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设计2-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doc,共(6)页,4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7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来源]2.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的史实;3.知道清政府巩固西北边疆的主要措施;4.认识到台湾、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梳理有关台湾、西藏等方面的知
识,培养综合史实的纵向归纳的能力。【教学内容分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叙述,包括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
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设置情境问题、小组探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基本史实;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的基本情况;清廷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
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的走向,注重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
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些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人物,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方法与媒体】合作探究法、材料分析法
、多媒体教学等。【设计理念与思路】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合作探究”的理念,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采取创设情境、设置疑问、讨论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讲授
新课出示山海关图片和相关资料:清军入关又称入关战争,是指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中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广义上是指1644年清军
入关后镇压农民军、消灭南明诸政权等汉族反抗武装的一系列由北至南的统一中国的战争。它标志着清朝在全中国统治的开始。引入新课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清朝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教师再简单讲述: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的确立(清朝统治者进人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
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一)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二)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二、台湾的回归和国家的统一(一)郑成功收复台湾1.背景师生问答互动。。学
生阅读课本了解然后回答问题引入新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信息提取及归纳等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2.概况出示相关图片和资料(1)(多媒体台湾地图)教师简单讲述:明末台湾的基本情况(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
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实行殖民统治)(2)(多媒体展示《郑成功像》)学生抢答:你知道这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答案提示:郑成功。1662年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3)提出问题:收复台湾的影响?提示
: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结合课本p89的人物扫描合作探究: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郑成功?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我国反对外来侵略并取得成功的正义战争,他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
。同时,他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融合,是开发台湾的先驱。(二)康熙设置台湾府出示相关视频后出示材料1.读材料材料一:东南海岛台湾被郑经占据,郑氏本以恢复明室为号召,但自从永历帝和郑成功死后,失去了号召力和政治领导,郑氏集
团内叔侄兄弟失和,内讧不息,已蜕变成失去政治目标的海上武装。材料二:台湾地处大海中,波涛万顷,作战需赖水师,满族将士娴习马步,而不习水战,必须另选将帅,训练士卒。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推荐施琅可当此重任。2.(出示问题:康熙收复台湾前的状况
)结合材料一和课本知识说说康熙收复台湾前的状况提示:郑氏集团内部出现内讧;失去了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强调民族英雄的概念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教师总结。培养学生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唯物史观。激发学生好奇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讲授新课政治目标和号召
力;变成了海上武装集团。3.(出示问题:康熙收复台湾的原因)结合材料二和课本知识说说康熙能够收复台湾的原因答案提示:一是康熙个人的魄力,二是选将得其人;三是后勤工作保障有力。4.(出示问题:康熙收复台湾后采取的政策)结合课本
知识分组讨论:康熙在台湾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和影响。提示:措施: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影响: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
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回顾历史: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到夷州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三、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一)西藏的重要性西
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约317.55万人。(二)措施出示图片答案提示:(1)册封:顺治帝隆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册封另一学生阅读了解。师生共同总结。学生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学生
回顾历史,前后纵向联系思回答问题。讨论西藏的重要性答案提示:(1)面积广大。(2)资源丰富。(3)战略位置重要。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和探究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提取有效信息和概况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及从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讲授新课位西藏
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2)建制: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教师强调:一是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从唐朝到清朝,西藏地区
同中央的关系合作探究:(1)唐时西藏称吐蕃,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成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蕃会盟,和同为一家。(2)元朝时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3)清朝时,顺治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
27年设驻藏大臣,乾隆帝时确立金瓶掣签制度。课堂总结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布置作业基础训练第18课学生分组讨论清政府对西藏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看图了解。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教师讲解。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探究,强调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板书设计】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二、台湾的回归和国家的统一(一)郑成功收复台湾(二)清朝设置台湾府三、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一)西藏的重要性(二)措施【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