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与安全管理

PPT
  • 阅读 4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7 页
  • 大小 5.662 MB
  • 2023-07-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精品优选】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人因工程与安全管理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因工程与安全管理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因工程与安全管理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因工程与安全管理
人因工程与安全管理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人因工程与安全管理.pptx,共(127)页,5.662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920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因工程与安全管理主讲:段鹰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研究所目录◼人因工程◼什么是人因工程◼人因工程危害分类及举例◼作业空间设计与人体计测◼手工具设计◼显示控制人机接口及安全考虑7/26/2023◼行为安全管理

◼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发展简史◼行为安全管理的心理学原理◼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各种因素◼安全行为激励理论目录人因工程和安全管理的关系◼人因工程:让环境适应人,以保证人的安全高效的工作。◼安全管理:影响控制人的心理、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互相补充

的关系人因工程例子如何更便于人的操作如何更便于人的观察人环境什么是人因工程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什么是人因工程人因工程会让你长高点,我就不用弯着腰拉着你,这么累了。爸爸,什么是人因工程啊?这样更符合人因工程了虽然方便了,但是不安全了人因工程的定义◼人因工程Ergonomics◼er

gon:与工作及力量有关者◼nomus:自然法则◼人因工程是一门探讨人的能力、限制及其与设计有关之特征◼专业人因工程师认证委员会(BoardofCertificationinProfessionalErgonomics,BCPE,1997)人因工程特点为适合人们使用而设

计(designingforhumanuse)追求工作和生活优化(optimizingworkingandlivingconditions)ByJacquesCarelman非以人来适应工作以工作来适应人人因工程特征人因工程目标◼追求工人和工作的良好匹配agoodmatch◼提高

生产率◼减少健康和安全问题人因工程目标例如:◼减少设备停机、人员训练与学习的困难、增加使用者接受性与操作性→提高生产力◼减少人员失误、意外事故及增加系统安全→安全性◼减少操作疲劳与过度负荷→舒适性。◼人因工程就是要确

保环境及系统/装备对操作、维修、控制或支持人员的感官、认知及物理特性能够达到兼容、相辅相成的效用。人因工程的涵盖范畴人方面◼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计测学、肌动学)◼人类学◼生物学物方面◼力学(生物力学、静力、动力、流力)◼数学(包括统计学)◼工程学

(电子、机械、工业管理、照明)◼管理学(系统规划)职场可能的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人因工程危害安全卫生新议题-人因工程危害◼台湾劳研所在2004年9月份的调查,对象为「在职劳工」,针对劳工工作环境感受调

查,发现劳工对于新兴安全卫生议题,包括人因工程危害、工作压力关注的比例逐步升高;至于劳工身体健康方面,过去一年有酸痛及睡眠问题的比例较高。◼工作环境已越来越好,但人因工程及工作压力成为劳工关心的新兴安全

卫生议题工作危害新趋势◼59.5%劳工认为工作环境可能会有切伤割伤或撞到滑倒等意外伤害危险因子。◼62.7%劳工认为工作环境可能会有粉尘噪音等工作环境危险因子。◼高达89.1%劳工认為姿势有重复性动作等人因工程危险因子。历年工人认为需要改善安全卫生问题比例图数据源:劳研所空气太脏

声音太大太热或太冷姿势不自然机械伤害人因工程灾害类型◼人机界面不良◼肌肉骨骼累积性伤害(CTD)◼人为失误◼照明◼振动◼其他何谓人机接口或人机系统?◼一个系统同时牵涉到人员与机具,则称之为「人员机具系统」。◼机具包括有形的工具、装置、设备及设施等。◼无形机具如:以执行活动达成某些目的或功能的

任何事务。何谓人机接口或人机系统?◼人机系统可以是一个人和一件工具。◼人和汽车、事务机器、飞机与核能电厂或医疗保健系统或金融系统等。决策器官(大脑)操作器官(如四肢)感知器官(如眼、耳)显示器(如银幕)处理器(如生产单元)控制器(如控制面盘)人类机器人机界面不良美国三哩岛

