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质量与密度复习课》PPT课件6-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ppt,共(17)页,63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09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七讲质量与密度★常考点一:质量及天平使用★常考点二:密度★常考点三:测量物质的密度※重点摘要※★常考点四:密度与社会生活第七讲质量与密度★常考点一质量及天平使用1.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它是物体本身的
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温度和的改变而改变.质量形状状态位置吨克毫克千克天平水平台面左端零刻度线处平衡螺母物体砝码游码3.天平的使用.(1)放:天平放在上,游码放在标尺;(2)调: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3)称:左盘放,右盘放,并移
动,使横梁平衡;(4)读:m物=m砝码+m游码.2.单位: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此外还有单位、、.实验室中用测物体的质量.[帮你归纳]1.天平平衡的标志: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或在其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2.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3.加减砝码先
大后小.4.使用天平注意事项:(1)被测质量不能超过天平;(2)加减砝码时用夹取,不能将砝码弄湿、弄脏;和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中;(3)移动位置后,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量程镊子潮湿物品化学药品★常考点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
成的物体的与它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定义公式.质量体积不同相同4.密度的可变性:密度不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那样不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密度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改变时将会发生改变.如氧气瓶中的氧气在使用过程中,瓶中氧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的,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的,它不随质量和体积改变而改变,即ρ取决于m/V的值,不是由m或V某一个物理量来决定的.2.单位: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实验室常用单位是;二者的关系是.ρ=mVKg/m3g/cm31kg/m3=103g/cm3★
常考点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体积: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测量,不规则较小固体和液体可以用来测量体积.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还有排液法、助沉法和针压法.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1)实验原理.(2)固体密度的测定(浸没法)a.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m;b.向量筒中注入适
量的水,;c.将固体放入量筒里的水中使其浸没,测出;d.根据以上测得数据计算出固体的密度.(3)液体密度的测定(剩余法)a.用天平测出;b.倒入一部分液体于量筒中,测出;c.用天平测出;d.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刻度尺
量筒底部测出水的体积V1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液体的体积V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m2ρ=mVρ=mV2-V1ρ=m1-m2V★常考点四密度与社会生活2.密度的应用:(1)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质量m=;(2)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体积V=;(3)由公
式ρ=求出密度,用来鉴别物质;(4)物质的密度值可以作为选择应用材料时的标准.最大ρV[帮你归纳]典型的密度计算问题:1.质量不变,如水结冰,冰化水问题.2.体积不变,如瓶子问题.3.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一般物质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水在0~4℃时密度.mρ典例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例1[2014嘉兴,1]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该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A.密度B.温度C.质量
D.内能解析:水结冰后状态发生改变,所以密度发生变化,故A错误;水结冰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D错误;水结冰后,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距增大,导致了水结冰后体积增大;虽然水的体积和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由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不变其
质量就不变,故C正确,故选C.【方法点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一定质量就一定,其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等因素无关.C典例2★天平的使用方法例2小王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处后,指针静止时出现图甲的情形,此时应向调平衡螺母,使天平横
梁平衡,由图乙、丙可知烧杯的质量为g,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g.左32.450例2图解析:由图知,指针偏右,则左盘偏高,平衡螺母应向左移动;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空烧杯的质量m杯=20g+10g+2.4g=32.4g,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总=50g+20g+10g+2.4g=82.4g,所以液体的质量m=82.4g-32.4g=50g.【方法点拨】天平使用时,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计算物体的质量,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当右盘加最小砝码右端下沉,取下最小砝码左端下沉时,要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典例3★理解密度的概念例3[2014宜宾,4]从火炉中拿出被烧红
的铁块,降温后会变大的物理量是()A.内能B.质量C.体积D.密度解析:内能和温度有关,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小,故A错误;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和温度无关,故B错误;体积和温度有关,根据“热胀冷缩”,可以知道温度降低的时候,体积是减小的,故C错误;根据“热胀
冷缩”,可以知道温度降低的时候,体积是减小的,而物体的质量不变,所以物体的密度是增大的,故D正确,故选D.【方法点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密度相应改变.D典例4★密度的相关计算例4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
.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例4图解析:A.比较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①相同体积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②相同质量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由图像可知,当三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kg时,a物质的体积最大
,c物质的体积最小,所以a物质的密度最小,c物质的密度最大;B.由图像可知,当b物质的体积为时,b物质的质量是1kg,所以b物质的密度是C.由图像可知,当a物质的体积为时,a物质的质量是1kg,所以a物质的密度是当c物质的体积为2×时,c物质的质量
是4kg,所以c物质的密度是,由此可知c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四倍;D.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当质量增大时,体积也跟着增大,但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1×10-3m3ρb=mb/Vb=1kg/1×10-3m3=
1.0×103kg/m3;2×10-3m3ρa=ma/Va=1kg/2×10-3m3=0.5×103kg/m3;10-3m3ρc=mc/Vc=4kg/2×10-3m3=2×103kg/m3学生随堂巩固1.在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千克B.牛顿C.帕斯卡D.焦耳A2.[教材拓展题]如图所示为观察量筒读数时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3.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A.质量B.温度C.
内能D.密度A解析: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密度变小,体积变大,只有质量是不变的.c4.宇宙飞船在太空运行,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其结果是()A.和
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B.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C.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解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虽然宇宙飞船上物体的质量与地球上的质量一样大,但由于宇宙飞船上的所有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在运行的宇宙飞船中根本无
法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5.小明妈妈从菜市场买回一只老母鸡,让小明猜猜它的质量.你认为,小明的猜测应接近于下列哪一数值才是符合实际的()A.20gB.200gC.2kgD.20kgC6.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B7.一只空瓶质量是0.2kg,装满水后质量为1.0kg;倒掉水后再装另外一种液体,总质量变为1.64kg,求(1)瓶子的容积是多少?(2)这种液
体的质量是多少?(3)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解:(1)水的质量,∴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2)液体的质量(3)m水=1.0kg-0.2kg=0.8kg,∵ρ=mVV水=m水ρ水=0.8kg1×103kg/m3=0.8×10-3m3;V容=V水=0.8×10-3m3m液=1.64kg-0.2kg=
1.44kg.V液=V容=0.8×10-3m3,ρ液=m液V液=1.44kg0.8×10-3m3=1.8×103kg/m3.实验强化过关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命题角度:1.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2.用托盘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3.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4.测量固体和液
体的密度的步骤.5.密度的计算.6.实验结果的讨论.例1某同学在实验室测量一块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例1图(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向旋动平衡螺母.(2)把金属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后,观察到横梁
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调节,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游码的位置和右盘中的砝码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g.右游码54(3)把金属块浸没在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这时量筒中的水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密度为.2.7×1
03kg/m3例2[2014内江,20]小聪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例2图(1)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g,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g.(2
)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3)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剩余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0.272.240cm31.125×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