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工安全技术绪论

PPT
  • 阅读 4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3 页
  • 大小 4.141 MB
  • 2023-07-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化工安全技术绪论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化工安全技术绪论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化工安全技术绪论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1化工安全技术绪论
1化工安全技术绪论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化工安全技术绪论.pptx,共(93)页,4.141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966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工安全技术(选修,32学时)2004年全国安全生产基本情况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同比减少155545起、少死亡315人,分别下降6.22%和0.23%。一次死亡3-9人重大事故2721起,死亡10180人;一次死亡1

0-29人特大事故115起,死亡1670人;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14起,死亡860人。1、工矿商贸合计各类事故14702起,死亡16497人:➢煤矿伤亡事故3639起,死亡6027人。➢金属与非金属矿伤

亡事故2248起,死亡2699人。➢建筑业伤亡事故2582起,死亡2789人。➢危险化学品伤亡事故193起,死亡291人。➢烟花爆竹伤亡事故138起,死亡322人。➢工商贸其它伤亡事故5902起,死亡4369人。2、消防火灾事故2527

01起,死亡2557人。3、道路交通事故517889起,死亡107077人。……2004年全国安全生产基本情况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到8日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导致的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印度

博帕尔惨案2004年印度举行博帕尔惨案20周年纪念活动20年来博帕尔幸存者一直寻求正义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的一家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酯毒气泄漏事件,造成2500人死亡,50000人双日失明,150000人终身残废。国内典型案例2003年12月23日,重庆中石油川东北气矿

的“井喷”事故,导致243人死亡、10175人受伤,10万群众紧急疏散。左图为接触硫化氢气体后,面部和眼睛严重受伤的儿童。国内典型案例2004.4.16,重庆天原氯气罐爆炸事故因为设备老化,氯冷凝器穿孔,造成溢出氯气,抢险过程中,5

个液氯贮槽罐突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5万人大转移。。左图为现场氯气泄漏场景国内典型案例为了彻底消除液氯储罐对周围的威胁,现场动用了军队,使用了军事装备。国内典型案例重庆天原氯气泄漏现场2004年重庆天原化工厂爆炸,

发生氯气泄露,9人死亡,15万人大转移。→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6名工人失踪,近70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数万人紧急疏散;对松花江水域产生污染,导致哈尔滨市停水4天,600万市民一度发生饮水恐慌,沿线一些企业因无水停工。吉化公司东10号线入江口水样有强烈

的苦杏仁气味,苯、苯胺、硝基苯、二甲苯等污染物指标严重超标。松花江九站断面苯类指标全部检出,以苯、硝基苯为主,右岸超标100倍,左岸超标10倍以上。松花江白旗断面检出苯和硝基苯,其中苯超标108倍。随着水体流动,污染带向下转移。11月20日16时到达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肇源段,硝基苯开始超标

,最大超标倍数为29.1倍,污染带长约80公里,持续时间约40小时。25日,俄罗斯哈巴洛夫斯克宣布停水。据专家估计,仅哈尔滨的直接损失就在15亿元左右,而有关律师的估计包括间接损失在内,这个数字应该是几百亿到上千亿之间。2023/7/27162005年7月26日,江苏无锡化工厂爆炸,3人死亡

,4人重伤2008年3月15日下午3点37分,广深公路宏康东筑小区东侧通道上两台加长货柜车在装卸货物时发生大爆炸,引发附近包括一栋居民楼在内的数个建筑物火灾。下午5时,火势基本扑灭。爆炸导致7人死亡,6人受伤入院治疗,其中2

人重伤。新华网哈尔滨2008年10月9日电(记者曹霁阳、刘景洋、熊琳)截至9日19时,哈尔滨市“经纬360”大厦火灾已被扑灭,人员搜救工作也已结束。消防部门共救出61名被困施工人员,未发现人员死亡。据了解,发生火灾的是

新建的公寓楼,楼外部工程已施工完毕,内部正在装修。这栋名为“经纬360”的“双子座”大厦,地下一层,地上两栋楼都28层,楼高99.8米。着火时,尚在楼内的人基本上都是施工人员。2006年江苏氟源化工爆炸事故16人死7000多人紧急疏散省内典型案例省内典型案例2007年11月27日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化工集中区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响水“11·27”爆炸事故原因是生产分散蓝79号滤饼的车间,一只容积为5000升的重氮化盐反应釜温度超标,造成釜内的重氮化盐过热分解,导致釜内的温度失控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多人受伤。2011年2月23日下午2时10分,无

