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

PPT
  • 阅读 7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2 页
  • 大小 356.611 KB
  • 2023-08-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
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5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pptx,共(52)页,356.611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31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课程《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权衡与激励曲福田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分析框架:权衡与激励一、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二、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三、自然资源开发的经济评价方法及应

用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激励机制一、自然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自然资源管理的涵义1、基本概念为了平衡自然资源供给与需求,根据自然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复合手段,实现自然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目标的过程。目标➢优化配置➢可持续利用规划设计综合调

查评价比较分析组织实施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效果评价配置效率持续利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图一自然资源管理的一般内容与程序2、自然资源管理的一般内容与程序比较优势市场分析技经条件宏观政策3、自然资源管理的内涵◆自然资源管理的目标◼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微观(个人或企业)配置➢

宏观(社会)配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微观层次的可持续利用--农户、企业➢区域(流域)层次的可持续利用➢国家层次上的可持续利用➢全球层次上的可持续利用3、自然资源管理的内涵◆自然资源管理的手段◼经济手段➢产权分配

与再分配➢价格(定价、价格管制)与补贴➢投资、利率与汇率➢税收◼法律手段➢产权改革与登记➢开发利用管制与限制➢法律责任及惩罚3、自然资源管理的内涵◆自然资源管理的手段◼行政手段➢配额与准入➢审批➢投资、利率与汇率➢税收◼技术手段➢调查与评价技术➢规划与设计技术➢监测与信息技术(二)

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1.自然资源配置◼自然资源与其它经济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在时间、空间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安排或演变的过程。◼资源有效配置:稀缺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或高效化。◼资源的配置方式:自然资源配置时间(时期)配置空间(区域)配置产业(部

门)配置石油储备、耕地保护、自然保护区、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流域水资源配置、等土地利用结构、水资源工农业间配置、等2.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资源最优配置(两种含义)◼资源配置个人经济效益最大化(个人效率)◼资源配置社会效益(福利)最大化(社会效率)◼资源

最优配置原则(标准)◼效益最大化原则厂商最优化理论--边际平衡◼帕累托最优原则如果找不到其他方式的资源配置使一些人的福利改善而又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这样的资源配置就是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要素和商品的技术替代率、产品转换率对于每个厂商都相等,且分别

等于投入价格和商品价格之比;商品替代率对于每一个消费者来说都相等,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卡尔-希克斯假设补偿原则只要一项资源配置(公共管理)政策实施后所有得到的收益增加不仅能对受害人进行补偿,而且补偿后还能剩下一部分净收入,那么该

项政策的实施就是一种潜在的帕累托改进。[例]一项政策社会成本10美元,A集团所得20美元,B集团损失8美元。如果得失是可比的,社会的收益为20-8=12美元。社会成本为10美元,社会净利为2美元,这项政策应该是可行的。但由于B集团受损了,而A受益了,根据狭义的帕累托准则,我们就不能选择

这一政策。当然,补偿原则并不强调补偿是否发生。3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不变甚至增加的资本存量代际基金:是一种通过现金把资源转交给后代人的方式。代际补偿•自然资源的保护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长期合理

利用而采取的对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保障措施。当代自然资源的保护实质是长期明智或最佳利用资源,它是为高效利用自然资源、消除浪费和使社会长期净收益(福利)的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二、自然资源管理的优化配置(

一)自然资源分类1.按资源是否可以再生来分类非再生性资源可再生资源储量可以更新或持续地补充。(1)再生不受人类行为影响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雨量、潮汐能等资源,(2)资源可以自己再生产自己,但其再生或恢复存在着临界点。森

林、牧草、野生动植物、鱼类资源、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等。2.按对资源的控制方式分类专有资源具有明确的所有者,能对资源使用加以控制、限制或调节的资源。如属于具体农民、农场、公司的土地共享资源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或虽有法律上的所有者,而不能行使

所有者权力的,任何集团或个人都可以自由享用的资源。最典型的例子是公海和空气。3、按资源是否可流动分类流动资源:海洋、野生生物;石油、水非流动资源(二)非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1.非再生资源特性非再生特性资源消耗的不可逆性2

.非再生性资源配置效率标准基本原则--资源边际收益等于资源开采的边际成本MR=MC或资源的产品价格等于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P=MC资源的动态(n期)配置NPVO=NPV1=NPV2=NPV3=NPVn资源的产业或部门配置(

MR-MC)1=(MR-MC)2==(MR-MC)(二)非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2.非再生性资源配置效率标准考虑到可持续性要求的配置标准自然资源产品的价格(即资源的边际价值)与边际开采成本、失去的边际环境价值和边际使用者成本等三

