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3-七年级美术上册湘美版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214 M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7课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3-七年级美术上册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7课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3-七年级美术上册湘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7课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3-七年级美术上册湘美版.doc,共(3)页,1.21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9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湘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以“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为主要学习内容,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

声的乐。本课从汉字的形成与发展入手,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视频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继而了解汉字的形成及点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篆书和隶书两种字体的笔画,通过欣赏,比较,分析等方式深入感受点画的特点及美感。本课主要

感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学生的活动为创新的基础上,运用不同形式去简单体验书法的点画,提升兴趣,开阔思维。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触过书法艺术,有的孩子甚至在此方面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但大部分学生对汉字的起源,发

展知之甚少,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汉字书法。尤其对汉字书法的点画仅局限于技法的练习,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点画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点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课题7、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内容篆,隶教学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汉字书法点画的发展变化及“小篆”“隶书”的点画特点和美感2.自然生活艺术与汉字书法点画之间的联系。3.体会汉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受、临摹对比能够按照点画书写的要求临写“小篆”和“隶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尊重汉字,体会汉字的生命感。2.传承汉

字书法,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比较,分析感受汉字书法的点画特点及美感,重点分析“小篆”“隶书”的点画特点和美感教学难点体会感悟“小篆”“隶书”两种字体点画的藏头,护尾,提按,转折,连断,粗细以及藏露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马”的五种书写,视频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设计意图2一、视频欣赏导入一、自主预习1.学生观看:视频《中国文化宣传片-汉字》思考:视频主要讲了什么?生答:汉字的形成和发展(1)预习教材p38—40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①汉字是怎么形成的?②汉字的演变发展历程是怎

样的?———智慧引领———1、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中国文化宣传片-汉字》提问:视频主要讲了什么?(2)导入语:汉字是怎么产生的呢?比如说林,水,鱼,山等等,是大自然的线条美,使得人们有了感知世界的能力,而书法又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在2008年6月,书法被选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书法的点画之美。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能更深了解汉字的形成,导入课题二、汉字的发展以及篆、隶作品赏析。合作交流、全面提高。1.慧眼识字

回答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2.3.五种字体的特点草书:大气,奔放,豪迈行书:流畅,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楷书:方正平直4.篆书:圆融含蓄,粗细均匀,藏头护尾.笔势多下垂,不同弧度,不同长短的曲线

与直线巧妙组合,使它更具美感。隶书:隶书以波势著称,蚕头雁尾,在小篆基础上变连为断,画弧为直,改转为折,产生了点,横,竖,撇,捺,钩,折等基本笔画。用笔有轻重提按,藏锋露锋区别。1.通过视频的观看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象形文字,是各种自然物的写照,我们现在做一个慧眼识字的游戏,看看大家能快速的认

出一以下汉字吗?册射象北鼻可以看出汉字古老而优美,是形,音,义的结合体,积点成画,数千年来汉字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笔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字的演变经历了?2.老师出示“马”的五种不同字体,让学生猜一猜3.分析五种不同字体

特点?4.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篆书”和“隶书”的点画特点○1《峄山碑》为秦始皇东巡刻石之一,由李斯所书,此碑后毁,由后人临写,重刻,现存于西安碑林。○2《曹全碑》是东汉时期的碑刻,明万历初在山西合阳出土,

现存于西安碑林。引导学生分析并初步领会《曹全碑》讲解隶书中典型的“蚕头雁尾”多媒体展示《峄山碑》、《曹全碑》例字与笔画形似的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能更准确的把握篆书和隶书的特点3三、临写体验。1、小组讨论:对比下列篆、隶书的“止”提按处,并临写例字。体会用笔的转

折、连断、粗细以及藏露的变化,并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与小组进行交流。播放微课篆书和隶书的“止”的写法微课视频,培养学生直观的感受两种书体的用笔四、讨论交流。1、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讨论临写的体会。说说自己在临写时是否注意了转折、连断、快

慢、提按、藏露及线条的粗细变化。选出学生优秀临写的“止”字进行展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小结学生的临写活动多媒体进行展评,锻炼学生组织交流的能力五、教学拓展设问:你能从传统艺术形式中发现中国书法线条的意味吗?比如:舞蹈云门舞集《行草》,武术,雕刻等等让学生开拓思维六、

小结同学们:灿烂的中华文化需要我们传承,悠久的历史需要我们记录!拿起我们的笔书写“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用心弘扬汉字书法,用爱诠释中华文明!最后让我们一起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播放《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音乐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板书设计七、书法的点画之美汉字的演变小篆隶书“蚕头雁尾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了解汉字书法点画的发展变化及个别字体点画的独特之处,体会汉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汉字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境。希望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之后能够写好中国汉字,传

承中华文化。体会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7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