核子反应炉发生炉心熔化事件,虽然原因很多,但仪表板设计不良使人员紧急应变失当为主要原因之一。案例:职业病/洗发小姐双手十指酸麻典型腕隧道症候群◼一名理发店的洗发小姐,最近为双手十指酸麻所苦,严重时,竟会从夜梦中麻醒,必须甩甩手才能再度入睡。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复健部主治医师表

示,这是典型的腕隧道症候群。在先进国家中,因人因工程不当造成的重复劳损伤害,已跃升为案件最多的职业病,现在年轻族群身上也出现同样趋势。累积性肌肉骨骼伤害案例:计算机族小心腕道症候群上身◼计算机症候群中又要添加

一项新病症-「腕道症候群」。发现越来越多的计算机族,因为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压迫到手腕正中神经形成所谓腕道症候群,避免腕道症候群除了保持手腕正直外,计算机族最好选用弧度较高、体积较宽的鼠标,以免成为受害者。累积性肌

肉骨骼伤害手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为纤维与骨骼形成的通道,位于手腕的掌面。顶部为环腕韧带(TransverseCarpalLigament)覆盖,如果覆盖过紧,压迫正中神经即造成腕隧道症候群。食指、中指以

及大拇指等部位疼痛、灼热、刺痛、麻木。初期使用药物、配戴护腕、复健等,严重则必须手术治疗。发生肌肉骨骼系统伤害作业场所◼医护人员工作上最严重的人因危害为下背痛。◼发病率为60%-80%,(粘秋桂等人1996)

◼发病率为40%-50%。(Dehlin等人1976)◼某医学中心护理人员下背痛的年发病率为48.3%,粗估全国护理人员一年有1.3~1.9亿元的经济损失。(林茂荣,王荣德1990)◼随年龄与工作年资的增加,下背痛有

上升的趋势。发生肌肉骨骼系统伤害作业场所◼钢铁厂的包装生产线作业人员BY:ChangK.F.发生肌肉骨骼系统伤害作业场所◼半导体制造业累积性工作伤害,包括:◼肩膀◼手肘◼下背◼腿部等部位的肌肉骨骼不适症状。肌

肉骨骼系统伤害发生之原因◼工作环境◼过度施力◼不自然的工作姿势◼重复性工作◼无适当的休息肌肉骨骼系统伤害结果◼酸◼痛◼麻木或失去知觉◼肌力减退◼工作能力衰退◼减少休闲活动◼看轻自己(LossofSelf-Worth)肌肉骨骼系统伤害处理方式◼不管他

◼休息一段时间◼在问题上加防护措施◼动手术治疗人工操作或搬运引起之人因危害背部背部肌肉拉伤椎间盘变性(DanMacleod,TheErgonomicsKitforGeneralIndustrialwithTraining

Disc,LewisCo.1999.)人工提举与下背伤害◼过度与不当的人工物料搬运,是造成人体下背伤害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工搬运对产业界与劳工安全卫生均产生相当之问题◼约25%工业界意外灾害与人工物料作

业有关◼50%过度用力伤害与下背伤害有关下背痛◼在我们的脊椎当中,腰椎负担着人体大部份的重量、工作量也最多,因此下背部也是最可能发生背痛的地方。◼下背痛在经过治疗后大部分都会缓解,但重要的是如何预防日后再度发生。如何预防下背痛?◼预防的方法首重保持良好的姿势。◼尤其有

下背痛的患者常为了减轻疼痛而采取另一种不良姿势。◼其次是要避免体重过重。◼最后则要有规律的运动,以渐进的强化背肌和腹肌的肌力与柔软度。人因工程主要灾害◼人为失误◼某航空公司在飞机降落时,忘了先放下起落轮架,以致机腹着地,造成一桩空难事件。◼照明◼振动◼白指症、网球肘◼其他

人为失误相关灾害之类型◼人为失误◼误判◼视而未见◼误动作◼应动未动◼不应动而动◼训练不足◼技术不纯熟◼引起的事故◼交通事故:◼飞机、火车、汽机车撞击伤亡。◼工业危害事故:◼化学爆炸外泄、建筑物倒塌、大火、出水。◼环境污染:◼油轮外泄引起生态浩劫。人为失误相关灾害(案例)其他人因工程危害◼不良

的照明(DanMacleod,TheErgonomicsKitforGeneralIndustrialwithTrainingDisc,LewisCo.1999.)其他人因工程危害◼振动(肌肉骨骼伤害)(DanMacleod,TheErgonomicsKitforGe

neralIndustrialwithTrainingDisc,LewisCo.1999.)其他人因工程危害(DanMacleod,TheErgonomicsKitforGeneralIndustrialwithTrainingDisc,LewisCo.1999.)