者之和相等。也就是说,从资源开采角度来看,当且仅当追加一单位的资源开采所获得的收益跟因为追加这一单位资源的开采所需付出的总代价相抵,即:MR=MC(MDC+MEC+MUC)时这时的开采量才是社会最优开采量R*(t)。(三)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1.可再生性资源的特性dN/dt=rN(1-N

/K)t时间种群k数量(N)逻辑斯谛型2.可再生性资源的管理从资源种群的最优管理角度来看,资源开采控制侧重于对种群规模或资源存量的最优控制。从一个连续时间过程看,管理者的目标是使整个开发周期的净收益现值最大化。◼最大可持

续捕捞量:当存量大于最小可变种群量时,只要捕捞量等于存量的增量时,存量可以保持不变,这一捕捞量为可持续捕捞量。最大的可持续捕捞量等于最大增量。◼有效的可持续捕捞量:经济上的最优捕捞量是指取得最大年净收益的捕捞量。净收益是指捕捞收益减去成本捕捞成本,当边际捕捞收益等边

际捕捞成本时的捕捞水平,为经济上有效的捕捞量。R(Ee)C(Ee)图2Schaefer模型的生物经济分析示意图平均和边际成本AC=MCfQ捕捞努力量ffMSYfMEY平均收入(AR)边际收入(MR)总成本TC总收入TRMEYMSYQTRTC经济

学捕捞过度生物学捕捞过度价格或成本(四)共享资源管理1.共享资源利用的特点:资源的共享性供给的不可分性--不能分割--分割成本高或经济上不可性利用的外部性问题及拥挤性2.共享资源利用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公地的悲剧[例]开放的牧场——每一个放牧人总是试图在公共土地上放

牧尽可能多的牛——畜群无限制地增加——悲剧就在其中:在公共土地上的自由给所有的人带来损害。➢拥挤问题:资源使用者各单位之间产生的相互干扰。经济原因:由于使用者仅仅根据自己所承担的平均成本来决定资源的使用水平,对其过度使

用资源所产生的拥挤成本却不承担全部的责任,因而往往导致资源被过度利用。➢污染问题:污染所产生的外部性则在于产生污染的资源使用者转移了其所产生的社会损害――污染所产生的社会成本。边际成本MCsMCfMCs=MCf社会最适量私人最适量污染量图5“污染问题”的经济分析3.共

享资源的公共管理共享资源利用问题的实质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背离或矛盾,导致了共享资源利用的私人最优水平与社会最优水平的不相一致,私人最优决策往往偏离了社会最优决策,导致了共享资源的过度利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健是使外部性内部化,其途径不外乎两种:私人交易和政府管制PsEPpBMSCMC需求OQs

Qp数量◼私人交易假设政府对共享资源的利用不加干预,相关经济当事人之间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自愿谈判能改进共享资源的利用效率。案例1火车烧柴和燃煤常常引出火星引燃农田。A如果农民有权免于火星之苦(农民拥有产权),而有权溅出火星对铁路部门比有权免于火星之苦的农民更为重

要的话,农民就会向铁路部门出售权利以使双方得益;B反之,亦然。案例2:假设钢铁厂和渔场在不同污染物排放下的利润下表所示。不同污染物排放下的利润表单位:美元钢铁厂利润渔场利润总利润钢铁厂利润渔场利润总利润无过滤无

污染处理厂500100600无过滤有污染处理厂500200700有过滤无污染处理厂300500800有过滤有污染处理厂300300600◼政府管制:A:管制的原因——市场失灵;B:政府的实质——尽量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保持一致,使外部性内部化;C:管制的手段——直接管

制(土地用途管制)——税费管制——可转让的许可证制度三、自然资源开发的经济评价方法及应用(一)自然资源管理与开发经济评价自然资源开发:通过人的劳动,把有用的自然资源物质转化为能够直接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财富的过程。◼资源开发的生态属性:自然资源是构成自然生态环境

的要素,其消涨受到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资源开发的经济属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上的可行性是资源开发与否的决定因素。◼自然资源开发的评价: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要求资源开发评价必须综合考虑其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合理确定资源开发的强度和方式,使得资源开发既符合经济有利原则又

能保持其生态稳定性。(二)从传统价值评价到可持续价值评价1.自然资源开发的传统评价传统的项目投资分析只关心直接的经济成本与效益,并将其进行比较,从而对该项目投资进行决策。∑(Bt-Ct)(1+r)-t>0

这里r是贴现率,t是时间,Bt和Ct只涉及到项目的直接价值。2.自然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评价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可持续项目应符合下列标准:⚫对环境费用和效益进行经济价值评估;⚫尽可能避免破坏关键性自然资源;⚫避免不可逆转的过程;⚫将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之内,否则例如通过

