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前培训课件综合第五章4567节

PPT
  • 阅读 3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0 页
  • 大小 1.428 MB
  • 2023-07-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前培训课件综合第五章4567节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前培训课件综合第五章4567节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前培训课件综合第五章4567节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前培训课件综合第五章4567节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前培训课件综合第五章4567节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7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前培训课件综合第五章4567节.pptx,共(70)页,1.428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924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综合知识第五章核燃料循环设施-2-内容•第一节铀矿地质勘探•第二节铀矿开采•第三节铀的提取和精制•第四节铀化合物的转化•第五节铀浓缩•第六节燃料组(元)件制造•第七节乏燃料及其后处理-3-内容•核燃料循环:核燃料所经历的包括燃料提取和加工、核能利用和乏燃料后处理等一系列步骤。

•核燃料循环前段:铀矿勘探、开采与冶炼、铀转化、铀同位素富集(铀浓缩)、燃料元件制造。•核燃料循环后段:乏燃料后处理、回收铀再富集、铀/钚再制成燃料。回收铀输电网铀矿勘探铀矿勘探、开采精制(纯化)铀浓缩铀转化浓缩六氟化铀天然六氟化

铀贫化铀反应堆废物处理和处置乏燃料后处理钚乏燃料燃料元件制造发电机新燃料组件水冶-5-第四节铀化合物的转化一、铀转化的主要过程及其工艺特点•铀化合物(形态、价态)的转化(简称“铀转化”)过程是核原料生产工艺的一部分,是联系各个环节的纽带。(铀矿水冶精制、

元件加工UO2粉末制备、乏燃料后处理尾端都有铀转化过程)•本节仅讲述由天然铀精制的铀氧化物制成UF4,再转成UF6,及其还原的过程。-6--7-一、铀转化的主要过程及其工艺特点(续)干法气-固相反应,工艺特点:•固体的

反应性(活性)很重要。•固体颗粒的形貌及结构与原料有关。•体系处于瞬变状态。•有较高(≥95%)的转化率。•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伴随发热。•在含HF、F2等强腐蚀性的气体中进行(设备用耐腐蚀材料制备)。-8-二、四氟化铀的生产UF4—制备金属铀和UF6的原料。制备金属铀(金属品位)和

生产UF6(级联品位)。前者的质量要求比后者高。1.UF4制备有湿法与干法方法比较湿法:溶解UO2,加入氢氟酸,生成的沉淀经过滤、干燥和煅烧,得无水UF4。有纯化作用,但工序多,废液多,成本高。干法:高温下用气态无水氟化氢(HF)与UO2反应得UF4。铀回收率高、废液量很

少、工艺简化、成本低,但对原料要求严,流程适应性差,无水HF过剩量较大,对杂质的纯化差。-9-二、四氟化铀的生产(续)2.UO2氢氟化工艺过程及其主体设备•干法生产工艺组成:由UO2原料与无水HF的供给系统、UF4反应器系统、尾气中HF回收及处理、产品

处理及包装几部分。•设备主要有:卧式搅拌床、流化床和移动床三类。流化床反应器气-固相接触好,能强化反应,反应速率快,传热与传质效率高,温度均匀,设备生产强度大而且简单。目前工业上常采用两极串联流化床。-10-三、六氟化铀的生产

制备UF6•UF6是唯一的一种既稳定(气、液、固三态的变化)又具高度挥发性的铀化合物,被用于铀同位素富集工厂的供料。•生产UF6用核纯级的UF4在高温下与F2发生作用。氟化要使用过量的氟气,而且过量的氟气须再循环。•U

F6生产:由氟化、UF6冷凝收集、氟气回收和尾气处理四部分组成。-11-三、六氟化铀的生产(续)⑴制备UF6反应器(由UF4氟化)•火焰炉反应器:UF4细粉末分散在350-537℃的氟气中发生燃烧,反应在火焰中进行。设备紧凑,生产强度大,但对UF4粉末的纯度、粒度

及其分散装置要求严,炉体腐蚀重,残渣量多,氟气过剩量大。•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器内的固体颗粒能迅速混合,全床层处于等温状态,易控制温度,传热与传质优良。床料烧结少。对原料的适应性强,易操作调节,但设备尺寸大,生产强度低,且氟气剩于量大和灰渣率多。-12-三、六氟化铀的生

产(续)•立式氟化炉:兼容火焰炉和流化床的优点,有良好的气-固相接触,一定程度逆流,氟气过剩量小;灰渣率极低;生产强度小于火焰炉,但比流化床高;设备简单,工作温度低,对原料中的Na、K含量要求不严。我国是采用立式氟化炉制备UF6•卧式搅拌炉:完全的气-固相逆流接触,氟气耗量接近

