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综合知识-财政支出的内容

PPT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0 页
  • 大小 365.241 KB
  • 2023-08-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财务综合知识-财政支出的内容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财务综合知识-财政支出的内容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财务综合知识-财政支出的内容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财务综合知识-财政支出的内容
财务综合知识-财政支出的内容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7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财务综合知识-财政支出的内容.pptx,共(70)页,365.241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230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八章财政支出的内容第一节购买性支出第二节转移性支出第一节购买性支出一、国防支出(一)什么是国防支出(二)为什么要安排国防支出(三)国防支出中遇到的问题(四)在预算既定情况下的国防预算的配置问题(五)如何确定国防预算的规模(六)国防支出的供给模式(七)我国国防支出状况(一)什么是

国防支出国防支出是指一国为维护国家主权与保证领土完整所必须的费用支出。是国家财政的一项基本支出,是一国政府行使对外政治职能的前提条件。(二)为什么要安排国防支出国防支出是纯公共产品(三)国防支出提供中遇到的问题1、兵役制度的选择2、平民对国防支出控制的困难:无知、

缺乏信息。3、国防部门的低效率:私人军火商的垄断、私人军火商防范风险、将军与军火商的合谋。(四)在预算既定情况下的国防预算的配置问题1、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军兵役制的结合2、建立预警系统,并在预警系统与作战系统之间求得必要平衡3、保持常规武器系统与核武器系

统的均衡发展(五)国防支出规模的决定1、总量分析2、边际分析3、博弈分析(六)国防支出的供给模式按照市场参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世界各国国防的供给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和政府主办型两类。(七)我国国防支出状况中国政府一直奉行防御性国防战

略。这样的国防政策使得我国国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除建国初期外一直比较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近年来,在世界各国的国防费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中国的国防费投入尽管有所增长,但与世界主要国家

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国防费的规模,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是偏低的。1978—2007年中国国防费基本数据年度国防费(亿)占GDP(%)占财政支出(%)1978年167.844.6014.961980年193.844.2615.771

985年191.532.129.561990年290.311.569.411995年636.721.059.332000年1207.541.227.602005年2474.961.357.292006年2979.381.417.372007年3554.911.

387.14二、教育支出(一)什么是教育支出(二)教育支出为何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三)财政教育支出的配置(四)教育支出方式的选择(一)什么是教育支出是政府用于教育事务的支出。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初等职业教

育、中专教育、技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留学生教育、特殊教育、干部继续教育等方面支出。(二)教育支出为何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1、外部正效应2、教育有助于公平3、资本市场不完善(三)财政教育

支出的配置财政教育支出政策目标:提高个人的生产率增进社会公平接受公开教育资助个人:有能力没有能力接受公开教育资助家庭:贫困富有1、对个人而言:三种选择公平效率ABC2、对家庭而言:三种选择公平效率ABC(四)教育支出方式的选择1、一定程度的免费教育2、收入补充3、价格补助1

、一定程度的免费教育其他产品教育ACE’E0DI’D’IBF2、收入补充其他产品教育ACE’E0DI’D’IBF3、价格补助其他产品教育ACE’E0DI’D’IB三、科学技术支出(一)什么是科学技术支出(二)科学技术支出必要性(三)我国科学技术支出(一)什么是科

学技术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是政府动用财政资金对科技活动给予的支持和投入。一是研究与发展。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三是科技服务。(二)科学技术支出的必要性1、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科技活动具有明显的外部正效应。2、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较明显的私人产品属性。但政

府有必要介入涉及国家利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领域,以保证国家安全、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3、在科技服务领域,因为其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政府也应担当重要角色(三)我国的科学技术支出1979-2007年,我国的科学技术支出的绝对规模在不断增加,

但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高。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增加科学技术支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四、医疗卫生支出(一)什么是医疗卫生支出(二)医疗卫生支出内容(三)政府对保健市场干预的原因(四)我国的

医疗卫生支出(一)什么是医疗卫生支出政府介入卫生产品市场,运用财政资金对于卫生产品和服务所给予的支持和投入(二)医疗卫生支出内容1、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防疫与疾病控制体系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最低卫生需求体系卫生