“补偿性”项目,包括替代这些资产的费用;⚫运用评估价值,来确定现实中的“绿色”价格。与传统的项目经济评价相比是综合考虑了资源、环境的成本价值,并将之纳入到投资决策之中。可持续发展评价成本——效益模型变为:∑(Bt-Ct±Et)(1+r)

-t>0这里B和C是资源的总经济价值,E是环境损失(-)或效益(+)。假定某公司对一片荒地进行开发,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它必须对此进行商业可行性的分析。按照传统的投资分析方法,它往往包括以下几个过程:⧫根据项考虑开发项目的建设成本、开发后的经营成本及设备维护成本等;⧫目建成后的生产规模和产品

预期价格即可估计出项目开发后的收益;⧫根据一定的折现率将每年发生的成本和收益计算成第一年的现值;⧫据此可得到净收益、内部收益率或成本收益之比;⧫根据这些指标做出投资与否的决策或选择。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此资源开发的经济评价中存在以下问题:成本和效益的计算都是以目

前市场所能反映的价值为依据计量;开发过程中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未被计入或仅少部分被计入;该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损失或效益很少纳入评价体系。(三)总经济价值的含义及其分析框架图6以湿地为例的总经济价值构成及其

评估方法总经济价值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鱼、薪材、娱乐、运输火灾控制、风暴防护、外部支持市场分析、享乐价值、替换成本损失回避成本预防支出、生产函数法意愿评估法意愿评估法◼直接

使用价值是对资源或环境的效应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直接消费所体现的经济价值。一般说来,可以通过市场或调查手段测量出来。◼间接使用价值是指对资源的使用是间接的,即不是直接用以生产或消费,不直接在市场上交换。其价值只能间接地表现出来。◼选择价值是指人们为了保存或保护某一自然

资源,以便将来做各种用途所愿支付的数额。自然资源环境的选择价值是不断增加的。◼存在价值是人们对某一环境资源存在而愿意支付的费用。也就是说,为了让某一特定的自然资源或环境存在与延续,愿意付出一部分资金。例如,许多人对野生动植物或湿地生态

系统保护的捐赠。美国著名的自然景观科罗拉大峡谷,其存在价值高达78亿美元。中国的大熊猫也有很大的存在价值。例1热带雨林的经济总值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经济总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例证木材产品,非

木材林果产品,旅游,药用,植物基因,教育,人类生境养分循环,水源涵养,吸收CO2,森林微气候未来直接和间接的用途森林作为有内在价值的群落单元,有其存在的必要,它是大自然的赠品,不仅是我们的,还属于子孙后代及其他物种来源:潘家华,1996,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四)总经济价值分析方法1.

总经济价值与自然资源开发评价标准[例]土地利用确定性模型土地总经济价值TEV=总使用价值TUV+总存在价值TEXV如果TEV由于某项开发而受到损失∑(Bt-Ct-TUV-TEXV)(1+r)-t>0此处Bt

、Ct都为传统意义上的效益和成本。一般的∑(Bt-Ct±TUV±TEXV±EP)(1+r)-t>0其中:EP为土地开发利用对其他资源环境产生的污染或退化2.非市场经济价值的评估方法◼按信息来源:◼客观评价法:据造成的环境

物质影响评价◼主观评价法:据人们的意见或行为观察来估算◼按市场信息充分与否:◼传统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假想市场法(1)传统市场价值法是指通过市场交易商品与非市场交易商品之间的实物联系来间接获取资源环境价值的方法

,即使用市场价格来估算环境的变化对生产和劳务价值的实际影响。生产函数法机会成本法三个基本步骤:置换成本法理论步骤◼估计环境变化对受害者的实际影响。◼估计产出或成本的变化。◼估算这些产出或成本的市场价值。实例◼上游森林破坏会产生每年3%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3%会导致玉米减产2%,比如,每标准地块减产100公斤;◼如玉米每年减产100公斤会引起农民纯收入减少,比如250美元(100*3=300美元,减去50美元的收割和其他可变成本)。传统市场价值法

的应用:生产函数法应用实例:1987-1990年菲律宾巴可尤特湾有无伐木禁令时的渔业和旅游业收入(以10%的贴现率,贴现为1987年的现值。单位:百万美元)活动选择1:禁伐令选择2:无禁伐令选择1-选择2渔业17.29.18.1伐木业09.8-9.