化学计算量。但设备传热性不好,只适合在较低温度下氟化,产率低,容易发生中间氟化物烧结,操作困难。-13-三、六氟化铀的生产(续)⑵UF6产品的收集氟化后混合气中UF6含量30%-90%,其余为F2、HF、N2、O2等不凝性气体。收集UF6有凝

华和液化两种过程:•凝华过程:由气态经冷却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冷凝器内设有档板或翅片。按冷却剂(如乙二醇水溶液)带走热量的方式,分内冷式和外冷式。常用两级串联间歇操作。冷凝器出口处设高效滤网。-14-三、六氟化铀的生产(续)•液化过程:将含UF6的混合气体压缩至151.7kPa以上且

导入冷凝器(水冷却),UF6即被液化。此传热效率比冷凝成固态UF6时要大得多,缺点是压缩的压力高,且一次回收率低,须加一级冷冻冷凝。-15-三、六氟化铀的生产(续)•UF6装运容器:由于受临界质量的限制,富集度超过3%用内径5英寸的钢瓶;天然铀和贫化铀用内径

为30英寸和48英寸的钢瓶。钢瓶中的UF6在常温下则为固态。需要使用UF6时,将其加热到三相点温度(64.1℃)以上,UF6变成气态用作供料。-16-三、六氟化铀的生产(续)⑶氟气回收•由氟化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含20%-40%F2,须设气体净化并循

环利用系统。一部分补加F2再循环到氟化反应器中;其余导往二次反应系统(氟气净化系统)与过量的UF4反应,生成中间氟化物和UF6。所得固体返回氟化反应器作为供料,气体则经过滤后送入二级冷凝器进一步收集UF6,尾气送吸收系统处理。-17-三、六氟化铀的生产(续)⑷尾气处理从第二级冷凝器排出的不凝气体中

,残留有UF6、F2和少量HF等有害气体,排放前处理,以回收铀并防止铀和氟对环境的污染。•固体化学阱法—用活性Al2O3、CaSO4、NaF、活性碳和碱石灰等捕集。•UF4吸收法—用UF4来吸收F2。•碱液洗涤法—用碱液(KOH或K2CO3溶液)洗涤第二级冷凝器排出的尾气。-18-三、

六氟化铀的生产(续)3.由再循环铀生产UF6⑴再循环铀的特点:又称后处理铀(REU),放射性活度比天然铀大得多,含少量放射性裂变产物(如99Tc和106Ru)和超铀元素(钚、镎等);另有232U和236U。232U衰变子体积累使其γ剂量率随时间而显著增加,须增设屏蔽。236U

是一种中子吸收剂,用循环铀再富集时需要额外的分离功。⑵再循环铀的转化:化学转化过程无区别,但需考虑厂房与设备的屏蔽和气密性问题;对富集铀应注意核临界安全。转化过程可对产品实现净化。-19-四、六氟化铀

还原六氟化铀最终加工成UO2或金属铀。前者可直接用于反应堆的燃料芯体制造;后者则先要将其转化成UF4,再用Ca或Mg还原成金属。六氟化铀还原成UF4方法:⑴氢气还原法—目前应用最广,产品的堆密度大、生产能力大,而且操作特性好。⑵四氯化碳还原法—

控制温度150度以上,且CCl4过剩(小批量且高富集度)。⑶氨还原法—与NH3反应生成中间产物NH4UF5,再在惰性气氛中分解得UF4。-20-第五节铀浓缩一、铀浓缩的基本概念1.铀浓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铀-235是唯一天然存在的易裂变核素,在天

然铀中丰度为0.711%;铀-238占99%以上。•在热堆中,除少数重水堆、石墨气冷堆用天然铀外,轻水堆需用铀-235丰度约为2—5%低浓缩铀燃料;一些研究试验堆和快堆要用富集度更高的燃料;高通量的材料试验堆则需要90%以上的高浓铀。•铀

浓缩指用人工方法使铀-235丰度增加的过程。铀浓缩任务:将天然UF6生产浓缩UF6。-21-一、铀浓缩的基本概念(续)2.分离功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浓缩铀的度量单位。把一定量的铀富集到一定的铀-235丰度所需要投入的工作量叫做分离功(SWU)

