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工学]计算机测控系统02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课件.ppt,共(77)页,613.535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2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1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BusTechnologyofComputer---计算机测控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
2本章主要内容•计算机总线的一般概述•计算机总线的体系结构•内部总线•外部总线•总线的未来---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3第一节Unit1计算机总线的一般概述Introduction
ofComputerBus---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4本节主要内容•总线结构连接•总线的分类•总线的模板化结构•总线:一组进行互连和传输信息的信号线。好比是连接计算机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的桥梁。广义上也将AGP(图形加速端口)接
口、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等称为AGP总线、USB总线。---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5•在计算机应用系统内部,有各种功能模块:如I/O接口、A/D、D/A等,模块之间要进行信息交换;一般并行传输。•在不同独立的应用系统之间也要进行信息交换;一般串行传输。
•传输的方式要遵循某种原则:插件的几何尺寸应相同;插头座的规格应统一,针数相同;插针的定义应统一;信号定义和工作时序应相同•诞生了总线---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62-1概述•总线的定义:一组公用线的集合,
组成信息通道–规定了各引线的信号、时序、电气和机械特性–为计算机系统内部各部件、各模块之间或计算机各系统之间提供了标准的公共信息通路(起到桥梁作用)–符合某种总线的标准–实际上是计算机系统真正的核心•总线技术–通道控制功能、使用方法、仲裁方法和传输方式等•总线的标准、结构不同
,性能差异很大---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7总线标准•计算机中使用的总线标准有二类: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和IEEE(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的:S100、STD、MultiB
us、VMESCSI总线等,其特点是通用性、兼容性、可扩展性、适应能力强,适用于各类CPU。大部分厂商都支持这些标准2.著名厂家如IBM、Intel、Microsoft、Compaq、HP、Motorola、Apple等联合推出的总线标准,成为事实上
的国际标准,外围设备提供商和兼容机厂家都遵循其标准。如IBMPC-XT、PC/AT/ISA总线等。---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8总线标准的通用性•按某种总线标准设计的外围接口设备适用于采用这种总线标准的任何系统;•进行接口设计时
,不用研究计算机系统的具体结构和CPU的具体特性,只要按总线标准进行接口设计即可。---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9并行总线•并行总线分为计算机内部和系统间二种•内部总线采用三总线结构(DB、AB、C
B),数据传输能力由DB宽度和时钟决定,寻址范围由AB决定,控制管理协调能力由CB决定。•系统间又称为并行通讯总线,速度快,一般用于连接近距离(几米)高速数据传输设备,一般为8位数据线和几根握手线,并同时制定通讯协议。---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
技术10---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11各类总线性能对比---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122-1-1总线结构连接(1)•总线结构连接示意图总线1#总线接口2#3#4#5#6#总线与总线接口一起便称之为总线结构---计算机测控
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132-1-1总线结构连接(2)•总线结构连接的优点–结构由面向CPU变为面向总线–硬件、软件模块化设计与生产–结构清晰,便于灵活组态、扩充、改进与升级–符合同一总线标准的产品兼容性强–满足用户不同的需要,容易构成各种用途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142-1-2总线的分类(1)•根据总线的功能和应用场合,总线有–内部总线(InternalBus)•用于计算机内部模块(板)之间通信–外部总线(ExternalBus):又称通讯总线•用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设备之间通信•根据总线
的结构,总线可分为–并行总线:每个信号都有自己的信号线–串行总线:所有信号复用一对信号线---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152-1-2总线的分类(2)•内部总线:又称系统总线或模板级总线–常用的有PC、STD、VME、M
ULTIBUS等•数据总线D:用于传递数据信息•地址总线A:用于传递地址信息•控制总线C:包括控制、时序和中断信号线,用于传递各种控制信息•电源总线P:向总线提供电源•外部总线–如:IEEE-488、RS-232C、RS-485等---计算机测控技术---2
