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能源审计程序

PPT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3 页
  • 大小 832.718 KB
  • 2023-07-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5--能源审计程序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5--能源审计程序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5--能源审计程序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5--能源审计程序
5--能源审计程序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5--能源审计程序.pptx,共(93)页,832.718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966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能源审计程序能源审计程序•能源审计程序主要分为7个阶段1.审计准备2.预审计3.审计4.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5.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6.节能方案实施7.持续能源审计一、审计准备1.1审计任务的确定•明确确立是否开展能源审计。•一般要求签订能源审计合同。•政府监管能源审计由地方发改

局和节能监测中心向能源审计机构下达能源审计委托书和审计计划,审计机构根据政府要求开展能源审计。•能源审计由审计机构与企业签订能源审计合同,合同中要表明委托方和受委托方的责任、义务和审计范围等内容。一、审计准备1.2组建审计工作小组•审计工作小组人员包括审计小组组长、小

组成员、外聘专家。•审计工作小组机构可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设置能源审计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能源审计办公室。•审计小组成员一般包括管理、技术、财务、生产、质量、设计、节能安全等方面的负责人。一、审计准备1.3制

订能源审计工作计划一、审计准备1.4开展宣传教育(1)宣传、动员和培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争取企业各部门和广大职工的支持。(2)克服障碍企业开展能源审计会产生各种障碍,有观念障碍、技术障碍、经济障碍和管理障碍。

(3)物质准备物质准备包括:对生产设备要进行必要的检修;准备必要的能耗计量仪器、仪表和采样分析检测设备等。二、预审计第二节预审计•预审计是能源审计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具体可分为六个步骤:(1)现场调研(2)现场考察(3)评价能

耗现状(4)确定审计重点(5)设置能源审计目标(6)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节能方案二、预审计2.1现状调研•现状调研主要是对整个企业和所在区域基本概况和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下一步的现场考察作准备,主要通过收集资料、查阅档案及与有关人士座谈等方式来进行。收集

的资料应包括企业基本概况、生产状况、能耗情况和管理状况等。二、预审计2.2现场考察(1)现场考察的重点包括:①能耗较大的生产部位;②生产设备陈旧和工艺落后的部位;③操作控制难度大、容易引起生产波动的部位;④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和事故多发部位;二、预审计2.3评价能源消耗状况•在前面现状调研、现场考察

以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汇总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生产、能耗及产出等情况,进行列表对照、类比分析,初步分析本企业潜在能源浪费的原因,并对单位产品能能耗等情况做出评价。二、预审计2.4确定审计重点•通过前面三步的工作,确定审计重点。而审计重点的确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具备的条

件而定,可以是企业的某一生产线、某一车间、某个工段,也可以是某个操作单元,也可以是某一类型产品等。二、预审计2.5设置能源审计目标•设置能源审计目标考虑因素包括:节能法规、标准;企业和所在区域能源发展远景和规划要求;国内外同行业的水平、本企业存在差距;审计重点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设备能力;企业的

实力;有无资金支持等。二、预审计2.6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节能方案•这些方案分为两类:①一类为投资相对较高,技术性较强,投资期较长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中、高费的节能方案;②另一类为基本不需要投资或只需少量投资,技术性不强,很容易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这类方案属无费/低费节

能方案。二、预审计常见的无费/低费节能方案内容如下:(1)原辅材料(2)产品(3)技术工艺(4)过程控制(5)设备(6)管理(7)废物(8)员工三、审计第三节审计•审计是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第三阶段,对审计重点进行能源的输入定量测算。工作重点是实测输入能流,建立

能源平衡,分析能量损失产生原因。•这一阶段的工作具体可分为五个步骤:①编制审计重点的工艺流程和能流图②确定能源输入③建立能量平衡图④能量损失原因分析⑤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节能方案。三、审计3.1编制审计重点的

工艺流程图和能源图•工艺流程图和能流图是以图解的方式整理、标示进入审计重点的能流的情况,它是分析生产过程中能源、能量损失产生原因的基础依据。•在编制能流图前,审计重点的资料必须充足完善。因此,审计小组须进一步详细收集有关审计重点的资

料,并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综合分析,确保准确无误。三、审计(1)准备审计重点资料①工艺资料:包括工艺流程图;工艺设计的能源、热量平衡数据;工艺操作手册和说明;设备技术规范和运行维护记录;管道系统布局图;车间内平面布置图。②原辅材料和产品资料:如原辅料消耗统计表、消耗定额;原辅料进厂检验记录;

产品检验及质量报表;产品和原辅材料库存记录;③能源消耗资料:能量(水、电、气、燃料)使用记录,年度能源消耗报告;设备运行和维护费;余热数据报告。④国内外同行业资料:国内外同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国内外同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情况;⑤