锡某化工厂发生火灾,第一起火点在工厂内,当时焊接工人焊接的火花不小心溅出,使摆放在工厂内的化工原料遇火燃烧,火势蔓延至该工厂通往内河的污水排放口后,再次燃起第二个火点,第一火点的大火在消防车赶到后迅速被扑灭,第二火点的大火沿河而起,由于水面漂浮着大量易燃物,以至于将一座小桥烧毁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简介我国从2004年开始进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执业资格考试。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一般将考试分为4个科目。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20%分为专业选择)安全生

产事故案例客观判断题论述题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行政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

理条例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剧毒物品品名表GA58-9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相关部门规章: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违法

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一、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生产检查、劳动保护用品管理三、安全评价

四、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五、事故应急救援六、职业病危害管理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八、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安全生产技术一、机械电气安全生产技术机械安全专业知识;电气安全专业知识通用机械安全生产技术;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主要机

械电气安全技术规程与标准二、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火灾专业知识;爆炸专业知识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的安全;有关规范与技术标准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四、安全人机工程五、作业危害控制技术生产性粉尘危害控制技术;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术(噪声、振动、辐射、异常气象

条件)六、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一、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危害、有害因素的基本知识;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知识;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二、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执法依据事故调查的原则与程序;事故调查的组织事故调查取证三、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统计

与分类的基本知识四、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与整改措施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划分;事故教训;整改措施五、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矿山、建筑、危化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应急预案案例分析隐患整改与事故调查处理案

例分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及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化工生产中事故发生的原因,学习防止事故所需的科学技术知识,在以后的工程设计中、技术开发中、生产管理中,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评价和控制危险,促进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生产顺利进行。目录1.绪论2.物性、物化原

理与安全3.化工厂设计与操作安全4.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5.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6.压力容器与机电设备安全7.工业腐蚀与预防措施8.普通工业安全卫生9.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绪论§1.化学工业发展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2.

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3.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1.化学工业发展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一.化学工业发展概况◆现代化学工业始于18世纪的法国,后传入英国。19世纪在德国迅速发展,以煤为基础原料,化学家+机械师。◆1

888年,世界上最早的化工专业在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时期开始于美国。石油为主要加工对象,以“单元操作”为标志。◆20世纪40年代三项重大开发:流化床催化裂化、橡胶聚合与原子弹制造。◆20世纪50年代提出“三传一反”理

论。§1.化学工业发展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一.化学工业发展概况◆现代化学工业的过程开发包含以下步骤:小式或模式—中式—设计—技术经济评价—试生产。◆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1.危险品多和生产方法的多样;2.生产工艺参数的苛刻;3.生产规模的大型化;4.

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1.化学工业发展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二.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一)化工生产中的事故1.生产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原料、半成品或成品损失的事故。2.设备事故化工生产装置、动

力机械、电气及仪表装置、运输设备、管道、建筑物、构筑物等,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坏、损失或减产等事故。§1.化学工业发展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二.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一)化工生产中的事故3.火灾事故凡发生着火、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4.爆炸事故凡因发生化学性或物理性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1.化学工业发展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二.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一)化工生产中的事故5.工伤事故企业在册职工在生产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突然使其身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使某些器官失去

正常机能,以致中断工作,经医务部门诊断,需要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1.化学工业发展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二.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一)化工生产中的事故6.质量事故凡产品或半产品不符合国家或企业规定的质量标准;基建工程不按设计施工或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机、电设备检修质量不符合要求;原

料或产品因保管不善或包装不良而变质;采购的原材料不符合规格要求而造成损失,影响生产或检修计划的完成等。§1.化学工业发展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二.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一)化工生产中的事故8.未遂事故凡因操

作不当或其他原因而构成发生重大事故的条件,足以酿成灾害性事故,但侥幸未成事实的事故,或因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得以避免的重大恶性事故。7.其他事故凡属外界原因影响或客观上末认识到以及自然灾害而发生的各种不可抗拒的灾害件事故(如地震)。安全生产事故有四原则:一、严格依法认定、适度从严的原则;

