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简介(二)

PPT
  • 阅读 24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5 页
  • 大小 1.641 MB
  • 2023-07-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简介(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简介(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简介(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简介(二)
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简介(二)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0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施工标准简介(二).pptx,共(105)页,1.641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924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部分施工标准背景(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要求: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必须与本标准配合使用背景(二)GB50300附录B中,分部工程共9项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给水、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通风和空调电梯背景(三)分部

工程建筑电气中,子分部工程7项:室外电气变配电室供电干线电气动力电气照明安装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防雷及接地安装背景(四)在GB50300的统一标准统领下,已出版了如下分部或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31-2007《球

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验收规范》GB50150-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

0169-200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背景(四)《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

B50207-200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

03《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2006《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01-200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462-2008基本思路(一)─服从GB50300的统一标准─与设

计标准GB50057协调─与引用文件协调GB12190-1990高效能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检测方法GB16895.22-2004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GB/T18802.12-2004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

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GB/T18802.22-2008低压电涌保护器第22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则GB/T21431-2008建筑物放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714.3-2008雷电防

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基本思路(二)基本思路(二)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462-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JGJ/T152-2008混凝土内钢筋检测技术规程1总则1.0.2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防雷工程

的施工与质量验收。说明:1.建筑物建设工程中防雷工程。2.单独的防雷工程2术语(1)综合防雷系统组成外部防雷装置防LEMP系统(LEMS)接闪器接地装置引下线等电位连接间隔距离内部防雷装置屏蔽措施电涌保护器2术语(2)内部系统inter

nalsystem建筑物内的电气和电子系统。电气系统electricalsystem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电子系统electronicsystem由通信设备、计算机、控制和仪表系统无线电系统和电力电子装置构成的系统。2

术语(3)检验批inspectionlot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的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主控项目dominantitem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

用的检验项目。一般项目generalitem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3基本规定(1)防雷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判断评定考核制度。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应逐项检查并填写本规范表A.0.1。3

基本规定(2)施工人员、资质和计量器具应符合列要求:1施工中的各工种技工、技术人员均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并应持证上岗。2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3在安装和调试中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应经法定计量认证机构检定合格,并应在检定合格有效

期内使用3基本规定(3)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十四条专门从事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国务院气象主管部门机构或者省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3基本规定(4)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可以在核准的资质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3基本规定(5)

3.2.1主要防雷装置的材料、规格和试验要求宜符合本规范附录B和附录C的规定。3基本规定(6)接闪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材料结构最小截面(mm2)注10)铜单根扁铜50厚度2mm单根圆铜50直径8mm铜绞线50每股线直径1.7mm单根圆铜200直径15mm镀锡铜单根扁铜50

厚度2mm单根圆铜50直径8mm铜绞线50每股线直径1.7mm铝单根扁铝70厚度3mm单根圆铝50直径8mm铝绞线50每股线直径1.7mm3基本规定(6)接闪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材料结构最小截面(mm2)注10)铝合金单根扁形导体50厚度2.5mm单根圆形

导体50直径8mm绞线50每股线直径1.7mm单根圆形导体200直径15mm表面镀铜的单根圆形导体50径向镀铜厚度至少250μm,铜纯99.9%热浸镀锌钢单根扁钢50厚度2.5mm单根圆钢50直径8mm绞线50每股线直径

1.7mm单根圆钢200直径15mm3基本规定(6)接闪线(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材料结构最小截面(mm2)注10)不锈钢单根扁钢50厚度2mm单根圆钢50厚度8mm绞线70每股线直径1.7mm单根圆钢200直径15mm钢表面镀铜的单根

圆钢50径向镀铜厚度至少250μm,铜纯度99.9%3基本规定(7)利用金属屋面做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器时,接闪的金属屋面的材料和规格为:1.金属板下无易燃物品时:—铅板厚度≥2mm;—钢、钛、铜板厚度≥0.5mm—铝板厚度≥0.65mm;—锌板≥0.7mm。3基本规定(7)2.金属板下

有易燃物品时:—钢、钛板厚度≥4mm—铜板厚度≥5mm;—铝板厚度≥7mm;3.使用单层彩钢板为屋面接闪器时,其厚度分别满足本条中1和2的要求;使用双层夹保温材料的彩钢板时,如保温材料为非阻燃材料和(或)彩钢板下无阻隔材料(如石膏板、水泥等),不宜在有易燃物品的