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162-1-2总线的分类(3)•局部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局部总线----是在传统的ISA/EISA总线和CPU总线之间增加的一级总线或管理层,这是因为ISA/EISA已远远不能适应系统高传输能力的要求,如PCI。•系统总线即内部总线•通信总线即外部
总线---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172-1-2总线的分类(4)……CPU总线母板RAMROMA/DD/A外部总线接口数据总线D地址总线A控制总线C电源总线P•计算机内部总线结构示意图--
-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18决定总线性能的因素•总线时钟频率(即总线工作频率,单位MHz);•总线宽度即数据总线的位数,单位为bit;•总线传输速率即总线带宽,在总线上每秒钟传输的最大字节
数MB/s,每秒处理多少兆字节。•它们之间的相关计算公式:传输速率=总线时钟频率*总线宽度/8---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192-1-3总线的模板化结构–模板化结构•按功能划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并按总线标准设计成由总线连接的
模板结构:CPU主板、RAM/ROM存储板、A/D、D/A、DI、DO等–模板化结构的优点•增加计算机系统的通用性、灵活性、开放性、扩展性和可靠性•为系统的维修提供了方便---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20第二节Unit
2计算机总线的体系结构ArchitectonicsofComputerBus---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21本节主要内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总线技术的发展史,每一次新的主流总线技术的出现都给计
算机带来了全面的革新。•总线的体系结构•总线的控制方式---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222-2-1总线的体系结构(1)•主控模块(Master,主模块)–可以控制总线并启动数据传送的任何模块•受控模块(Slave,从模块)–能够响应总线主模块发出命
令的任何模块•体系结构–指由总线本身定义地址空间、数据长度、操作定时信号以及传输协议等,以保证CPU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与CPU无关。---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232-2-1总线的体系结构(2)•单总线体系结构(SingleBusArchit
ecture)–所有模块都连到单一总线上,只有一个数据通路,仅适用于慢速的计算机。---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242-2-1总线的体系结构(3)•单总线体系结构(SingleBusArchitecture)CPU协处理器Modem显示器硬驱
打印机打印机存储器---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252-2-1总线的体系结构(4)•并发总线体系结构(ConcurrentBusArchitecture)–将存储器和I/O的数据通路分开,以解决CPU与存储器、I/O之间数据传输
的速度不一的矛盾。---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262-2-1总线的体系结构(5)•并发总线体系结构(ConcurrentBusArchitecture)CPU协处理器Modem显示器硬驱打印机打印机存储器总线控制器-
--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272-2-1总线的体系结构(6)•带cache的并发总线体系结构(ConcurrentBusArchitectureWithcache)–类似于并发总线体系结构,只是在CPU和存储器的数
据通路上多了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及cache控制器。---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282-2-1总线的体系结构(7)•带cache的并发总线体系结构Cache控制器协处理器Modem显示器硬驱打印机打印机主存储器总线控制器光盘驱动器其它I/O卡
Cache存储器CPU---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292-2-2总线的控制方式(1)•总线控制–总线上可以挂多个主模块,但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主模块控制总线;–对信息的传送需要控制,以防止信息丢失。•总线控制线路
包括总线判优或仲裁逻辑、总线控制驱动器和中断逻辑等。---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302-2-2总线的控制方式(2)•用硬件进行总线裁决(控制)的方式–串行链接式总线裁决–定时查询方式–独立请求式总线裁决---计算
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312-2-2总线的控制方式(3)•串行链接式总线裁决总线可用部件0总线控制器部件1部件N-1总线请求总线总线忙图中,请求线是公共的,图中部件0的优先级最高。---计算机测控技术-
--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322-2-2总线的控制方式(4)•定时查询方式这种方式中,优先级可以用程序控制,灵活性较强。计数值有2种方式。总线忙部件0总线控制器部件1部件N-1总线请求总线计数值---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