其它资料:承担费用分析报告;财务报表;生产进度表等。三、审计(2)编制审计重点的工艺流程图和能流图•要在收集审计重点有关资料、调查掌握其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审计重点的工艺流程图和能流图,并了解审计重点所有单元操作的功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单元操作和工艺之间的关系

。如果单元操作比较复杂,则应在审计重点工艺流程图和能流图的基础上分别编制各单元操作的详细工艺流程图、能流图和功能说明表。三、审计3.2实测输入能量流•对审计重点做更深入更细致的能量输入、转换、分配与传输平衡和能量损失的原因分析,应进行实测审计重点的输入能流。这是能源审计工作的核心

。实测审计重点的能源和能量的输入,建立能量转换平衡,可准确判断审计重点的能流损耗量及其去向,这也是寻找审计重点能源审计机会的重要手段。•在实测审计重点的输入能流前,首先要制定周密的现场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项目、点位、时间、周期、频率、监测仪器、

监测条件和质量保证等。•监测项目包括审计重点输入能流,包括用电量、用煤量等。监测点的设置须满足能源衡算的要求,即主要的能流输入口要计量,但对因工艺条件所限无法监测的某些中间过程,可用理论计算数值代替。三、审计3.3建立能量平衡•进行能源平衡的目的是准确地判断审计重点的输入

能流,定量确定能耗的数量以及去向,从而发现过去未被注意的能源流失,并为产生和研制能源审计方案提供科学依据。(1)预测平衡测算•根据实测或核算的输入的数据,考察输入能流的总量和能量转换、分配与传输的情况。一般说来,如果输入总

量与转换总量之间的偏差在5%以内,则可以用能源平衡的结果进行随后的有关评价与分析;反之,则须检查造成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实测数据不准或存在漏算等情况,这种情况下应重新实测或补充监测。三、审计(2)编制能流平衡图•在预测平衡测算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图绘出能流平衡图。能流平衡

图是针对审计重点编制的,即用图解的方式将预平衡测算结果标示出来。能流平衡图以单元操作为基本单位,各单元操作用方框图表示,输入画在左边,分配按流程标示,而转换和损耗则画在右边。(3)能源平衡结果•在实测输入能流及能源平衡的基础上,寻找能源

消耗大和损耗多的部位,阐述能源平衡结果,对审计重点的生产过程作出评价。主要内容包括:①能源平衡的偏差;②实际能源利用率;③能源流失部位、环节。三、审计3.5能源管理状况审计•能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能源管理系统,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对企业

节降降耗、提高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三、审计3.5.1.能源管理系统审计(1)是否确定了本单位的能源管理方针•企业领导应根据本单位总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在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确定能源管理方针和能源管理目标。能源管

理方针和目标应以书面文件颁发,使有关人员明确并贯彻执行;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能源管理的内容应包括能源输入、能源转换、能源分配和传输、能源使用(消耗)、能源消耗状况分析、节能技术进步的管理。三、审计(2)组织机

构是否完善•企业必须建立、保持和完善能源管理系统,确定能源主管部门,并且配备足够的了解相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相应技术和资格的人员来承担能源管理和技术工作,明确规定其职权范围和领导关系,能源管理人员应经过培

训并持证上岗。三、审计(3)管理职责是否落实•系统地分析本单位能源管理的主要环节及其各项活动的过程,分层次把各项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人员和岗位,授予履行职责所必要的权限,企业各部门和人员,按照能源主管部门的协调安排,完成各项具体能源管理工作。三

、审计(4)有关文件的制定是否完备并得到贯彻执行•系统地制定各种文件,包括:管理文件、技术文件和记录,并严格贯彻执行。•管理文件是对能源管理活动的原则、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协调联系方法、原始记录要求等所做的规定。制定管理文件应该做到程序明确、相互协调、简明易懂、

便于执行。•技术文件是对能源管理活动中有关技术方面的规定,包括:技术要求、操作规程、测试方法等。制定技术文件应该参照国家、行业和地方能源标准,规定的内容应该准确、先进、合理。•记录是对能源管理中的计量数据、检测结果、分析报告等的

记录,应按规定保存,作为分析、检查和评价能源管理活动的依据。三、审计(5)其他管理活动•对所有文件的制定、批准、发放、修订,以及废止文件的回收做出明确规定,确保文件准确有效。企业领导应该定期对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检查和评价,

促使其正常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三、审计3.5.2.能源输入管理审计•企业应该对能源输入进行严格管理,保证输入能源满足生产需要,准确掌握控制输入能源的数量和质量,为合理使用能源和核算总的能源消耗量提供依据。审计

