球做做功功_______

_______(不计空气阻力5、方法小结⑴、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叫做能(或能量).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具有能,不是看它在不在做功,而是看它是不是具有做功的本领.⑵、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它的大小与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⑶、重力势

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它的大小与质量和被举的高度有关.⑷、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时而具有的能,它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⑸、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统称为机械能.⑹、动能和势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具体分析步骤为:明确研究对象和所要研究的过程;物体在起始位置

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在运动过程中,根据物体的位置、形状、速度是否发生变化来确定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的变化;如果考虑摩擦,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减小,即机械能减小,如果不考虑摩擦,机械能不变.机械能的知识与功、运动和力的知识联系较密切,在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将这些知识灵

活地运用.6、课时训练⑴、如果一个物体能够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挂在绳子上的物体悬在空中静止不动,它具有________,它的大小跟它的____和________有关,如果它的高度____,它

的势能就会减少.⑵、指出下列各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①在河面上行驶的轮船具有____.②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具有________.6③拉长的橡皮筋具有________.④正在上升的滚摆具有______.⑶、人把重

50N的货物举高2m,人对物体做功____J.人做功的结果增加了物体的______能.⑷、在横线上的空白处填写出机械能的转化.①建筑工地上,打桩机的重锤下落过程中,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②发条玩具汽车在平地上

运动过程中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③用手向上抛出的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将__能转化为______能.④荷兰古老的风车成了世界闻名景观,它将__能转化为__能.⑸、抛出上空的篮球,如果它的动能是30J,机械能是50J

,那么它的重力势能为___J.⑹、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做功时才具有能量B.物体具有能量一定在做功C.没有做功的物体一定不具有能量D.能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⑺、1m3的水从10m高处落到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对物体做了_______J的功,水的重力

势能减少_______J,动能增加_______J.⑻、甲车质量是乙车的3倍,甲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乙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运动,则()A.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B.乙车的动能大于甲车C.甲车的机械能大于乙车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教学反思„„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