8旅游业25.56.319.2总计42.725.2-17.5(2)替代市场法:是指在市场价格信息不能充分反映环境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时,根据人们的实际行为来推断其对环境物品的偏好来间接获取资源环境价值的方法。包括房产价格法、旅行费用法

等方法。◼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西方一些学者1991年对哥斯达黎加MonteverdeCloud森林运用旅行费用法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国内和国际游览价值的净现值分别为25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每平方公顷价值为125

0美元。而当前,森林保护区购置新土地的价格为每公顷30-100美元之间。结论:扩大该保护区的面积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投资。(3)假想市场法(意愿调查法)。[例]意愿调查法在估算肯尼亚保护区公园价值应用:项目背景:人们对划出大面积土地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动植物自然

栖息地的价值有争议。原因是有人按土地上农牧产品利润计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会成本是1.92亿美元/年,而自然保护区公园旅游和林业的纯利润约为4200万美元/年。支付意愿调查法应用:旅游者愿意为观赏野生动物(有用价值)和得到野生动物的知识(存在价值)支付2.48亿美元/年。结论:继续保留

自然保护区问题:需要对自然保护区的收入进行重新分配,(五)总经济价值分析的在实际中应用◼[案例]之一:热带雨林的总经济价值喀麦隆南部的科鲁帕国家公园的森林用地的评价。现状:占地126000公顷,植物1000多种。动物1300多种,其中60种为该地区特有,170种为濒危种类

。效益:如果不改变土地用途,即仍用作森林生长,则有31.99亿非洲法郎的收益。其中:直接收益:林产品利用(3.54亿),旅游(6.80亿),间接使用收益:渔业保护(17.70亿),洪水控制(2.65亿)和

土壤生产力保护(1.30亿)。结论:按6%的贴现率计算,森林保护的收益净现值达3.19亿非洲法郎。公园的存在和选择价值约为1000欧洲货币单位/平方公里。⚫[案例]之二中国的三峡工程的的环境成本⚫表7三峡投资的环境成本估算(单位:亿元)类别环境成本值评价

方法耕地与柑桔圆资产32.98产出净现值其他自然资产29.12矿藏、森林生态经济效益淹没区库区自然环境整治64.56治理土壤侵蚀、滑坡、砾石流及水环境投入成本小计126.66自然资产51.50自然资产损失其中:人均耕地减少43.60粮食生产收益减少水土流失34.60

土壤养分损失补偿薪材1.11市场支付价格大量增加柑桔种植4.12引发市场价格下降10%水污染2.40控制成本移民安置大气污染(SO2)1.50控制成本小计95.23渔业资源8.10中游、通江湖泊及河口损失动植物资源保护1.45资源保护投入大坝下游生态环境9.50农业生态

、湖区环境、河口土壤盐渍化及口岸侵蚀小计19.05总计240.94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激励机制◼产权激励◼征收庇古税◼修正扭曲的价格体系(一)产权激励◼产权保障能使资源所有人对资源利用的未来收益有安全感,有利于减少资源利用中的短期行为;◼通过不同资源的产权所

有人之间的谈判,是资源利用中的外部性内在化。1.产权与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个人所有:解决资源低效利用的一种方法,当然,产权私有化并不一定都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区所有或国家所有:如果能够解决“搭便车”,这种产权安排仍然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安排。•开放性

(共享)资源体制:最不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安排。2.产权与资源利用中的外部性◼产权管理途径:ahbcgodQ0fQ1经济产量水平图6科斯定理含义图解MECMNPB结论:无论谁拥有产权,存在向社会最优点移动的自然趋势。只要能使排污者和受害者谈判,市场将自然达到社会最优。⚫产权途径在中国自然

资源管理实践的意义:➢产权途径是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无疑有助于我国市场体系的完善。➢可以增强人们的产权意识。➢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政府减少许多产权已明确界定的环境管理问题,加强力量,行使必要的政府干预。(二)庇古税(环

境税)征收“庇古税”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相等。其特点是对排污者而不是受害者征税。货币MNPBMECMNPB-TTOQsQm企业的产量图7庇古税(三)修正扭曲的价格体系问题的提出:

许多环境资源过度利用或破坏,一是因为这些资源环境的价格非常低。二是现有的商品价值很多况下不含有环境的消耗成本。PsEDPpBPcC图8价格控制(扭曲)时资源的过度消耗MSCMC需求OQsQpQc数量结果:◼缺乏对水源保护的经济激励,导致水资源浪费。◼导致水渍、盐化和水荒◼虚假或过

多的水利设施建设造成大量的直接成本和外部成本。◼农民为寻租而争夺水权SDSCCDOQrQd水量(立方米)图9灌溉计划中的经济租金水成本与价格(美元/立方米)米)水的边缘价值增加的支持成本◼必须对自然资源及商品的价格修正:➢自然

资源价格包括资源开发成本和环境成本。➢自然资源价格=开发成本+环境成本+利用者成本。➢商品价格调整:“污染者付费”原则谢谢大家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