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二版PCB设计基础

PPT
  • 阅读 30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3 页
  • 大小 466.045 KB
  • 2023-07-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8章二版PCB设计基础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8章二版PCB设计基础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8章二版PCB设计基础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8章二版PCB设计基础
第8章二版PCB设计基础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5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8章二版PCB设计基础.pptx,共(53)页,466.045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965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8章PCB设计基础8.1印刷电路板基础8.1.1印刷电路板的结构8.1.2元件的封装(Footprint)8.1.3焊盘(Pad)与过孔(Via)8.1.4铜膜导线(Track)8.1.5安全间距(Clearance)8.2PCB编辑器8.2.1PCB编辑器的启动与退出8.2.2PCB编辑器

的画面管理1第8章PCB设计基础8.3电路板的工作层8.3.1工作层的类型8.3.2工作层的设置8.3.3工作层的打开与关闭8.4设置PCB工作参数8.4.1Options选项卡的设置8.4.2Display

选项卡的设置8.4.3Colors选项卡的设置8.4.4Show/Hide选项卡的设置2第8章PCB设计基础8.4.5Defaults选项卡的设置8.4.6SignalIntegrity选项卡的设置8.5PCB中的定位8.5

.1使用PCBMiniViewer定位8.5.2手动移动图纸8.5.3跳转到指定位置8.5.4PCB管理器中BrowsePCB选项卡的功能3第8章PCB设计基础本章重点:1印刷电路板的概念与分类2元件封装3焊盘、过孔与铜膜导线4PCB文件中关于工作层的概念

与使用4第8章PCB设计基础8.1印刷电路板基础8.1.1印刷电路板的结构1.单面板指仅一面有导电图形的电路板,也称单层板。单面板的特点是成本低,但仅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电路设计,如收音机、电视机。对于比较复杂的电路,采用单面板往往比双面板或多层板要困难。2.双面板指两面都有导电图

形的电路板,也称双层板。其两面的导电图形之间的电气连接通过过孔来完成。由于两面均可以布线,对比较复杂的电路,其布线比单面板布线的布通率高,所以它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电路板结构。5第8章PCB设计基础3.多层板由交替的导电图形层及绝缘材料层叠压粘合而成的电路板。除电路板两个表面有导电图

形外,内部还有一层或多层相互绝缘的导电层,各层之间通过金属化过孔实现电气连接。它主要应用于复杂的电路设计,如在微机中,主板和内存条的PCB采用4~6层电路板设计。8.1.2元件的封装(Footprint)1.元件封装的分类2.针脚式元件封装:常见的元件封装,如电阻、电

容、三极管、部分集成电路的封装。这类封装的元件在焊接时,一般先将元件的管脚从电路板的顶层插入焊盘通孔,然后在电路板的底层进行焊接。由于针脚式元件的焊盘通孔贯通整个电路板,故在其焊盘的属性对话框内,Layer(层)的属

性必须为MultiLayer(多层)。6第8章PCB设计基础表面粘贴式元件封装:现在,越来越多的元件采用此类封装。这类元件在焊接时元件与其焊盘在同一层。故在其焊盘属性对话框中,Layer属性必须为单一板层(如Toplayer或Bottomla

yer)。(a)AXIAL0.4(b)DIODE0.4(c)RAD0.4(d)FUSE(电阻类)(二极管类)(无极性电容类)(保险管)(e)XATAL1(晶振类)(f)VR5(电位器类)(g)SIP8(单列直插类)(h)RB

.2/.4(极性电容类)(i)DB9/M(D型连接器)(j)TO-92B(小功率三极管)7第8章PCB设计基础(k)LCC16(贴片元件类)(l)DIP16(双列直插类)(m)TO-220(三极管类)图8.1常见元件封

