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上海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pptx,共(82)页,341.466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33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宏观经济学©版权所有:夏纪军2003保留所有权利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学◼参考书目:⚫《宏观经济学》DornbuschandFishe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acroeconomics,G.Mankiw⚫Economics,Samuelsona
ndNordhaus,16th⚫《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Snowdon(斯诺登)等商务印书馆2第一章导论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问题与流派◼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4第一章导论导论◼学习目的:◼对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有一个基本了解◼明确学习宏观经济学能够
帮助大家解决什么问题。5第一章导论引言◼微观经济学⚫讨论个体经济行为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分析市场在协调个体行为中的作用,以及由于不完全信息、外部性或不完全市场所导致的市场协调困难(MarketFailure)6第一章导论引言◼宏观经济学⚫讨论总体经济行为⚫分析一个国家经济
增长和波动背后的原因。7第一章导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似之处:⚫分析方法相同:均衡分析⚫分析工具:需求与供给模型8第一章导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主要差异:⚫所分析的问题不同:◆个体经济行为VS总体经济行为◆例1:宏观分析中消费总量
的决定,一般忽略具体消费者的消费组合的选择,而是直接将消费量总量与当期总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联系起来。),(PYCC=9第一章导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主要差异:例2:微观分析被假设给定的变量,往往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对象。企业的产出
决策分析:宏观分析中,总体物价水平的决定则恰恰成了分析的对象。),(iiiPPQQ−=i10第一章导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总体物价水平变化vs个别商品价格变化⚫例3:上海房地产价格2002.8-2003.8房地产价格上涨了20%,考虑一个投资者在2
002.8以4000元/m2卖入,到2003.8以4800元/m2卖出,请问实际利润率是多少?11第一章导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例3:上海房地产价格◼情形1:总体物价水平保持不变⚫实际利润率为:20%◼情形2:总体物价水平也上涨20%⚫实际利润率为0%12第一章导论微观经济学与
宏观经济学◼结论1:要确保个人投资获得高利润必须准确预测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化;◼结论2:在观察到商品价格变化时,需要区分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化与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货币幻觉:把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所引起的价格上升看作是相对
价格的上升。◼例4:名义工资上涨与收入水平的变化13第一章导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分析与物价水平的预测◼需要知道:⚫总体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为什么某些时期物价快速上涨,如1988;1994年⚫而某些时期物价不涨,反而下降?如1998,1999年14第一章
导论-50510152025301990199424.11999-1.4图1:1990-2001中国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速度年份15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问题◼问题1:通货膨胀◼问题2:经济增长◼问题3:失业问题16第一章导论宏
观经济问题◼问题2:经济增长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1980-2001中国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5%⚫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韩国、新加坡在当年经济起飞阶段平均增长速度为6-7%。17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问题◼问题2:经济增长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能否继续?◼中国经济崩溃论
18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问题◼问题2:经济增长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政府又能够做些什么?19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问题◼问题3:失业问题◼中国就业问题:⚫A、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B、城市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
⚫C、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20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问题◼问题3:失业问题⚫中国就业问题:◆A、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保守估计:现在农村有2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这一问题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现在农村农民工大约在2000万21第一章
导论宏观经济问题◼问题3:失业问题⚫中国就业问题:◆B、城市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城市工人下岗的特殊性:⚫劳动技能老化⚫年龄都在40岁以上,承担着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22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问题◼个人下岗所造成的社
会问题⚫家庭悲剧⚫社会稳定◆城市工人是一支有组织的政治力量23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问题◼问题3:失业问题⚫中国就业问题:◆C、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断恶化的就业形势⚫2003年6月:应届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60%远远小于一般年份的90%◼历史表明:大学生是一支最为活跃,也最有战斗力的政治力量,如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以及89年的学生运动。24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问题◼概括:◼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短期经济波动问题⚫失业:真实经济波动⚫通货膨
胀:名义经济波动◼宏观经济学是分析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波动背后的原因。25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大萧条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1936年MynardKeynes出版的AGeneralTheoryofEmployment,InterestandM
oney26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大萧条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30年代以前的古典经济学观点◼认为市场具有持续的出清能力,能够保证经济的充分就业,◼其典型代表就是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不影响实际经济活动◼也就是说货币是中性的27第一章导论