场所使用。3基本规定(8)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材料结构最小尺寸注垂直接地体直径(mm)水平接地体接地板(mm)铜铜绞线—50mm2—每股直径1.7mm单根圆铜—50mm2—直径8mm单根扁铜—50mm2—厚度2mm单根圆铜15——

—铜管20——壁厚2mm整块铜板——500×500厚度2mm网络铜板——600×600各网格边截面25mm×2mm,网格网边总长度不少于4.8m3基本规定(8)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材料结构最小尺寸注垂直接地体直径(

mm)水平接地体接地板(mm)钢热镀锌圆钢16直径10mm——热镀锌钢管25——壁厚2mm热镀锌扁钢—90mm2—厚度3mm热镀锌钢板——500×500厚度3mm热镀锌网络钢板——600×600各网络边截面30mm×3mm,网格网边总长度不少于4.8m镀铜圆钢14——径向镀

铜层至少250μm,铜纯度99.9%裸圆钢—直径10mm——3基本规定(8)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材料结构最小尺寸注垂直接地体直径(mm)水平接地体接地板(mm)钢裸或热镀锌扁钢—75mm2—厚度3mm热镀锌钢绞线—70mm2—每股直径1.7mm热镀锌角钢50mm×50mm×3

mm———镀铜圆钢—50mm2径向镀铜层至少250μm,铜纯度99.9%不锈钢圆形导体16直径10mm——扁形导体—100mm2—厚度2mm3基本规定(9)防雷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等电位连接部件材料截面(mm2)等电位连接带(铜或热镀锌钢)铜、铁50从等电位连接

带至接地装置或至其他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铜16铝25铁50从屋内金属装置至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铜6铝10铁163基本规定(9)防雷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等电位连接部件材料截面(mm2)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电气系统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铜6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2.5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

器1.5电子系统D1类电涌保护器1.2其他类的电涌保护器(连接导体的截面可小于1.2mm2)根据具体情况确定3基本规定(9)连接到单台或多台Ⅰ级分类试验或D1类SPD的单根导体最小截面Smin≥Iimp/83基本规定(10)低压配

电线路的电涌保护器分类大类序号分类方式小类序号具体分类1按有无串联附加阻抗12无串阻抗(单口)串联阻抗(双口)2按电路设计拓朴345电压开关型电压限制型组合型3按冲击试验类型678Ⅰ级分类试验Ⅱ级分类试验Ⅲ级分类试验T1T2T33基本规定(10)低压配电线路的电涌保

护器分类大类序号分类方式小类序号具体分类4按可触及性910易触及型不易触及型5按安装方式1112固定式可移式6脱离器安装位置131415安在SPD内部安在SPD外部内外部均有保护功能161718有防过热功能有防

泄漏电流功能有防过电流功能3基本规定(10)低压配电线路的电涌保护器分类大类序号分类方式小类序号具体分类7后备过电流保护1920有具体规定的无具体规定的8外壳保护等级2121+121+2……21+n按IP代码规定划

分9温度范围2223工作在正常温度范围工作在异常温度范围3基本规定(11)电信、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分类大类序号分类方式小类序号具体分类1有无限流元件12无限流元件有限流元件2按不同防雷区(LPZ)的使用分类3456A类:见表C.0.2-2B类:见表C.

0.2-2C类:见表C.0.2-2D类:见表C.0.2-23按过载故障模式789模式1模式2模式34按使用地点分类1011户外型户内型3基本规定(11)电信、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分类大类序号分类方式小类序号具体分类5按线路对数1213

一对线的一对线以上的6按限流器件的可复位性能141516非复位的可复位的自动复位的7温度范围1718工作在正常温度范围工作在异常温度范围8外壳保护等级1919+1……19+n按IP代码规定划分3基本规定(12)电信、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按实验方法分类

类别试验类型开路电压短路电流A1很慢的上升速率≧1kV0.1kV/μs~100kV/s10A,0.1A/μs~2A/μs≧1000μs(持续时间)A2AC测试电流应符合GB/T18802.21中表5的规定B1慢的上升速率1k