时应考核以下内容:(1)是否合理选择能源供方•选择能源供方除了考虑价格、运输等因素外,还要对所供能源的质量进行评价,确认供方的供应能力,选定符合要求和稳定的能源供方。三、审计(2)能源采购合同是否全面规范•采

购合同应该明确的内容:输入能源的数量和计量方法;输入能源的质量要求和检查方法;对数量和质量发生异议时的处理规则。(3)输入能源的计量是否全面准确•应该按合同规定的方法对输入能源进行计量,明确规定相应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计量和计算方法、记录

以及发现问题时报告、裁定的程序。三、审计(4)输入能源质量的检测是否符合要求•根据能源使用要求,合理确定输入能源质量检测的项目和频次,采用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的通用方法,检验输入能源的质量。同时明确规定有关人员的职责、抽样规则

、判定基准、记录,以及发现不合格时报告、裁定的程序。(5)贮存管理是否合理•应制定和执行能源贮存管理文件,规定贮存消耗限额,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减少贮存损耗。三、审计3.5.3.能源转换管理审计•企业所用能

源需要通过转换时,应重点审计转换设备的运行、维护监测、定期检修等管理措施。(1)是否有使转换设备保持最佳工况的运行调度规程•应该制定转换设备调度规程,根据生产要求、设备状况和运行状况,确定最佳运行的节能方案,各方面相互配合,使转换设备接近和保持最佳工况。(2)是否制定全面、合理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

行•为了使转换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应制定运行操作规程,对转换设备的操作方法、事故处理、日常维护、原始记录等做出明确规定,严格执行;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后持证上岗。三、审计(3)是否定期测定转换设备的效率并确定其最低基限•应该定期测定转换设备的效率,确定其转换效率允许最低限度

,作为安排检修的依据。(4)是否制定并执行检修规程和检修验收技术条件•为了保证检修质量,掌握设备状况,应该制定并执行检修规程和检修验收技术条件。三、审计3.5.4.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审计•为保障能源安全连续供给

,降低损耗,企业应该制定和执行能源分配和传输管理文件。审计时应考核以下内容:(1)是否制定分配和传输管理的文件,内容是否明确界定其范围、规定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管理工作原则和方法。(2)能源分配传输系统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进行合理调度,优化分配,适时调整

,以减少传输损耗;(3)是否对输配管线定期巡查,测定其损耗,是否根据运行状况,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检修;(4)是否有能源领用制度并制定用能计划,对于各有关部门用能是否准确计量,建立台帐,定期统计。三、审计3.5.5.能源使用管理•能源使用管理是

企业能源管理的主要环节,要通过优化工艺、耗能设备经济运行和定额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三、审计3.5.6.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企业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是否充分考虑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指导作用,并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环境的

具体要求。(1)是否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2)是否满足企业实现能源分级分项考核的要求;(3)是否满足关于企业设备能源利用监测的要求;(4)是否配备必要的便携节能检测仪表,以满足对主要用能部位自检自查的要求;(5)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能源器具配备率应符合要求。三、审计•对于能源计量

器具的管理,(1)要查看能源计量的管理体系。(2)查看计量器具管理制度。(3)查看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了解计量器具的名称、安装使用地点、各仪表计量的作用,重点查看能源流程中主要计量器具位置是否合理、计量是否规范。(4)查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了解器具的型号规格、准确度、数量、生产厂家、

检定周期及最近检定日期,主要查看超期未检定器具的位置和数量。(5)查看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6)查看企业能源计量器具是否有专人管理。三、审计3.6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方案•主要针对审计重点,根据能源

损失、转化率不高的原因分析,提出并实施无费/低费节能方案。四、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第四节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本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审计重点的能源平衡和能源浪费、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结果,组织企业全体员工,针对审计重点在生产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生产

工艺及设备、原辅材料、产品及能源的充分利用等方面存在问题,制定节能方案,并对其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出三个以上最可能实施的节能方案,特别是中费/高费的节能方案,供下一阶段进行可行性分析。四、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4.1征集节能方案•征集节能方案是组织全体职工为企业实施能源审计出谋划策,提出能源审计方案。

能源审计方案的数量、质量和可行性直接关系到企业能源审计的成效,是审计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因而应广泛发动群众征集、产生各类节能方案。四、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4.2筛选节能方案•对节能方案的筛选方法有简易的初步筛选方法和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方法两种。能源审计中,一般采用简易的初步筛选方法较多