装2.元件封装的编号元件封装的编号规则一般为元件类型+焊盘距离(或焊盘数)+元件外形尺寸。根据元件封装编号可区别元件封装的规格。如AXIAL0.6表示该元件封装为轴状,两个管脚焊盘的间距为0.6英寸(600mil);RB.3/.6表示极性电容

类元件封装,两个管脚焊盘的间距为0.3英寸(300mil),元件直径为0.6英寸(600mil);DIP14表示双列直插式元件的封装,两列共14个引脚。8第8章PCB设计基础8.1.3焊盘(Pad)与过孔(Via)焊盘(Pad)的作用是用来放置焊锡、连接导线和焊接元件的管

脚。根据元件封装的类型,焊盘也分为针脚式和表面粘贴式两种,其中针脚式焊盘必须钻孔,而表面粘贴式无需钻孔。圆形焊盘方形焊盘八角形焊盘表面粘贴式焊盘针脚式焊盘的尺寸图8.2常见焊盘的形状与尺寸对于双层板和多层板

,各信号层之间是绝缘的,需在各信号层有连接关系的导线的交汇处钻上一个孔,并在钻孔后的基材壁上淀积金属(也称电镀)以实现不同导电层之间的电气连接,这种孔称为过孔(Via)。9第8章PCB设计基础过孔有三种,即从顶层贯通到底层的穿透式过孔;从顶层通到内层或

从内层通到底层的盲过孔;在内层间的隐藏过孔。过孔的内径(Holesize)与外径尺寸(Diameter)一般小于焊盘的内外径尺寸。图8.3为过孔的尺寸与类型。(a)过孔的尺寸(b)穿透式过孔(c)盲过孔图8.

3过孔的尺寸与类型8.1.4铜膜导线(Track)印刷电路板上,在焊盘与焊盘之间起电气连接作用的是铜膜导线,简称导线(Track)。它也可以通过过孔把一个导电层和另一个导电层连接起来。10第8章PCB设计基础8.1.5安全间距(Cle

arance)进行印刷电路板设计时,为了避免导线、过孔、焊盘及元件间的距离过近而造成相互干扰,就必须在他们之间留出一定的间距,这个间距就称为安全间距。图8.4为安全间距示意图。图8.4安全间距11第8章PCB设计基础8.2PCB编辑器8.2.1PCB编辑器的启动与退出1.启

动PCB编辑器(1)通过打开已存在的设计数据库文件启动①执行菜单命令File|Open或单击打开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在相应路径下找到要打开的设计数据库文件名,单击打开按钮。②展开设计导航树,双击Documents文件夹,找到扩展名为“.PCB”的文件,单击该文件,就可启动PCB编辑器,同

时将该PCB图纸载入工作窗口中。(2)通过新建一个设计数据库文件进入①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弹出新建设计数据库对话框。在DatabaseFileName文本框中键入设计数据库文件名,扩展名为.ddb,单击OK按钮,即可建立一个新的

设计数据库文件。12第8章PCB设计基础②打开新建立的设计数据库中的Documents文件夹,再次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弹出如图8.5所示的NewDocument(新建设计文档)对话框,选取其中的PCBDocument图标,

单击OK按钮,即在Documents文件夹中建立一个新的PCB文件,默认名为“PCB1”,扩展名为.PCB,此时可更改文件名。图8.5NewDocument(新建设计文档)对话框13第8章PCB设计基础③双击工作窗口中的或单击设计导航树中的PCB1.PCB文件图标,就可启动PCB编辑器,如

图8.6所示。图中左边是PCB管理窗口,右边是工作窗口。PCB管理器窗口浮动工具栏工作窗口工作层标签文件标签图8.6PCB编辑器14第8章PCB设计基础2.退出PCB编辑器在PCB编辑器状态下,执行菜单命令

File|Close,或在PCB管理器中,用鼠标右键单击要关闭的PCB文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Close命令。8.2.2PCB编辑器的画面管理1.画面显示(1)画面的放大使用快捷键PageUp键。(