通道不符规定(人为失误)其他人因工程危害-不良案例如何预防人因工程危害人、机械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解剖学、姿势和身体力学◼作业空间设计与人体计测原理◼站姿与坐姿工作者的作业空间设计◼人工搬运作业设计◼手工具设计◼显示、控制与人机接口◼危害分析与稽核机制解剖学、姿势和身体力学

◼了解身体上的限制是所有人因工程学应用在实务上的基础。◼与其他机械系统一样,身体可能稳定或不稳定,能抵抗有限范围的压力。◼压力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压迫。◼可区分为「姿势压力」和「作业引发压力」。Kroemer(1970)指出,即使在

低工作负荷的条件下,静态负荷仍容易导致肌肉疲劳。作业空间设计与人体计测人因工程设计与人体计测◼为防止肌肉骨骼伤害与职业疾病,使工作机具或环境更适于人,因而发展人因工程设计。◼人因工程设计第一步骤「人体计测」。

◼何谓人体计测?度量人员身体各项特征之学问;例如身高、体重、体脂肪等维特鲁威人﹝VitruvianMan﹞1492年vr.theatre.ntu.edu.tw人体计测的原理◼人体各部位尺寸大小的测量。◼静态人体数据◼人体在静止状态下,采取固定姿势量测而

得的身体尺寸大小,称为静态人体计测数据。◼动态人体计测数据◼人体在动作时,由于关节与躯干的协调与伸展扭转,对身体部位距离进行量測而得的资料,又称为机能性人体计测。人体计测数据百分位值之计算Fpercentilexth+=◼μ=168.8cm,σ=5.98cm◼5thpercenti

le=168.8cm-1.645x5.98cm=158.96cm◼50thpercentile=168.8cm◼95thpercentile=168.8cm+1.645x5.98cm=178.6cm男性女性量测项目平均值

标准偏差平均值标准偏差1身高(mm)1687.7359.751563.0553.882体重(kg)67.358.954.228.16站姿侧视图3手臂伸长距离(mm)822.1137.62755.1034.974肘高(mm)10

48.7741.28973.4437.605肚脐高(mm)990.2244.91910.3543.42◼站姿坐姿侧视图量测项目平均值标准偏差平均值标准偏差量测项目10眼睛至座面距离785.3430.89731.7930.8111头顶至座面距离903.0431.87844.

5231.2512手臂向上伸直指尖至座面距离1322.0354.611211.646.5913手肘至握拳中心距离306.0027.07271.2723.8214膝上缘高515.6627.69467.0622.1915座高404.5219.85376.2715.8516座深(以膝前缘至臀后缘距离估

算)551.5032.93526.7926.21◼坐姿unit:mm工作站规划与设计◼极端设计◼可调设计◼平均设计(DanMacleod,TheErgonomicsKitforGeneralIndustrial

withTrainingDisc,LewisCo.1999.)工作站规划与设计◼极端设计:以二极端的设计值作为设计基准。◼最大母群体值-又称高百分位数(95%)尺寸设计。◼最小母群体值-又称低百分位数(5%)尺寸

设计。适用在控制器与操作人员之间的距离适用在大门、逃生口、走廊高度、宽度工作站规划与设计◼可调设计:调整之范圍以容纳90%的群众使用为原则◼如汽车座椅、计算机屏幕等◼平均设计◼仅限于上述两类设计原则均不适用并为非险要性作業(e.g.超级市场结账柜台)