宣传教育体系国际卫生合作体系2、医疗补贴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对一部分特殊群体(如老年人、低收入者)和特殊领域(如医学研究)给予医疗补助。3、对卫生市场进行监管(1)制定相应法规规范、医疗药品技术标准(2)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资格认定、许可证准入、服务监督(3)对医疗卫生人员资质考核、颁发执照(

4)对医疗服务纠纷进行仲裁(5)对药品、食品等产品生产进行监管(三)政府对保健市场干预的原因1、保健市场的供求关系极为特殊2、患者的无知(三)政府对保健市场干预的原因3、外部正效应4、疾病的不可预测性例:哈

尔滨天价医疗案2005年,一位翁姓老人因患皮外T细胞淋巴瘤(长在右大腿上,最初只有绿豆粒大小),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住院67天,住院费用139.7万元,病人家属又在医生建议下,自己在医院外面

购买了400多万元的药品交给医院,作为抢救时急用药品,合计耗资达550万元,550万买来中国最昂贵的死亡。例:哈尔滨天价医疗案“66天共有3025份化验单,我手中有一叠的调查报告,但是其中只有35份是合格的。”患者家属气愤地说,“7月

25日和8月1日,这两天每天的输液量将近一吨,7月25日输了78604ml,合157斤,8月1日输了69307ml,合138斤,如果是正常的人,输液也能输死,更何况一个病人,谁的心功能有这样好?”“最昂贵死亡”揭医疗界伤疤

过度治疗:医院逐利倾向严重弱者呼吁:患者知情权谁来保障制度缺陷:谁来监督医疗监管医德问题:医生为何心狠手辣四、我国的医疗卫生支出年份卫生费用构成(%)卫生总费用政府预算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居民个人支出政府预算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居民个人支出19983776.5587.2100621

83.315.526.657.919994178.6640.91064.62183.315.528.355.920004586.6709.51171.92705.215.525.559.020015025.9800.61211.

43013.915.924.160.020025790.0908.51539.43342.115.726.657.720036584.11116.91788.53678.717.027.255.820047590.61293.62225.44017.417.029.453.620058659.

91552.52586.44521.017.929.952.220069843.31778.93210.94853.618.132.649.3基本路线图:三年确定五项重点1、实现全民医保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

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3、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从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

立统一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从今年起,中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今年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今年

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五、投资性公共支出(一)什么是投资性公共支出政府对于以国家为主体的投资项目所安排的支出。(二)投资性支出的

特点公共性和基础性开发性和战略性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三)财政投资支出必要性是克服市场在资金配置方面失灵的必要手段是进行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四)投资支出的领域1、投资项目的分类2、投资支出领域的确定1、投资项目的分类按照投资活动的性质不同,可

以把投资项目划分为公益性投资项目、基础性投资项目和竞争性投资项目三大类。公益性投资项目是指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广播电影电视等设施,公、检、法等政权设施,政府、社会团体、国防设施等项目。基础性项目是指农、林、牧、渔、水利、气象等基

础设施,能源工业、交通、邮电通讯、城市公用设施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一部分支柱产业项目。通常农、林、牧、渔、水利、气象设施、交通、邮电通信设施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统称为基础设施,能源工业称为基础工业,因此,基础性项目包括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两部分。竞争性投资项目是指工业(不含能源)、建筑业、

商业、房地产开发业等盈利性投资建设项目。2、投资支出领域的确定公益性项目与财政投资基础性项目与财政投资竞争性项目与财政投资公益性项目与财政投资:公益性项目的收益具有很大的外溢性,投资效益难以估算,都属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因此,对其投

资的职责天然在政府,必须由财政投资支出承担。思考:财政投资用于公益性项目的结构问题。公益性项目是否可以有一部分转让给民间投资,不必全都由财政进行投资。基础性项目与财政投资:基础性项目具有资金需求量大、产品的需求量大但替代性小、兼有经济和社会效益、投资建设周期长(一般5-8

年)、回收期长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基础性项目由财政和私人共同投资。财政用于基础性项目投资的重点领域:(1)基础设施(2)支柱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学工业及建筑业(3)高新技术产业3、竞争性项目与财政投资:从竞争性项目的产业构成中可看出,竞争性项目都是一些在经营上具有很

