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济宁市中考英语试题评析.doc,共(15)页,306.500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84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13年济宁市中考英语试题评析(济宁中考英语试卷评析思维导图)2总体评析2013年济宁中考英语试题与2012年相比总分没有调整。题量设当,适合学生自由发挥。整套试卷采用网上阅卷的形式,在听力选择前增加听力试音环节。考试内容涵盖初中英语教材90%以上的话题及相关语言知识,话题
涉及《课标》要求的所有内容。语言知识内容覆盖了所有《课标》要求的语法条目。单项选择更加注重考查英语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强调应用性,突出考查了考生的交际运用能力。从难易程度上看,试卷中约70%是考生应知
应会的基础题,试题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注重语言的基本运用,没有偏题怪题,难易适中。从语言特点上看,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涉及词法,句法,情景交际,考查点比较全面,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本套试题关注社会热点话题,紧扣时代发展,增加了地震、交通法、光
盘行动、外国人学汉语、作家莫言、废物回收、科普知识和现代技术等内容。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倡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来考查学生运用综合语言能力的精神。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阅读文章题材丰
富,内容积极向上,题目既考查了学生的语篇综合分析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微技能(如:考查学生根据语境推测生词词义的能力等)。文中有一定量的生词及较复杂的句子结构,考查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篇章、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归纳主旨大意的能力。3具
体评析一、听力部分题号题号与答案正答率考查点(功能/话题)评析一、听力选择(15分)1.C71.05介绍听力应答。侧重考查学生对日常交际用语的理解和瞬间反应(应答)能力。2.3.5题失分猜测:能听懂句子,但不会应答。(附:交际用语课件)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交际用语的相关句
型,以便作出快速反应。2.A55.4谈论学习旅行3.A35.71警告4.C77.91问路5.B33.8道歉6.B55.28天气情况考查学生通过听小对话(1—2个轮次),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关键词)的能力。6题失分猜测:学生听得ra
in和fine关键词,但没有审准题干问的是什么10题:Britain是障碍(六三制没出现此单词,学生可能不理解。)7.C76.71学习科目8.C68.01疾病9.A75.91计划10.A50.89语言与文
化11.A65.96不同国家第一次见面礼仪通过听较长对话(4个轮次),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关键词)的能力。12题失分:提到三个国家的见面礼仪,没有审准题干问的是哪个国家?12.C54.5513.A71.53个人爱好通过听较长对话(5个轮次),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关键词)的能力。14.B80.
7715.C77.09四、听力填表1.15/fifteen2.play平均分:含缺考:1.1语言学习经历内容为听“ForeignerslearnChinese”节目,今晚内容包4(5分)3.report4.
cook5.dumplings不含缺考:1.11括1.“Askingtheway”。2.Areport:Jack采访中国厨师:howtomakedumplings。1题:难度大,学生不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确定答案。其
他4个:不难,但单词可能写错。《课标》五级听的要求1.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3.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5.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6.能针对
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问题出现的原因学生方面:1.心理素质问题:听前的心理状态(紧张)没有调整好。听音过程中遇到问题,心理急躁焦虑,影响后面的听音和答题。2.应试技巧问题:自我训练不足,没充分利用好从看到试卷到开始放录音之间的时间浏览试题3.听力
技巧问题:逐字逐句地理解,只要有一个词听不懂就被卡住,结果跟不上语速,出现漏听;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往往受母语的影响,总要将每句英语译成汉语之后去理解其意义,这样无形之中在理解上多了一个步骤。4.语音知识问题:语音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辨音能力不够
,语速稍快便不适应,听不出常见的连读、失爆、同化、弱读等语音现象。5.其他因素:语法方面存在不足;词汇储备不足等。教师方面:1.教学理念缺失,缺少“学段目标”意识。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后提出分级目标:三级目标由低到高,拾级而上,螺旋发展。但实际教学中,按教材走,有