,以kgSWU或tSWU为单位。-22-二、浓缩铀生产的基本原理铀-235和铀-238的化学性质相同而仅在质量上有微小差别。生产方法:1.气体扩散法原理:基于两种不同分子量的气体UF6混合物在热运动平衡

时,两种分子具有相同的平均动能而速度不同。较轻分子的平均速度大,与容器壁或多孔隔膜的碰撞次数(几率)相对重分子多。隔膜含有容许分子通过的无数微孔。两种组分就以不同的速度通过多孔膜(又称扩散膜或分离膜)而扩散。当UF6气体通过扩散分离时,在过膜的低压侧铀-235有微小加浓,在不过膜的高

压侧铀-235被贫化。-23-二、浓缩铀生产的基本原理(续)1.气体扩散法(续)扩散分离级的主要组成部分:①分离器—圆筒形,内装几千支膜管(直径几厘米,长约1—1.5m)。②压缩机—往分离器连续供料并提供为维持扩散膜两侧压差所需的压头。③热交换器—UF6气体被压缩后,温度升高,用热交换器带走

热量,使温度保持恒定。气体扩散法轻馏分低压扩散膜中压高压热交换器压缩机供料重馏分123-25-二、浓缩铀生产的基本原理(续)1.气体扩散法(续)分离系数-分离效果的量度,分离级前后所需同位素(铀-235)的相对丰度比。-

理论分离系数1.0043;实际分离系数为1.002。-由于单级的分离效果极小,为得3%的低浓铀产品,需把一千多级扩散级串联起来组成级联。-由于必须把气体不断地重新压缩,使它通过扩散膜,要消耗大量的电能。-26-二、浓缩铀生产的基本原理

(续)2.气体离心法•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由于离心力场的作用,较重的分子靠近外周富集,较轻的分子靠近轴线富集。从外周和中心分别引出气体流,可得略为贫化和略为富集的两股流分。为提高分离效应,可用加热或机械方法驱动转子内旋转的气体造成一个轴向流动的逆向环流。•离心机(见图3-2)的能力取决

于转筒的转速和长度。转速越高,分离能力越大。用高比强度材料(如高强铝合金、马氏体时效钢、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提高转速;或发展超临界离心机,增加转子的长度。-27-二、浓缩铀生产的基本原理(续)2.气体离心法(续)•气体离心法的优点

①比能耗低,约为气体扩散法的4—10%。②单机浓缩系数(分离系数与1之差)大。离心机在0.2,而气体扩散法仅为0.002。为得3%的低浓铀,气体离心法只需要十几级的级联。气体扩散法需要近千级的级联,相差两个数量级。③技术发展潜力大,单机分离能力可不断提高,分离功成

本大降。•实用时,在各级中并联很多单机;离心机厂需并联、串联几万台甚至几十万台离心机;实际应用的关键在于离心机造价低、运行寿命长。-28-二、浓缩铀生产的基本原理(续)3.激光法•优点是分离系数大,一次分离即可获得高浓缩铀,但技术难度大,离工

业应用较远。•处于开发阶段,基本原理:利用同位素质量差所引起的激发能差别,根据不同同位素原子(或由其组成的分子)在吸收光谱上的微小差别(称为同位素位移),用线宽极窄即单色性极好的激光,选择性地将某一种原子(或分子

)激发到特定的激发态,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之与未激发的原子(或分子)相分离。-29-三、浓缩铀生产的工艺流程1.级联•级联的组成单位是分离级;分离级间串联组合级联。分离级可是一个分离单元,也可是并联的数个分离单元。工厂中,每一级的精

料作为下一级的供料,同时每一级的贫料返到上一个较低丰度的级再参与分离,形成与不断浓缩的精料流反向流动的贫料流,称为逆流型级联。•级联的最少分离级数与分离系数有关。-30-三、浓缩铀生产的工艺流程(续)2.工艺

流程概述•原料UF6经加热以气态供入级联分离,当235U被浓缩到所需丰度时,装入冷冻状态下的产品容器,再液化均质,取样合格后入成品库;贫料UF6装入冷冻状态下的贫料容器,固态化后送贫料场暂存。•主工艺系统:级联

、供取料、产品液化倒料、物料贮存运输、沾污容器和设备清洗、废液处理、设备检修等。公用系统:供电供水、水处理、冷冻水、汽、压空、液氮、空调、通讯与报警、实物保护、防火等。-31-三、浓缩铀生产的工艺流程(续)3.铀浓缩工厂的基本特点⑴工作介质为六氟化铀,化学