计算机总线技术332-2-2总线的控制方式(5)•独立请求式总线裁决这种方式中,总线控制器根据某种算法对同时来的请求进行裁决。部件0总线控制器部件1部件N-1总线BR0BG0BR1BG1BRN-1BGN-1总线忙信号S
ACK---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342-2-2总线的控制方式(6)•总线裁决采用的主要算法–静态优先级算法(又称作菊花链算法)–固定时间算法–动态优先级算法–先来先服务算法---计算机测控技术---
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352-2-2总线的控制方式(7)•总线的通信方式–(1)同步式通信(SynchronousTransfer)•数据的传输在一个共同的时钟信号控制下进行•优点是模块间的配合简单一致,缺点是对所有模块都强求一致的同一时限,设计缺
乏灵活性–(2)异步式传输(AsynchronousTransfer)•利用数据发送部件和接收部件之间的“握手(Handshaking)”信号线来实现总线数据传送•可以实现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36
第三节Unit3内部总线InternalBus---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37本节主要内容•STD总线•当前主流总线---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38S
TD总线STD总线即StandardBus,是一种规模最小,面向工业控制,设计周密的8位系统总线。STD总线支持8位微处理器。---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392-3-1STD总线(1)•STD总线的特点:56根并行总线,采用小模板结构,尺寸为165×1
14mm–模块化的总体设计布局–开放式的系统结构–拥有丰富的I/O功能–模板的小尺寸设计,减少冲击和震动的影响---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402-3-1STD总线(2)•STD总线的信号分配56根并行总线都有明确的定义,按
功能可分为五大类(1)逻辑电源线6根(引线1~6)(2)数据总线8根(引线7~14)(3)地址总线16根(引线15~30)(4)控制总线22根(引线31~52)(5)辅助电源线4根(引线53~56)---计算
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412-3-1STD总线(3)•STD总线与存储器和I/O的连接–与存储器的连接方法•总线低位地址A0~A12直接连接到各存储器芯片,高位地址A13~A15用来选片(可选64K基本存储器,通过扩展,可增至128K)–与I/O的连接•地址码的低
位字节连接到总线译码器,形成选板信号和选口信号,选通I/O端口工作(可选128个口,扩展后可增至256个口)---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422-3-2主流总线与IPC机•IPC机的优点–(1)IPC机与PC机的软件完全兼容;–(2)开放性的结构
和软硬件标准的公开;–(3)各类高性能I/O模板成熟,性能价格比提高;–(4)IPC机本身的性能指标不断提高,已能适应工业环境的基本要求;–(5)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引入,便于通过网络连接,组成可靠性高、灵活性强的多级系统体系。---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
术432-3-2主流总线的发展•PC系列总线–IBM公司•1981年推出基于8位机的PC/XT总线,PC总线•1984年推出基于16位机的PC/AT总线,AT总线但从未公开过AT总线的技术规格–Intel公司、IEEE和EISA集团联合推出•与IBM/AT原装机总线意义相近的ISA(
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总线,即8/16位的“工业标准结构”:数据传输率最高8MB/s,寻址空间为224=16MB---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44ISA总线•总线的元老•特点:CPU为
唯一主模块,插卡数量亦有限缺少中枢寄存器,不能动态分配资源•已接近淘汰•但因许多老设备如声卡、Modem等仍离不开它,故许多主板芯片依然提供对其的支持(如下页的主板示意图等)---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45
---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46用到ISA总线的声卡示意图---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47过渡总线•MCA(MicroChannelArchitecture)–IBM提出的支持386的系统总线标准,数
据宽度32位(支持4G的寻址能力),传输率33MB/s,与ISA不兼容,技术未公开•EISA(ExtendedISA)总线–由Compaq、HP等九家公司在1988年推出的与MCA抗衡的总线,与ISA有良好的兼容性---计算机
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48PCI局部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现在是主板上最常见的插槽(如下页图示)–不依附于某个具体的处理器–结构上是在CP
U与原来的系统总线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该层的管理;提供信号缓存,支持10种外设–数据总线32/64位,最大传输速率达132MB/s–可同时支持多组外围设备---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
