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讲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pptx,共(49)页,350.698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32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讲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目的与要求:主要对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介绍。通过学习,要求学员对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国际收支失衡的界定、原因、效应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国际储备的
基本概念、构成及其管理问题进行介绍;从而为分析和理解一个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奠定基础。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s,BP)1.狭义的:它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外汇收支。只要涉及外汇收支的经济交易,就
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2.广义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其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1.它是一个流量概念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因此,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区别:“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2.国
际收支记录的是经济交易与字面含义不同,国际收支与“收支”没有关系,而是与“交易”联系在一起交易有四大类:一是交换:指一个交易者向另一个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并从对方得到价值相等的回报,如出口贸易;二是转换:一个交易者向另一个交易者提供一宗经济价值,但并未从对方得到任何补偿,如援
助等三是移居:一个人把住所从一经济体搬迁到另一经济体的行为。四是其他根据推理而存在的交易:如国外直接投资收益的再投资正确理解国际收支概念正确理解国际收支概念•3.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必须是在一国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在国际收支概念中,对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所依据的是居民原则而非公
民原则。•居民者——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也!(指长期在该国从事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单位(包括个人、企业、非盈利团体和政府)•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域包括:该国政府所管辖的地理领土、该国的天空、水域和国
际水域下的大陆架、该国在世界其他地方的飞地,如大使馆、领事馆等•不包括坐落在一国地理边界内的外国政府或国际机构使用的领土飞地。(即IMF、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是任何国家的非居民)•所谓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是指该单位在某国的经济领土内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里,已
大规模从事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或交易,或计划如此行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就个人居民而言,移民属于其工作所在国家的居民,逗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留学生和旅游者也属于其所在国家的居民;但官方外交使节和驻外军事人员则一律属于其所在国家的非居民。就非个人居民来讲,企业属于其从事经济活动所在国
的居民;各级政府和非盈利的私人团体属于其所在国的居民;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性机构则属于任何国家的非居民。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将国际收支根据一定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报表。•是全面系统地
记录和总结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是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的重要文件,也是各国制定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录原则会计科目划分为借方和贷方借方科目为资金占用类科目,反映对外支付贷方科目为资金来源类科目,反映接受付款借方科目增加记“-”,贷方科目增加
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凡是引起外汇流出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借方,凡是引起外汇流入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贷方。值得强调的是:影响记入借方还是贷方的只是货币流动的方向。凡是引起货币流入本国的交易项目或者使本国货币
流出减少的交易项目都记入贷方;凡是引起货币流出本国的交易项目或者使本国货币流入减少的交易项目都记入借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组成部分。通常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与平衡项目。国
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构成大体如下:一、经常项目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与该国国民收入账户具有密切的联系。经常项目通常包括:商品(Goods);劳务(Services);收益(Income);无偿转移(Transfers)。•
无偿转移,也称为经常转换,指不以获取收入或支出为目的的单方面交易行为,包括侨汇、无偿援助和捐赠等•按实施转移的主体分为政府单方面转移和个人单方面转移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二、资本和金融账户–所映一国与他国之间的金融资产的相互转移,与该国的国际借贷有着极
其密切的关系。•资本账户: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资本转移:记录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与固定资产收买或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如捐赠和债务注销–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记录不是由生产创造出来
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收买或出售,如土地、专利等;–金融账户:包括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交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资本的类型对资本金融项目作以下划分:直接投资——直接投资者须拥有企业10%或以上证券投资——证券投资的利息收入或支出按净额记
录在经常账户下,但本金还款记录在金融账户下三、平衡账户平衡账户中包括错误与遗漏、官方储备等项目1.储备资产也即官方储备,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或逆差时,该国货币当局所拥有的、可以用来平衡国际收支的储备资产,包括货币性黄