性质活泼,腐蚀性强。⑵工艺系统的高度密封性和清洁度—主工艺回路负压下工作,须保持其真空密封。若遭破坏,空气中水份与六氟化铀作用后会形成雾状物。⑶长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级联装置一旦启动,要求寿期内连续运行。要求可靠的供电。-32-第六节

燃料元(组)件制造一、核燃料组件简述•核燃料组件是核电厂的发热源。PWR核燃料组件:由封装了易裂变材料的核燃料元件棒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主要由上下管座、格架、控制棒导向管和燃料元件棒组成。•核燃料的能量高度集中。一座1GW的PWR核电机组每年补充新燃料约24tLEU,在堆内使用3—5a

。燃料组件在堆内处于强中子场中,经受高温、高压、高流速冷却剂的冲刷,同时承受裂变产物化学作用和复杂的机械载荷,工作条件十分苛刻,要求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3-一、核燃料组件简述(续)燃料组件设计应考虑的技术要求:•燃料芯块和包壳的温度绝不允许超过其熔点,且留有

安全裕度。•包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最大容许应变量不超过1%。•包壳的最大腐蚀深度应低于壁厚的10%。•包壳内的气体压力应与外部压力值相近。•包壳的吸氢量低,因过量氢能使锆合金包壳脆化破损。-34-二、制

造工艺:UO2粉末、芯块、棒、组件⑴化工转化-制备UO2粉末(包括干法湿法)干法湿法比较:•重铀酸铵(ADU)工艺—原料既可是UF6也可是UO2(NO3)2,可回收废料,缺点是流程长,产生大量废水,产品组成复杂,粉末再现性不好,氟含量高等。•一体化干法(IDR)工

艺—将UF6送入回转炉反应器,入口处与部分水蒸汽形成UO2F2,再与H2和蒸汽逆流反应生成UO2粉末。工序短,产量大,废液量极少,转化在一台设备内完成,生产可连续化、自动化,UO2粉末压制烧结性能好,尾气中的HF易回收等优点;缺

点是粉末流动性差,需要制粒工序,不能处理UO2(NO3)2来料。-35-二、核燃料组件的制造工艺(续)UF6制备UO2粉末的湿法工艺过程:①UF6气化②水解生成UO2F2③沉淀—用过量氨水沉淀成多种铀酸盐ADU(控制条件:T、pH、浓度、反应时间)④过滤和洗涤ADU除氟⑤干燥—使AD

U含水降到10%以下。⑥分解、还原和脱氟—在回转炉内ADU煅烧分解,用氢还原成UO2粉末,用水蒸气除氟。ADU沉淀条件和分解、还原工艺参数是制备适宜性能UO2粉末的关键。-36-二、核燃料组件的制造工艺(续)⑵UO2芯块制备•先合批匀化,再制粒、压块、破碎和筛分,按规

定粒度配比,使粉末有好的流动性。•芯块压制,生坯在旋转压机或多冲头压机上等压压制。•芯块烧结,采用连续烧结炉,把生坯放在钼舟中,再将钼舟连续送入有还原气氛(氢气)的烧结炉中烧结(温度1700℃)•芯块磨削,保证外形尺寸和表面光洁度,再经清洗干燥、外观完整性检

查。-37-二、核燃料组件的制造工艺(续)(3)燃料元件棒制备•主要工序:锆合金管准备、下端塞焊接、装入芯块、弹簧和隔热块、上端塞焊接、充氦和堵孔焊接。•锆合金管入厂复验,用电子束或钨极保护气体(TIG)焊接端塞,再在150ºC下经1—2h烘干。芯块装

管采用机械化自动装管工艺,也可手工装管。•焊接质量采用超声检测和X光透射检测。•组装好的元件棒要经过芯块间隔检查和同位素丰度检查。-38--39-二、核燃料组件的制造工艺(续)(4)组件零部件制造•元件棒端塞、上下管座、定位格架和控制棒导向管等的制造。•上下管座由低钴不诱钢制成。座面上导向管的

位置公差要求严格。用精密程控加工。•定位格架的弹簧和条带采用双金属格架,加工工艺有条带冲制、弹簧成型和焊接(用接触电阻焊将弹簧与格架条带焊接,组装成型后再用钎焊或激光焊接方法将条带焊接在一起组成格架)。-40-二、核燃料组件的制造工艺(续)⑸组件组装•压水

堆燃料组件全长4-5m,重量550-670kg,是大型而又精密的高技术产品。•组件的组装包括骨架组装和拉棒或推棒。先把格架和控制棒导向管点焊组成组件骨架,再将燃料棒拉(或推)入骨架。要注意防止棒被划伤。•组装的最后工序是将上下管座与装好燃料棒的骨架用