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49---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50采用PCI的显卡---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51•CompactPCICompactPCI的意思是“坚实的PCI”,是当今第一个采用无源总线
底板结构的PCI系统,是PCI总线的电气和软件标准加欧式卡的工业组装标准,是当今最新的一种工业计算机标准。CompactPCI是在原来PCI总线基础上改造而来,它利用PCI的优点,提供满足工业环境应用要求的高性能核心系统,同时还考虑充分利用传统的总线产品,如I
SA、STD、VME或PC/104来扩充系统的I/O和其他功能。---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52PC/I04(1)•专门为嵌入式控制而定义的工控总线•实质上是一种紧凑型,小型化的IEEE-P996.其型号定义和PC/AT基本一致,但电气和机械规
范却完全不同,是一种优化的,小型堆栈式结构的嵌入式控制系统。•PC/104总线产品软件上与PC/AT完全兼容。---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53PC/I04(2)•---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
/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54PC/I04硬件特点•小尺寸结构,标准模块:96x90mm•堆栈式,“针”“孔”总线连接,即PC/104总线模块之间总线的连接是通过上层的针和下层的孔相互咬合相连,有极好的抗震性。•4mA总线驱动既可使模块
正常工作,低功耗,减少元件数量•自我堆栈式连接,无须母板---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55PC/I04版本•PC/104,8位,16位分别与PC和PC/AT相对应•
PC/104plus则与PCI总线相对应•一个PC/104CPU模块则可以同时拥有PC/104和PC/104plus总线---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56AGP总线(1)•AGP(AcceleratedGraphicsPor
t)更确切地说为图形加速接口,是Intel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图形显示卡专用数据通道,它只能安装AGP的显示卡。它将显示卡同主板内存芯片组直接相连,大幅提高了电脑对3D图形的处理速度,信号的传送速率可以提高到533MB/s。AGP的工作
频率为66.6MHz,是现行PCI总线的一倍。---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57AGP总线(2)•AGP显示卡和内存之间有一条高速的通道,它要直接使用系统内存来处理图
像数据,不过宝贵的系统内存就会被占用了。现在的SLOT1主板、SUPER7主板都提供了AGP接口。AGP接口图示---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58SLOT1主板---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
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59USB接口(1)•USB(UniversalSerialBus)是由个人电脑协会和电讯工业厂家(包括Compaq、IBMNEC、Microsoft等)共同开发的新一代的多媒体电脑的外设接口。将不
同的接口统一用一个4针标准插头。所有的USB外设利用“One-Size-Fits-All”连接器简单方便地连接入计算机。---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60USB接口(2)•使用新的、通用标准连接器,在计算机上添加设备时不必再打开机箱,
安装板卡,甚至都不必重新启动,就可以使用新的设备,USB使您的计算机更易使用。USB接口示意图---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61USB接口(3)•连结的设备数–一个USB最多可以连结127个设备•传输速度–
若是使用鼠标或者键盘等不需要高速的设备时,它就采用1.5Mbps的传输速率–若是使用MODEM,音箱、打印机等需要高速传输数据的设备时,则采用12Mbps的同步传输速率(结点间距离5米)。–最新USB2.0标准的MAX传输率480Mbps.---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
/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62•USB采用四线电缆,其中两根是用来传送数据的串行通道,另两根为下游设备提供电源.VBUSD—GNDD+VBUSD+D—GND---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
线技术63另外的一些总线•IEEE1394总线•IDE总线•SCSI总线•AMR总线---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64第四节Unit4外部总线ExternalBus---计算机测控技术---
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65本节主要内容•IEEE-488总线概述•IEEE-488总线的信号分配•RS-232C•RS-422/485---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
术662-4-1IEEE-488总线概述(1)•IEEE-488是1970年由美国惠普公司开发的并行通讯总线,用来连接系统,如微计算机、数字电压表、数码显示器等设备及其他仪器仪表均可用IEEE-488总线装配起来。它按照位并行、字节串行双向异步方式传输信号,连接方式为总线方式,仪器设备直接并联于总
线上而不需中介单元,但总线上最多可连接15台设备。最大传输距离为20米,信号传输速度一般为500KB/s,最大传输速度为1MB/s。总线上连接的设备有三种,工作方式也有三种•听者(“受话”方式):同时可有多个•讲者(“送话”方式):每时只能有一个•控者(“控制”方式):每时只
