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一轮经济生活第四课g).pptx,共(62)页,340.344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33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必修1《经济生活》xyyzygp单元主题:为什么要生产(四)靠谁来生产(五)怎样生产(五、六)考点考向概览考点概览考向定位4、生产与消费(共6个考点)(1)生产与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②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③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①公有制为主体②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从知识的考查看:立足生产的宏观背景,重点考查消费的作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如小微企业)发展的经济意义2.从试题类型上看:试题以选择题为主,材料(主
观)题的考查经常将消费的作用融入到扩大内需中考查。基本经济制度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就业和分配制度来考查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回答了为什么要生产以及生产的宏观背景。从为什么要生产看,主要立足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重点强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的宏观背景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主要阐明了为什么要生产,靠谁来生产,怎样生产的问题。所以复习此课时必须把握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消费与就业的关系,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小微企业的经营与作用。从整个教材看,必须认识消费与收入分配
,消费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高考复习策略3.本课时的主线是“为什么要生产”,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结合中央和地方实施扩大内需的措施,特别是扩大农村需求的措施,认识消费的作用,分析扩大内需的必要性。②结合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对比,认识生产对
消费的决定作用。③运用发展生产的有关知识,分析我们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的原因和意义。④结合公有制经济领域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开放政策,国家重视小、微型企业的发展,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⑤结合市场经济中对公有制经济
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分析如何处理二者关系。高考复习策略表现阐释举例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特定的产品只有生产出来,才能谈得上对它的消费,否则就谈不上消费——强调消费什么有了彩电的生产,才有了对彩电的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方式就是怎样消费的问题。高科技电子产品
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的方式——强调怎样消费网上购物;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使用手机游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人们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根源于社会生产的大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消
费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取决于生产的发展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生产的发展刺激了人们消费的欲望没有汽车生产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考点一、1、生产决定消费结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特别提示】(1)消费对象的产生是影响消
费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前提。通过不同的消费对象的消费,可见消费的方式的不同,同时也可以体现消费水平的差异。(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首先是生产决定消费,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注意不是消费决定生产,凡认为消费决
定生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考点一、1、生产决定消费•(2011天津卷)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坐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
的人大多改乘动车。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以往乘飞机出
行的人大多改乘动车,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方式,夏秋季航班计划的调整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说法均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B。B◆牛刀小试◆•(2012天津六校联考)关于产品的设计,“苹果之父”乔布斯曾说:“根据大众的需要去设计产品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需要你去展示给他看。”这一观点体现了()•A.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B.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D.消费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C◆牛刀小试◆考点一、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的积极性。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
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①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
产发展【特别提示】(1)消费对生产的调节作用(2)消费对生产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消费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对生产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我们既要反对重生产、轻消费,也要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更要反对铺张浪
费。【特别提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反作用包括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因此不能把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等同于消费促进生产。与第三课考点一、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特别提示】“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发展,一方面推动收入增长,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
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使人们购买力提高。“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消费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可以带动一个产业或几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考点一、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结论①生产决定消费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
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增加人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重视消费,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扩大国内需
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P89-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考点一、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规律方法】消费的作用:可以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来分析。•【特别提示】扩大
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市场不旺,需求不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必须做到:•(1)消费者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
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3)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4)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6)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新的消费热点。•(7)控制CPI过快上涨,稳定物价,提高
人们的购买力。考点一、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2010四川卷)35.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
用善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说明•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④低碳生活要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解析】题目材料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等都是一些消费行为,这些行为对我国低碳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①正确,②项的消费理念是错误的,不能超前消费,③题干材料中的消费习惯于绿色消费,因此正确。④项是对低碳经济的错误理解,低碳经济会促使人们科学消费,不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所以不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低碳生活的正确感受。B◆牛刀小试◆•(2011课标全国卷)月饼是中国传统
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多样化的月饼消费()•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
化•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解析】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从题中可看出,由于人们对中秋月饼消费的日益多样化,月饼的生产呈现出多样化,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C项观点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故
A项观点错误。B项强调了“消费结构升级”,D项强调了“月饼质量的提高”,均不符合题意。◆牛刀小试◆C•(2012石家庄一模)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4000美元,居民消费将由以物质消费为主转向以精神文化消费为主。音乐、动漫、传
媒出版以及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互联网领域,都将随之出现大的发展。这说明()•①消费结构随经济发展而变化•②消费为社会创造新的劳动力•③消费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④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A◆牛刀小试◆•(2012云
南省一测)14.当今太空技术运用于生活将会引发出新的消费现象,促进与太空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从生产与消费的角度看,这主要说明()•A.消费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B.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C.