V,10/1000μs100A,10/1000μsB21kV~4kV,10/700μs25A~100A,5/300μsB3≧1kV,100V/μs10A~100A,10/1000μs3基本规定(12)电信、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按实验方法

分类类别试验类型开路电压短路电流C1快的上升速率0.5kV~<1kV,1.2/50μs0.25kA~<1kA,8/20μsC22kV~10kV,1.2/50μs1kA~5kA,8/20μsC3≧1kV,1kV/μ

s10A~100A,10/1000μsD1高能量≧1kV0.5kA~2.5kA,10/350μsD2≧1kV0.6kA~2.0kA,10/250μs3基本规定(13)电涌保护器生产厂应在其产品标志、铭牌或使用说明书上提供下列信息:1生产厂名、商标及型号。2是否串有阻抗(双口或单口)。3

安装方法。4最大持续运行电压,每一种保护模式应为一个值。5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生产厂应说明产品属于以下的哪一种试验类别:1)I级分类试验IimpT12)II级分类试验ImaxT23)III级分类试验UOCT33基本规定(13)6

电信、信号网络中的电涌保护器生产厂应说明产品属于以下的哪一种试验类别:1)A1~A22)B1~B33)C1~C34)D1~D27I级分类及II级分类试验预处理中的标称放电电流值,每一种保护模式应为一个值。8电压保护水平,每一种保护模式应为一个值。9额定负载电流。10当IP>20时,外壳保护

等级。3基本规定(13)11承受短路电流。12后备过电流保护推荐的最大额定值。13脱离器动作指示。14具有特殊用途产品的安装位置。15接线端的标志。16连接、机械尺寸、导线长度等安装指南。17电网供电类型。18I级分

类试验中比能量。19温度范围。20额定断开续流值(除限压型电涌保护器外)。3基本规定(13)21推荐使用外部断路器的指标。22残流。23暂时过电压耐受特性。24冲击复位时间。25交流耐受能力。26过载故障模式

。27传输速率、插入损耗、驻波比、带宽等传输特性。28工作频段。29接口型式。30串联电阻。3基本规定(14)随产品提供的技术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1包装清单。2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书。3安装、使用说明书。4法定检验机构

型式试验报告。3基本规定(15)3.2.3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承力钢结构构件、混凝土梁、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或螺丝扣的机械连接,严禁热加工连接。3基本规定(16)3.2.3承力建筑钢结构构件,含构件内的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可能会降低建筑物结构的负荷能力。

GB50057第3.3.5条条文说明认为“在交叉点采用金属绑线绑扎在一起……建筑物具有许许多多钢筋和连接点,它们保证将全部雷电流经过许多次再分流流入大量的并联放电路径”,因此,绑扎可以保证雷电流的泄放。GB50303中3.1.2条要求“除设计要求外,承力

建筑钢结构构造上,不得采用熔焊连接……;且严禁热加工开孔”。4接地装置(1)4接地装置(2)接地装置安装见图a)墙上的测试接头b)地面的测试接头在建筑物地面处连接板(测试点)的安装1—墙上的测试点;2—土壤中抗腐蚀

的T型接头;3—土壤中抗腐蚀的接头;4—钢梁与接地线的接点4接地装置(2)a)接地极位于沥青防水层下无钢筋的混凝土中b)部分接地导体穿过土壤4接地装置(2)c)穿过沥青防水层将基础接地极与接地排相连的连接导体地基防水层外接地极连接安装1—引下线;2—测试接头;3—与内部LPS相

连的等电位连接导体;4—无钢筋的混凝土;5—LPS的连接导体;6—基础接地极;7—沥青防水层;8—测试接头与钢筋的连接导体;9—混凝土中的钢筋;10—穿过沥青防水层的防水套管;4接地装置(3)3在建筑物外人员可经过或停留的引

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处3m范围内,应用防止跨步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的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1)铺设使地面电阻率不小50kΩm的5cm厚的沥青层或15cm厚的砾石层。2)设立阻止人员进入的护栏或警示牌。3)将接地体敷设成

水平网格。4.2.1第8款规定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网)独立接地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但在3000Ω.m以下地区,不应大于30Ω。4接地装置(5)GB50169-2006规定,永冻土地区接地:1.敷设在溶化地