什么教什么,有什么练什么的现象大量存在。违背了“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认知规律。2.以听力测试替代听力教学。许多教师把教材中的听力活动(训练)变成了听力测试,播放两遍录音后即核对答案。没有听前的指导、听中的监控和指导、听后的有效反馈,加之缺乏听力策略的渗透,导致学生追求字字听
清,句句听懂的不当做法,以致抓不住关键词、组、句,致使在听时抓不住要点。53.教学中,不能全面进行语音知识的教学。对连读、失爆、同化、弱读等语音现象重视、训练不够。缺乏对学生的语音、语调的训练。导致学生
辨音能力差,语速稍快便不适应。4.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缺乏有效的听前热身活动。5.缺乏有效的听力技巧的指导和点拨。6.在平时的听力训练后缺少延听和延读环节。其他原因:1.听力教室里播放音响效果不好,声音太小或太大,听不清
楚。如:今年在兖州一中参加中考的学生反映播放的声音太小,翻动卷子的声音都会影响听力效果。2.外界环境的影响,如:今年在兖州实验高中参加中考时,放录音几分钟后外面响起了放鞭炮声,影响了听力质量。应对策略1.考前老师应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听前要做好心理准备
,一定要放松心情地去听。看材料时要大体上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把握住主要方向。2.树立“学段目标”意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听力训练,提高听力解题能力。如:培养学生的速记能力,边听边作笔录,抓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尤其是一些数字、人名、地名。注意力不要放在一个个单词上,而应从以词句为中心转移到以语篇
为中心,提高学生在语篇层次上的理解能力。“听话要听音”,正确辨别说者的表述语气可以帮助听者捕捉到理解话语所必需的关联,从而作出正确判断。3.重视模仿,注重真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对课文材料进行听读、朗读、跟读、诵读的良好习惯。不仅要训练语速、语音、语调,也要注意
句中意群间的停顿。在准备把握意群的前提下,训练迅速诵读的能力。4.关注过程,渗透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听前热身活动,如启发性活动: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如预测性活动:词汇猜测、内容联想和情境假设等。在听的过程中要有监控和指导,要留给学生讨论和协商的时间和机会。听后设计延听、延读等拓展延
伸任务,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深度分析和挖掘听力材料中所蕴含的可用之材,为学生设计听、说、读、写方面的延伸任务。二、单项填空题号题号与答案正答率考查点评析二、语言知识运用16.C60.12定冠词定冠词the表示特指。17.B78.1反身代词takecareofoneself,照顾好某人自己。18.B5
9.57数词数词thousandsof固定搭配。6第一节单项填空(10分)19.C66.95情态动词情态动词must表示警告。20.D55.82比较级much后修饰比较级。21.A62.51介词ontheph
one固定搭配。22.B59.46动词辨析pay,cost,take,spend的不同用法。23.D66.18动词不定式疑问词+todo:wheretogo。24.B51.77感叹句Whata+形容词+可数名词单数。25.C57.59宾语从句宾语从句语序和上下文意思。单项填空剖析1.单项
选择考查在一定语境中正确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及交际的能力。2.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所考内容全是课标要求内容,无偏、难、怪题。3.学生对数词、比较等级、动词辨析、感叹句和宾语从句掌握还不太扎实。应对策略1.
认真研读《课标》附录2语法项目表。我们应该依据《课标》要求引导好学生学习,不要随心所欲地增加难度或降低难度,不要把教学重心偏离《课标》要求,导致徒劳无获。2.深刻理解《课标》五级语法的要求:*要在特定语境中使
用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理解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时间、地点及方位;比较人、物体及事
物等。3.我们提倡以话题组织语法课堂教学。通过听、说、读、写:在真实材料中切入语法主题;在篇章语境中感悟语法意义;在语言运用中形成语法技能;在自主探究中归纳语法规则;在限时写作中提升运用能力三、完形填空题号题号与答案正答率考查
点评析二、语言26.C67.14动词通过下文可判断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27.D60.96连词前句是“虽仅教了我两年”,但是却教会了我许多。故应表示转折。填“However”。18.B54.8名词上句提到“shebeganherclasseswithasmile”,故此处填“smiles”
。7知识运用第二节完形填空(10分)出错原因猜测:所填空前有修饰词warm,学生没见过warm修饰smiles情况。29.C51.4形容词根据提示词shy可以判断。出错猜测:形容词汉语意思掌握不扎实。alone“单独的“
;active“积极的”;nervous“紧张”;excited“兴奋”。30.D60.63形容词“不同于”其他老师的方法,故填“different”。31.C44.97名词我们有许多“机会”,故填“chances”。出错猜测:这几个名词意思掌
握不好。lessons“课程”;choices“选择”;chances“机会”;topics“话题”。32.A57.18连词“当”有人有好想法的时候,故填“when”。33.B46.83动词现在我“发现”我从她的课上学到了很多。34.