2)画面的缩小使用快捷键PageDown键。15第8章PCB设计基础(3)对选定区域放大①区域放大:执行菜单命令View|Area或用鼠标单击主工具栏的图标,光标变为十字形,将光标移到图纸要放大的区域,单击鼠标左键

,确定放大区域对角线的起点,再移动光标拖出一个矩形虚线框为选定放大的区域,单击鼠标左键确定放大区域对角线的终点,可将虚线框内的区域放大。②中心区域放大:执行菜单命令View|AroundPoint,光标变为十字形,移到需放大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确定要放大区

域的中心,移动光标拖出一个矩形区域后,单击鼠标左键确认,即可将所选区域放大。(4)显示整个电路板/整个图形文件①显示整个电路板:执行菜单命令View|FitBoard,可将整个电路板在工作窗口显示,但不显示电路板边框外的的图形。16第8章PCB设计基础②显示

整个图形文件:执行菜单命令View|FitDocument或单击图标,可将整个图形文件在工作窗口显示。如果电路板边框外有图形,也同时显示出来。图8.7是两个命令执行后的结果对比。(a)执行菜单命令View|FitBoard(b)执行菜单命令View|FitDocument图8.7两条命令的效果对

比17第8章PCB设计基础(5)采用上次显示比例显示执行菜单命令View|ZoomLast,可使画面恢复至上一次的显示效果。(6)画面刷新使用快捷键END键。2.窗口管理(1)多窗口的管理以同时打开2个设计数据库文件为例,在菜单栏的Windows菜单中有6项命令。①Title命令:

窗口平铺显示。②Cascade命令:窗口层叠显示。③TitleHorizontally命令:使所有打开的文件窗口以水平分割平铺的方式显示在工作窗口中。④TitleVertically命令:使所有打开的

文件窗口以垂直分割平铺的方式显示在工作窗口中。18第8章PCB设计基础⑤ArrangeIcons命令:使打开的文件窗口最小化时的图标在工作窗口底部有序排列。⑥CloseAll命令:执行该命令,可关闭所有窗口。(2)单窗口的管理在当前工作窗口顶部显示的文件标签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某一文件,可

弹出快捷菜单,各菜单命令的功能如下:①Close:关闭该文件。②SplitVertical:将该文件与其它文件垂直分割显示。对所有的文件都执行该命令,则所有文件窗口都会进行垂直分割显示。③SplitHorizontal:将该文件与其它文件水平分割显示。对所有文件都

执行该命令,则所有文件窗口都会进行水平分割显示。19第8章PCB设计基础④TitleAll:所有窗口平铺显示。⑤MergeAll:隐藏所有文件。文件以标签的形式显示,单击某标签即可显示相应的文件的内容。3.PCB的工具栏、状态栏、管理器的打开与关闭(1)工

具栏的打开与关闭执行菜单命令View|Toolbars,弹出一个子菜单如图8.8所示。在子菜单中选择相应工具栏名称。图8.8View|Toolbars弹出的子菜单(2)状态栏与命令栏的打开与关闭执行菜单命令View|StatusBar,可打开和关闭状态栏。执行菜单命令Viw|Command

Status,可打开与关闭命令栏。20第8章PCB设计基础(3)PCB管理器的打开与关闭执行菜单命令View|DesignManager,或用鼠标单击主工具栏的图标,可打开与关闭PCB管理器。打开PCB管理器。8.3电路板的工作

层8.3.1工作层的类型执行菜单命令Design|Option,系统将弹出如图8.9所示的DocumentOptions对话框。1.Signallayer(信号层)2.信号层主要用于布置电路板上的导线。Protel99