工作站规划设计站姿工作站规划与设计坐姿工作站规划与设计高大男性作业员的工作范围建议值◼短小女性(5%女性)◼正常握拳范围:23.2cm最大握拳范围:59.7cm◼高大男性(95%男性)◼正常握拳范围:34.8

cm最大握拳范围:76.9cm坐姿工作站规划与设计坐姿及站姿适合时机◼坐姿更适合的工作情况◼所有零件、工件、工具能就近撷取操作。◼作业时双手抬起不超过桌面15cm。◼作业时双手用力不大,处理物品重量低于4.5kg。◼作业以细组装或书写为主◼站姿更适合的工作情况◼工作台下没有大腿放置空

位。◼处理物品重量大于4.5kg。◼经常需要举起双手伸长手臂于高处取物。◼作业必须经常起身走动。◼作业必须以双手向下施加压力计算机工作站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工作站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工作站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工作站规划与设计手工具设计手工具设计的原则◼保持手腕正直◼避免对肌肉软性组

织压迫◼避免手指重复动作◼安全上的顾虑◼考虑不同性别及不同惯用手显示、控制与人机接口信息呈现人机系统设计与安全考虑◼系统设计上应采取◼容错设计◼增加设计可靠度◼可逆措施◼防误、防呆设计◼记忆辅助措施◼警示措施仪控与人为失误之防止-显示器◼具有吸引

、警示、沟通的功用。◼如何配置,选择何种类型,都与系统整体操作的效率与安全息息相关。◼依感觉型式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显示。◼视觉与听觉显示二者并用,◼提高余度,◼讯息传达更为可靠,◼减少人为失误。仪控与人为失误之防制-显示器◼空间兼容性◼显示与

控制间对应的关系是否与使用者本身的认定一致◼移动兼容性◼仪表指针或刻度之移动方向是否配合旋扭或游戏杆转动移动的方向◼设计者VS.用户的概念模式旋转方向按键与位置显示设备型式◼静态显示◼文数字/象征符号

/图画与图表◼动态显示◼数量仪表◼性质仪表◼其他显示◼信号和警示灯◼人员车辆醒目辅助显示◼听觉显示以警告与紧急信号为主视觉显示/听觉显示之运用时机使用听觉显示如果﹕使用视觉显示如果﹕1.讯息简单。1.讯息复杂。2.讯息很短。2.讯息很长。3.讯息随后不会被用到

。3.讯息随后会被用到。4.讯息与事件发生之时间有关。4.讯息与事件发生之空间有关。5.讯息要求立即回应。5.讯息不要求立即回应。6.人员之视觉已被占用。6.人员之听觉已被占用。7.灯光照明不利于视觉显示时。7.噪音不利于听觉显示时。8.人员之作业

经常走动。8.人员于固定位置作业。自我改善◼做你自己可以改善的部分(DanMacleod,TheErgonomicsKitforGeneralIndustrialwithTrainingDisc,LewisCo.1999.)让人因工程因素为每日工作一部份(DanMacl

eod,TheErgonomicsKitforGeneralIndustrialwithTrainingDisc,LewisCo.1999.)科学家已证明平躺能促进水平思考,增进工作创意外,主要还是基于这种姿势对椎间盘的压力最小,因此“躺着工作”将会成为办公室的未来姿势。二、行为安全管理

(一)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发展简史工业发达国家和我国安全生产实践的研究均已证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主要的事故原因。现代安全原理也揭示出:人、机、环境、管理是事故系统的四大要素;人、物、能量、信息是安全系统的四大因素。无论是理论分析还

是实践研究结果,都强调“人”这一要素在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中的重要性,为了解决“人因”问题,发挥人在劳动过程中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的作用,通常采取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手段,要使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得以提高,需要

研究安全行为科学,需要学会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这就是安全行为科学得到重视和发展的基本理由。在工业生产中人为事故的比例在引发事故及职业病的诸多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绝大多数的事故是与人(个体)的不安全行为相关的。例

如,日本劳动省通过对50万起工伤事故调查发现,只有4%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关;我国“八五”期间的五年里,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为数十万人,分析及调查显示,死亡原因中60%~70%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即由于“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又如,某

厂建厂以来的40年里共发生了233起事故,对其分析发现,因“三违”造成的事故达198起,占事故总数的84.98%;在对某厂76起冲床事故的分析中发现,因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占77.64%。行为管理方法的心理学原理在各种工伤事故中,人的因素占有重要的地位,安全行为方式主要是由