导向管连接起来。-41-第七节乏燃料及其后处理一、乏燃料的特性•“乏燃料”定义:在核反应堆内使用(辐照)达到计划的卸料比燃耗后,自反应堆内卸出且不再在该堆中使用的核燃料。乏燃料中有大量裂变产物、次锕系元素、剩余的铀和新生成的易裂变物质。•裂变产物有36种元素,其原子序号自30(锌)至65(铽),

质量数从72至161。核素有二三百种之多。•裂变产物少部分是稳定的,大多具有强β/γ放射性,但相当多的核素半衰期极短,而产额较大而半衰期又适中(或更长)且对乏燃料随后的工艺具有重要意义的有:3H、85Kr、129,131I、133Xe(以上为气态)和90Sr、95Zr、9

5Nb、99Tc、103,106Ru、137Cs、144Ce、147Pm、151Sm等。-42-一、乏燃料的特性(续)•锕系产物由铀同位素中子俘获反应(有时伴随衰变)而生成,最重要的是钚的各种同位素,尤以23

9Pu为主,其他产物有镎、镅、锔等(又称“次锕系元素”)。各核素的产额随其电荷数和质量数的增加而减少。大多具有半衰期较长的α/γ放射性,而且伴有一定的中子发射率。•乏燃料本身会发出各种极强的射线和中子,并由此伴随放出热量。此外,还具有生物毒性。-43-二、乏燃

料贮存目的:使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衰变(“冷却”),并带走其衰变热。(1)显著降低其放射性水平。刚停堆时放射性比活度极高,贮存初期放射性衰减很快,但经5a冷却后衰减就大为变慢。这对随后的运输及后处理有重要意义。(2)确保转换成易裂变物质。某些可转换

的核素吸收中子后生成的中间产物须有足够的衰变时间才能完全转化为易裂变物质。(3)让某些放射性很强的铀同位素衰变。为使237U衰减到与天然铀相当的放射性水平,一般需冷却160-180d。贮存时间除上述考虑外,还要兼顾贮存装置的容量、乏燃料积存对燃料循环经济性的影响以及适宜后处理的时机。轻水堆乏

燃料在反应堆现场至少贮存一年才被运出。-44-二、乏燃料贮存(续)•按贮存设施的所在地分为:“在堆贮存”指在反应堆现场;“离堆贮存”指将乏燃料运输到远离反应堆的地方(通常是后处理厂厂址)集中贮存。•绝大部分贮存方式采用“湿式”,即将乏燃料存

放于水池内的格架上。池水既可起放射性屏蔽隔离作用,又可带走乏燃料的热量。须配备池水处理系统和热交换系统;贮存时间可长达20-30a。还开发了“干式”贮存,包括干井、金属或混凝土容器、土圆仓、地窖等,贮存时间可更长(50-10

0a)。-45-二、乏燃料贮存(续)乏燃料湿式贮存的安全性•水池结构的完整性。应保证在现场发生地震时仍能结构完好;卸料水池底部要有良好的吸震性能,以免万一发生容器坠落,水池的不锈钢覆面仍不破损。•确保乏燃料处于次临界状态

。尽可能使乏燃料排列紧密,但要注意核临界安全。往池水中加入可溶性中子毒物和/或采用含有中子毒物的材料制成的贮存格架,都可使乏燃料贮存更加密集化。此外,还应考虑贮存乏燃料组件的格架在地震时发生位移和倾倒时对临界安全影响。-46-三、乏燃料运输1.运输容器•容器是乏燃料运输安全的关键装备,必须有足

够的机械强度。圆柱型容器由带底的开口圆筒、内腔篮筐和顶盖及O型密封圈等组成。圆筒上附设有吊耳。运输过程中,容器的两端联有防冲撞的减震器(内用木块吸震)。•圆筒和顶盖内设有能阻挡各种射线(特别是γ放射性)的屏蔽层(材料为铅

或锻钢,少数选用球铁或贫铀)。装运大于20GWd/tU燃料的容器,还须设中子吸收层(水或有机树酯材料)。容器内腔装有金属篮筐。乏燃料组件在篮筐内的排列要紧密又确保临界安全。-47-三、乏燃料运输(续)1.运输容器(续)•容器设计中,各层材料之间要有良好的导热;某

些容器外壳上焊有金属翅片。湿式容器内部充的水也是传热介质。•对冷却期长乏燃料,已开发出金属或混凝土制成、既能用于运输又可用来贮存的双用途容器。•容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均有非常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且实行许可证制度。研制时要做水密封、贯穿、自由跌落和高