SE提供了32个信号层,包括Toplayer(顶层)、Bottomlayer(底层)和30个MidLayer(中间层)。21第8章PCB设计基础图8.9DocumentOptions对话框22第8章PCB设计基础2.Intern

alplanelayer(内部电源/接地层)Protel99SE提供了16个内部电源层/接地层。该类型的层仅用于多层板,主要用于布置电源线和接地线。我们称双层板、四层板、六层板,一般指信号层和内部电源/接地层的数目。3.Mechanicallayer(机械层)Prote

l99SE提供了16个机械层,它一般用于设置电路板的外形尺寸、数据标记、对齐标记、装配说明以及其它的机械信息。机械层可以附加在其它层上一起输出显示。4.Soldermasklayer(阻焊层)Protel

99SE提供了TopSolder(顶层)和BottomSolder(底层)两个阻焊层。5.Pastemasklayer(锡膏防护层)Protel99SE提供了TopPaste(顶层)和BottomPaste(底层)两个锡膏防护层。2

3第8章PCB设计基础6.Keepoutlayer(禁止布线层)禁止布线层用于定义在电路板上能够有效放置元件和布线的区域。在该层绘制一个封闭区域作为布线有效区,在该区域外是不能自动布局和布线的。7.Silkscreenlayer(丝印层)丝印层主要用于放置印制信息,如元件的轮廓和标注、各

种注释字符等。Protel99SE提供了TopOverlay和BottomOverlay两个丝印层。8.Multilayer(多层)电路板上焊盘和穿透式过孔要穿透整个电路板,与不同的导电图形层建立电气连接关系,因此系统专门设置了一个抽象的层,多层。一般,焊盘与过孔都要设置在

多层上,如果关闭此层,焊盘与过孔就无法显示出来。24第8章PCB设计基础9.Drilllayer(钻孔层)钻孔层提供电路板制造过程中的钻孔信息(如焊盘、过孔就需要钻孔)。Protel99SE提供了Drillguide(钻孔指示图

)和Drilldrawing(钻孔图)两个钻孔层。8.3.2工作层的设置1.设置Signallayer和Internalplanelayer执行菜单命令Design|LayerStackManager,可弹出图8.10所示的LayerStackManag

er(工作层堆栈管理器)对话框。(1)添加层的操作选取TopLayer,用鼠标单击对话框右上角的AddLayer(添加层)按钮,就可在顶层之下添加一个信号层的中间层(MidLayer),如此重复操作可添加3

0个中间层。单击AddPlane按钮,可添加一个内部电源/接地层,如此重复操作可添加16个内部电源/接地层。25第8章PCB设计基础图8.10LayerStackManager(工作层堆栈管理器)对话框26第8章PCB设计基

础(2)删除层的操作先选取要删除的中间层或内部电源/接地层,单击Delete(删除)按钮,在确认之后,可删除该工作层。(3)层的移动操作先选取要移动的层,单击MoveUp(向上移动)或MoveDown(向下移动)按钮

,可改变各工作层间的上下关系。(4)层的编辑操作先选取要编辑的层,单击Properties(属性)按钮,弹出如图8.11所示的EditLayer(工作层编辑)对话框,可设置该层的Name(名称)和Copperthick

ness(覆铜厚度)。图8.11EditLayer(工作层编辑)对话框27第8章PCB设计基础(5)钻孔层的管理单击图8.10中右下角的DrillPairs按钮,弹出如图8.12所示的Drill-PairManager(钻孔层管理)对话框,其中列出了已定义的钻

孔层的起始层和终止层。分别单击Add、Delete、Edit按钮,可完成添加、删除和编辑任务。图8.12Drill-PairManager(钻孔层管理)对话框28第8章PCB设计基础2.设置Mechanicallayer执行菜单命令Desigen|

