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6-章--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课件.ppt,共(46)页,2.490 M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56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6章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6.1半导体存储器6.1.1半导体存储器的特点集成度高、体积小、存储密度大、可靠性高、价格低、外围电路简单和易批量生产。6.1.2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1.按照制造工艺分为双极型存储器和MOS存储器双极型存储器具有速度快、功耗大、价格高的特点,主要
用于高速应用场合;而MOS存储器具有集成度高、功耗小、价格低的特点,主要用于大容量存储系统。2.按照存取功能分为ROM和RAMROM在正常工作时,只能从中读取数据,而不能写入数据,故属于数据非易失存储器。分为掩模式ROM、可编程R
OM、可擦除可编程ROM等几种类型。RAM在正常工作时可以随时向存储单元写入数据,或者从存储单元中读出数据。RAM分成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3.按数据输入/输出方式分为串行和并行存储器并行存储器中数据输
入/输出采用并行方式,串行存储器中数据输入或输出采用串行方式。6.1.3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存储容量该指标是指半导体存储器能够存储二进制数据的多少。2.存取时间存储器连续两次读出(或写入)操作所需的最短时间间隔称为读(或者写)周期。6.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2.1RAM的结构1.存储矩阵一个RAM中有许多个结构相同的存储单元,因这些存储单元排列成矩阵形式,故称为存储矩阵。2.地址译码器有字译码器和矩阵译码器两种。在大容量存储器中,通常
采用矩阵译码器,分行地址和列地址译码器两部分。图6-1RAM的电路结构例6-1图6-2为1024×1RAM的结构示意图。试说明该RAM的容量及其寻址过程。解:该RAM的二进制地址范围为A9A8A7A6A5
A4A3A2A1A0=0000000000~1111111111,行地址A4~A0经过行地址译码器使某一根行线Xi为1,列地址A9~A5经列地址译码器使某一根列线Yj为1。图6-21K×1RAM结构示意图3.片选和读/写控制电路若在RAM的端加低电平,则该RAM就被选中,
可以读/写操作,否则该RAM不工作,相当于与存储系统隔离。RAM被选中后,是读是写,由读/写R/来控制。图6-3一种RAM的片选和读/写控制电路6.2.2RAM的存储单元1.静态存储器(SRAM)的存储单元图6-46管CMO
S存储单元的电路图2.动态存储器(DRAM)的存储单元以上介绍的6管CMOSSRAM缺点:①不管存储的是1还是0,总有一个管子导通,需要消耗一定的功率;②每个存储单元需要6个MOS管,不利于提高存储器的集成度。图6-54管
动态存储单元电路图(1)电路结构(2)工作过程例6-2试分析图6-5所示4管动态存储单元的读/写操作过程。解:(1)当读操作开始时,先在V5、V6管栅极上加预充电脉冲,使V5、V6管导通,位线B和与电源+VDD接通,+VDD将位线分布电容CB和C充电至高电平
。当预充电脉冲消失后,位线上的高电平将在短时内得以保持。当位线处于高电平期间,如果地址译码器输出Xi和Yj同时为1,则门控管V3、V4、V7、V8均导通,此时内部所存数据被读出。例如,设存储单元为0状态,即V1管导通、V2管截止,位线电容CB将通过V3、V1管
放电,使位线B变为低电平。同时因V2管截止,故位线仍保持高电平。这样就把存储单元的0状态读到B和上。由于此时V7、V8管也导通,所以位线B和的数据上了数据线D和。(2)当进行写操作时,给定的地址经过译码,Xi、Yj同时为高电平,使V3、V4、V7、V8管导通。输入数据从器
件的I/O端通过读/写控制电路加到D、端,然后通过V7、V8传输到位线B和上,再经过V3、V4管将数据写入C1或C2。例如,设写入数据为0,即D=0,=1,当Yj=1时,V7、V8管导通,则位线B=0、=1。此时若Xi=1,则V3、V4管导通,位线的高电平经V4管向C1充电,V1管
导通,然后C2通过导通的V1管放电,使V2管截止,因此向存储单元存入0。存入1的过程与存0的过程类似。DRAM的型号较多,常用的有256K×1位的μPD41256,该芯片的存储容量为218。单管存储单元在提高集成度上有优势,成为大容量DRAM的首选存储单元。