D44.41形容词当今社会,学习说出你的观点如此“重要”。35.B42.24副词“勇敢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填“bravely”。出错猜测:本题考到后缀构词法。单词表中没有出现calmly,bravely,
politely,学生可能认为是新单词。产生畏惧心理。完形填空剖析1.完形填空将语言知识的运用置于语篇情景中。侧重考查在语篇情景中综合运用英语基础知识的能力。2.本文主旨大意: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老师MissBella对作者产生的积
极深刻的影响。MissBella上课时总面带微笑,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她的赏识教育让作者变得自信。正文共177词。3.学生18、29、32、32、33、34、35题得分率较低。应对策略1.在平时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以下能力:*利用语言基础
知识重建文意的能力;*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用词以及对单词搭配、习惯用语、语法结构的掌握及运用的能力。2.掌握做完形填空步骤:*细读首句,预测主题;*速读全文,了解大意;*通读全文,试选答案;8*细读全文,推敲难题;*复
读全文,调整答案。四、阅读理解题号题号与答案正答率考查点评析三、阅读A篇36.B72.13细节理解题本文是一则宣传美国大峡谷的海报。点评: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峡谷的历史、外形特征、气候温度、景观和你可以做的活动等。A篇难度系数小。40题出错原因有可能是学生没有审准题干是什么?关键词:EXCE
PT。37.A83.6细节理解题38.C65.14细节理解题39.D71.67细节理解题40.B48.95细节理解题B41.B47.63主旨大意题本文是一则人生哲理类短文。点评:本文旨在告诉我们爱就是要奉献,测试考生在阅读基础上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文章所述事件的逻辑关系,对未说42.A
48.36推理判断题43.B43.05细节理解题理解(30分)篇44.A40.17推理判断题明的趋势或结局作出合理的推断;或根据作者所阐述的观点理论,对文章未涉及的现象、事例给以解释。B篇难度系数最大。生单词较多影响学生的理解。45.D5
9.83推理判断题C篇46.A28.03综合理解题本文是三则科普类小短文。点评:主要讲到了三种新的科技发明:可以变成可口可乐机的衣服;可以变成手机的衣服;空调夹克。C篇难度适中,46和49考查主旨大意的题目学生理解能力差,得分率太低。47.B55.94词义猜测题48.D73.
07推理判断题49.B35.31主旨大意题50.C66.82细节理解题D篇51.A74.22细节理解题本文是一则说明文。点评:讲到英语单词(nice)意思的发展变化。D篇难度稍大。53、54、55题考查主旨大意,猜测词义和
推理判断的题目学生得分率太低,说明学生对文本深层理解的能力太差。52.C75.95细节理解题53.D51.57主旨大意题54.B41.13词义猜测题55.D27.7推理判断题9阅读理解剖析1.学生在理解所给语篇的基础上,运用阅读策略,找出文章主题,理解文字和图表信息,通过理解句子、段落间的
逻辑关系,预测故事情节发展或可能的结局,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测生词词义。2.A篇是一则宣传大峡谷的海报;话题是:自然;123+130词;B篇是一则人生哲理类短文;话题是: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295+161词;C篇是三则科普类小短文;话题是
: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236+170词;D篇是一则说明文;话题是:语言学习;153+175词。3.学生40题、B篇、46、47、49、53、54、55题得分率较低,尤其是46、49和55题。《课标》五级读的要求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
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7.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考试出现的问题1.阅读策略问题:不会针对不同问题采用恰当的阅
读策略,如主旨大意题—skimming、细节题—scanning等。2.阅读速度问题:慢,未能达到课标的相应要求。每篇阅读(含试题)400字左右,学生用时约8—10分钟。3.全面理解问题:标题、图片、表格信息容易被忽视。问题出现的原因学生方面:1.课外阅读量不够。致
使课内在老师指导下运用的相关阅读策略没有再运用实践的机会。阅读策略停留在了解和初步尝试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阅读技能。2.不良的阅读习惯(慢读、指读、出声读、回眸重读、逐字读、心读、心译等)影响了阅读的速度。教师方面:1.重知识讲解,轻技能训练。2.重表层信息
,轻深层理解。3.重题海,轻策略。应对策略101.以培养和提高阅读微技能为重点。阅读微技能主要包括预测:通过文章标题、图画预测文章的内容;略读:通过阅读第一段或每一段的首句理解大意;扫读、找读、跳读:通过找关键词掌握细节信息;识
别:识别篇章的结构与文本的特征;推断,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指代:理解代词所指语义,把握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等。2.以培养语篇理解能力为目标。教师设计阅读任务活动时,一定要多层次、多角度地训练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信息、获取信息、运用所获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根
据上下文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细节、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指代、作出简单的推断等。3.活用教材,加强阅读的针对性训练。作为探索,可以在研究教材、整体把握的
基础之上,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按体裁对阅读材料进行分类,制定出长、短期的阅读教学计划。例如:某一时期以记叙文体为主,某一时期以应用文体为主。针对不同的体裁和任务,结合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学习策略。4.有效克服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进行默读、快读训练,就是为了
把注意力指向关键信息,逐步实现意群(词组、语段等)阅读。意群阅读是以意群而不是单词为最小阅读单位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利于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如:侧重快速获取主旨大意