MechanicalLayer,弹出如图8.13所示的SetupMechanicalLayers(机械层设置)对话框,其中已经列出16个机械层。单击某复选框,可打开相应的机械层,并可设置层的名称(LayerName)、是否可见(Visible)、是否在单层显示时放到各层(Dis

playinSingleLayerMode)等参数。图8.13SetupMechanicalLayers(机械层设置)对话框29第8章PCB设计基础8.3.3工作层的打开与关闭1.工作层的打开与关闭在图8.9所示的DocumentOptions对话框中,单击L

ayers选项卡,可以发现每个工作层前都有一个复选框。如果相应工作层前的复选框被选中(√),则表明该层被打开,否则该层处于关闭状态。用鼠标左键单击AllOn按钮,将打开所有的层;单击AllOff按钮,

所有的层将被关闭;单击UsedOn按钮,可打开常用的工作层。2.栅格和计量单位设置单击DocumentOptions对话框中的Options选项卡,打开如图8.14所示的对话框。30第8章PCB设计基础图8.14Do

cumentOptions对话框中的Options选项卡31第8章PCB设计基础(1)捕获栅格的设置用于设置光标移动的间距。使用SnapX和SnapY两个下拉框,可设置在X和Y方向捕获栅格的间距。(2)元件栅格的设置用于设置元件移动的间距。使用ComponentX和Co

mponentY两个下拉框,可设置元件在X和Y方向的移动间距。(3)电气栅格范围电气栅格主要是为了支持PCB的布线功能而设置的特殊栅格。当任何导电对象(如导线、过孔、元件等)没有定位在捕获栅格上时,就该启动电气栅格功能。只要将某个导电对象移到另外一个导电对象的电气栅格范围内,就会自动连

接在一起。选中ElectricalGrid复选框表示启动电气栅格的功能。Range(范围)用于设置电气栅格的间距,一般比捕获栅格的间距小一些才行。32第8章PCB设计基础(4)可视栅格的类型可视栅格是系统提供的

一种在屏幕上可见的栅格。通常可视栅格的间距为一个捕获栅格的距离或是其数倍。Protel99SE提供Dots(点状)和Lines(线状)两种显示类型。(5)计量单位的设置Protel99SE提供Metric(公制)和Imp

erial(英制)两种计量单位,系统默认为英制。英制的默认单位为mil(毫英寸);公制的默认单位为mm(毫米)。1mil=0.0254mm。按下快捷键Q,计量单位在英制与公制之间切换。8.4设置PCB工作参数执行菜单命令Tools|Preference,弹出如图8.15所示的Preferences

对话框。33第8章PCB设计基础图8.15Preference对话框34第8章PCB设计基础8.4.1Options选项卡的设置1.EditingOptions选择区域①OnlineDRC:在选中状态下,进行在线的DRC检查

。②SnapToCenter:在选中状态下,若用光标选取元件时,则光标移动至元件的第1脚的位置上;若用光标移动字符串,则光标自动移至字符串的左下角。若没有选中该项,将以光标坐标所在位置选中对象。③ExtendSelection:在选中状态下,执行选取操作时,可连续选取多个对象;否则,在连续选取多

个对象时,只有最后一次的选取操作有效,即只有最后一个对象被选中。④RemoveDuplicate:在该选项选中状态下,可自动删除重复的对象。⑤ConfirmGlobalEdit:在该选项选中状态下,进行整体编辑操作时,将出现要求确认的对话框。35第8章PCB设计基础⑥Pr

otectLockedObject:在该选项选中状态下,保护锁定的对象,使之不能执行如移动、删除等操作。2.AutopanOptions(自动移边)选项区域(1)Style:设置自动移边功能模式,共7种。(2)Speed

:移动速率,默认值1200。(3)Mils/Sec:移动速率单位,mils/秒。(4)Pixels/Sec:另一个移动速率单位,像素/秒。3.PolygonRepour(多边形填充的绕过)选项区域(1)R

epour:操作时是否出现对话框,有三个选项。(2)Threshod:绕过的临界值。4.Interactiverouting(交互式布线的参数设置)选项区域①Mode:设置交互式布线的模式。②PlowThroug

hPolygons选项:如有效,则多边形填充绕过导线。36第8章PCB设计基础③AutomaticallyRemoveLoops:如有效,自动删除形成回路的走线。5.Componentdrag(元件拖动模式)选项区域Mode:选择Non

e,在拖动元件时,只拖动元件本身;选择ConnectedTrack,则在拖动元件时,该元件的连线也跟着移动。6.Other(其它)选项区域①RotationStep:设置元件的旋转角度,默认值为90度。②Undo/Redo:设置撤消/重复命令可执行的次数。默认值为3