金、外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往往是出于对冲私人部门国际交易影响的目的而发生,也被称作平衡项目。特别注意:从记账方法上,储备与相关项目是反向记录:增加记入借方,减少则记入贷方。2.错误与遗漏该项目是一个人为的项目,用来轧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由于
统计疏漏而引起的借贷差额。设置原因:隐瞒交易导致原始资料失真;技术困难造成交易记录不完全;各子项目分别统计,口径难以一致功能: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贷双方实现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记录方法:如果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和储备与相关项目三个账户的贷
方出现余额,则在净差额与遗漏项下的借方列出相应的数字如果以上三个账户的借方出现余额,则在净差额与遗漏项下的贷方列出相等的数字计算案例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和储备与相关项目=-净差额与遗漏或者: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储备与相关项目+净差额与遗漏)•1、该国该年BOP差额是多少?•2、
请简要分析一下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3、外汇储备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某国的BOP表单位:百万美元商品:出口194716商品:进口—158509服务:债权23778服务:债务—31288收入:债权10571收入:债务—28545经常转移:
债权5368经常转移:债务—424资本账户—26直接投资36978证券投资—11234其他投资—18077储备和相关项目—8652错误与遗漏—14656贸易差额经常帐户差额基本差额官方结算差额综合差额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测度•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Tra
nsactions)(线上项目)–微观主体出于各自目的主动进行的交易活动–体现微观个体利益,具有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自主性交易=经常账户+资本金融账户•调节性交易(AccommodatingTransacti
on)(线下项目)–货币当局出于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维护本币汇率稳定等目的而进行的交易,也称弥补性交易–体现一国政府意志,具有集中性和被动性的特点调节性交易=储备及相关项目•判断标准——衡量国际收支平衡与
否,关键看自主性交易是否达到平衡,基本国际收支差额是重要指标•自主性交易收入>自主性交易支出=盈余•自主性交易收入<自主性交易支出=赤字•但是,按交易动机识别国际收支与平衡与否的方法在理论上看虽然很有道理,但在统计上和概念上却很难精确区别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所以,这种
识别B/P差额的方法仅仅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迄今为止,还无法将这一思维付诸于实践。•所以,实践中只是运用前面介绍的一个差额指标进行分析。如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等。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分类•偶然性失衡——由于
一次性的突发事件而造成的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暂时失衡:引起冲击的因素消失后自动恢复正常•周期性失衡——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所处的阶段不同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短期、轻微的失衡:这一阶段过后,国际收支自动趋于平衡•一国采取国内财政与货币政策、与贸易对手国合作
,可消除消除周期失衡。•收入性失衡——由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减少;各国经济增长率的不同导致国民收入的相对增减,进而导致进出口水平的相对变化•结构性失衡——一国经济结构失调(
如产品供需结构失调和要素价格结构失调)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本国产品的供需结构无法跟上国际市场上产品供需结构的变化;本国的生产要素价格无法正确反映该国资源的供需状况•货币性失衡——由一国价格、利率或汇率
等货币性因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货币数量发行不当→物价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利率低于别国利率→资本外流增加、内流减少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分类逆差的影响•本币汇率下浮•外汇储备减少•货币供应减少•利率上升•经济增长率放慢•失业增加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的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
响顺差的影响•本币汇率上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加剧通货膨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引起国际摩擦•如贸易收支顺差大,国内可供使用资源减少,影响本国家经济发展•储备资产的收益率低于长期投资的收益率国际收支失衡的自觉调节•所谓自
觉调节,是指不考虑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系统内其他变量与国际收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国际收支失衡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其他经济变量发生变化,后者又反过来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缩小的趋势。•在国际金本位下的自觉调节——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在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制下的自觉调节1.
价格机制2.收入机制3.利率机制•纸币本位浮动汇率制下的自觉调节汇率的自由波动金本位制下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18世纪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在国际金本位制下,由于黄金直接充当货币(铸币)参与流通,和金本位制的游戏规则: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因此
,国际收支(贸易收支)差额直接影响该国的货币供给量,进而通过影响物价的变化而影响进出口,达到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黄金流出物价水平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顺差黄金流入货币供给增加物价水平上涨出口
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逆差货币供给减少纸币本位固定汇率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1.价格机制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增多,容易导致国内物价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上升,从而减弱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国际收支顺差逐步减少直到平衡。反之亦然。2.收入机制•收入机制是指,当国际收支失衡时,国
民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改变,从而通过影响总需求及进口需求使贸易收支改善。国际收支逆差国内Ms减少利率提高投资下降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收贸易支改善3.利率机制•利率机制主要是通过对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调节平衡国
