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概论讲义课件

PPT
  • 阅读 3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4 页
  • 大小 1.507 M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橙橙】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计算机系统概论讲义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计算机系统概论讲义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计算机系统概论讲义课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计算机系统概论讲义课件
计算机系统概论讲义课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5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计算机系统概论讲义课件.ppt,共(54)页,1.507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2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1.2计算机发展简史1.3计算机的硬件1.4计算机的软件1.5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1.6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系统简介由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信息(程序)组成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实体如主机、外设等硬件软件1.1计算机的分类和

应用一、电子计算机从总体上来说分为两大类。电子模拟计算机。“模拟”就是相似的意思。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值由连续量来电子数字计算机,它是在算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用数目字来表示数量的大小。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按位运算,并且不连续地跳动计算。1.

1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1.1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二、数字计算机分类数字计算机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可以划分为两类:专用计算机:专用机是最有效、最经济和最快速的计算机,但是它的适应性很差。通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适

应性很大,但是牺牲了效率、速度和经济性。1.1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三、通用计算机分类通用计算机根据体积、简易性、功率损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指令系统规模和机器价格等可以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机服务器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双核程序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概念性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计算机体系结

构计算机组成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有无乘法指令如何实现乘法指令(指令系统、数据类型、寻址技术、I/O机理)(具体指令的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四、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自动控制测量和测试信息处理教育和卫生家用电器人工智能1.1计算机的分类和

应用1.2计算机发展简史一、计算机的五代变化第一代为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数据处理第二代为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工业控制第三代为1965—1971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

算机:小型计算机第四代为1972—1990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第五代为1991年开始,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单片机1.2计算机发展简史二、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20世纪50~60年代,所

有计算机存储器都是由微小的铁磁体环1970年,仙童半导体公司生产出了第一个较大容量半导体存储器从1970年起,半导体存储器经历了11代:单个芯片1KB、4KB、16KB、64KB、256KB、1MB、4MB、

16MB、64MB、256MB、GB。其中1K=210,1M=220,1G=2301.2计算机发展简史三、微处理器的发展1971年Intel公司开发出Intel4004。这是第一个将CPU的所有元件都放入同一块芯片内的产品,于是,微处理器诞生了。微处理器演变中的另一个主要进步是1972年出

现的Intel8008,这是第一个8位微处理器,它比4004复杂一倍。1974年出现了Intel8080。这是第一个通用微处理器,而4004和8008是为特殊用途而设计的。8080是为通用微机而设计的中央处理器。20世纪70年代末才出现强大的通用1

6位微处理器,8086便是其中之一。这一发展趋势中的另一阶段是在1981年,贝尔实验室和HP公司开发出了32位单片微处理器。Intel于1985年推出了32位微处理器Intel80386。到现在的641.3计算机的硬件一、数字计算机

基本组成控制器:人的大脑的操作控制功能运算器:人的大脑的计算功能存储器:人的大脑记忆功能输入设备:交互接口,笔输出设备:交互接口,纸1.3计算机的硬件二、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存储程序按地址自动执行五大部件:包括控制器、运算器、

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运算器为中心2022/11/13141.3计算机的硬件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存储器输出输入运算器控制器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地址信号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存放数据和程序将信息转换成机器能识别的形式将结果转换成人们熟悉的形式指挥程序运行冯·诺依曼计算机硬件框

图存储器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1.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3.指令和数据用二进制表示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6.以运算器为中心2.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于存储器可按地址寻访5.存储程序5.存储程序以

存储器为中心的计算机硬件框图程序存储器输出设备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数据结果计算ALU主存辅存CPU主机I/O硬件CU现代计算机硬件框图存储器输入设备运算器输出设备控制器ALUCPU主机I/OCU主存1.3计算机

的硬件三、运算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在计算机中参与运算的数是二进制的运算器的长度一般是8、16、32或64位运算电路单元寄存器B累加器AACCMQX运算器的基本组成及操作过程运算器MQACCALUX被加数被

减数被除数乘数商加数减数被乘数除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差余数乘积高位乘积低位运算器MQACCALUXACC被加数ACC初态①加法操作过程[ACC]+[X]ALU[M]XXACCACC指令加M②减法操作过程运算器MQACCALUX指令减MACC被减数ACC初态[M]XX[ACC]-[X]

ALUACCACC运算器MQACCALUXACCACC被乘数初态ACCMQ[M]MQ指令乘M③乘法操作过程X[ACC]X00ACCALU[X]×[MQ]ACC∥MQACCMQ运算器MQACCALUXACC被除数ACC初态[ACC]÷[X]ALUMQACCMQ余数在ACC中指令