温下火烧等试验。•运输容器的容量应尽可能大,又因有屏蔽层厚,容器很重。大型轻水堆核电站乏燃料容器已达120t级,可容20多个组件。-48-三、乏燃料运输(续)2.运输方式(1)公路运输具有“门到门”的优点,适于运距不太长和抵、离铁路车站或水路码头接驳时采用,

但对沿途的干扰大而且效率低、成本高。(2)铁路运输适于中长距离,对沿途的影响较小,费用适中,但货包的起运点和终点常无铁路通达,此时还须汽车接驳。(3)水路运输适于中长运距,成本低而效率高,须采用特制的船舶。运

输涉及重大安全和保卫问题,须由培训过的专业人员实施。运输过程要保证有最大的安全性,并有事故应急预案。世界乏燃料运输业务虽然繁忙,但未发生过一次放射性泄漏事故。-49-四、后处理的意义和特点1.核燃料循环的模式⑴后处理—将反应堆中烧“乏”的燃料通过化工后处理过程将残留的和新生成

的燃料提取出来,经加工后再制成元件,重新返回堆中使用,构成完整核燃料循环,也称“闭路循环”。⑵一次通过—让乏燃料先暂时贮存,然后将其直接处置,不再经后处理。核燃料仅在反应堆中使用一次,又称“开路循环”。⑶等着瞧—即当前先将乏燃料长期贮存着,等待时机成熟时再

做出抉择。一种权宜之计,而且将当代人的职责留存给后代人去负担。⑷PWR乏燃料直接在CANDU堆中利用,将压水堆的乏燃料经简单的高温氧化挥发处理,再将粉末状的二氧化铀烧结成芯块,制成CANDU堆燃料。国

内进行等效天然铀的使用,节省天然铀资源。-50-四、后处理的意义和特点(续)2.后处理的意义•“后处理”的定义:对反应堆中用过的乏燃料进行处理,以除去裂变产物和次锕系产物并回收易裂变材料和可转换材料的过程。•目的和任务是:①回收和净化乏燃料中残剩的和新产生的易裂变材料;②回收和净化未发生

核反应的可转换材料;③提取有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某些贵金属材料;④便于更安全地处理和处置放射性废物。-51-四、后处理的意义和特点(续)2.后处理的意义(续)•后处理可充分利用核燃料资源—以PWR为例,如果燃料“一次通过”,铀资源利用仅0.37%

;如果后处理并再循环一次,可省25%天然铀;如果发展快增殖堆,则铀资源的利用率可高达60%—70%。•后处理有利于核废物的长期安全管理—乏燃料中某些裂变产物和次錒系产物有很长的半衰期,因而对环保特别重要。通过后处理将其作为副产品分离

,并经嬗变使之转化为便于近地表处置的中短寿命放射性核素,或转化成可利用的燃料,消除人们对发展核电的疑虑。-52-四、后处理的意义和特点(续)3.后处理的特点(1)产品回收率很高后处理产品贵重,也不允许对环境有显著排放,产品的总回收率大于

99%,每一步操作的回收率大于99.9%。(2)产品纯度极高①β/γ放射性的裂变产物的去除—其原则是从后处理得到的铀产品要像天然铀一样进行直接操作,钚产品也只在具有薄屏蔽层的工作箱内加工。用“去污系数”表征对裂变产物的去除程度。工厂的总去污系数往往高达106-108。-53-

四、后处理的意义和特点(续)3.后处理的特点(续)②铀、钚产品的分离—对铀、钚两种产品的互相分离要求,用分离系数β(指两种物质在分离前原料中含量的比值与分离后产品中含量的比值之比)来表征,一般在104-106量级。要求铀中去钚

的分离系数较高;而钚中去铀的分离系数则稍低。③化学杂质的去除—裂变产物中还存在其他稳定同位素杂质和某些中子吸收截面很大的毒物,而产品必须达到核级纯度。对化学杂质的含量一般都在10-6数量级;而所有杂质的中子吸收截面最多只能相当于含10B量8ppm的中子吸收截面。-54-四、后处理的意义和特点

(续)(3)远距离操作与控制后处理工厂的工艺设备与管道等均须置于屏蔽层后面,而采用远距离操作和控制的方式,部分设备还采用远距离维修。这种远距离方式带来复杂技术问题,并由此大增工厂投资。(4)十分严格的安全要求后处理物料有:强放射性、化学毒性、腐蚀性和易燃、易爆性,后处理工厂有一般化工厂的密闭