际收支。•尤其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国际收支逆差而导致的货币供应量改变从而影响利率水平进而使逆差得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本币供应量相对减少本币利率相对上升本国金融资产收益率上升资金外流减少资金流入增加国际收支逆差改善纸币
本位浮动汇率制下的自动调节•汇率的自由波动当一国出现严重赤字的时候,不需要本国进行外汇储备的操作,而是通过汇率的自动变化来调节。即赤字导致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因而本国出口增加、进口下降,最后赤字降低,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国际收支失衡
的政策调节外汇缓冲政策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需求变更政策需求转换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管制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政策调节体系外汇缓冲政策•是通过动用黄金外汇储备(即缓冲体)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造成的国
际收支失衡的影响•一般做法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当BP失衡时,货币当局运用该基金在公开市场操作,买进或卖出外汇,消除超额的外汇供求。外汇平准基金——ForeignExchangeEquilibriumFund,指货币当局拨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和本国货币建立的基金,货币当局建立外汇平
准基金的主要目的是调节临时性、偶然性的BP失衡。•优点:操作简单、收效较快,使外部失衡的影响止于外汇储备–局限性:动用储备,数量有限;借外债,有债务压力。国际储备及管理(InternationalRese
rve)主要内容❖国际储备的概念及构成❖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中国国际储备问题分析国际储备的概念•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能随时用来弥补国际收支差额,能随时用来国际弥补国际收支差额,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和作为对外偿债
保证的国际普遍接受的各种流动性资产的总和。•国际储备的基本性质:一是官方性;二是普遍接受性;三是流动性;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是一国国际清偿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国拥有充足的国际储备,说明该国国际清偿能力较强,能够从容应
付对外支付和按时清偿到期债务,因此具有较高的国家信誉。•但国际储备只是部分的国际清偿力。一国全部的国际清偿力包括一国政府可能直接和间接得到的一切对外支付手段。因此,国际清偿力的概念要比国际储备的概念广泛得多。•国际清偿力=现有储备(国际储备)+借入储备
•,国际储备仅是一国具有的现实对外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力则是该国具有的现实对外清偿力和潜在对外清偿力的总和。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黄金储备(GoldReserves)•外汇储备(ForeignExchangeReserves)•在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Re
servePositionintheFund)•特别提款权(SpecialDrawingRight,SDR)黄金储备(GoldReserves)•它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monetarygold)•自1976年,黄金非货币化后,其国际储备地位大为削弱
•仍然作为政府保值手段我国黄金储备数量(万盎司)1999年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126712671608192919291929192919292007年2008200920102011.419291929338933893389外汇储备(ForeignExcha
ngeReserv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可兑换货币和用它们表示的支付手段。•主要包括国外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现钞和外国政府债券。•充当外汇储备资产的货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在价值比较稳定,或者说具有稳定的
购买力。中国历年外汇储备1950---2003年单位:亿美元年份储备年份储备年份储备19501.5719682.46198620.7219510.4519694.83198729.2319521.0819700.88198833.7219530.919710.
37198955.519540.8819722.361990110.9319551.81973-0.811991217.1219561.17197401992194.4319571.2319751.83
1993211.9919580.719765.811994516.219591.0519779.521995735.9719600.4619781.6719961050.2919610.8919798.419971398.919620.811980-12.9619981449.5919631.
19198127.0819991546.7519641.66198269.8620001655.7419651.05198389.0120012121.6519662.11198482.220022864.0719672.15198526.442003
4032.51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情况图表•图表1:1547165621222864403360998189106631528219460239922847331975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19
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1H11(亿美元)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1H11(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储备部分提款权:即会员国向IMF认缴份额中的25%的可兑换货币也叫普通提款权信用提款权:其余四档,使用条件逐渐严格是指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档头寸加上债权头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可以无条件地提取其储备头寸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特别
提款权(SpecialDrawingRights,SDRs,)——特别提款权,也称纸黄金,是IMF为了解决成员国国际清偿力不足问题而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资产。它根据参加国在IMF中的份额按比例进行分配。会员国可以用它向IMF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用以干预外汇市场或弥补国际
收支逆差,或直接用它来偿付对IMF或其他成员国的官方债务,。与其他储备资产相比,SDR有着显著的特点:(1)它是一种凭信用发行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记账单位(2)由IMF按份额比例无偿分配给各成员国。(3)具有严格限定用
途,即只能在IMF及各国政府之间发挥作用,任何私人企业不得持有和运用,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国际储备规模管理国际储备规模管理的含义——从一国对国际储备资产需求的角度,确定最适度的国际储备量。1、影响一国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1)国际收支流量及稳定性(