,权重总和计分排序筛选法由于打分时个人的出发点、认识水平、了解程度不同,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因此实际使用较少。(1)简易初步筛选•初步筛选是对已产生的能源审计方案进行简单检查和审计,从而分出可行的无费/低费节能方案、初步可行的中费/高费节能方案和不可行方案三大类。其中,可行的无费/低费节能方

案可立即实施,初步可行的中费/高费节能方案下一步进行研制和进一步筛选;不可行的方案则搁置或否定。四、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2)权重总和计分排序筛选•该方法与确定审计重点时所用方法相同。适合于中费/高费节能方案的筛选。其权重因素权重值(W)可

参考如下规定:①技术可行性。主要考虑技术是否成熟、先进,权重值W=6-8。②环境可行性。主要考虑是减少了对环境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及其毒性;是否减少了对工人安全和健康的危害,权重值W=8-10。③经济效益。主要考虑费用效

益比是否合理。权重值7-10。④可实施性。对生产影响小,施工容易,周期短,工人易于接受;权重值W=4-6。⑤对生产和产品的影响。主要考虑是否影响产量和产品的质量。权重值W=5-7。四、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3)汇总筛选结果•按不可行方案、可行的无费/低

费节能方案、初步可行的中费/高费节能方案列表汇总节能方案的筛选结果。四、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4.3研制节能方案•经过筛选得出的初步可行的中费/高费能源审计方案,因为投资额较大,而且一般对生产工艺过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需要进一步研究,提供三个以上节能方案做可行性

分析。•节能方案的研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节能方案的详细内容;节能方案的主要设备清单;节能方案的费用和效益估算;编写节能方案说明。•对初步可行的中费/高费能源审计方案均应编写方案说明,主要包括技术原理、主要设备、主要的技术及经济指标、可能的环境、产品影响等。四、

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4.4继续实施无费/低费节能方案•继续实施经筛选确定的可行的无费/低费节能方案,对已实施的无费/低费节能方案,包括在预审计和审计阶段所实施的无费/低费节能方案,应及时核定其效果并进行汇总分析。•核定及汇总内容包括节能方案编号、名称、实施时间、投资、运行费、经济效

益和环境效益。五、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第五节确定实施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应按照技术、环境、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先后顺序进行,技术分析认为不可行的方案不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同时环境分析认为不可行的方案也不

必进行经济分析。•对于一些能源审计方案,还需进行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以便进一步衡量能源审计方案需要投入的投资所能收到的经济和环境保护效果五、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5.1节能方案简述•节能方案简述的基本内容包括:节能

方案的名称、类型、基本内容、实施要求、实施后可能对生产状况的影响(原材料使用的变化、产品变化、能量消耗变化、水资源消耗变化等)、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变化)、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等。五、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5.2市场预测•若能源审计方案涉及产品调整、新增或原材料调整和新增时,需要

进行市场预测。内容包括:(1)市场现状调查。弄清社会对产品的需求状况和调查项目产品的市场容量现状、价格现状以及市场竞争力现状。(2)产品供需预测。主要考虑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及市场总需求状况,市场对产品的改进意见等;(3)价格预测。进行价

格预测一般可以采用回归法和比价法。通过对历史资料数据的充分分析,考虑影响价格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价格预测。五、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4)竞争力预测。竞争力分析主要包括:资源占有的优势与劣势,工艺技术和装备的优势与劣势,规模效益的优势与劣势,新产品开发的优势与劣势,产品质量性能的优势

与劣势,价格的优势与劣势,商标、品牌的优势与劣势,项目地区的优势与劣势,人才资源的优势与劣势。(5)市场风险分析。五、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5.3技术可行性分析•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性能、产品使用寿命、单位产品能耗、

劳动生产率、自动化水平、装备现代化水平等。①适用性是指采用的技术应与国内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相适应。②可靠性是指采用的技术和设备质量应可靠,且经过生产实验检验,证明是成熟的。③安全性是指采用的技术正常使用情况下应能保证安全生产运行。④经济合理性是指采用技术是否有利

于降低投资成本和产品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五、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5.4环境可行性分析•环境可行性分析是对拟选节能方案能源降低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也注意分析某些节能方案是否产生新的污染物,是否对环境产生

新的影响。•要特别重视:(1)产品和过程的生命周期分析;(2)固、液、气态废物和排放物的变化;(3)对人员健康的影响;(4)安全性。五、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5.5经济可行性分析分析的主要指标为:(1)总投资费用(I)。总投资费用=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补贴。(2)净现金

流量(F)。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3)投资偿还期(N)。投资偿还期=总投资费用/净现金流量。(4)净现值(NPV)。净现值用于考查项目周期(或折旧年限)内的获利能力,净现值=项目经济寿命期内(或设备折旧年限内)将每年的净现金值流量按规定的贴现率折算到同一时间点现值总和。(

