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ch4贷款与贴现.pptx,共(47)页,363.028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30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贷款业务概述•贷款业务核算一般方法•贴现业务核算一般方法•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本章重点:1.贷款业务的一般程序2.贷款业务核算的基本方法3.贴现业务的核算本章难点:1.贷款类科目的性质与运用2.贴现利息的核算教学目的
:了解贷款分类的基本方法,掌握贷款业务的一般程序和贷款业务核算的一般方法,能够进行正常贷款和问题贷款的账务处理。计划学时:6学时教学提示:将自己置身于贷款业务会计的位置一、贷款的意义和分类P98(一)
贷款的意义第一节贷款业务核算概述1.概念2.意义(1)是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及运用资金的主要渠道(2)是银行取得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3)是国家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和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第一节贷款业务核算概述贷款2.贷款的分类帐户管理
风险程度贷款期限保障程度经营方式短期贷款中期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贴现贷款押汇贷款正常贷款展期贷款逾期贷款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自营贷款委托贷款贷款对象单位贷款个人贷款本金逾期90天以内本金逾期90天以上
利息逾期90天以上应计贷款非应计贷款第一节贷款业务核算概述二、贷款支付方式1.贷款转存借款人银行贷出存入亦称直接提款,即核定贷款指标后,一次或分次将贷款本金转入借款人在本行开设的存款账户,由借款人从其存款账户支用贷款。这种支付方法是银行发放贷款的主要方式,一般用于信誉比较好的借款人
,或非监管项目的贷款。第一节贷款业务核算概述银行供货方借款人结算2.授权支付亦称专项提款,即核定贷款指标后,借款人支用贷款时,按规定贷款用途逐次开具支付凭证(如结算凭证),经信贷部门审核后直接办理转账结算。这种贷款方式主要用于由银行严格监
管资金使用过程的贷款项目,或尚无良好信用纪录的借款人。第一节贷款业务核算概述3.下贷上转借款人举办行(贷款人)用款人经办行(放贷人)签订贷款合同发放贷款用款汇总贷款余额上划统一还款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以主管
部门名义借款或集团公司借款,其所属非独立核算单位用款的情形。举办行是指与借款人签定贷款合同的行,一般为管辖行;经办行是指具体办理贷款发放的行,一般为分理处或营业网点。当借款人与用款人非同一行为主体时,由借款人与贷款人
(举办行)依法签订贷款合同,约定用款安排,将贷款指标按借款人的要求分解到用款人的开户行(经办行),就地直接发放贷款,定期将贷款余额上划在举办行开户的借款人账户,贷款到期时,由借款人统一还款。第一节贷款业务核
算概述4.进出口押汇:借款人凭全套出口或进口货物单证,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据以发放贷款的贷款方式。进口押汇采用逐笔支付的发放方法;出口押汇采用贷款转存的发放方法。5.透支放款:经银行存款人和银行订立合同,在银行规定的贷款限额内,超过其存款余额支用
款项,并随时归还借款。透支放款又称存贷合一方式,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贷款方式。思考:分析贷款支付方式体现的服务意识和风险控制意识。还有其他放款方式么?第一节贷款业务核算概述三、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法(一)总帐科目1.短期贷款P1022.中长期贷款3.抵押贷款4.贴现资产5.进出口押汇6.逾期贷款…….
(二)明细科目1.按贷款期限设置2.按借款人设置(四)核算基本环节1.发放贷款2.计收贷款利息3.收回贷款4.问题贷款转账贷款科目为资产类科目(三)记账方法(科目使用方法)贷款类账户均为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贷给借款人的款
项(银行债权),贷方反映借款人归还的款项。余额在借方,反映借款人尚未归还的款项。四、贷款业务的核算要求(三)为信贷部门提供正确的贷款数据(一)严格贷款的发放手续(二)监督贷款的使用和收回第一节贷款业务核算概述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一、信用贷
款的核算借款人:填写借款申请书并提供1.借款人的基本情况资料2.上年度及上个月的主要会计报表3.项目可行性报告(中长期借款)银行:审贷分开,分级审批。相关手续借: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单位贷:吸收活期存款—×单位(一)信用贷款发放的核算填制一式五联“借款凭证”①代转账借方传票②代转账贷方
传票③回单,退借款人④放款记录,信贷部门留存备查⑤到期卡,会计部门留存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1.主动归还2.主动扣收(二)按期收回贷款的核算银行应在贷款到期前3天通知借款人准备还款资金。借:吸收活期存款—×单位贷: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单位利息收入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例.P101(
三)贷款利息的核算1.定期结息利息=计息积数×日利率〖例〗P102按季结息,每季末月20日为结息日借:吸收活期存款—×单位贷:利息收入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2.利随本清借:应收利息—王福根121.5贷:利息收入121.5(1)季末20日
计提应收利息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例〗P103借:库存现金21458贷:短期贷款—王福根20000应收利息—王福根(已预提)1336.5利息收入(未预提)121.5(2)到期收回本息(四)贷款展期的处理借款人因故不能按期归还借款时,短期贷款必须在到期日10天以前,中长期贷款必须在