除M[M]XX④除法操作过程1.3计算机的硬件四、存储器存储数据和程序(指令)容量(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地址、容量单位)分类内存(ROM、RAM)、外存存储器单位:210byte=1K210K=1M210M=1G210G=1T存储体

大楼存储单元存放一串二进制代码存储字存储单元中二进制代码的组合存储字长存储单元中二进制代码的位数每个存储单元赋予一个地址号按地址寻访–存储单元–存储元件(0/1)–房间–座位(无人/有人)存储器的基本组成主存储器存储体MARMDRMARMDR存储单元个数16存储字长8设MAR=4位MDR=8位

1.2存储器地址寄存器反映存储单元的个数存储器数据寄存器反映存储字长存储器的基本组成主存储器存储体MARMDR1.3计算机的硬件五、控制器指令和程序:指令的形式(操作和地址码、存储程序的概念、指令中程序和数据的存放、指令

系统)指令和数据存储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PCIRCUPCIRCU取指执行PC存放当前欲执行指令的地址具有计数功能(PC)+1PCIR存放当前欲执行的指令访存访存完成一条指令控制器的基本组成1.3计算机的硬件六、控制器的基本任务控制器的基本任务:按照一定的顺

序一条接着一条取指令、指令译码、执行指令。取指周期和执行周期控制器完全可以区分开哪些是指令字,哪些是数据字。一般来讲,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指令流,它流向控制器;而在执行器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数据流,它由内存流向运

算器。1.3计算机的硬件七、适配器与I/O设备输入设备:把人们所熟悉的某种信息形式变换为机器内部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二进制信息形式输出设备:把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变换为人或其他机器设备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形式适配器:它使得被连接

的外围设备通过系统总线与主机进行联系,以便使主机和外围设备并行协调地工作总线:构成计算机系统的骨架,是多个系统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总之,现代电子计算机是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总线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计算机硬件。•建立数学模型-+-

+-=!x9!x7!x5!x3xx9753sin…•编制解题程序•确定计算方法程序—运算的全部步骤0,1,2,)()(21nynxynx=+=√…指令—每一个步骤计算机的解题步骤取x至运算器中乘以x在运算器中乘以a在运算器中

存ax2在存储器中取b至运算器中乘以x在运算器中加ax2在运算器中加c在运算器中=(ax+b)x+c取x至运算器中乘以a在运算器中加b在运算器中乘以x在运算器中加c在运算器中计算ax2+bx+c编程举例0000010000001000打印停机取数α[α]ACC存数β[ACC]β加γ

[ACC]+[γ]ACC乘δ[ACC]×[δ]ACC指令格式举例操作码地址码[]打印机指令和数据存于主存单元的地址指令注释操作码地址码00000010000001000取数x至ACC10001000000001001乘a得ax存于ACC中2000011

0000001010加b得ax+b,存于ACC中30001000000001000乘x得(ax+b)x,存于ACC中40000110000001011加c得ax2+bx+c,存于ACC50000100000001100将ax2+bx+

c存于主存单元60001010000001100打印7000110停机8x原始数据x9a原始数据a10b原始数据b11c原始数据c12存放结果1.2计算ax2+bx+c程序清单ax2+bx+c程序的运行过程•将程序通过输入设备送至计算机•程序首地址•打印结果•分

析指令•取指令…•停机•启动程序运行,(PC)+1PC•执行指令MARMMDRIRPCCUOP(IR)Ad(IR)MARMMDRACCPC12356789以取数指令为例4主机完成一条指令的过程CU控制单元主存储器MDRMAR存储体CPUPC控制

器IR…运算器MQACCALUXI/O12356798以存数指令为例4CU控制单元主存储器MDRMAR存储体CPUPC控制器IR…运算器MQACCALUXI/O主机完成一条指令的过程1.4计算机的软件一、软件的组成与分类计算机软件相对计算机硬件来说是看不见,是计算机系

统中不可少的无形部件。主要有两大类:系统软件:用来简化程序设计,简化使用方法,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发挥和扩大计算机的功能及用途。它包括以下四类:①各种服务性程序,如诊断程序、排错程序、练习程序等②语言程序,如汇编程

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等③操作系统④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用户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某些问题而编制的程序,如工程设计程序、数据处理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企业管理程序、情报检索程序、科学计算程序等1.4计算机的软件二、软件的发展演变编程语言的发展手编程序:机器