人的安全心理所决定的(如,过马路时判断汽车行驶的安全距离等)。1.个体心理与行为人的心理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其作用对象是头脑中的观念。它不具任何形体,人们无法对它进行直接的观察与操作。但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

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心理与行为虽然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和心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是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的。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同一刺激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刺激也可能引起相同的反应,其原因在于人有丰富的主观

世界。人总是以自己的主观精神世界去处理各种刺激,然后做出恰当的行为反应。2.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个体意识与无意识是二十一世纪最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人和动物都有心理,但人的心理不同于动物的心理,它具有意识的特点。所谓意识,就是能为个体所清晰察觉的心理活动。意识意识是人的

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正因为人具有意识,人才能察觉到作用于感官的外部世界,人才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联系,并能动地去改造客观世界;人才能够觉察到自己的主观世界,明确自己的动机和内心需要,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及情绪状态,知道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由于人具有意识,因而人

不仅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己、评价自身,而且能够实现对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无意识人的心理除了有意识外,还存在无意识现象(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它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完全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人们不能预先计划

梦境的内容,也无法支配梦境的进程。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也难以回忆梦境的内容。无意识人在清醒的时候,有些心理现象也是无意识的。例如,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看见和听见了什么,但对视觉和听觉的过程却意识不到。外界有些刺激(如低于16赫兹的次声)能影响到人的机体状态和心理,

但人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某些动作方式起初可能受到意识的支配和调节,但在它们成为习惯后,便可能转化为无意识现象,如骑车、打球等。偶尔无意识中的一些东西也会闯入意识,如口误、笔误,往往会把个体无意识的欲望泄露出来。在安全行为中,无意识的研究比意识的研究更为重要。(二)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各种因素情

绪情绪为每个人所固有,是受客观事物影响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表现是体验又是反应,是冲动又是行为。1、情绪的概念情绪2、情绪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影响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时:人的思维动作较快,总体上有利于安全生产;处于抑制状态时,思维与动作显得迟缓,

总体上不利于安全生产;处于强化阶段时,往往有反常的举动,这种情绪可能发现思维与行动不协凋、动作之间不连惯。这是安全行为的忌讳。情绪3、建议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临时改换工作岗位或停止其工作,不能让不良情绪而可能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带到生产过程中去性格对人的安全行为的

影响性格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最主要的、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对某一事物稳定的和习惯化的方式。如有的人胸怀坦白、有的人诡计多端;有的人克已奉公、有的人自私自利等。性格表现在人的活动目的上,也表现在达到目的行为方式上。性格较稳定,不能用一时的或偶然的冲动来衡量人的性格特征的根据。但人的性

格不是天生的,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方式。人的性格表现出多种多样。性格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影响理智型:用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为,该类型人能够保持良好的安全行为。情绪型:的情绪体验深刻、安全行为受情绪影响大。意志型:有明确目标,行

动主动,安全责任心强。安全行为的性格特征安全行为自觉性方面的性格特征,表现在从事安全行动的目的性或盲目性、自动性或依赖性、纪律性或散漫性。安全行为的自制方面的性格特征,表现为自制能力的强弱、约束或放任、主动或被动等。安全行为果

断性方面的性格特征,表现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安全行为是坚持不懈还是半途而废,严谨还是松散,意志顽强还是懦弱等。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价值观是人的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它决定着个体对人和事的接近或回避、喜爱或厌恶、积极或消极。领导和职工对安全价值的认识

不同,会从其对安全的态度及行为上表现出来。因此,要使人具有合理的安全行为,首先需要有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念。角色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任何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人是领导者,有人是被领导者;有人当工人,有人当农民;有人是丈夫,有人是妻子,等等。每一种角色都有一套行为规范

,人们只有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规范行事,社会生活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否则就会发生混乱。角色实现的过程,就是个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在角色实现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角色行为的偏差和冲突,使个人行为与外部环境发生矛盾。在安全管理中

,需要利用人的这种角色作用为其服务。社会舆论对行为的影响社会舆论又称公众意见,它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共同关心的事、用富于情感色彩的语言所表达的态度、意见的集合。要社会或企业人人都重视安全、有良好的安全舆论环境。一个企业、部门、行业或国家,要把安