到期日一个月以前向银行提交“贷款展期申请书”。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每笔贷款只能展期一次;•短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长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最长不得超过三年;•展期贷款的利率以展期日公告的利率为准;•展期只有业
务手续,没有账务处理。(五)贷款逾期的核算P104借:逾期贷款—×单位贷: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单位1.什么是逾期贷款2.逾期贷款的处理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二、担保贷款业务的核算(一)保证贷款业务的核算(二)抵押贷款业务的核算—会计核算同信用贷款1.概述(1)什么是抵押
贷款P105(2)抵押贷款的特点如到期不能收回贷款,银行可根据合同依法处理抵押品。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①将抵押品作价,银行没收抵账。②将抵押品拍卖,并将拍卖所得抵账。(3)抵押贷款的适用性—适用各种贷款和贷款对象,特别是固定资金贷款和信用状况不明或不佳
的贷款对象。(4)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的确认贷款额度—抵押品价值的50—70%。贷款期限—流动资金贷款1年以内;固定资金贷款最长不超过5年。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借:抵押贷款—×单位贷:吸收活期存款—×单
位2.抵押贷款的核算(2)发放贷款(1)收到抵押品(表外核算)收入:代保管有价值品—贷款抵押品——**户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3)收回贷款〖例〗P106借:吸收活期存款—×单位贷:抵押贷款—×单位利息收入(应收利息)付出:代保管有价值品—贷款
抵押品——**户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借:逾期贷款—×单位贷:抵押贷款—×单位①抵押贷款到期时,如果借款单位无法归还本息,则作逾期贷款处理:(4)逾期抵押贷款的核算最多逾期一个月!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②
处置抵押品的核算•将抵押品作价入账(P107)。入账价值按公允价值计量,入账价值与被抵贷款本息的差额在营业外列支借:抵押资产(公允价值)营业外支出(借方差额)贷:逾期贷款—×单位应收利息—×单位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付出:代保管有价值品—贷款抵押品——**户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
•出售抵押品的核算P107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拍卖净收入)营业外支出(借方差额)贷:抵债资产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例〗P107表外核算略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将抵押品转作自用的核算P107借:固定资产贷:抵债资产(三)质押贷款的核算P1083.质押贷
款与抵押贷款的区别2.质押贷款的核算—同抵押贷款1.什么是质押贷款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第三节票据贴现业务的核算一、票据贴现业务概述P108(一)贴现的概念(二)贴现与一般贷款的区别(三)贴现的条件(四)贴现息的计算贴
现利息=汇票金额×天数×日贴现率实付贴现金额=汇票金额-贴现利息二、票据贴现的科目设置1.贴现资产。资产科目,用于核算商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融出资金的款项。明细科目:(1)本金。按贴现票据的面额核算,按照贴现类别和贴现申请人进行明细核算。(2)利息调整。是贴现资产的
备抵账户,发生时按贴现票据的面额与实付贴现资金的差额核算。资产负债表日,或收回贴现票据款,按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收入的金额结转“利息收入”科目。第三节票据贴现业务的核算二、票据贴现的科目设置(续)2.贴现负债。负债科目,用于核算商
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转贴现、再贴现融入资金的款项。明细科目:(1)本金。按贴现票据的面额核算,按照贴现类别和贴现金融机构进行明细核算。(2)利息调整。是贴现负债的备抵账户,发生转贴现或再贴现时,按贴现票据的面额与实付贴现资金的差额核算。资产负债表日,或
贴现票据到期日,按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支出的金额从“利息调整”结转“利息支出”科目。第三节票据贴现业务的核算借:贴现资产—本金——贴现申请人户贷:吸收活期存款—贴现申请人户贴现资产—利息调整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贷:利息收入贴现时:期末:例P110第三节票据贴现业务的核算三、贴现
的核算为什么不能直接计入“利息收入”?三、汇票到期收回贴现款的核算借:联行来账贷:贴现资产-本金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贷:利息收入第三节票据贴现业务的核算贴现汇票到期前,贴现银行作为收款人,匡算邮程,以委托收款方式,向汇票的承兑人收取票款。承兑人是商业银行的,直接向承兑银行收取汇票款项。商业银行2
贴现银行商业银行1购货人销货人付款转让票据1.收到划回款项的核算2.贴现票据到期不获票款的处理收到付款银行退回的汇票及相关凭证,贴现银行向前手行使追索权,从贴现申请人账户扣收贴现款。不足支付部分转为其逾期贷款。会计分录:借:吸收活期存款——贴现申请人户或:逾期贷款
——贴现申请人户贷:贴现资产——本金——贴现申请人户第三节票据贴现业务的核算三、汇票到期收回贴现款的核算(续)第四节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一、计提贷款准备的贷款范围1.计提贷款准备的资产,是指商业银行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无担保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如银