消费所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决定作用•D.一个新的消费现象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D◆牛刀小试◆•(2010四川卷)27.2010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颁发了我国第一张互联网电视牌照,标志着我国“三网”融合(即电信网、广播电
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用户只用一条线路就可享受到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三网”融合有利于•①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②促进信息化取代工业化,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③满足人民日益多样的服务需求,不断改善生活质量•④发
展新兴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发挥科技的作用,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①正确。以信息化取代工业化,夸大了信息化的作用,故②错误。“三网”融合,正确体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③正确。④符合“
三网”融合的积极意义,故正确。解答关键是:掌握主干知识,排除②选项。C◆牛刀小试◆•(2012河南商丘市二模)材料二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上,国内消费市场不给力,已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为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近年来一直都在不断地推出
各种有利于振兴内需的政策措施,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很有限,与预期的目标尚有不小的距离。据此,有人认为,当前拉动内需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消费市场之外。•(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当前拉动内需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消费市场之外”的观点进行评析。(
14分)◆牛刀小试◆◆牛刀小试◆(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当前拉动内需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消费市场之外”的观点进行评析。(14分)(2)观点有其合理性。(1分)生产决定消费。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居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根本方法。(3分)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3分)收入和物价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
价总体水平的稳定也是当前着力点。(3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所以,消费环境的改善,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的出台仍是当前扩大内需不可忽略的因素。(4分)•(1)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①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②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分配影响生产,分配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劳动者的消费水平,进而影响到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③
分配影响消费。从国民收入的角度看,国民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个人收入的角度看,个人消费品分配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家庭收入,进而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活动。④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只有通过交换,生产者才能得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才能将产品卖出去实现产品的价值,否则生产无法进行;只有通过交换,消费者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如果交换不畅,则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考点一、3、发展生产的意义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理论原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物质资料
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现实原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3)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三个“才能”(4)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一是从生产力角度: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从生产关系角度: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
部分。三是从人才角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四是从科技角度: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考点一、3、发展生产的意义•【特别提示】准确理解我国的改革(1)改革的内容:生
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注意:不是根本制度的改变。(2)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根本制度的改变。。(3)改革的目的: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
力。(4)改革的作用: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考点一、3、发展生产的意义•(2012石家庄一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势头不减,“十一五”更是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二五”规划却调低年均增长目标,与“十
一五”规划相比降低半个百分点。“十二五”规划主动“变挡减速”,充分表明•①我国始终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③我国更注重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④我国的经济发展要为
经济转型和改善民生腾出空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牛刀小试◆考点二、1、公有制为主体1、基本经济制度(1)是什么--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公有制占
主体,二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主体)非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与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从根本上说——由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2)为什么--原因。(2)为什么:第一,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二,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根本原因: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原因: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1、基本经济制度(1)是什么:(3)怎么办----态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
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公有制经济2、公有制经济(1)地位:公有制经济是主体,是
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内涵: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下一页的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的比较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的国有\集体成分含义地位作用态度联系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部分劳动者占有不同所有制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发展\壮大支持\鼓励\帮助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支柱\经济命脉\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国
有成分\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增强\提高主导作用体现\吸收\缓解\增加\发挥\实现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①从地位看,都是公有制的组成部分,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从作用看,它们的发展、壮大对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我国经济
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发挥着重要作用。(3)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①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同,公有制是就所有制的性质而言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②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例:股
份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③合适的实现形式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④股份制就资本组织形式看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就所有制性质看不一定是公有制经济。(
4)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措施)•①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②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