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大萧条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1929年10月24日、29日连续经历“黑色星期三”和“黑色星期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9.5%。◼随后,一场股市危机逐渐蔓延,演变成世界性经济
危机。⚫到1933年,美国国内产出总量比1929年下降30%,而失业率从1929年的3.5%上升到1933年的25%,而且在整个30年代平均失业率达到18%。28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大萧条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危机→经济理
论危机◆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持续的大规模失业,人继续一种新发理论来解释大危机。◼经济危机→意识形态危机与政治危机◆100个人里面如果只有1、2个人找不到工作,我们还可以用个人原因来解释,但是100个人中有25个人长期着不到工作,那么就很难再归咎于个人,人们就开始怀疑这个制度出
现了问题。29第一章导论30年代美国的失业队伍30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1936年MynardKeynes⚫AGeneralTheoryofEmployment,Interes
tandMoney31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凯恩斯理论:⚫在《通论》中凯恩斯抛弃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出清假设,引入价格粘性,提出有效需求理论。认为大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的萧条。32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凯恩斯理论
⚫价格粘性(StickyPrice):价格调整滞后于市场供求的变化,导致经济均衡中供给往往不等于需求。1P2PPQD0S1S1Q2Q33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二战后凯恩斯理论得到广泛的接受⚫Hicks,Samuelson,Modilianni以及Tob
in等经济学家将凯恩斯理论转化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在60年代达到了它的顶峰。34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由于市场存在价格粘性,需要政府进行积极的需求管理来慰平经济波动。其基本主张就是政府应该积极干预经济。35第一章导论宏
观经济学思想流派◼1.2.2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传统与货币主义学派的兴起⚫凯恩斯主义提倡的政府积极干预主张与西方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相冲突。自由主义者认为政府越小越好。36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M.Friedma
n与货币主义学派⚫理论上:恢复古典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具有中性。⚫政策主张上:认为稳定的货币政策是实现经济稳定的基础,主张实行单一制货币政策,使每一年的货币供给增长保持相同的速度。反对政府积极行动。37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7
0年代滞胀经济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双高经济问题: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经济在停滞的同时,陷入了高通货膨胀。◼【Stagflation】◼传统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具有交替关系,无法解释这一经济问题。3
8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70年代滞胀经济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Lucas、Sargent等青年经济学在继承货币主义传统基础上,结合理性预期假设与古典经济学中的市场出清假设,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进行了全面
批判。39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三大基本假设:◆经济个体是理性的最大化决策者◆市场具有持续出清能力,不存在价格粘性◆预期是理性:经济个体将有效利用可获得的所有信息对未来作出最好的预期。40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理性预期理论是他们最富有创新之处→理性预期革命→理性预期学派◼但是,其思想的精髓在于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41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基本观点:◆理性的个体面对经济变化作出最优反应,政府干预只会使经济变得更糟。◆认为价格粘性不具有
理性的微观基础,凯恩斯理论是建立在不合理的假设基础之上。42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1.2.3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传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崩溃◼凯恩斯复兴运动⚫吸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合理内容⚫为价格粘性寻找理性基础:◆从信息问题与价格调整成本角度解释价格粘性43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
想流派◼1.2.3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代表人物:Berkley大学的Akerlof、Yellen和Romer,Stanford大学的Stiglitz,MIT的Blanchard,以及Havard的Mankiw。◼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
44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对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具有理论的完美性◆但缺乏经济现实性⚫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经济现实性◆但理论模型上存在缺陷45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思想流派◼概括:◼两个主要的思
想传统⚫传统1:信奉放任市场自由运行是最好⚫传统2:相信政府干预对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46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保7争8◼疑问:⚫如果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一个百分点会对就业形势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7%是中国经济的底
线?⚫经济增长率为什么不是越高越好?◼理解政策目标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47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政策目标:⚫稳定的物价⚫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48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政策目标:⚫稳定的物
价◼通货膨胀率: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速度◼通货膨胀的成本:⚫财富再分配:财富从货币持有者转移到了实物资本持有者。⚫打乱经济秩序:市场价格的信号传递功能失灵;商品交易出现抢购;金融交易风险加大;49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政策目标:⚫高经济增长率◼GDP是指一个
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量。记为◼潜在GDP:指一个经济在保持价格稳定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资源所能够达到的最高产出水平。yy~50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政策目标:⚫高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与经济