5)内部收益率(IRR)。内部收益率反映投资效益,可视为项目投资的利率。内部收益率=项目在经济寿命期内(或设备折旧年限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积为零时的贴现率。五、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5.5经济可行性分析•经济上可行的节能方案

要求:首先,投资偿还期小于基准年限(由项目具体情况而定);其次,净现值大于零;还有,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或银行贷款利率或行业收益率。•当有多个节能方案比较时,选择内部收益率最大值的节能方案。五、节能方案可行性分析5.6确

定实施节能方案•经过技术、环境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有些节能方案还有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后,应列表说明不同节能方案的评价结果,确定最佳可行的推荐节能方案。六、节能方案实施第六节节能方案实施•节能方案实施是企业能源审计的第六个阶段,目的是通过对可行性分析确定的节能方案的实施,使企业实现技术

进步,获得明显的环境和经济效益。通过评估已实施的能源审计方案成果,激励企业继续推行能源审计。六、节能方案实施6.1制定实施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资金筹措、设备安装与调试、人员培训、原辅材料准备、场地清理准备、试运行和验收。计划的每项内容还应明确其计划实施时间进度及负责部门与

人员。六、节能方案实施6.2节能方案实施•能源审计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进行技术、环境、经济和综合评价。①技术评价主要评价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达到原设计要求,若没有达到要求,如何改进;②环境评价主要通过调研、实测和计算,分别对比各项环境指标

,主要是能耗、水耗指标以及废水量、废气量、固废量等废物产生指标在实施前后的变化。③经济评价主要是分别对比产值、原材料费用、能源费用、公共设施费用、水费、污染控制费用、维修费、税金以及净利润等经济指标在方案实施前后的变化以及

实际值与设计值的差距。④综合评价,是在前面技术、环境、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对已实施节能方案的成功与否做出综合评价。七、持续能源审计第七节持续能源审计•持续能源审计是企业能源审计的最后一个阶段。•目的使能源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长期、持续地推行下去。•本阶段工作重点是建立和完善能源审计的组织机构、完善能源审

计的管理制度和制定节能规划。七、持续能源审计7.1建立和完善能源审计的组织机构•企业能源审计组织机构的任务主要有:(1)组织协调并监督实施本次审计提出的节能方案;(2)定期组织对企业员工的能源审计教育和培训;(3)选择下一轮能源审计重点,并

启动新的清洁生产审计;(4)负责能源审计活动的日常管理。七、持续能源审计7.2完善能源审计的管理制度•能源审计管理制度包括把审计成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轨道、建立激励机制和保证稳定的清洁生产资金来源。7.3制定节能规划•俗话说“企业的能源

节省没有最省,只有更省”。持续的能源审计工作需要持续的节能规划(计划)。节能规划主要是指下一轮的能源审计、节能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计划和企业员工的能源审计培训计划,同时也应包括本轮节能方案的实施计划。八、编写能源审计报告第八节编写能源审计报告•编

写能源审计报告的目的是总结能源审计成果,汇总分析各项调查、实测结果,寻找废弃物产生原因和能源审计的机会,实施并评价能源审计方案,为企业持续能源审计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能源审计污染预防措施和方案,需考虑企业的预算资金。八、编写能源审计报告第八节编

写能源审计报告•能源审计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有:总则、审计准备、预审计、审计、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确定实施节能方案、结论。1.总则(1)编制能源审计报告书的目的(2)能源审计任务说明(3)编制依据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文件;能源审计计划;

相关的能源审计技术资料等。(4)能源审计目标八、编写能源审计报告2.审计准备(1)组建能源审计小组(2)制定能源审计工作计划(3)组织节能宣传和教育八、编写能源审计报告3.预审计(1)企业概况•企业概况内容包括:企业名称;地点;占地面积;

厂区平面布置;土地利用情况;发展规划;产品规模;主要生产工艺;设备;人员及节能设施等概况。(2)工程分析•能源审计报告应对企业生产进行工程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原料、能源及其来源和储运;工艺过程(附工艺流程图),污染物排放情况;

余热回收利用方案;交通运输情况及厂地的开发利用。(3)能源消耗状况分析•能源消耗状况分析总体说明企业涉及使用的能源名称、种类、性质及检验报告及参数;国内外同类企业生产水平及使用能源情况,初步分析企业能耗大的原因和能源管理情况等。八、编写能源审计报告(4)确定审计重点•确定审计重点主要适用于能源消

耗大、节能潜力大的工段(环节),对于某些工艺简单、产品单一、生产规模小的企业可不进行审计重点的确定而直接确定出审计重点。(5)能源审计目标•按近期、中期和远期分别提出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标。包括的图表有:平面布置简图;组织机构