行承兑汇票垫款、担保垫款、信用证垫款等)、进出口押汇等。2.对由商业银行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买方信贷、外国政府贷款、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不附条件贷款和外国政府混合贷款等资产,也应当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3.对不承担风险的委托贷款等,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第四节贷款损失准备核算二、贷款损失准备的种类1.一般风险准备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从未分配利润中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一般风险准备是弥补贷款组合未来损失的总准备,其提取额与贷款组合的总量有关,与不良贷款内在的损失程度无关,因此,一般风
险准备具有资本的性质。一般风险准备按年提取,每年末按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一般风险准备不用于核销贷款,仅在出现行业性重大风险和银行清算时,用于风险补偿。第四节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2.贷款减值准备——专项准备金是根据贷款内在损失程度计提的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反映了各类贷款内在
的损失程度,提取的比例或金额越大,说明类贷款的质量越低,因此,专项准备金不具有资本的性质,应当作为资产的减项从贷款总额中扣除。专项准备的提取方法✓五级分类法✓减值测试法二、贷款损失准备的种类(续)三、一般风险准备金的核算(
一)“一般风险准备”的提取方法应提取的一般准备金=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之和*×年初“贷款一般准备”余额计提比例-*不含委托贷款和同业拆借第四节贷款损失准备核算1.设置账户—“一般风险准备”(二)“一般风险准备”的核算“一般风险准备”(权益类账户
)提取一般风险准备核销损失贷款余额:已提未用的一般准备第四节贷款损失准备核算三、一般风险准备金的核算(续)2.账务处理(1)计提一般风险准备金时借:利润分配——一般风险准备贷:一般风险准备〖例〗P11
2第四节贷款损失准备核算(二)“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续)三、一般风险准备金的核算(续)〖例〗某行2005年末应提贷款一般风险准备的贷款余额为800万元,计提比例为1%,“贷款损失准备”无期初余额。则:8000000×1%=80000元借:利润分配
——一般风险准备80000贷:一般风险准备80000全额提取〖续上例〗2006年末贷款余额为900万元,计提比率1%。则:9000000×1%-80000=10000元一般风险准备①80000②10000差额提取需连续登账,请多留几行。借:利润分配——一般风险准
备10000贷:一般风险准备10000第四节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四、贷款减值准备核算方法(一)会计科目1.总账科目:贷款减值准备2.明细科目:专项准备(按五级分类提取)特种准备(按单项贷款提取)(二)账务处理第四节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五、核销呆帐贷款1.核
销呆帐贷款时,会计部门应根据由信贷部门填制并经行长及信贷、财会和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查并签署意见的“核销呆帐损失申请表”,办理核销呆帐损失的手续。借:贷款减值准备贷:逾期贷款——**借款人户或:**贷款——*
*借款人户同时:收入:已核销未收回贷款——**借款人户第四节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2.已核销贷款又收回的核算注意:先收本,后收息借:逾期贷款——**借款人户贷:贷款减值准备——专项准备同时,借:吸收活期存款——**借款人户贷:利息收入——
**贷款利息收入户贷:逾期贷款——**借款人户付出:已核销未收回贷款——**户“贷款呆账准备”提取小结:1.全额提取无期初余额2.差额提取有期初余额贷余:补提差额借余:加提差额3.超额冲回:期初贷余大于应提金额补充:应收利息的账务处理依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2002)贷款业务的应收利息账务处理如下:1.应计贷款:先收息,后收本,按期确认利息收入2.非应计贷款:指贷款本金或其应收利息挂账逾期超过90天的贷款。在其不能恢复贷款价值的情况下,其账务处理原则是“先收息,后收本”。
因此,应收利息挂账超过90天时,将不再确认为收入。补充:应收利息的账务处理2.非应计贷款:先收本,后收息。处理如下(续):(1)核销应收利息的核算借: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户贷:应收利息——**户同时,收入:应收未收利息——**户(2)收回利息的核算借:
吸收活期存款——**户贷:利息收入——**户同时,付出:应收未收利息——**户也可红字同向冲回Ch4思考题作业题与讨论题一、思考题教材P122:1,4,8补充:1.贷款发放的方法有几种?2.贷款损失准备有几种?如何计
算贷款损失准备提取金额?二、作业题教材P122-126习题一:1,2,3,5,6习题二:1,习题三:1,4,6习题四:1,2,3补充:本行“贷款减值准备——专项准备”6月末余额15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及其分类如下:正常类贷款732万元,关注类贷款64万元,次级类贷款21万元,可疑类贷
款10万元,损失类贷款3万元。调整本年贷款减值准备金。Ch4思考题作业题与讨论题三、讨论题1.抵押贷款业务的核算方法(自编例题)2.按揭贷款业务的核算方法(自编例题)3.授权支付贷款业务的核算方法(自编例题)4.下贷上转贷款业务的核算方法(自编例题)5.买断式贴现贷款业务的核算方法(自编例题)
6.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怎样影响银行当期利润及纳税额?7.其他(自定)贷款业务的核算方法(自编例题)8.分析贷款支付方式体现的服务意识和风险控制意识。还有其他放款方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