、通风、防腐、防火、防爆等要求。工厂更有特殊安全要求。厂房及其内部的区域必须按照辐射的性质和强弱施行分区布置,以保人流、物流和风向均有合理走向;凡有易裂变物质存在且可能达到核临界状态而造成事故的场合均需严加防范(实务讲)。-55-五、后处理工艺过程简介•依

据后处理工艺是否涉及水介质,分为湿法(水法)和干法两大类。水法曾用的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已经淘汰,以溶剂萃取法所替代。干法中又可分为高温冶金法、高温化学法和氟化挥发法三种。•干法的优点是强辐照条件对其影响不大,但存在许多工程性技术难题,仅由实验室研究

进展到中试验证阶段。当今工业规模应用的全部是以溶剂萃取法为核心的水法工艺。包括:首端过程、溶剂萃取过程、尾端过程。-56-五、后处理工艺过程简介1.首端过程将乏燃料制备成可供溶剂萃取分离用的合格料液的全过程。(1)机械剪切•LWR燃料元件的

包壳和组件的格架使用锆合金或不锈钢材料,难溶;又,若将其溶解,会使高放废液中含盐量大增,减少浓缩倍数。因此,将整个燃料组件剪切成长约5cm的元件段,暴露出两端燃料芯体。元件段经溜槽和分配器落入溶解器吊篮。•此系统技术复杂,造价高昂,须布置在

大型屏蔽热室中,采用远距离操作和维修方式,还要解决粉末回收、防止锆屑自燃及气溶胶处理等问题。-57-工艺过程简介(续)(2)化学溶解•往溶解器中加入硝酸,在稍低于沸点温度下,硝酸与二氧化铀芯体发生反应使其溶解(浸取)。溶解结束提出吊

篮,稀酸漂洗并仪器检测残余燃料量(损失率≤0.1%)。•对生产堆天然铀金属燃料,先用NaOH溶液溶去包壳,漂洗后再用HNO3溶芯;对以铝(或镁)合金作包壳、以铝(或镁)与富集铀金属弥散体为芯体的研究堆燃料,用硝酸一

次性溶解。•溶解过程可分批或(半)连续地进行。应考虑溶解器为几何安全或几何良好的圆柱状,对形状和尺寸有限制。-58-工艺过程简介(续)(3)料液预处理•溶解产品液预先处理。首先经过过滤或靠离心的作用使料液澄清,以除去其中细的不溶性颗粒(主要是剪切过程产生的包壳粉末和未完全溶解及化学上极难溶解的

组分)。•澄清所得料液加入化学试剂调节铀浓度、酸度和镎、钚的化学价态。溶解以后,铀处于最易被萃取的Ⅵ价;而钚须靠NaNO2稳定在易被萃取的Ⅳ价。有时为改善对某些裂变产物(如钌)的去污,也用试剂处理。制备成合格的溶剂萃取料液。-59-工艺过程简介(续)2.溶剂萃取过程•在后处理工艺中应用得最普

遍也最为成功的是以30%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以硝酸为盐析剂的普雷克斯(PUREX,为“钚、铀还原萃取”的英文词头缩写)流程。•一些使用其他萃取剂的流程(如:用甲基异丁基酮的REDOX流程;用二丁基卡必醇的BUTEX流程等)都早已废弃。-60-五、后处理工艺

过程简介(续)2.溶剂萃取过程(续)(1)萃取分离基础•用与水基本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从水相中选择性地提取某种物质,使之与其余杂质分离的过程称为溶剂萃取法。•有机溶剂的特点:①选择性高;②与水基本不互溶;③化学稳定性和辐照稳定性好;④与水相有一定的密度差,而粘度较低;⑤价格低且可

回收;⑥毒性小,着火点高。TBP符合,但粘度较大,使用时要以烷烃(如煤油)作稀释剂,通常配制成30%(体积比)的浓度。-61-五、后处理工艺过程简介(续)2.溶剂萃取过程(续)•易被TBP萃取的只有UO2(NO3)2和Pu(NO3)4,而Ⅲ价钚和绝大部分裂变产物及其他超铀元素(如镎、

镅、锔等)均难被萃取。•分配比(D)定义:在达到萃取平衡以后,某元素或离子在有机相中的浓度与其在水相中的浓度之比。利用或改变溶剂萃取过程中影响D的因素,控制各种金属离子的D值来实现回收或分离。•Ⅰ、Ⅱ、Ⅲ价的金属离