图;主要工艺流程图;输入能源汇总表;产品汇总表;主要废物特性表;历年能流情况表;能源审计目标一览表。八、编写能源审计报告4.审计(1)审计重点概况•包括审计重点名称、工艺流程图、能流图、工艺设备流程图和各单元操作流程图等内容。(2)企业能源利用经济

指标•包括:企业能源消费统计;产品能耗指标;能源成本;能耗趋势分析。(3)能源利用系统•包括:企业能源利用系统流向与平衡分析;主要用能工序及能耗分析;主要能设备能源效率;列入国家淘汰设备在用情况;企业余热余能利用情况;企业

节能潜力分析。八、编写能源审计报告(4)能耗大的原因分析•包括的图表有:审计重点工艺流程图、能量平衡图;审计重点各单元操作工艺流程图和能量平衡图;审计重点单元操作功能说明表;审计重点工艺设备流程图;审计重点能流实测准备表;审计重点能流实测数据表;审计重点能流图;审计重点能源平衡图;审计重点能

耗大原因分析表。(5)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的能源管理机构与职责;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设;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企业能源统计和分析管理;企业节能技改管理;企业重点耗能设备的能效监测;企业能源消耗定额管理;企业现有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八、编写能源审计报告5.节能方案产生和筛选(1)节能

方案汇总包括所有的已实施、未实施、可行、不可行的方案。(2)节能方案筛选(3)节能方案研制•主要针对中费/高费能源审计方案。•包括的图表有:①方案汇总表②方案分析或方案的权得总和计分排序表③方案筛选结果汇总表④方案说明表八、编写能源审计报告6.确

定实施节能方案(1)确定实施节能方案主要内容是技术可行性分析、环境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2)确定推荐节能方案并制定实施计划(3)汇总已实施节能方案成果(4)已实施节能方案对企业的影响分析包括的图表有:•节能方案简述及可行性分析结果表•已实施的能源审

计方案节能效果对比一览表•已实施的能源审计方案经济效益对比一览表•审计前后企业综合能能耗指标对比表八、编写能源审计报告7.持续能源审计(1)建立和完善能源审计的组织机构(2)完善能源审计的管理制度(3)制定节能规划八、编写能源

审计报告8.结论(1)概括地描述企业生产现状及目前企业能源审计水平(2)简单明了地说明企业目前能源利用的种类、数量,综合能耗水平等(3)简单明了地说明能耗大环节的原因(4)简单明了地说明采取的节能对策(5)是否达到所设置的能源审计目标

(6)客观地总结能源审计所取得的效益,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7)已实施的能源审计方案的成果总结(8)确定的能源审计方案实施计划(9)拟实施的能源审计方案的效果预测(10)持续能源审计方案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一、企业概况•xxxx发电(B)厂是一家总装机容量为245MW

(2×60MW;1×125MW)中外合资经营的中型火力发电厂。现总资产15.67亿元,占地面积65.42平方米,现有员工464人。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8495万元,工业增加值25506万元,利税17919万元。二、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该厂2006年能

源消耗主要有:电力、原煤、燃料油、水。其中:电力532.31万千瓦时、原煤975365.41吨、汽油59.96吨,柴油1083.91吨,水883立方米,共计购入能源净费用为36273.84万元。详见下页《企业购入能源费用表》审计实例部分不讲能源类型计量

单位购入量单价(元/kWh)或(元/t)净费用(万元)电(含照明电)万kWh532.31--------其中:#1.2机组万kWh476.660.41957199.99#3机组万kWh55.710.3746220.87原煤吨975365.41366.3535733柴油吨1083.914

670.33506汽油吨59.964.3元/升或5811元/t34.84水万立方米883--------合计36273.84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该厂在本审计内共消耗各种能源按等价量折标准煤662901.57吨。其中电力532.31万

千瓦时(外购系统网上厂用电),折标准煤2150.53吨;原煤919163.61吨,折标准煤656558.57吨;汽油59.96吨,折标准煤97.06吨;柴油1056.22吨,折标准煤1826.10吨;水883万立方米,折标准煤2269.31吨。详见《企业能源消

费结构表》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能源种类实物量等价值当量值吨标煤%吨标煤%电(万千瓦时)532.312150.530.32654.210.10煤(吨)919163.61656558.5799.04656558.5799.65柴油(吨)1056.221

826.100.281539.020.23汽油(吨)59.9697.060.0288.230.02水(万立方米)8832269.310.34--合计662901.57100658840.03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三、通过对该厂经营情况汇总表及财务核算有关资料的审查

核对,在本审计期内,该厂的全部生产成本为46275万元,其中能源成本为33968.84万元,能源成本占全部生产成本的73.41%。结果详见2006年我厂生产经营情况汇总表。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2006

年生产经营情况汇总表产品计量单位数量销售收入利润总成本能源费用能源占总成本比例单位:万元%电万kwh149653584951051146275原煤吨912452.613342872.24柴油吨1083.