语言程序,手工编译二进制码汇编程序:符号语言程序,汇编程序汇编高级程序:算法语言/高级语言,机器编译程序/解释程序系统软件的发展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软件按任务需要编制成的各种程序用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语言处理程序操作系统服务性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软件软件1

.1应用程序用层次的观点看到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用户操作系统硬件1.5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一、多级计算机系统计算机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种电子设备,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硬、软件结合而成的整体。它通常由五个以上不同的级组成,每一级都能进行程序设计,如图所示。1.5计算机系

统的层次结构二、五级计算机层次系统第一级是微程序设计级。这是一个实在的硬件级,它由机器硬件直接执行微指令。如果某一个应用程序直接用微指令来编写,那么可在这一级上运行应用程序。第二级是一般机器级,也称为机器语言级,它由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系统。这一级也是硬件级。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它

由操作系统程序实现。这些操作系统由机器指令和广义指令组成,广义指令是操作系统定义和解释的软件指令,所以这一级也称为混合级。1.5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第四级是汇编语言级,它给程序人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语言,以减少程序编写的复杂性。这一级由汇编程

序支持和执行。如果应用程序采用汇编语言编写时,则机器必须要有这一级的功能;如果应用程序不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则这一级可以不要。第五级是高级语言级,它是面向用户的,为方便用户编写应用程序而设置的。这一级由各种高级语

言编译程序支持和执行。1.5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三、软件与硬件逻辑等价性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硬化的趋势,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了。因为任何操作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

,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任何操作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也可以有硬件来实现(设计计算机系统时,应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价格、速度、可靠性、存储容量、变更周期)实体硬件机功能的扩大固件的概念(功能上是软件,形态上是硬件)1.6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6.1计算机的性

能指标:1、吞吐量表征一台计算机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能够处理的信息量,单位是字节/秒(B/S)。2、响应时间表征从输入有效到系统产生响应之间的时间度量,用时间单位来度量,例如微秒(10-6S)、纳秒(10-9S)。3、利用率表示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系统被实际使用的时间所占的比率,一般

用百分比表示。4、处理机字长指处理机运算器中一次能够完成二进制数运算的位数。当前处理机的字长有8位、16位、32位、64位。字长越长,表示计算的精度越高。1.6计算机的性能指标5、总线宽度一般指CPU中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进行互连的内部总线二进制位数。6、存储器容量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目,通常

用KB、MB、GB、TB来表示。其中K=210,M=220,G=230,T=240,B=8位(1个字节)。存储器容量越大,记忆的二进制数越多。7、存储器带宽存储器的速度指标,单位时间内从存储器读出的二进制数信息量,一般用字节

数/秒表示。8、主频/时钟周期CPU的工作节拍受主时钟控制,主时钟不断产生固定频率的时钟,主时钟的频率(f)叫CPU的主频。度量单位是MHz(兆赫兹)、GHz(吉赫兹)。例如Pentium系列机为60MHz~266MHz,而Pentium4升至3.6GHz1.6计算机的

性能指标主频的倒数称为CPU时钟周期(T),即T=1/f,度量单位是微秒、纳秒。9、CPU执行时间表示CPU执行一段程序所占用的CPU时间,可用下式计算:CPU执行时间=CPU时钟周期数×CPU时钟周期长10、CPI表示每条指令周期数,即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时钟周期数。用下式计算:

CPI=执行某段程序所需的CPU时钟周期数该程序包含的指令条数11、MIPS表示每秒百万条指令数,用下式计算:MIPS=指令条数程序执行时间×106=时钟频率CPI×1061.6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2、程序执

行时间Te为:Te=指令条数MIPS×10613、MFLOPS表示每秒百万次浮点操作次数,用下式计算:MFLOPS=程序中的浮点操作次数程序执行时间×106MIPS是单位时间内的执行指令数,所以MIPS值越高说明机器速度越快。MFLOP

S是基于操作而非指令的,只能用来衡量机器浮点操作的性能,而不能体现机器的整体性能。TFLOPS表示每秒万亿次浮点操作次数,该技术指标一般在超级计算机中使用。1.6.2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1.机器字长2.运算速度CP

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与CPU中的寄存器位数有关=ni=1fitiTM吉普森法主频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MIPS执行一条指令所需时钟周期数CPI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PS221=256KB213=1KB如:3.存储容量主存容量辅存容量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

字节数字节数80GB如:MARMDR容量1081632存放二进制信息的总数量1.31K=2101Byte=231G=2301K×8位64K×32位第一章小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硬件和软件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五大部件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特点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作业:4、5、6、11、12、

小橙橙
小橙橙
文档分享,欢迎浏览!
  • 文档 2574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