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节 滑轮》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doc,共(3)页,37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10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习内容:§12.21滑轮第1课时一、任务学习案学习目标:1.能区别定滑轮与动滑轮2.能说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作用3.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习重点:探索滑轮的作用学习难点:理解滑轮的实
质实验器材:支架、滑轮(2个)、细绳(两端拴有小铁丝钩)、钩码、刻度尺、测力计温故知新: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2.杠杆分为那几类?各类杠杆的特点是什么?认真阅读课本P81-82内容后,结合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
.定滑轮和动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轴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2.两种滑轮的特点: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省力,但改变动力的方向。(能或不能)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省力,但改变动力的方向。(能或不能)主备人:二、师生探究案导学探究
1.探究定滑轮的特点(1)如右图甲,测出200g钩码的重。(2)如右图乙,用定滑轮匀速拉起此钩码,使钩码向上移动10cm,读出拉力大小、拉力移动的距离、拉力的方向,填入表格中。分析:a.钩码G=Nb.提升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N,与钩码重力(G
)进行比较,FG(>、<、=)c.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d.以桌面为参照的图甲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填“是”或“没有”)e.拉力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的距离。(相同、不同)总结定滑轮的特点:滑轮_____动,不能______,但可以改变
力的________。2.探究动滑轮的特点如图丙,测出一个滑轮和200g钩码的总重。如图丁,用此滑轮组成动滑轮,匀速拉起钩码,使钩码向上移动10cm,读出拉力大小,拉力移动的距离、方向,记录数据。钩码重或拉力大小(N)移动距离(cm)移动方
向钩码拉力个人再备甲乙分析:a.钩码和滑轮总重G=Nb.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与总重(G)进行比较,FG(>、<、=)C.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d.以桌面为参照的图丁中的滑轮________运动。(填“是”或“否”)e.拉力移动的距离与
物体移动的距离。(相同、不同)总结动滑轮的特点:滑轮__动,省___力,不能改变力的________,同时费了。诱思启导使用滑轮的理论分析: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进一步
论证。1.定滑轮可以看作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如图甲,你能找出它的支点吗?动力、阻力分别是哪个,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由作图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即使用定滑轮(填“省力”或“不省力”)。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则:①F=G②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2.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看作是一种变形的杠杆。图乙中杠杆的支点在哪里?动力和阻力分别中哪个?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由图可知,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
力的关系是:,即使用动滑轮。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①F=G/2.②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F=(G物+G动)/2③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展评互赏1.滑轮在使用时,如果它的轴______,这种滑
轮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能够______,但是不能______,它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杠杆.升国旗的旗杆上的滑轮是______滑轮.2.有一种滑轮,它的轴可以随物体,这种滑轮叫动滑轮,使
用动滑轮能够_____,但要.它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要费物体升高高度一倍的距离。3.如右图所示,物体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是___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__N(动滑轮自重不计)4.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
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钩码重或拉力大小(N)移动距离(cm)移动方向钩码和动滑轮拉力丙丁图甲图乙F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三个力一样大三、反馈练习案1.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方向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C.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D.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2.使用下列简单机械时,不可以省力的是()A.杠杆B.定滑轮C.动滑轮D.滑轮组3.如右上图,滑轮重10N,货物重5
0N。不计摩擦,匀速提起货物时,F应为()A.30NB.25NC.35ND.10N4.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5.用滑轮按图甲
、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是F1、F2、F3,则()。A.F1>F2>F3B.F2>F3>F1C.F2>F1>F3D.F3>F1>F26.如右上图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
当竖直向上的力F=10N时,恰能使重物G匀速上升,则重物G=N,绳固定端拉力为N,重物上升10cm,力F向上移动cm。7.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滑轮,使重2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
、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1WB.以滑轮为参照物,物体A是运动的C.物体A前进1m,重力做功200JD.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5N8.如右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10N,滑轮的重力为2N,弹簧测力计示数20N,求:(1)物体B的重力(2)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反思:
F2F1F3AF丙F3乙F2甲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