带或溶化土带的水池中2.敷设深钻式接地极或利用井管或其他深埋地下的金属构件作接地极,还应敷设深度约0.5m的伸长(水平)接地极3.在房屋溶化盘内敷设接地装置4.在接地极周围人工处理土壤以降低冻结温度和土壤电阻率。4接地装置(5)1

.掌握地质结构资料和土壤电阻率的分布,以使深井选好位置2.坚硬岩石上,可考虑深井爆破,使降阻剂在孔底呈立体树枝分布3.深井电极打入地下低阻地层1~2m4.深井电极应就近焊接到水平网上4接地装置(6)防雷装置钢材焊接时的搭线长度及焊接方法焊接材料搭接长度焊接方法扁钢与扁钢度不应少于扁

钢宽的2倍两个大面不应少于3个棱边焊接圆钢与圆钢不应少于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圆钢与扁钢不应少于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并应焊以由扁钢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扁钢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

焊接4接地装置(7)7敷设在土壤中的接地体与混凝土基础中的钢材相连接时,宜采用铜材或不锈钢材料。本条第7款的规定,引自GB/T21714.3中E.5.4.3.2的要求,该条说明“需要强调的是,与埋在土中的铜导体一样,混凝土中的钢筋产生相同的电位。这为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

的工程解决方法。”5引下线安装(1)3建筑物外的引下线敷设在人员可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时,应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防止接触电压和旁侧闪络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1)外露引下线在高2.7m以下部分穿不小于3mm厚的交联

聚乙烯管,该管应能耐受100kV冲击电压(1.2/50μs波形)。2)应设立阻止人员进入的护拦或警示牌。护拦与引下线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5引下线安装(2)5引下线上应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在通信塔或其他高耸金属构架起接闪作用的金属物上敷设电气线路时,线路应采用直埋

于土壤中的铠装电缆或穿金属管敷设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应两端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长度不应小于10m。5引下线安装(3)6引下线安装与易燃材料的墙壁或墙体保温层间距应大于0.1m。GB/T21714.3中5.3.4条规定对易燃材料的墙面,应保证引下线与墙的距离大于0.1m。如不

能实现,引下线截面不应小于100mm2。5引下线安装(4)5.1.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引下线固定支架应固定可靠,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5Kgf)的垂直拉力。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宜小于150mm,固定支架应均

匀,引下线和接闪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应符合表5.1.2的要求。5引下线安装(5)引下线和接闪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布置方式扁形导体和绞线固定支架的间距(mm)单根圆形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mm)水平面上的水平导体5001000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

5001000地面至20m处的垂直导体10001000从20m处起往上的垂直导体50010005引下线安装(6)2引下线可利用建筑物的钢梁、钢柱、消防梯等金属构件作为自然引下线,金属构件之间应电气贯通。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采用基础钢筋接地体时,不宜

设置断接卡,但应在室外墙体上留出供测量用的测接地电阻孔洞及与引下线相连的测试点接头。暗敷的自然引下线(柱内钢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的规定。对混凝土柱内钢筋的连接,应按工程设计文件要求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螺丝扣连接等机

械连接或对焊、搭焊等焊接连接。5引下线安装(7)6引下线安装中应避免形成环路,引下线与接闪器连接的施工可按本规范附录D执行。5引下线安装(7)引下线安装中避免形成小环路的安装l1l2l3l=l1+l2+l3S5引下线安装(7)GB/T21714.1中6.3规定S=kikcl/

kmki:一类取0.08二类取0.06三类取0.04kc:分流系数1/0.66/0.44km:空气取1实物取0.55引下线安装(7)LPSsdl明敷引下线避免对人体闪络的安装注:d—实际距离;s—隔距;l—计算隔距的长度5引下线安装(7)上图中:d:S+2.5mS=k

ikcl/kml:为最小间距5引下线安装(8)引下线(接闪导线)在弯曲处焊接要求1—钢筋;2—焊接缝口5引下线安装(8)a)钢筋与圆形导体卡接b)钢筋与带状导体卡接钢筋与导体间的卡接施工1—钢筋;2—圆形导体;3—螺栓;4—带状导体;5引下线