能有一个---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672-4-1IEEE-488总线概述(2)•IEEE-488总线的连接示意图DIO1~DIO8DAVNRFDNDACEOIIFCATNSRQREN设备A控者讲者听者计算机设备B讲者听者电压表1设备C讲者听者
设备D听者数据线数据控制线接口管理线电压表2打印机---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682-4-1IEEE-488总线的信号分配(1)•IEEE-488共定义了24根线(其中8根地线)–数据总线D
IO0~DIO8–数据传送控制线•数据有效线DAV、未准备好接受数据线NRFD、未接受好数据线NDAC–接口管理总线•接口清除线IFC、服务请求线SQR、注意线ATN、结束或识别线EQI、远程允许REN---计算
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692-4-1IEEE-488总线的信号分配(2)•使用IEEE-488的约定–数据传输率不得超过每秒1M字节–总线上的设备数不得多于15个–电缆总长度不超
过20m,两设备间不超过4m–采用负逻辑---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702-4-2RS-232C总线标准及应用RS-232C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Industry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准。RS是英文“推荐标准
”的缩写,232为标识号,C表示修改次数。RS-232-C总线标准设有25条信号线,包括一个主通道和一个辅助通道,在多数情况下主要使用主通道,对于一般双工通信,仅需几条信号线就可实现,如一条发送线、一条接
收线及一条地线。RS-232-C标准规定的数据传输速率为每秒50、75、10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波特。RS-232-C标准规定,驱动器允许有2500pF的电容负载,通信距离将受此电容
限制,例如,采用150pF/m的通信电缆时,最大通信距离为15m;若每米电缆的电容量减小,通信距离可以增加。传输距离短的另一原因是RS-232属单端信号传送,存在共地噪声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扰等问题,因此一般用于20m以内的通信。---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
算机总线技术712-4-2RS-232C总线标准及应用引脚号信号名称方向信号功能1DCDPC机←仪器PC机收到远程信号(载波检测)2RXDPC机←仪器PC机接收数据3TXDPC机→仪器PC机发送数据4DTRPC机→仪器PC机准备就绪5GND-信号地6DSRPC机←仪器仪器
准备就绪7RTSPC机→仪器PC机请求发送数据8CTSPC机←仪器仪器已切换到接收状态(清除发送)9RIPC机←仪器通知PC机,线路正常(振铃指示)---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
技术722-4-3RS-485总线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串行总线标准。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RS-485采用半双工工
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应用RS-485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
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73电平转换芯片介绍•(1)驱动器的输出电平•逻辑0:+5V~+15V;逻辑1:-5V~-15V•(2)接收器的输入检测电平•逻辑0:>+3V;逻辑1:<-
3V•RS-232C使用的是负逻辑。TXDRXDRXDTXDT1INR1OUTT1OUTR2OUTR2INT2OUTR2OUTT2IN11611610610610610696967676868680318031MAX232AMAX232A---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
机总线技术74RS-422/485标准总线及其应用•RS-449与RS-232C的主要差别是信号的传输方式不同。RS-449接口是利用信号导线之间的电位差,可在1200m的双绞线上进行数字通信,速率可达90kb/s。由于RS-449系统用平衡信号差电路传输高速信号,所以噪
声低,又可以多点或者使用公用线通信。•RS-422是RS-449标准的子集,规定了电气方面的要求。•RS-422A的传输率最大为10Mb/s,在此速率下,电缆允许长度为120m。如果采用较低传输速率,如90kb/s,最大距离可
达1200m。•RS-485是RS-422A的变形。RS-422A为全双工,可同时发送和接收;RS-485则为半双工,在某一时刻,一个发送另一个接收。---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75RS-232C、RS-422A、RS485性能比较接口性能RS-23
2CRS-422ARS-485操作方式单端差动方式差动方式最大距离/m15(24kb/s)1200(100kb/s)1200(100kb/s)最大速率200kb/s10Mb/s10Mb/s最大驱动器数目1132最大接收器数目11032接收灵敏度±3V±200mV±200mV驱
动器输出阻抗300Ω60kΩ120kΩ接收器负载阻抗3~7kΩ>4kΩ>12kΩ负载阻抗3~7kΩ100Ω60Ω对共用点电压范围/V±25-0.25~+6-7~12---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76本章小结•计算机总线的一般概
述•计算机总线的体系结构•内部总线•外部总线---计算机测控技术---2022/11/13第二章计算机总线技术77第二章结束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