—skim;侧重快速获取细节信息—scan;侧重加强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点的系统训练—精读;侧重提升语言、文化素质,增强英语知识修养,逐渐扩大阅读面,从而提高阅读领悟能力—泛读。根据读的效果形成规律,适当处理朗读与默读,有利于增强阅读效果,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对情节比较
生动的阅读材料,安排学生分角色带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个性,在朗读中深度发掘文本。既有利于增进理解,也有利于表达能力的提高。5.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课标规定:初中阶段完成15万次的课外阅读量。学期课程纲要对课
外阅读量做了具体要求,本学期完成2/2.5万词的阅读。在合理利用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还应根据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年级阅读速度、阅读量的不同要求,结合话题,发掘、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能引发兴趣的阅读素材。或广泛收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健康、题材
多样的阅读素材自编阅读材料。例如:有关文娱、运动、风俗、饮食文化、著名节假日、常用典故和俗语谚语等阅读素材。这些阅读材料在题材和体裁方面要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相呼应,发挥巩固与内化课内所学知识、促进课内阅读技能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再次实践课内所获的阅读技能的机会。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五、单词拼写与运用11题号题号与答案平均分考查点评析五、单词拼写与运用(8分)1.miss含缺考:2.64不含缺考:2.68动词所有单词均为课标黑体单词,而且8个小题均没有词形变化,但得分率低。得分率低猜测原因:1.教学生花费太多时间记忆复杂词汇而忽略了对简单词汇的
巩固。2.不能很好的理解句意,导致不知填何单词。3.不会分析句式结构,词性意识薄弱,只记汉语意思不管词性。2.writer名词3.clever形容词4.Australia名词5.true形容词6.never副词7.interest名词8.success名词单词拼写与运
用剖析1.课程标准规定要掌握的核心词汇。以实词考查为主,涉及到四种词性: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侧重把对单词拼写的考查置于有意义的语句中进行。2.本题要求考生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确定所填单词,然后综合考虑该单词的句法意义。8个小题均没有词形变化。
3.学生此题得分率低。《课标》五级词汇的要求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4.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
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应对策略1.在语境中教知识是英语教学应坚持的原则。词汇的意义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只有在上下文中词义才能明确和具体。如果脱离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即使学生记住了词汇的形式和意义,也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交际活动
中。教材中的词汇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课程标准规定要掌握的词汇,属于核心词,要求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第二层次是话题拓展词汇,属于认读词,大部分不需要学生掌握,只要求听读、会读;第三层次是因行文需要出现的词汇,学生只要理解即可,并不
需要掌握(张献臣,2007)。2.学以致用是语言知识教学的最终目标。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词汇和语法,都要学以致用。只有在语言使用中才能巩固语言知识。教师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中不仅应呈现例句,讲解用法和规则,更为关键的是要为学生提供运用词汇和使用语法的机会,让学生
根据特定12的场合、交际对象以及话题,适当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来表达思想和观点。3.增加阅读量是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频繁接触所学的词汇和语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复
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且在语境和语篇中感知、体验和理解语言知识,从而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六、动词运用题号题号与答案平均分考查点评析六、动词运用(7分)1.iscollecting含缺考:2.05不含缺考:2.08现在进行时态考查了五种时态和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
。都是课标要求内容。得分率低猜测原因:1.时态、语态的构成掌握不扎实。2.不理解时态的语用意义。3.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掌握不扎实。2.toget动词不定式3.goes一般现在时态4.began一般过去时态5.havevisited现在完成时态6.arekept被动语态7
.will/canachieve一般将来时态(或加情态助动词)动词运用剖析1.本题考点主要集中在动词的各种时态、三种时态的被动语态和动词不定式(且限制在作宾语、宾语补足语和目的状语三种情况)。动词运用题目要求中有“必要时可加助动词或情态动词”,第七题就此进行了考查,检测学生灵活
运用情况。2.动词时态和语态的构成,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3.两篇小短文。A篇选材新颖,结合时代热点:废物回收再利用,来源于课外资料。B篇选材来源于课本,稍微做了修改。(六三制九年级Unit
15SectionA3a)问题出现的原因学生方面:1.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2.孤立记忆,在一定语言情境中综合运用语言基础知识的能力较弱。教师方面:1.重讲解,轻体验。2.重规则,轻语境。13应对策略1.在语境中让学生感悟动词时态、语态的语用功能。2.熟练记忆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的构成。3.