安装(8)使用屋面自然金属构件作LPS施工1—屋面女儿墙;2—接头;3—可弯曲的接头;4—T型连接点;5—接闪导体;6—穿过防水套管的引下线;7—钢筋梁;8—接头6接闪器(1)1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必

须与建筑物栏杆、旗杆、吊车梁、管道、设备、太阳能热水器、门窗、幕墙支架等外露的金属物进行电气连接。6接闪器(2)3位于建筑物顶部的接闪导线可按工程设计文件要求暗敷在混凝土女儿墙或混凝土屋面内。当采用暗敷时,用于接闪导线的钢筋施工应

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的规定。高层建筑物的接闪器应采取明敷方法。在多雷区,宜在屋面拐角处安装短接闪杆。6接闪器(3)4专用接闪杆应能承受0.7kN/m2的基本风压,在经常发生台风和大于11级大风的地区,宜增大接闪杆的尺寸。N:牛顿,指加在质

量为1kg的物体上使之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N6接闪器(4)bacda)坡屋顶屋脊上接闪器及屋顶引下线的安装坡屋面接闪器与引下线的安装施工注:a—水平接闪导线支架的距离;b—水平接闪导线的翘起高度;c—坡面接闪导线支架的距离;d—接闪器与屋面边沿的距离

尽可能靠近;a:支架间距0.5~1.0m;b:翘起高度定义100mmc:支架间距0.5~1.0m;d:尽可能的小6接闪器(4)b)与屋檐排水沟连接的引下线的安装坡屋面接闪器与引下线的安装施工注:f—引下线与建筑物转角处的距离;g—引下线支架距离f:300mmg:1000mm6接闪器(

4)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外墙柱内钢筋引下的外部防雷装置的施工注:1—接闪杆(避雷针);2—水平接闪导体;3—引下线;4—T型接头;5—十字型接头;6—与钢筋的连接;7—测试接头;8—B型接地装置,9—有屋顶装置的平屋面;10—耐腐蚀的T型连接点6接闪器(4)女儿墙上金

属盖罩做自然接闪器时的跨接施工1—耐腐蚀的接头;2—可弯曲导体;3—女儿墙上金属盖罩7等电位连接(1)1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必须与建筑物栏杆、旗杆、吊车梁、管道、设备、太阳能热水器、门窗、幕墙支架等外露的金属物进行电气

连接。7等电位连接(2)2在建筑物入户处应做总等电位连接。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干线与接地装置应有不少于2处的直接连接。GB50169中3.3.4条强制性条文: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外来金

属设施通信线路穿电缆的金属管0.4kV电源10kV电源屋顶上的设备接闪器LPZ0A区LPZ0B区LPZ0B区LPZ1区LPZ1区LPZ2区LPZ2区LPZ1区LPZ1区有屏蔽的小室等电位连接预留件摄象机LPZ0B区混凝土中的钢筋LPZ1区地面钢筋变电所LPZ1区0.4kV电源停车场

基础接地体LPZ2区屋顶上的金属物7等电位连接(3)钢筋混凝土墙内钢筋外接等电位连接预留件施工注:1—等电位连接导体;2—焊接在钢筋等电位连接线上的螺帽;3—钢筋等电位连接线;4—非金属铸件等电位连接点;5—

铜等电位连接绞线;6—c形钢质安装带;7—焊接7等电位连接(3)钢筋混凝土墙内钢筋外接等电位连接预留件施工注:1—等电位连接导体;2—焊接在钢筋等电位连接线上的螺帽;3—钢筋等电位连接线;4—非金属铸件等电位连接点;5—铜等电位连接绞线;6—c形钢质安装带;7—焊

接7等电位连接(3)屋面入户金属管与接闪导线连接施工注:1—接闪导体支架;2—金属管道;3—水平接闪导体;4—混凝土中钢筋8屏蔽工程(1)伴随雷击产生的磁场在屏蔽空间内的磁场大空间屏蔽Sa附近的雷击点8屏蔽工程(1)HO=io/2πSa(A/m)1GS≈79.6A/m