周期⚫经济高涨期:⚫经济萧条期:yy~yy~yy~51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政策目标:⚫低失业率◼失业的成本:⚫个人成本:个人收入、个人尊严(心理成本)⚫社会成本:◆资源的闲置◆失业问题的政治性52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政策目标
之间的关系◼Okun(奥肯)定律(1962):增长与失业⚫实际GDP增长率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率降低2个百分点,那么就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个1百分点。)~(5.0yyu−−=53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Phillips(1958)曲线:通
货膨胀与失业率的交替关系⚫通货膨胀越低,失业率越高Pu54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关于Phillips曲线的现代观点:⚫短期内存在交替关系,但是随着预期的改变会发生移动⚫长期内不存在交替关系◼目标冲突与政策争论55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两类基本工具⚫财政政策⚫货币
政策56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2.2.1财政政策⚫政府支出◆政府采购:政府对产品与服务的购买,如军火采购、建造高速公路、公务员工资支出,◆转移支付:纯粹的收入在分配政策,不涉及商品交易,如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税收政策◆个人所得税◆间接税、企业所得税GTR57第
一章导论政府采购转移支付个人所得税间接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收入消费投资产品与服务的需求财政政策作用机制产出与价格58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2.2.1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59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2.2.2货币政策⚫政府通过管理货币供给、信贷规模以及金融系统来调控
货币供给量与利率水平60第一章导论货币的供给金融系统管理信贷政策信贷的可得性利率(信贷成本)信贷消费信贷投资产出与价格产品与服务的需求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61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案例1:房地产市场过热与“121”文件◼文件的主要目标:⚫降低购买第二套房产的按揭贷款比例⚫提高获得房
地产贷款的开发商资格◼文件的政策目标⚫稳定房地产市场62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案例1:房地产市场过热与“121”文件◼文件实施可能的结果⚫房地产价格趋于稳定甚至下降⚫出现大量烂尾楼◼文件发布的实际含义⚫
向市场传递政策信号,希望市场作出积极反应,减少房地产投机活动,调整房地产投资结构63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2.3国际经济联系与对外经济政策◼2.3.1国际经济联系渠道⚫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帐户64第一章导
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2.3.2对外经济政策◼对外政策的直接目标⚫扩大净出口量(NX)⚫吸引国际投资资本或扩大资本的海外扩张◼对外政策的最终目标⚫三个国内宏观经济目标65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2.3.2对外经济政策◼对外
经济政策工具⚫贸易政策:关税、配额、技术壁垒、出口退税⚫国际金融管理◆汇率政策◆资本帐户管理◆公开市场操作66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2.3.2对外经济政策⚫案例:人民币升值问题◼人民币升值收益⚫有利于资输出⚫提高中国居民在国外的购买力67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案例:
人民币升值问题⚫人民币升值成本◆降低净出口量◆不利于引进外资(降低了外币在中国的购买力)→减少国内就业机会,不利于经济增长68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案例:人民币升值问题⚫潜在的成本:升值预期下的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对国内经济
的冲击。◼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国内资本市场泡沫⚫国际投机资本的获利手段:汇率差⚫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资本流入→造成资本市场泡沫→资本流出→资本市场崩溃69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案例2:人民币升值问题◼政府的应对手段:⚫第一道防线:资本帐户管理,限制投机资本的流入,提高其操作成本。⚫第二道防线
:公开市场操作,稳定现行汇率⚫放宽外汇管理政策,缓减外汇供给压力。70第一章导论案例2:人民币升值问题◼案例2:人民币升值问题⚫干预政策的负面作用◆过量扩大人民币供给量:将造成国内通胀压力◆购入过量国外资产,加大了汇率风险。71第一章导论总
需求与总供给模型◼3.1总需求与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指经济中不同部分对国内产品与服务的意愿购买量。⚫记为AD(AggregateDemand)◼总需求的构成NXGICAD+++=72第一章导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3.1总需求与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价格越低,总需求越高◼AD
曲线的移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AD的影响0AD2AD1ADPQ73第一章导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3.2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指的是一国企业愿意生产和出售的产品与服务总量,⚫记为AS(AggregateSupply)74第一章导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3.2总供给与总供
给曲线◼AS曲线:价格水平越高,生产积极性也就越强,所以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AS约束:潜在产出◼AS曲线的移动⚫成本冲击⚫技术冲击0AS1AS2ASQP75第一章导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3.3总体经济均衡⚫生产者:
没有积极性调整产出水平⚫需求者:没有改变购买两的原望ADASQPePeQE76第一章导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案例1:1995-97的软着陆与1989-90的硬着陆◼1995-97的软着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重点抓金融秩序的整顿。◼1989-99
的硬着陆⚫全面收缩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77第一章导论0246810121416GDP增长率年份1980198919921980-2001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9.578第一章导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案例3:1995-97的软着陆与198
9-90的硬着陆97AD94AD88AD90ADASAS79第一章导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案例4: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经济◼成本冲击与总供给萎缩QP0AS1ASAD0P1P1Q2Q80第一章导论课程概要◼围绕AD-AS模型展开,分
析三个基本问题⚫Ch2:国民经济核算⚫Ch3-6:分析总需求,并通过IS-LM模型分析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力⚫Ch7:分析总供给部分⚫Ch8-9:讨论国际经济联系对国内产出与价格的影响⚫Ch10:介绍经济增长理论⚫Ch11:
分析通货膨胀⚫Ch12:介绍现代宏观经济学两大流派81第一章导论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