2)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3)汇率制度。(4)进入国际金融市场金的融资能力(5)本国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6)外汇外贸管制程度(7)国际金融合作程度适度国际储备需求水平测算方法•储备/进口比例法(RatioApproach):由于它简单易行,迄今这一理论对于分析和界定各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仍然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般认为,国际储备应能满足三个月的进口需求,这个比例按全年储备对进口的比例计算为25℅。•储备/债务比例法: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理论观点。该理论认为外汇储备规模与外债规模之间应保持一定比例关系。对各国历史资料计量回归的结果认为这一比例应基本保持在40%左右,即外
汇储备量约等于全部外债余额的40%。这反映一国持有储备作为对外借贷的信用保证的作用在强化。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从1993年212亿美元的总额到2006年迈上1万亿美元台阶,用了13年的时间。然而,从1万亿美元到2
011年突破3万亿美元,仅仅用了不到5年。•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大约为3.2万亿美元,规模居世界第一。•巨额的外汇储备显示了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然而如此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出路:一方面,需要渐进审慎
地推进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另一方面,要从根源上推动国际收支平衡,控制外汇储备增量。外储过多将加大货币调控难度•外汇储备增加会导致人民币市场投放量增加,带来基础货币的增长。•而过多投放货币,就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和严重的货币贬值,进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巨额外储令货币政策严重受困•
为了控制货币供应量,央行不得不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的方式回笼资金。这样就导致央行货币政策陷入困境:•一方面,为抑制人民币升值过快而不断购汇,相应扩大货币投放;•另一方面为防止通货膨胀又不得不采取措施予以对冲,大量回笼货币
造成资金闲置。•一方面,货币过多,面对通胀,理应较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如果较大幅度提高利率,有可能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流入中国并带来新问题。这又迫使中央银行使用利率工具时慎之又慎。大量的外汇储备带来投资难题•尤其在当前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
不稳定给一向以“安全”为首要原则的外汇储备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中有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也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是一个分散的货币结构组合。•并非是投资等级高的产品就可以购买。因为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3万多亿,这么多的资金去购买
金融产品,还要考虑所投资产品的市场容量够不够大、市场流动性好不好、对抗通胀能力强不强等因素。•增持黄金?中国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必然引起市场的强烈反映导致金价大幅上涨、推高增持成本。因此,中国应该低调地、动态地、
持续地、有步骤地增加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的比例。外汇储备管理释疑1.有观点认为,我国外汇储备是国内千千万万企业或个人用实实在在的商品、能源、资源以及隐性的环境代价换来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正确吗?我国外汇储备是由人民银行通过投放基础
货币在外汇市场购汇形成的。购汇所使用的本币资金直接来源于中央银行的负债,反映为中央银行负债的增加,因此外汇储备直接体现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与相应的央行负债对应。在人民银行买入外汇的时候,已经向原外汇持有人支付了相应的人民币。换句话说,外汇储备形成过程中,企
业和个人不是把外汇无偿交给国家,而是卖给了国家,并获得了等值人民币。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价和自愿的原则,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在外汇和人民币兑换时已经实现。•2、外汇储备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果直接分给民众不合适,
那是否可以剥离一部分外汇储备成立主权养老基金,以充实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论是将外汇储备直接分给老百姓的建议,还是将外汇储备直接用于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的建议,都涉及到外汇储备是否可以无偿分配使用的问题。•外汇储备不同于财政盈余资金,是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购汇形成,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
债表上对应着本币负债。•免费使用外汇储备,性质上相当于中央银行随意印钞票,无节制地扩大货币发行,会造成通货膨胀等严重后果。外汇储备管理释疑•3、外汇局公开表示“人民币升值不会导致外汇储备损失”,并从账面损益等角度进行
了解释。尽管如此,仍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使外汇储备这笔原本到手的财富慢慢蒸发掉,像正在飞走的“煮熟的鸭子”。那么,人民币升值是否真的导致了外汇储备乃至社会福利的实际损失?•人民币升值不会直接导致外汇储备损失。外汇储备是外汇资产,以美元
作为记账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导致了外汇储备折算成人民币的账面价值变动,并不是实际损益,也不直接影响外汇储备的对外实际购买力,而只是用人民币还是美元作为报告货币所导致的账面差别。•只有在将外汇储备调回并兑换回人民币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汇兑方面的实际变化。•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没有大规模调回的需
要。外汇储备管理释疑•4、根据美国财政部报告,中国是美国国债最大持有者。近年来,标普、穆迪和惠誉等信用评级机构频频就美国债务问题发出警告。在美元贬值乃至未来美国通胀上升的情况下,持有如此大额的美国国债能否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未来是否将减持美国国债?•美国国债是美国政府的信用反映,是美国国内和国
际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投资品种。外汇储备持有美国国债是市场投资行为,根据市场状况动态调整,增持或减持都是正常的投资操作。外汇储备管理释疑•5、外汇储备为何不更多投资黄金、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资源?•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和石
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市场容量相对有限、交易和收储成本较高。•外汇储备投资组合中已包含与之相关的投资。国内另有专门的机构已经在从事大宗商品收储等相关的工作,与外汇储备投资形成互补,共同维护国
家整体利益。•另外,我国居民和企业对黄金、石油等的消费量非常大,外汇储备直接大规模投资于这些领域,可能会推升其市场价格,反而不利于我国居民消费和经济发展。外汇储备管理释疑•理论上全球国际收支差额可以彼此抵消,但事实并不如此•存在巨大的全球贸易逆差,为什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