首次雷击(25kHz):1000/300/100A/m后续雷击(1MHz):100/30/10A/m8屏蔽工程(3)★建筑物屏蔽★入户金属管线的屏蔽★设备的屏蔽9综合布线(1)9.1.1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低压配电线路(三相或单相)的单芯线缆,不应单独穿于金属管内。2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

的交流和直流电线,不应穿于同一金属管中,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管中,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3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线(电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不应低于750V,且必须穿在金属管中。9综合布线(1)以上规定引自GB50303的15.1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线的规定。GB50058-92中规定

为500V,最新版改为450/750V9综合布线(1)GB16895.6-2006中规定:假如所有导体的绝缘均能耐受可能出现的最高标称电压,则允许在同一管道或槽盒内敷设多个回路。9综合布线(2)2)由分线箱引出的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平行敷设的长度大于35m时,从分线箱起的

20m内应采取隔离措施,也可保持两线缆之间有大于30mm的间距,或在槽盒中加金属板隔开。9综合布线(3)3低压配电系统的电线色标应符合相3线采用黄、绿、红色,中性线用浅4蓝色,保护线用绿/黄双色线的要求。9综合布线(4)2等电位连接的有效

性可通过等电位连接导体之间的电阻值测试来确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Ω;连在额定值为16A的断路器线路中,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0.24Ω;等电位连接带与连接范围内的金属管道等金属体末端之

间的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3Ω。9综合布线(4)11.2.4检测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03Ω引自GB50057,该标准中尚说明在非腐蚀环境下,如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含

弯头、阀门),当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可不采取跨接措施。检测为使切断回路时间不超过5S的整定值为16A的断路器动作,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之间等电位连接有效性,直流过渡电阻应小于0.24Ω规定引自经王

厚余先生审核的02D501-2中说明3.3。3Ω要求也是引自02D501-2中说明7。10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目的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非线性元件。电源SPD——连接

到低压配电系统的SPD。电信SPD——连接到电信和信号网络的SPD。适用电压:直流1500V交流1000V(r·m·s)(50Hz)SPD在TN-C-S系统中安装TN-C-S-System电力公司主配电二次配电用电器L1L2L3NPE仪器保护FLASHTRABVA

LVETRABSPD在TN-S系统中安装L1L2L3NPE主配电二次配电用电器RCDprotectionswitchTN-S-SystemFLASHTRABVALVETRAB电力公司仪器保护SPD在TT系统中安装(3+1形式)供电系统主配电二次配电用电器L1L2L3NPEFLASHTRAB

仪器保护VALVETRABFi-SchutzschalterVAL-MSVAL-MSF-MS12-TTFLT100-TTFLT25-400FLT60-400SPD在IT系统中安装电力公司主配电二次配电用电器L1L2L3PEFLA

SHTRAB仪器保护带有绝缘监测装置的IT-SystemZ<VALVETRABSPD在TT中安装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TT系统中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负荷侧电涌保护器接于电涌保护器安装点的系统型式TT系统TN-C系统TN-S系统引出中性线的IT系统不引出中性线的IT系统装设依据

装设依据装设依据接线形式1接线形式2接线形式1接线形式2接线形式1接线形式2每一相线和中性线间+·不适用+·+·不适用每一相线和PE线间·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中性线和PE线间··不适用····不适用每一相线和PEN线间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相线间按系统特征确定的电涌保护器的连接形式接线形式2的要求三相系统中:L-N为12.5kA时N-PE为50kA(Iimp)单相系统中:L-N为12.5kA时N-PE为25kA(Iimp)同样In值也要求为4倍或2倍Up需考虑SPD串连后的值之和SPD和RCD的组合重

点保证供电连续性PDSPDE/1SPD和RCD的组合重点保证保护连续性PDSPDE/1SPD和RCD的组合供电连续性和保护连续性的结合E/1PD1SPD1PD2SPD2凯文接线方式bb≤0.5m总接地端子或保护母线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或靠近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端的示例SPDE/

1避免二次污染的方式Separatelineconduittominimizeinterferencesignals11工程验收(1)11.1.2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织具备资质的防雷技术服务机构和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防雷技术服务机构项目负责人共同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检验批及分项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应进行自行检查。11工

程验收(2)11.1.3防雷工程(子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防雷主管单位项目负责人共同进行工程验收。谢谢!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