二、从实际出发,适应我国当前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事故认定范围不宜作大的调整;三、有利于保护事故伤亡人员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落实,消灭监管“盲点”,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按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按事故造成

的后果可分为:人身伤亡事故和非人身死亡事故;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事故定性存在疑义的,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规定,按照下列程序认定:1.一般伤亡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

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认。2.重大伤亡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省级人民政

府确认。3.特大伤亡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省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认。4.重特大伤亡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

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初步认定,报国务院确认。5.已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报告。侦查结案后认定属于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管理案件的,凭公安机关出具的结案证

明,按公共安全事件处理。⚫化工生产事故的特点1.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多且后果严重;2.生产活动时事故发生多;3.设备缺陷以及腐蚀原因较多;4.事故的集中和多发。§1.化学工业发展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二.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二)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

1.安全技术措施:在工艺、设备、控制等各方面采取一些技术上的措施。2.安全教育措施:包括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技能教育和安全管理知识教育。3.安全管理措施:主要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1.化学工

业发展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二.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二)预防事故的基本原则技术(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安全管理(Enforcement)“3E”措施的关系§1.化学工业发展及其对安全的

新要求二.化学工业发展伴生的新危险(三)新危险1.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2.设备的多样化、复杂化3.生产的大型化、连续化、管道化§1.化学工业发展及其对安全的新要求三.化学工业发展对安全的新要求1.可靠性设计、评估;2.设备安全制造工

艺的改进;3.高素质人员配置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引入;4.危险安全评价体系的健全。§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概述◆安全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1.安全是生产的前提;2.安全是化工生产发展的关键。◆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1.生产必

须安全;2.安全生产人人有责;3.安全生产重在预防。§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一.化学工业危险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化工工艺6.物料输送7.误操作8.设备缺陷9.防灾计划不充分§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一.化学工业危险

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化工工艺6.物料输送7.误操作8.设备缺陷9.防灾计划不充分§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一.化学工业危险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

.化工工艺6.物料输送7.误操作8.设备缺陷9.防灾计划不充分§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一.化学工业危险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化工工艺6.物料输送7.误操作8.

设备缺陷9.防灾计划不充分(1).在装置中原料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自然分解;(2).对处理的气体、粉尘等在其工艺条件下的爆炸范围不明确;(3).没有充分掌握因误操作、控制不良而使工艺过程处于不正常状态时的物料和产品的详细情况。§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

一.化学工业危险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化工工艺6.物料输送7.误操作8.设备缺陷9.防灾计划不充分(1).没有足够的有关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数据;(2).对有危险的副反应认识不足;(3)没有根据热力学研究确定爆炸能量;(4).对工艺异常情况检测不够。

§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一.化学工业危险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化工工艺6.物料输送7.误操作8.设备缺陷9.防灾计划不充分(1).各种单元操作时,对物料流动不能进行良好控制;

(2).产品的标示不完全;(3).风送装置内的粉尘爆炸;(4).废气、废水和废渣的处理;(5).装置内的装卸设施。§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一.化学工业危险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化工工艺6.物料

输送7.误操作8.设备缺陷9.防灾计划不充分(1).忽略关于运转和维修的操作教育;(2).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3).开车、停车计划不适当;(4).缺乏紧急停车的操作训练;(5).没有建立操作人员和安全人员之间的协作体制。§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

一.化学工业危险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化工工艺6.物料输送7.误操作8.设备缺陷9.防灾计划不充分§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一.化学工业危险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

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化工工艺6.物料输送7.误操作8.设备缺陷9.防灾计划不充分§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一.化学工业危险因素§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二.化工装置紧急状态1.运转失灵:运转发生紊乱及时更换备用设施可恢复正常。2.故障:设备需停车检

修但并未发生其他损坏。3.异常:需对工艺过程采取一定措施,否则可能发生事故。4.事故:设备损坏、生产中止或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人员伤亡。需采取紧急措施,事故状态没有扩展。5.灾害:不但发生了事故,而且事故状态扩展,对外界造成威胁。需采取紧急措施并求得外部支援

。化工装置紧急状态分为五个阶段:§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三.化工安全措施1.设备安全确定设备的安全性,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是否按照相应的安全标准、规范进行设计;(2)是否按照设计说明书正确进行制造;(3)是否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装置;(4)维护、检查的程序是否完善。§2.

