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全管理KYT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共(4)页,15.117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198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填空(共10题)1.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保障安全生产而制订的,操作者必须遵守的操作活动准则。2.安全操作规程是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中,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根据各工序、工种、设备的特点和技术要求,以及各作业过程的危
险性,总结提炼而成的。3.安全管理标准化台帐是班组开展安全管理一项重要工具,是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考评的重要依据。4.通过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台帐不仅可以基本反映班组安全生产的真实过程和安全管理的实绩,而且为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安全控制、完善安全制度提
供了重要指导,是规范班组安全管理、夯实班组安全基础的重要手段。5.在安全检查中,检查人、报告人对于隐患整改情况要跟踪,对结果负责,不能报告完就了事,要有闭环意识。6.安全管理标准化台账填写要及时、准确、规范、整洁。
7.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消除或杜绝“三违”、实现“四不伤害”。8.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中员工三种核心能力:安全操作技能、危险预知能力、应急处置能力。9.安全自主管理是安全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实现零事故的必由之路,从监督管理向自主管理阶段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10.目视
管理的基本标准是清晰化、标准化、管理化、操作化、氛围化、方便化。二、判断题(共10题)1.填写班组安全管理台帐时,KYT活动记录、虚惊提案统计表、目视管理记录表都只需每月综合1次即可。(×)2.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
建设中共有4个个主体责任,分别是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3.安全自主管理是安全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实现零事故的必由之路,从自主管理向监督管理阶段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4.有感领导要感知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
好安全工作的示范性;感悟到自身做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性。(√)5.行为观察中,我们只需做好工作准备、进行观察并沟通,不需要填写与反馈。(×)6.安全目视的分类管理分为生产器具的目视管理、设备设施的目视管理、作业区域的目视管理三类。(×)7.目视管理活动推进步骤有三点
,分别是教育训练、制定计划、实践计划。(×)8.KYT活动活动目的是提高员工对危险的感受性、对作业的注意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9.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这个可能性有多小,如果重复去做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1
0.虚惊事件的分级标准中,异常事件和人身伤害事件的分级标准相同。(×)三、单项选择题(共12题)1.下列不属于静态的管理制度类台账的是(B)A.班组人员基本情况表B.安全活动(会议)记录C.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及工作计划D.安全承诺书2.下列不属于动态的管理制度类台账的是(A)A.主要作业内容及
危险因素一览表B.危险源(点)监控记录C.班组自主点检记录D.安全考核记录3.关于班组安全管理台帐填写频次说法错误的事(C)A.目视管理记录表每月综合1次(至少)B.安全活动、培训记录表每月1次(至少)C.班前/后会记录表每月1次(至少)D.KYT活动记录每天即时4.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行为安全要求
(D)A.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B.执行作业审批、交接班等规章制度C.对关键操作进行安全确认D.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若有作业需要,不可以拒绝作业5.下列哪项不是安全自主管理的个体特征(B)A.各级员工有较高的安全承诺与意愿B.设备本质安全(关键设备状态完好)C.
各级员工有完整的安全知识和技能D.各级员工有良好的自我保护习惯6.关于安全承诺描述部正确的是(D)A.把外在责任转化为内在诉求B.把领导重视转化为具体关注C.把理念转化为行动D.把外在责任转化为具体关注7.提高安全执行力的关
键是(A)A.安全培训B.安全检查C.安全考核D.安全制度8.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是(A)A.人的不安全行为B.物的不安全状态C.管理缺陷D.以上都是9.目视管理的特点不包括(A)A.本质化B.视觉化C.透明化D.界限化10.下面安全标识牌注意事项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C)A.标志牌应设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地方,并使大家看见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容。B.环境信息标志应设在有关场所的入口处和醒目处。C.标志牌可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D.局部信息标志应设在所涉及的相应危险地点或设备(部件
)附近的醒目处。11.某地区2014年度发生不期望的机械事件共计6600起。依据海因里希法则推断,该地区在2014年度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轻伤事故是(B)起。A.20B.580C.1060D.600012.现场改善是提案落实的
关键,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B)A.建立人人进行现场改善的意识,员工要力所能及对现场进行改善或提出改善建议;岗位、班组、车间和公司要对改善水平展开。B.对于班组、车间、公司分级改善的,不应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专业分工原进行改善。C.在改善实施过程中,需进行跟踪检查,详细记
录其实施经过和结果,以便查实做出进一步的评价对策方案,直到完成。D.针对对策实施后的结果进行评估。对改进不充分,需进行下一步改善。四、名词解释(共2题)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答: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保障安全生产而制订的,操作者必须遵守的操作活动准则。安全操作规程是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工作
实践中,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根据各工序、工种、设备的特点和技术要求,以及各作业过程的危险性,总结提炼而成的。2.作业现场安全要求答:作业现场清洁有序,作业环境中粉尘、有毒物质、噪声等浓度(强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工具物品定置摆放,安全通道畅通,各类标识和安全标志醒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