当写入1时,字线Xi给出高电平,V管导通,将位线上的数据存入CS中;读出1时,字线Xi为高电平,V管导通,CS经过V管向CB充电。由于存储器位线上连接的存储单元数目很多,使CB远大于CS,所以位线上读出的电压信号幅度很小,且读出操作过后,因为电荷的损失,所以CS上的电压很低。在DRAM中设有灵敏再
生放大器,一方面将读出信号放大,另一方面在每次读出后,及时对读出单元进行刷新操作。图6-6单管NMOS存储单元6.3只读存储器(ROM)分掩模式ROM、可编程ROM(PROM)和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根据
数据擦除、写入方式,又分为紫外线可擦除可编程ROM(UV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2PROM)和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等3种。6.3.1ROM的结构图6-7ROM的结构框图输出缓冲器的作用:一是提高存储器
的带负载能力;二是将输出信号电平调整为标准的逻辑电平值;三是实现对输出信号三态控制,便于ROM与数字系统数据传输总线连接。6.3.2掩模式只读存储器(固定ROM)1.二极管ROM图6-8二极管ROM的电路结构表6-1图6-8ROM
的数据表2.MOS管ROM图6-9MOS管存储矩阵的电路结构图6.3.3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1.熔丝型PROM存储单元图6-10熔丝型PROM存储单元的原理电路2.熔丝型PROM编程举例图6-1116×8的PROM
结构原理图6.3.4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1.紫外线可擦除可编程ROM(UVEPROM)(1)FAMOS管图6-12FAMOS管(2)FAMOS管存储单元(3)SIMOS管存储单元图6-
14SIMOS管图6-15SIMOS管存储单元2.E2PROM(1)Flotox管原理简介(2)E2PROM存储单元图6-17E2PROM的存储单元图6-16Flotox管3.快闪式存储器(1)叠栅MOS管简介(2)快闪式存储器的存储单
元图6-18快闪式存储器中的叠栅MOS管图6-19快闪式存储器中的存储单元6.4存储器容量的扩展1.位扩展方式例6-3试用多片1024×1位的RAM扩展成一个1024×8位的RAM存储系统。解:8片1024×1位的RAM芯片的所有地址线、读写控制线R/、片选信号端分别并联,作为扩展后存
储系统的地址线、读写控制线R/、片选信号,扩展后存储系统的容量为1024×8位。图6-208片1024×1RAM构成一个1024×8RAM2.字扩展方式例6-4试用4片256×8位的RAM芯片扩展成一个1024×8位的RAM存储系统。解:将每片2
56×8位RAM的地址线A0~A7并联,作为扩展后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线,译码器(1/2)CT74LS139的输入A0、A1分别作为扩展后存储器的高两位地址线A8和A9,4片256×8RAM的8位I/O端分别并联,作为扩展后存储系统的I/O端。图6-21用4片256×8的RAM构
成1024×8的RAM存储系统表6-2例6-4中每片256×8RAM的地址分配情况6.5可编程逻辑器件(PLD)6.5.1PLD概述1.数字集成电路分类从功能上分成通用型和专用型两大类。2.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LD是一种通用型逻辑器件,不但逻辑功能由用户自行编程确定,而且其集成度很高。3
.PLD芯片分类PLD芯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按集成逻辑门密度分类按集成逻辑门的密度,PLD可分为低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LDPLD)和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HDPLD)两大类。(2)按编程次数分类按编程次数,分为一次性编程器件和多次编程器
件两种。(3)按编程方式分类可分为熔丝和反熔丝编程器件、UVEPROM编程器件、电可擦除可编程器件、SRAM编程器件4种。4.PLD内部结构的习惯画法若有“·”,则表示该点固定连接(硬线连接,不可以编程改变)。若有“×”表示该点编程连接。如
果没有“·”,亦无“×”,表示该点不连接(被编程擦除)。图6-22PLD中逻辑门的简化画法图6-23PLD的连接方式及PLD与门阵列5.PLD的结构特点任何一个逻辑函数都可以表示为最小项之和的形式,所以LDPLD采用以下结构:一级与门电路(即与阵