915061.09汽油吨59.9634.840.075水吨8830000----------合计吨913596.4858495105114627533968.8473.41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四、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与分析1发电:•200

6年全年该厂发出电力为:162859.03万kWh,其中:#1、2机组发电量80752.56万kWh,#3机组82106.47万kWh;2供电:•#1、2、3机组全年共计供出电量为149070.85万kWh,其中:#1、2机组供出电量为73715.67万kWh,#3机组75355.18万kWh;#

1、2机组厂用电率为8.71%。#3机组厂用电率为8.22%。另外,电厂110kV电网系统从电网上购入电量为532.31万kWh,输出到系统电网的上网电量为149653万kWh。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四、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与分析3、燃煤:•电厂的锅炉专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耗部门。2006年锅

炉专业共计消耗原煤912452.61吨(不含煤场损耗6711吨),按该厂实际原煤发热量计算,折标准煤量为652717.72吨;其中:#1、2锅炉消耗原煤513666.73吨,折标准煤量为366928.02吨。#3锅炉消耗原煤398785.88吨。折标准煤量为285789.70吨

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A、节能潜力分析:•生产系统——检修管理方面1)适当时候,调整#1机的通流间隙,对#2炉省煤器进行改造。2)在提高机组真空度上继续深挖潜力,提高机组经济性。3)适当时候对#3炉二台排粉风机进行高压变频改造。4)适当时候对#1、2炉四台

引风机进行变频改造。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A、节能潜力分析:•生产系统——检修管理方面5)加强对设备的定、巡检管理及润滑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采取动态维修的设备维护维修模式,

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隐患。6)目前该厂的照明系统基本上仍采用的是传统的日光灯,与国家提倡的绿色照明所要求的节能型灯具相比,存在着很大的节能潜力。按照绿色照明的要求,对照明系统的灯具进行节能改造,以降低电力消耗。企业能源

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A、节能潜力分析:•生产系统——运行管理方面:1)从锅炉的燃烧情况来看,送、引风的配风量欠佳。2)从入炉煤的质检化验统计结果以及监测结果来看,入炉煤的全水分平均值达6.8%左右,超出该厂设计锅炉对全水分要求控制在6%的合理范围;入炉煤的收到

基低位发热量只有20929kJ/kg,低于该厂设计锅炉对发热量应在#1、2锅炉22910kJ/kg、#3锅炉22906kJ/kg范围内的合理要求。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A、节能潜力分析:•生产系统—

—运行管理方面:3)根据锅炉的运行记录及现场监测结果,该厂锅炉的排烟温度较高,说明锅炉系统的空气预热器、省煤器,外表面可能已积灰,结垢,影响了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煤质较差,造成配风困难,使得烟气中氧含量较高,相应的增大了排烟热损失。4)根据统计计算

,该厂汽机的热耗率远高于设计指标。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A、节能潜力分析:•热能利用系统:•1)该厂在蒸汽管网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蒸汽表配置不合理及维护校验不及时等原因,造成汽损偏高;•由于

用汽负荷波动较大、蒸汽调节阀门位置不合理及疏水阀质量不高等原因,造成疏水量过大而增大了管网的热损失。•采取的措施:加强对热系统的管理,完善蒸汽计量仪表的配置,定期进行校验,选用新型保温材料;合理选择控制

阀门的位置并采用电磁阀门以利于自动控制阀门的开闭;选择高质量的疏水器,;合理选择蒸汽表的口径,以减少计量误差。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A、节能潜力分析:•热能利用系统:•2)凝结水:目前该厂大部分所产生的高价值凝结水

及疏水基本上未能回收和合理利用。•采取的措施:积极采用凝结水回收技术。•3)高温烟气余热:该厂的锅炉排烟温度根据全年各季节不同,锅炉排烟温度有所不同,但#1、2锅炉平均大都在150℃多左右,#3锅炉在140℃多左右;均超过设计值#1、2锅炉1

39.4℃,#3锅炉136℃,排烟系统基本上均未安装对高温烟气回收利用的换热装置。•采取的措施:在排烟系统安装空气余热式蒸汽发生器,以回收烟气余热,改善燃烧状况,提高锅炉热效率。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A、节能潜力分析:•燃料管理系统:•1)进厂煤全水分全年平均在7.