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三.化工安全措施2.物料加工和操作安全⚫清晰地了解闪点、沸点、熔点、爆炸极限、燃点等,以及操作、贮运、应急处置等。⚫分析和说明可能造成的损失或损害,以及相应的对策。⚫分析和评价可能发

生的误操作,特别是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或损害的操作。§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三.化工安全措施3.装置布局安全(1)需要留有足够的空地以把工艺单元可能的火灾控制在最小范围;(2)对于极为重要的单系列装置,要保留足够的空间,或用其他方法进行防护;(3)危险性极大的区域应该与其他部分保

持足够的安全距离;(4)装置事故不能直接影响水、电、气(汽)等公用工程设施;§2.化学工业的危险与安全三.化工安全措施(5)因各种原因有可能使装置界区内浸水时,应该设置防水设备;(6)应该特别注意公路、铁路

在装置附近的情况;(7)对于道路的设置,应该注意在发生事故时能较方便地接近装置;(8)在装置的边界和出入口,应该安装监视设施。3.装置布局安全§3.化工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向一.化工危险性评价和安全工程二.安全系统工程的开发和应用三.人机工程学、劳动心理学和人体测量学

的应用四.安全技术的新进展◼安全(Safety):一、安全与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之下的状态。◼危险(danger):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员或财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

。危险包含了各种隐患◼事故(fault):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安全性(Safetyproperty):一、安全与危险是指确保安全的程度,是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

观量。S(安全性)=1–R(危险性)◼事故隐患(accidentpotential):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是一种潜藏的祸患。◼安全科学(safetyscience):是研究人、机器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之间,保障人类生产和生活安全的科

学,或者说是研究事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的理论体系。安全问题的历史发展演变◼古代安全:◼机器时代:◼大工业时代:不被野兽吃掉、不被雷击、不被洪水淹没、不被大火烧死。锅炉爆炸、矿山爆炸、燃煤有害气体、电气安全。矿井坍塌、片帮冒顶、瓦斯爆炸、空难、海难、辐射、剧毒物品、核泄露……安全科学安全

、危险、事故与安全科学的关系安全(Safety)危险(danger)事故(fault)因某种因素激发变成现实一对矛盾提供安全知识二、化工生产中的危险因素◼1.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G

B/T13861-92将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GB6441-86将危险因素分为16类。◼3.参照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颁发

的文件《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87]卫防字第60号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7类。◼4.美国保险协会(AIA)的分类方法三、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企业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设施、设备或场所。是指生产、运输、使用、贮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

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危险物质:单元:临界量: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贮罐区(贮罐);危险建筑物;库区(库);❑(2)贮存区危险源: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1)生产场所危险源:3.

重大危险源辨识指标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n—单元中危险物质的种类数。12211+++nnQqQqQq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将主要四种污染物列出

作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见下面四个表格)⚫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凡能引发重大工业事故并导致严重后果的一切危险设备、设施或工作场所都应列入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范围。根据上述原则,重大危险源应包括以下7类:(1)贮罐区(贮罐)包括

可燃液体、气体和毒性物质三种贮罐区或贮罐。(2)库区(库)可分为火炸药、弹药库区(库),毒性物质库区(库),易燃、易爆物品库区(库)。(3)生产场所包括具有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和具有爆炸、火灾危险的生产场所。(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限用于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建(构)筑物,如厂房、库房等,已确定为危险建筑物,且建筑面积≥1000m2或经常有100人以上出入的建(构)筑物。(5)压力管道属于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应列入管理范围。①输送毒性等级为剧毒、高毒或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介质,公称直径为100

mm,工作压力为10MPa的工业管道。②公用管道中的中压或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③公称压力≥0.4MPa,且公称直径≥400mm的长输管道。(6)锅炉①额定蒸汽压力≥2.45MPa。②额定

出口水温≥120°C,且额定功率≥14MW的热水锅炉。(7)压力容器①贮存毒性等级为剧毒、高毒及中等毒性物质的三类压力容器。②最高工作压力≥0.1MPa,几何容积≥1000m3,贮存介质为可燃气体的压