强的竞争性,投资效益具有显著的排他性,提供的都是私人产品的产业领域,不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它不属于财政投资范围。(五)政府投资性支出的内容1、基本建设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是政府财政用于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的支出,是政府投资的主要内容之一。2、农业

财政投资农业财政投资是指财政用于扶持、发展农业方面的支出。(六)财政投资支出的方式1、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方式是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通过参股、控股等形式直接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和能源工业项目及部分支柱产业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决策、实施和正常的经营管理。直接

投资方式主要是股权投资方式。2、间接投资:一是对公益性项目采取无偿拨款方式,二是有偿贷款方式。3、财政补贴方式:一是财政贴息,二是投资补贴。第二节转移性支出一、社会保障支出二、财政补贴支出一、社会保障

支出(一)什么是社会保障支出(二)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三)政府参与社会保障原因(四)社会保障的内容(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什么是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是指国家财政对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其它遇到事故而面临经济

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二)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德国2、发展:美国、1933、罗斯福总统、《社会保障法》;英国、贝弗里奇、《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报告、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三)政府参与社会保障原

因1、市场难以消除收入分配不公2、保险被看作是一个优值品3、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4、有助于促进经济稳定(四)社会保障的内容国际上的分类: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我国的分类: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即社会保险、社会救

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即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社会保险中国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医疗保险(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种。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公民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

活要求的资金和实物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济主要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救济和灾民救济等主要形式。江苏省城乡低保新标准(2009年7月1日)南京城市360元,农村除一区两县外不低于240元无锡城区380元,江阴、宜兴350元,城市平

均373元,农村平均353元徐州城市283元,农村130元常州城市平均349元,农村平均255元苏州昆山410元,工业园区、相成区380元,城市平均392元,农村平均324元南通城市300-375元,农村170-300元

社会福利(一)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二)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社会优抚社会优抚,又称军人保障,是指政

府和社会组织,对革命烈士家属、军人及其家属、革命残废军人及其家属、参战致残的民兵民工,通过资金和服务等形式所给予的优待和抚恤。社会优抚是一种带有褒扬性质的社会保障,它不仅可以保证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还有利于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

稳定和壮大国防力量。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1991年的恢复性改革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91~2000年的探索性改革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0~2006年的“做实”

试点阶段,第四个阶段是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阶段。2006年至今“全覆盖”改革阶段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

20年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二、财政补贴支出(一)概念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

所改善。定义为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二)财政补贴的分类按照预算科目分类:企业政策性补贴、财政贴息、事业单位补贴、其他对企事业单位补贴按补贴方式差异:可以分为现金补贴(一般称为明补)和实物补贴(一般称为暗补)在我国现实生活中,现金补

贴主要有职工副食品补贴等实物补贴主要体现在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三)财政补贴必要性外部正效应扶持弱质产业促进社会稳定(四)财政补贴经济效应对需求对供给对社会公平和稳定财政补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经

济生活中起着弥补市场缺陷、调节供求结构、推进价格改革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存着使价格信号失真、干扰市场经济运行、使财政负担加重等消极作用。因此,在运用财政补贴时,必须控制好“度”,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五)我国的财政补贴我国

的财政补贴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实行的计划价格。改革开放后,由于进行了价格体制的改革,国家为了不影响城乡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和配套改革的顺利进行,采取了增加财政补贴的政策,每年数额高达近千亿元。它对价格的形成、资源配置、社会总供给和中需求的

平衡产生很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认识到财政补贴问题的严重性,理论界和实际部门都加强对财政补贴问题的研究,通过调整和改革,目前用于财政补贴的数额已得到控制。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要求,财政补贴

并不是单纯从总量上控制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对财政补贴的重点、范围进行重新规范,进一步规范公共财政的活动。练习题[名词解释]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投资性公共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思考题]1.试述在国防预算既定的

情况下如何配置国防预算2.教育支出为何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3.教育支出的方式有哪些?不同教育支出方式所产生的效应4.政府财政为何发安排科学技术支出?其内容是什么?5.投资性公共支出的必要性是什么?财政投资支出

的方式有哪些?6.政府参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理由是什么?社会保障是如何构成的?7.财政补贴的必要性是什么?是如何分类的?其经济效应是什么?8.试述政府干预保健市场的原因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