15%左右,基本达到了要求,但按国家对商品煤的质量标准要求,全水分应控制在7%以内,超过部分应严格扣水扣杂;•2)入炉煤平均收到基低位发热量(20929kJ/kg)与进厂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22372kJ/

kg),偏差较大,两者相差高达1443kJ/kg。今后应加强制定对进厂煤与入炉煤发热量允许偏差的考核指标(应小于418~627kJ/kg),并严格考核;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A、节能潜力分析:

•燃料管理系统:•3)从煤质化验的结果来看,目前化验的仪器设备配置,入炉煤及进厂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蛋筒热值)测定,都是靠量热仪检验得出,但由于受抽样方法等其它因素的影响,造成以上入炉煤与进厂煤的各项指标误差偏大。•4)

该厂在燃料的管理方面属于粗放式管理,对燃煤耗用的核算直接采用电子皮带秤计量结果,今后应能结合盘存情况,做到精确计量。•采取的措施:加强燃料管理工作,合理制定进厂煤全水分控制指标,规范对原煤的抽样化验程序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A、节能潜力分析:•水资源利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厂生产自发电量及其它(办公楼、食堂、厕所冲洗、绿化、洗车)等用水全部取自于河水。用水量约为8830000立方米,其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及循环利用率

几乎为零(电厂机组冷却循环水除外)。如果用循环水池将这部分用水经自然冷却后加以循环回用,并考虑将污水处理合格的中水回用,则每年可节约30万立方米水。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B、主要项目节能分析和建议:1、#1锅炉低温省煤器改造:1)技术可行性

分析:•#1锅炉长期存在排烟温度超过设计值致锅炉热效率低,因此对低温省煤器进行改造,将管排双管圈顺列布置改为单管圈错列布置;管排的防磨由传统的防磨罩改为采用超音速喷涂耐磨合金层来提高传热系数,来达到改造目的。2)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改造实施后,预计锅炉热效率提高约0.91%,节约燃煤187t/月

,全年约2250t原煤,按等价值计算,折标准煤1607吨。燃煤价格按400元/吨计算,每月节约资金7.5万元,年节约资金90万元。整个改造工程费用约需80万元,预计约11个月即可回收成本。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B、主要项目节能分析和建议:2、汽机主蒸汽疏水系统改造1)技

术可行性分析:•该厂目前疏水管为DN50型冷态滑启时,主汽流速偏低,暖管时间较长。现将自动主汽阀前疏水管由DN50改为DN65。疏水一次门(QS108、QS208)由J61Y170VDN50普通截止阀改为耐冲压截止阀J68Y170VDN65,疏水二次门(QS

109、QS209)由J61Y170VDN50改为T68Y170VDN65的调节门,该疏水调节阀应该满足零关断和全开不节流的使用要求。2)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减少汽水损失节约价值40万元。•预计改造投资:设备投资大约在2

0万元以内。•预计改造后年节约费用:68万元•其中:减少节约燃料油/能源成本28万元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B、主要项目节能分析和建议:3、交流变频调速改造1)技术可行性分析:•应用此技术在转速变化的情况时,不需改变设备转速只需通过变频设定就可完成。对安装变频器平均可节电3

0%左右;变频调速在应用节能也十分显著。在风机控制中应用,这样就具有良好的节电效果,2)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预计合计投资714.23万元,预计年节电费747.90万元。(节电率按30%保守数据估算)•电厂风机、水泵•预计改造后年节电费:6493kW*24小时/天*365

天*30%*0.49元/kWh=836.12万元•预计改造投资:6493kW*1100元/kW=714.23万元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五、节能潜力和建议B、主要项目节能分析和建议:4、绿色照明1)技术可行性分析•绿色

照明是采用先进的节能灯具来代替传统照明灯具,它是使用高效发光光源代替原有的低效光源,在节电的同时提高照度、显色度、改善照明环境。2)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预计改造后年节电费:(800*0.04kWh+800盏*0.25kWh)*360天*24小时/天*0.9*0.49元/kW

h*40%=35.36万•预计改造投资:800盏*32元/盏+800盏*100元/盏=10.56万元企业能源审计实例简要分析•六、环境效益分析•按照上述节能方案计算的节能量计算,可减少向大气中排入5.98千吨的C及21.99千吨的CO2污染物量,取得较好的环保效益。见表格:CO2排

放系数简便计算表能源节约能源减排量tcekt-Ckt-CO2节约电力1778.52万kWh7185.224.8417.79节约其它能源折标煤量原煤2250吨16071.083.98柴油60吨87.430.0590.22蒸汽合计:8879.655.9821.99TheEn

d.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