力容器(含总容积超过100m3的压力容器群)。③液化气体陆路罐车和铁路罐车。1.泄放型危险源(8类)(1)连续性气体包括气体管道、阀门、垫片、视镜、腐蚀孔、安全阀等的泄放,如果气体呈正压状态,泄放的基本形态为连续气体流。(2)爆炸性气体包括气体贮罐、汽化器、气

相反应器等爆炸性泄放,基本形态是大量气体瞬间释放并与空气混合形成云团。(3)爆炸性压力液化气体包括压力液化气贮罐、钢瓶、计量槽、罐车等爆炸性泄放,基本形态是一旦液化气在瞬间泄放,由于闪蒸导致大量空气夹带,液化气液摘蒸发导致云团温度下降,形成冷云团。(4)连续压力液化气体包括压力液化气贮罐的液相孔

、管道、阀门等的泄漏,基本形总是压力液化气迅速闪蒸,混入空气并形成低温烟云。⚫重大危险源类型:(5)非爆炸性压力液化气体包括压力液化气贮罐气相机、小口径管道和阀门等的泄放。基本形态是产生气体喷射,泄放速度随耀内压力而变化。(

6)非爆炸性冷冻压力液化气体包括半冷冻液化气贮磋的液相通道和阀门等的泄放,基本形态是泄放物部分闪蒸,部分在地面形成液池。(7)冷冻液化气体包括冷冻液化气贮耀液位以下的孔、管道、阀门等的泄放,基本形;怂是地面形成低温

液他。〔8)两相泄放型两相泄放型包括压力液化气贮罐气相中等孔的泄放,基本形态是产生变化的“雾”状或泡沫流。⚫重大危险源类型:2.潜在型危险源(5种)(1)阀门和法兰泄漏因阀门和法兰加工缺陷、腐蚀、密封件失效、外部载荷或误操作引起的气体、压力液化气、冷冻液化气或其

他液体的泄漏。(2)管道泄漏因管道接头开裂、脱落、腐蚀、加工缺陷或外部载荷引起气体、压力液化气、冷冻液化气及其他液体泄放。(3)贮罐泄漏因贮磋材质缺陷、附件缺陷、腐蚀或局部加工不良而引起的气体、压力液化气、冷冻液化气及其他浓体泄放。⚫重大危险源类型:(4)爆炸

件贮罐泄放因贮磋加工和材质缺陷并超温、超压作业或外部载荷引起的压力浓化气和冷冻液化气爆炸性泄放。(5)钢瓶泄放因超标充装、超温使用或附件缺陷引起的压力液化气或压力气体泄放。⚫危险源的临界量表1-2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

/t生产场所储存区生产场所储存区1雷(酸)汞0.119二硝基(苯)酚5502硝化丙三醇0.1110环三次甲基三硝胺5503二硝基重氮酚0.11112,4,6-三硝基甲苯5504二乙二醇二硝酸酯0.1112硝化纤维素101005叠氮(

化)钡0.1113硝酸铵252506三硝基间苯二酚铅0.11141,3,5-三硝基苯55072,4,6-三硝基苯酚55015环四次甲基四硝胺5508三硝基苯甲醚55016硝酸乙酯550雷酸汞简介雷汞颜色因为制造比率不同而变,有灰、灰白、淡黄白等色。纯的雷汞属于淡黄白色。雷汞为较为敏感又猛烈

的爆药,微受碰撞、摩擦或与燃烧体、加热体互相接触,即发生爆炸,故用于起爆用药。有毒,制备过程和爆炸时放出的气体都有毒性,故雷汞目前已被更稳定的起爆药所代替,如叠氮化铅、斯蒂芬酸铅和二硝基重氮酚等。生成热为26

7.8kJ/mol。雷汞的晶体结构直到2007年才得以确定。将雷汞慢慢加热,则在152°C发生强烈爆炸;高速加热,则在200°C爆炸。将雷汞置入金属管中,即成雷管。分解方程式如下:所产生的物质会锈蚀金属,所以雷汞制造的底火被称为锈蚀性底火,射击后不及时保养会加重