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不是国有资产)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考点二、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1、含义:
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2、意义:发展壮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3、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
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而不是简单的数量上,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运行态势和重要缺有资源。【特别提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区分(1)公有制经济的
主体地位:主要强调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和产业有所差别。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强调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主要体现在
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3)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的联系: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企业
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控制力、影响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区别侧重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主体”是个比重概念,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支配地位和对国民经济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主导作用(
“主导”是个劝重概念,指主要的并且能引导事物发展的方向的作用。)表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联系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所以
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控制力、影响力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不能简单理解为数量分布上的优势。都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区别国有经
济集体经济区别含义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它主要体现在控制力
上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态度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国家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
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提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发挥控制力,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海南卷7)某奶牛养殖大县的一百多农户自发成立“奶联社”,将奶牛集中起来,由奶联社组织养牛能手对奶牛统一饲养、管理;每头牛作价5000元入股,固定分红,5年返利
6000元。入社后奶牛的饲养成本下降,奶牛的产量上升,奶价因原奶质量提高而上升。从所有制性质上看,奶联社属于A、个体经济、混合所有制B、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C、混合经济、股份合作制D、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从题干中看出,奶联社的经营从所有制性质看属于集体经济,“每头牛作价5000元入股,固定分红”体现了股份合作制的特点,故B项正确。◆牛刀小试◆•(2012大连质检)截至2007年初,全国国有企业共计11.9
万户,比2003年减少3.1万户,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实现利润却比2003年增长147.3%;企业资产总额比2003年增长45.7%;三家国有企业进入2007年世界100强企业排行榜。这说明()•A.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在逐步加强•B.国有经济的质量和竞争力在提高
•C.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D.国有经济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解析】此题考查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我国国有企业利润不断上升,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可见答案为B。公有制经济占主体,故排除C。此题没有涉及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和管理制度改革,故A、D脱离
题干。◆牛刀小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不同点含义特点作用相同点个人或家庭占有\自己劳动为基础\成果归劳动者生产资料私有\雇佣劳动为基础\取得利润为目的外国、港澳台投资者\独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
\经营灵活等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管理方法先进利用\发展\促进\扩大\方便\增加发展\满足\吸收\增加引进\学习\扩大\增加地位:都是我国现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在发
展生产、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就业、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种基本形式的比较考点二、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区别性质社会主义性质非社会主义性质(私有)成分国有经济、集体
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地位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特别提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对比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不同点作用决定社会主义性质,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基础,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有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生产,促进就业,繁荣市场,解决资金不足等
方面,有较大作用态度巩固和发展鼓励、支持、引导相同点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地位平等,公平竞争;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现状;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特别提示】区分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①社会主义经济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提示】正确理解公有
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①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决定我国的经济性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
最大;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②二者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都要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和约束,都在市场中公平竞争。③国家对待
措施:两个“毫不动摇”•(2010江苏高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石油产业等领域,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投资设
置附加条件,这是为了•①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②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障碍•③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体现了公平竞争,消除歧视
性障碍以及发挥市场的作用。①②④应选;“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投资的准入门槛”,本身是错误的,③不选。C◆牛刀小试◆•(2011高考江苏卷8)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
是23%、13%和64%。这说明•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在投资总量中,三种经济成分都占相应的比例,体现C;A、
B观点正确,但题干没有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观点错误。◆牛刀小试◆C•(2012皖南八校三联考)在7月5日召开的2011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全国工商联主席指出,我国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GDP的50%以上。这意味着•①非公有资产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我国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③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在国民经
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是主体,非公有制是重要组成部分。①②本身错误,不选。③④符合题意。B◆牛刀小试◆•(2012滨州模拟)2010年,中国非国有中小企业在工业领域所创造的GDP中的比重由2009年的32%上升到40%,而就业水平超过60%。这表
明非公有制经济()•A.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B.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控制着我国的经济命脉•D.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解析】通过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可见其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故答案为B。公有制经济是主体,排除A。国有经济