列)、一级或门电路(或阵列)和一级输出电路。图6-24LDPLD的基本结构框图表6-34种LDPLD的结构特点6.5.2可编程阵列逻辑(PAL)1.PAL基本逻辑功能介绍用PAL器件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与阵列的每个输出为一乘积项,或阵列的每个输出为若干个乘积项之和,亦即PAL是用乘积项之
和的形式来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如果输入端I1、I2、I3、I4分别接逻辑变量A、B、C、D,则该PAL电路所实现的逻辑函数Y1=ABC+BCD+ACD+ABD2YABBCCDAD3YABAB
4YABAB图6-25PAL的基本结构图2.典型的PAL器件PAL16L8PAL16L8的逻辑电路,包含有8个与、或阵列和8个三态反相输出缓冲器。每个与、或阵列由8个32输入端与门和7输入端或门组成。与
、或阵列的第一个与门的输出作为专用乘积项,用来控制三态缓冲器的输出,其余7个乘积项作为或门的输入信号。图6-27PAL16L8的逻辑电路例6-5用PAL芯片设计具有使能端2线-4线二进制译码器。解:表6-42线-4线译码器真值表310YAA201YAA110YAA001YAA图6
-28用PAL16L8设计的2线-4线译码器的熔丝图6.5.3通用阵列逻辑(GAL)1.GAL的基本结构分两大类:一类与PAL器件基本相似,即与门阵列可编程,或门阵列固定连接,这类器件有GAL16V8、ispGA
L16Z8和GAL20V8等,此类芯片称为通用型GAL器件,其中ispGAL16Z8还可在系统编程;另一类GAL器件的与门阵列和或门阵列均可编程。GAL39V18就属于此类器件:(1)8个输入缓冲器(对应引脚2~9,作为固定输入);(2)8个输出缓冲器(对
应引脚12~19,作为输出缓冲器的输出);(3)8个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12~19,或门阵列包含在其中);(4)8个输出反馈/输入缓冲器(中间一列8个缓冲器);(5)可编程与门阵列(由8×8个与门构成,64个乘积项
,每个与门有32个输入端);(6)一个系统时钟CP输入端(引脚1),一个三态输出控制端OE(引脚11),一个电源(+VDD)端和一个接地端(引脚20和引脚10,图中未画,通常:+VDD=+5V)。图6-29GAL16V8的逻辑结构图2
.GAL的结构控制字和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GAL器件每个输出端都有一个对应的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通过对GAL的编程,可以使OLMC具有不同形式的输出结构,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需要。(1)GA
L的结构控制字GAL16V8有一个82位的结构控制字,通过对GAL编程,可以实现对结构控制字每位的设定,从而决定各个OLMC的工作方式。(2)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OLMC主要由以下4部分组成。图6-30GAL16V8的结构控制字的组成图6-31OLMC的逻辑结构框图表6
-5TSMUX的控制功能表表6-6OLMC的功能组合3.GAL的工作模式GAL16V8有3种工作模式,即简单型、复杂型和寄存器型。(1)简单型工作模式处于这种模式时,该器件有多条输入和输出线,没有任何反馈通路。15脚和16脚仅仅
作为输出端,其输出逻辑表达式最多有8个乘积项。(2)复杂型工作模式处于该模式时,它有多条输入和输出线,输出12和19脚不存在任何反馈通路,输出13~18脚和与门阵列之间有一条反馈通路。其输出逻辑表达式最多有7个乘积项,另一个乘积项用于输出使能控制。(3)寄存器型工作模式表6-7GAL16V8的
简单型工作模式表6-8GAL16V8的复杂型工作模式表6-9GAL16V8的寄存器型工作模式例6-6用GAL16V8设计一个具有使能端的2线-4线二进制译码器。解:设输出使能端为ST(高电平有效),译码器的输入为A1、A0,输出为(低电平有效)。2线-4线
二进制译码器输出逻辑表达式3210YYYY、、、310YAA201YAA110YAA001YAA表6-10例6-6的GAL16V8结构控制字的配置情况6.5.4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1.CPLD的基本结构(1)可编程逻辑宏单元(2)可编程I/O单元(3)可编程连线阵列图6-33
ispLSI1016器件I/O单元的配置形式2.CPLD的分区阵列结构图6-35MAX7000S/E器件中的宏单元结构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