0次。③CursorType:设置光标形状。37第8章PCB设计基础8.4.2Display选项卡的设置图8.16Display选项卡设置38第8章PCB设计基础1.Displayoptions选项区域①ConvertSpecia

lString:用于设置是否将特殊字符串转化为它所代表的文字。②HighlightinFull:设置高亮的状态。该项有效时,选中的对象将被填满白色,否则选中的对象将只加上白色外框,选取状态不十分明显。③UseNetColorForH

ighlight:该项有效时,选中的网络将以该网络所设置的颜色来显示。设置网络颜色的方法:在PCB管理器中,切换到BrowsePCB选项卡,在Browse下拉框中选取Nets选项,然后在网络列表框内选取工作网络的名称,再单击Edit按钮打开Net对话框,在Color框内选取相应的颜色即可。39

第8章PCB设计基础④RedrawLayer:当该项有效时,每次切换板层时系统都要重绘各板层的内容,而工作层将绘在最上层。否则,切换板层时就不进行重绘操作。⑤SingleLayerMode:单层显示模式。该项有效时,工作窗口上将只显示当

前工作层的内容。否则,工作窗口上将所有使用的层的内容都显示出来。⑥TransparentLayer:透明模式。该项有效时,所有层的内容和被覆盖的对象都会显示出来。2.Show选项区域当工作窗口处于合适的缩放比例时,下面所选取的选项的属性值会显示出来。①PadNets:连接焊盘的网络名

称。②PadNumber:焊盘序号。③ViaNets:连接过孔的网络名称。40第8章PCB设计基础④TestPoint:测试点。⑤OriginMarker:原点。⑥StatusInfo:状态信息。3.Draftthresholds选项区域①Trac

ks:走线宽度临界值,默认值为2mil。大于此值的走线将以空心线来表示,否则以细直线来表示。②Strings:字符串长度临界值,默认值为11pixels。大于此值的字符串将以细线来表示。否则将以空心方块来表示。41第8章PCB设计基础图8.

17LayerDrawingOrder对话框4.设置工作层的绘制顺序单击图8.16中的LayerDrawingOrder按钮,将弹出如图8.17所示的对话框。在列表框中,先选择要编辑的工作层,再单击Promote或Demote按钮,可提升或降低该工作层的绘制顺序。单击De

fault按钮,可将工作层的绘制顺序恢复到默认状态。42第8章PCB设计基础8.4.3Colors选项卡的设置Colors选项卡主要用来调整各板层和系统对象的显示颜色。如图8.18所示。图8.18Color选项卡的设置如出现颜色

混乱,可单击DefaultColor(系统默认颜色)或ClassicColor(传统颜色)按钮加以恢复。43第8章PCB设计基础8.4.4Show/Hide选项卡的设置如图8.19所示。图中对10个对象提供了Final(详细显示)、Draft(草图)和Hidd

en(隐藏)3种显示模式。图8.19Show/Hide选项卡的设置44第8章PCB设计基础8.4.5Defaults选项卡的设置主要用来设置各电路板对象的默认属性值。如图8.20所示。图8.20Default选项卡的设置45第8章PCB设计基础8.4.6Signal