理解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理解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4.熟练记忆规则和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的形式变化。七、书面表达题号题号与答案平均分考查点评析七、书面表达(15分)略含缺考:6.62不含缺考:6.721.要点是否齐全;2.语篇结构是否完整;3.语言
结构是否丰富;4.句子是否通顺;5.语言表述是否正确;6.书写是否工整;7.词数是否符合要求。根据提示写一份邀请函。得分率低猜测原因:1.字体潦草;2.语法错误多;3.字数不够;4.信息不全。5.思路不清晰;6.卷面不整洁。书面表达剖析1.书面表达是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全面考核的
综合测试。它不仅考查考生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还测评考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文字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2.写作思路:(一)审题本篇作业考查的是写一份邀请函。表格信息和提示要点要齐全,要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来写。时态以一般将来时态为主。(二)列举写作要点1)个人
简介(姓名、职务等);2)比赛通知中的所有信息;3)对被邀请人提出希望。(三)列举重点短语和句型重点短语:inviteyoutodo;beheld;lastfor…;givespeecheson…;重点句型:ItwillbeheldinRoom50
2inourschoolonJune16.Itwillstartat3:00pmandlastforabout2hours.WehopethatyouwillacceptourinvitationifitisOKfo
ryou.14Pleasecallmeat4487665ifyouhaveanyquestions.【范文】DearMs.Smith,I'mLiHua,chairoftheStudents’UnionofNo.9MiddleSchool.Ourschoolisc
losetoyours.I'mwritingtoinviteyoutobeajudgeatourEnglishspeechcontest.ItwillbeheldinRoom502inourschoolonJune1
6.Itwillstartat3:00pmandlastforabout2hours.20studentswillgivetheirspeechesonthetopic"ManandNature".Wehopethat
youwillacceptourinvitationifitisOKforyou.Pleasecallmeat4487665ifyouhaveanyquestions.Iamlookingforwardtoyourreply.Wit
hbestwishes,LiHua《课标》五级写的要求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2.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3.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4.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5.能根据所给图示或
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问题出现的原因学生方面:1.不重视审题(审题不清)。2.缺少系统的训练,基本能力缺失。如:有效运用所给提示信息的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组词成句的能力等。3.受汉语表达的影响。4.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如:人称、时态、不规则动词的拼写等。5.语言积累少,写作技巧欠缺。如
:公式化的开头句、结尾句的背诵、运用,连词等的运用。6.没有养成良好的规范书写的习惯。7.意识上有问题,存在侥幸心理。教师方面:1.重输出,轻输入。目前学生所学的教材都提供了一些话题新颖、语言地道的小短文,这些小短文为
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但根据课堂观察发现,许多教师不重视教材中阅读短文的有效输入,在学生并未真正熟悉和理解所学的短文时,就急于让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书面表达。2.重汉译英,轻自由表达。学习新的词汇和语法后,教师习惯让学生做句子汉译英
练习,15以此操练和巩固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教师平时布置的作文题几乎也是翻译题,即把一段话或一些句子翻译成英语就成了一篇短文。学生无需审题,无需组织语言,无需考虑如何开头、结尾以及中间如何衔接等,更用不着表达
自己的观点。3.忽视学生必要的语言积累。老师讲的多,学生背诵少。特别是对典型语篇、优秀范文、经典文段的背诵不够。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就不可能有高质量语言输出。4.缺少对学生书面表达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和指导,没有系统的科学的训练计划。应对策略
1.加强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夯实。2.进行最大量的语言输入,高质量的语言输出。主题单元写作任务的教学模式主要围绕两种思路设计:读写结合与说写结合。3.引导学生注重语言积累。“背诵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绉”语言学习只有达
到一定量的积累,才可能有高质量的输出。4.树立阶段目标意识,创新写作教学模式。建议分阶段确立“模仿—借鉴—创新”递进式的写作策略。即在初级写作训练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使用模仿式写作策略。初中生的写作宜从仿写开始。5.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评价学生语言表达的标准要坚持意义、内容和流畅性
领先的原则,其次看其形式和准确性。要以鼓励为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