枪械锈蚀。这种底火曾经被广泛使用,现在只有前华约国家和中国还在大量使用,欧美已经很少使用了。雷汞为1800年豪瓦德(Howard)所发明,是将汞溶于硝酸内,混合醇,发生反应而生成产物。这种方法也是目前制取雷汞的主要方法。表1-3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类别物质名称临界量/t序号物质名称临界

量/t生产场所储存区生产场所储存区闪点28℃的液体乙烷22028℃≤闪点60℃的液体环己胺100环戊烷220乙酸10100汽油220樟脑油1010028℃≤闪点60℃的液体煤油10100甲酸10100松节油10100爆炸下限≤10%气体氢1102-丁烯-1-醇10

100甲烷1103-甲基-1-丁醇10100乙烯110二(正)丁醚10100天然气110表1-4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生产场所储存区生产场所储存区1氯酸钾2209过氧化二碳酸二仲

丁酯(浓度≥80%)1102过氧化钾220102,2-过氧化二氢丙烷(浓度≥30%)1103过氧化乙酸叔丁酯(浓度≥70%)11011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浓度≥80%)1104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浓度≥80%)11012过

氧化甲乙酮(浓度≥60%)1105过氧化顺式丁烯二酸叔丁酯(浓度≥80%)11013过氧乙酸(浓度≥60%)1106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浓度≥80%)11014过氧化(二)异丁酰(浓度≥50%)1107过氧化

二碳酸二苯甲酯(盐度≥90%)11015过氧化二碳酸二乙酯(浓度≥30%)11082,2-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浓度≥80%)11016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浓度≥77%)110某氧气厂1965年设

计的氢分塔1970年8月交付正式投产使用。该塔是非定型设备,塔高10m,外壳尺寸为4500×5000mm,生产能力为130m3/h。在检修后运转不正常的情况下,停车再次检修,因动火制度不严而造成氢分塔爆炸。爆炸首先发生在塔内两蓄冷器和氮洗塔之间,使氢分塔和部分厂房被严重摧毁。造成多人伤亡

、经济损失严重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某氧气厂设计、制造的氢分塔,在该厂煤气提氢工段投入运行了7年,经定期检修后,从1977年7月8日到7月19日运转一直不正常,蓄冷器中部温度由一20℃回升到一84℃,耗冷量大大增加,生产效率不断严降,塔体外壳阀门箱上部出现局部结霜。19

日8时,因液氮机供冷源不足而停车。8时40分,操作工打开氢分塔南侧下部阀门箱人孔塔皮,将箱内朱光砂保温材料清除,发现蓄冷器下端氢气管集合器上的支管根部焊口的环管径裂开三分之一,需动火补焊。于11时开始用低压氮气(8×102kPa

)分别对管道及阀门箱进行吹扫置换。13时30分对阀门箱的中、下部多点处进行检测分析仍达不到动火要求,于是现场操作人员将阀门底部的3个孔洞铺上4条湿麻袋和l块胶板,再用氢气吹扫置换阀门箱,经检测人员复检分析认为基本合格。于是动火。焊枪刚点燃就发生闷雷般巨响

,粗大灰白色烟柱腾空而起,氢分塔和部分厂房被严重摧毁,周围一片火焰,现场的5名职工当场被炸死。由于氢分塔向东侧倾倒,南面塔皮被撕下一块1000×800×4mm的铁板,飞进对面的液氮机房内,将一名操纵工砸死。西面的操作盘在爆炸击中倾倒,

将室内一名操作工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这场重大事故共死亡7人,轻伤8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4万元。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分析经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1)管道泄漏出来的氢气被保温材料朱光砂吸附,使氢气在阀

门箱中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4—75%),遇明火爆炸。(2)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动火制度执行不严格,没有相应的安全措施。(3)管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素质不高,在几次分析不合格的情况下,没有认真查找原因。(4)建筑布局过密,安全防火距离不符合要求,使事故伤害扩大。案例分析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1)定期检查管道,发现泄漏及时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进行修复。(2)动火修复前,必须先将保温材料全部拆除,用氮气对所有的连接系统内部和保湿壳体空间进行彻底的吹扫置换,再进行检验分析,经复检确认合格后方可动火。(3)氢气站与其它建筑物要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4)加强车间的安全管理制度

和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知识。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