子易被去除,而高价或有变价的金属离子则较为困难。如:95Zr-95Nb和106Ru-106Rh是“麻烦制造者”;而对长冷却期高燃耗燃料,重视99Tc和237Np的去除。-62-五、后处理工艺过程简介(续)2.溶剂萃取过程(续)(2)

普雷克斯型工艺流程•经历一个萃取、洗涤和反萃取的过程称为一个溶剂萃取循环。典型的普雷克斯流程对每种产品而言须经历三个循环;后来已缩减为二个循环。•典型的普雷克斯工艺流程示意图。-63-典型的普雷克斯工艺流程示意图铀/钚第二纯化

循环1A1B1C2D2E3D3E2A2B3A3B首端来料U,PuUPuUO2(NO3)2溶液Pu(NO3)4溶液铀/钚第三纯化循环共去污—分离(第一)循环1AW-64-五、后处理工艺过程简介(续)2.溶剂萃取过程(续)①共去污-分离循环—

含1A、1B、1C三台接触器。在1A铀、钚共萃,用硝酸洗涤,去除裂变产物杂质;在1B用Fe2+或U4+将钚还原成不被萃取的Ⅲ价,实现钚与铀分离;在1C用稀硝酸将铀反萃。②铀纯化循环—从1C来的含铀水相可浓缩或直接调料后作第二铀循环(2D-2E)料液,经还原洗涤,进一步去除裂变产

物并分离钚。有时,还须用第三铀循环(3D-3E)。③钚纯化循环—从1B来的水相几乎含全部钚,依次经2A-2B和3A-3B两个循环,进一步除铀和裂变产物,并使钚溶液浓缩。-65-五、后处理工艺过程简介(续)2.溶剂萃取过程(续)•有机

溶剂在使用中因辐照和化学的原因而降解,生成的多种降解产物,影响去污系数及产品回收率。•TBP的降解产物为磷酸二丁酯、磷酸一丁酯和磷酸;而稀释剂降解却生成一系列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每个溶剂萃取循环都设有独立的溶剂净化系统,依次用碳酸钠溶液和稀硝酸溶液洗涤,以除去降解产物。经净化的溶剂

再返回重新使用。-66-五、后处理工艺过程简介(续)(3)溶剂萃取设备①混合澄清槽—箱体型的多级装置,每一级均由混合室和澄清室组成。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可靠,适应性强,停车后不破坏平衡;缺点是物料存留量大,停留时间长,溶剂降解严重,界面污物影响操作,不宜在高辐照下应用。②脉冲筛板柱—细

长的圆柱状结构,内设许多块筛板,在柱中实现传质过程。柱两端扩大部分实现两项沉清、分层作用。这种柱的结构较简单,物料存留量小,停留时间较短,溶剂降解程度较轻,易排除降解产物,有利于临界安全几何控制;但操作要求较严,需要的厂房较高。③离心接触器—每个单级由两个同心圆筒组成。内筒下部为混合室,转轴

上有搅拌浆。两相混合后被抽至转鼓内,靠离心力作用使两相分离。优点是物料的停留时间短,存留量少,适于强辐照场合下;缺点是制造、安装及维修要求严,费用高。-67-五、后处理工艺过程简介(续)3.尾端过程溶剂萃取所得是铀和钚的硝酸盐溶液,不便运输和应用,须对其浓缩并转形以获得最

终固体产品,称此为“尾端过程”。—此过程通常还有补充净化作用。—往硝酸钚溶液中加入草酸溶液,即生成草酸钚沉淀,回收率较高;其组成固定,结晶颗粒大,易于过滤与洗涤;再在空气中于800—1000℃的高温下煅烧,得黄褐色的二氧化钚松散粉末。-68-五、后处理工艺过程简介(续)3.尾

端过程(续)-往硝酸铀酰溶液中加碳酸铵溶液,可沉淀得三碳酸铀酰铵;也可从含铀有机相中直接反萃沉淀。沉淀物经陈化、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在H2气氛下高温煅烧得UO2。此法工艺成熟,操作稳定,产品的化学组成恒定,有附加净化,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反应性优良,适于用干法生产UF4;但试剂耗量大,废液多,须回

收母液中的铀与氨,操作步骤多,难远距离控制。-在流化床中将硝酸铀酰溶液脱硝转化成UO3,然后用氢还原成UO2;也可由一步法直接制得,但产品活性差。此脱硝具有传热与传质好、结构简单、单器生产能力大、适于集中控制等优点,但也存在操

作技术难度大和产品活性低等缺点。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