Integrity选项卡的设置用来设置信号的完整性,如图8.21所示。通过该选项卡可以设置元件标号和元件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信号完整性分析提供信息。图8.21SignalIntegrity选项卡的设置46第8章PCB设计基础8.5PCB中的定位8.5.1使用PCBMiniVie

wer定位在PCB管理器中的BrowsePCB选项卡的下方,有一个很小的视窗可以显示整个PCB图。利用该视窗可以方便的浏览PCB图,并在工作区快速定位。由于BrowsePCB选项卡的窗口很长,显示器的分辨率只有设在1024X768以上才能看到全貌

。视窗如图8.23所示。图中的虚线框代表当前的工作窗口画面。图8.23视窗47第8章PCB设计基础将光标指向虚线框的顶点,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顶点可改变虚线框的大小,同时,工作窗口的画面被缩放,虚线框越小,画面放大比例越大,图越清晰。将光标

指向虚线框,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整个虚线框移动,就可以在整个工作窗口中快速浏览和定位图纸。8.5.2手动移动图纸在工作窗口中,按住鼠标右键不放,光标即变为一只小手,移动小手不放,便可拖动浏览图纸。8.5.

3跳转到指定位置使用菜单命令Edit|Jump,在子菜单中选择不同的对象,可很方便地实现定向跳转。⚫AbsoluteOrigin:跳转到绝对原点。⚫CurrentOrigin:跳转到相对原点。48第8章PCB设计基础⚫NewLocation:跳转到指定坐标位置。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

,输入目标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单击OK按钮,光标自动指向所设置的位置。⚫Component:跳转到指定的元件。执行该命令后,在弹出如图8.25所示的ComponentDesignator(元件标号)对话框中输入元件的标号。若不知元件的标号,在对话框中输入“?”后单击OK按钮

,将弹出如图8.26所示的ComponentPlaced(元件放置)列表框,在其中选择要跳转到的元件,然后单击OK按钮即可。图8.25指定元件标号对话框图8.26选择要跳转到的元件对话框49第8章PCB设计基础⚫Net:跳

转到指定的网络。其操作与Component命令类似。⚫Pad:跳转到指定的焊盘。其操作与Component命令类似。⚫String:跳转到指定的字符串。其操作与Component命令类似。⚫ErrorMarker:跳转到错误标志处。⚫Selection:跳转到选取的对象处。先

选取对象,执行该命令后,被选取的对象在工作窗口中被放大显示。⚫SetLocationMarks:放置位置标志。使用此命令,可放置10个位置标志。⚫LocationMarks:跳转到所选择的位置标志。该命令与SetLocationMarks命令

配合使用。当没用该位置标志时,光标将指向工作窗口的最边缘。50第8章PCB设计基础8.5.4PCB管理器中BrowsePCB选项卡的功能使用PCB管理器也可方便地进行定位。单击PCB管理器中的BrowsePCB选项卡,在Browse下拉框中,选择设定好的对象,如图8.27所示。选择的

对象包括Nets(网络)、Components(元件)、Libraries(元件库)、NetClasses(网络类)、ComponentClasses(元件类)、Violations(违反规则信息)和Rules(设计规则)共六类。图8.27BrowsePCB|BrowseComponents51第

8章PCB设计基础练习1.什么是印刷电路板?它在电子设备中有何作用?2.印刷电路板根据导电图形的层数,一般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3.原理图与电路板图中的元件有何不同?元件的封装方式分几类?4.在印刷电路板中,焊

盘与过孔的作用有何不同?5.绘制印刷电路板图一般包括哪些步骤?在各步中主要完成什么工作?6.PCB编辑器的工作界面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52第8章PCB设计基础7.在PCB编辑器中,有哪些常用工具栏,能完成什么操作?状态栏和命令栏分别用于显示什么信

息?8.在Protel99SE系统中,提供了哪些工作层的类型?各个工作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9.可视栅格(VisibleGrid)、捕获栅格(SnapGrid)、元件栅格(ComponentGrid)和电气栅格(ElectricalGrid)

有和区别?10.在Protel99SE系统中,对元件、网络和焊盘等对象的定位提供了几种方法?53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