控制着我国的经济命脉,排除C。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排除D。B◆牛刀小试◆•(2012中山质检)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体工商户条例》的配套规章,办法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
有制经济发展的角度,优化了个体工商户登记流程,规范了登记管理,强化了登记机关的服务职责。这表明()•A.各类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B.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国家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D.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
导•【解析】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占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辅助成分,排除A。个体、私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排除B。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排除D。C◆牛刀小试◆•(2012西城模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经济以每年20%~30%的速度在增长。据统计,私营
企业现有221万家,吸纳了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内的从业人员共2931万人,创造产值占我国GDP的1/5,缴纳税款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10。这表明()•①私营经济为扩大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②私营经济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③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④私营经济已经取代公有制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③•【解析】从题中可知①③是正确的,应选。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②④本身错误,不选。A◆牛刀小试◆•(2012北京西城二模)目前,我国的金融
业基本上是由国有金融机构垄断。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这一政策•①有利于调节个人分配,促进自由贸易•②有利于打破金融垄断,完
善市场体系•③有利于平衡经济总量,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④有利于拓宽投资渠道,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B◆牛刀小试◆•【误区警示】解答考查所有制结构方面的选择题,要注意几个易错点:•(1)非公有制经济属于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组成部分,并非社会主义经济。•(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并非每个地方都占主体地位。•(4)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并非国有资产。•(5)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
的地位是平等的,体现平等竞争,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是主体,非公有制是重要组成部分。◆牛刀小试◆•(2012广东茂名一模)材料二:近年我国的民间借贷市场迅速膨胀。专家称,一方面,民间借
贷可以暂时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同时也使部分私人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获得更多收益,但另一方面高额利息重压之下,一旦企业无力还本付息,将导致大量的民间借贷资金血本无归,进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及社会稳定。•材料三: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九条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
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有: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税收扶持力度•(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评“只要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就行了,对于小微型企业让它们自生自
灭吧”的观点。(10分)◆牛刀小试◆•(2)①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从而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3分)•②以小微型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小微型企业有利于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有
利于增加就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有利于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国家也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小微型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不是让其自生自灭。(5分);•③坚持公有制为主
体,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从而也坚持、完善和发展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分)◆牛刀小试◆•〖名师点睛〗:•一个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两个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关系。•两个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个比较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
济的地位;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高考复习策略再见考点一、1、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强调消费什么的问题。(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强调怎样消费的问题。(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结论:物质资料的
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生产决定消费【特别提示】“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发展,一方面推动收入增长,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使人们购买力提高。“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消费
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可以带动一个产业或几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规律方法】解答有关消费的试题必须立足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来分析。(1)扩大内需可以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分配(收入)与消费、交换(物价)与消
费的关系来分析。(2)消费的作用:可以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来分析。考点一、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阐释举例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
动力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消费具有导向作用、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近几年,由于人们对健康和休闲的需要,美容、健体、娱乐、旅游
业随之兴旺发达起来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其再生产都是通过人自身的休息、睡眠,以及消耗食物、娱乐服务等消费来实现的新的、较高水平的消费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考点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3)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关系:国有经济是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控制力、影响力。•【思维拓展】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制度与体制保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一般包括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专指所有制结构。•(1)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考点五、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2012山东德州二模)2012年我国将进一步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其积极作用在于()•①完善基本经
济制度,促进相关产业发展•②促进公有资本量的增加•③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④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中平等竞争•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C◆牛刀小试◆•(2012武汉市4月调研)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
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指出,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方案》表明私营经济作为市场主体可以平等参与
金融市场竞争•②出台《方案》是国家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金融秩序的举措•③《方案》实施有助于拓宽小微企业投融资渠道•④民间资金参股村镇银行的前提是该银行属于股份有限公司•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A
◆牛刀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