全工作搞好,需要利用舆论手段。风俗与时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风俗是指定地区内社会多数成员比较一致的行为趋向。风俗与时尚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会有不利的方面,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实现扬长避短。环境和物

的状况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影响环境和物的状况对人的安全行为会产生的模式:(1)环境差→人的心理受不良刺激→扰乱人的行动→产生不安全行为(2)物设置不当→影响人的操作→扰乱人的行动→产生不安全行为反之,环境好,能调节人

的心理、激发人的有利情绪,有助于人的行为。环境和物的状况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影响物设置恰当、运行正常,有助于人的控制和操作。环境差(如噪声大、尾气浓度高、气温高、温度大、光亮不足等)造成人的不舒适、疲劳、注意力分散,人的正常能力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行为失误和差错。由于物的缺陷,影响人机信息交流,操作协

调性差,从而引起人的不愉快刺激、烦躁知觉,产生急躁等不良情绪,引起误动作,导致不安全行为。环境和物的状况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影响要保障人的安全行为,必须创造很好的环境,保证物的状况良好和合理。使人、物、环境更加协调

,从而增强人的安全行为。(三)安全行为激励理论行为科学认为: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引发人的行为,企业领导和职工能在工作和生产操作中重视安全生产,有赖于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行为激励。激励是目的,创造条件是激励的手段。一、安全行为的激励理论◼外予的激励◼内滋的激励行为学家把激励分为

两类:一、安全行为的激励理论外予的激励和内滋的激励虽然都能激励人的行为,但后者具有更持久的推动力,前者虽然能激发人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之上的;后者对人的行为的激发则完全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它能使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指导、自我监督和

自我控制二、安全行为的理论与方法1、X—Y理论2、双因素理论3、强化理论4、期望理论5、公平理论安全行为基础理论1、X—Y理论这一理论建立在对人的基本看法基础上,提出激励人行为的方法。如果对人从“恶”的方面认识,则其对

行为的控制就体现为严厉、强制;如果从“善”的方面认识人,其行为的控制方法则采取温和、诱导的方式。“X理论”“Y理论”X—Y理论(1)“X理论”“X理论”对人的看法是:天性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需要漠不关心;缺乏进取心、怕

负责任;趋向保守,反对改革。为此,主张采取“强硬的”管理办法,包括强迫、威胁或严密的监督。事实证明这种理论有明显的不足。(2)“Y理论”“Y理论”对人的看法正好相反,认为: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能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外部惩罚和威胁不能促使人的努力;具有

想象力和创造力;能接受责任和主动承担责任。因此,主张采取激励的办法是:分权和授权;扩大工作自主范围;采取参与制;鼓励自我评价。(3)结论以上两种极端的理论和方法,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应该综合两种理论

特长,具体对象,具体对待。这种综合“X理论”和“Y理论”的方法也称为“权变理论”。目前现实中很多管理的实践中,都采用“权变理论”的方法。在管理中,采取强硬与温和相结合;分权与调控相结合;自主与控制相结合的管理方式。2、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也称“保健因素—激励因

素理论”,即双因素理论=2、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认为在管理中有些措施因素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调动其积极的工作行为,这些因素类似卫生保健对人体的作用,有预防效果而不会导致身体健康,所以称为保健因素。如改善环境条件、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监督、检查、安全奖等;能起激励作

用,调动领导和职工自觉的安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因素是激励安全需要、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得到家人和社会支持与承认、安全文化的手段等。结论双因素理论是针对满足人的需要的目标或诱因提出来的。在实用中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某

种条件下也并非如此,即在一定条件下,保健因素也有激励作用。3、强化理论强化指通过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使行为得到重复或制止的过程。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人的行为受到正强化趋向于重复发生,受到负强化会趋向于减少发生。例如,当一个人做了好事受到表扬,会

促使他再做好事;当一个做了错事受到批评,就会使他减少做类似错事。2)欲激励人按一定要求和方式去工作,奖励(给予报酬),比惩罚更有效。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3)反馈是强化的种重要形式,反馈就是使工作者知道结果。4)为了使某种行为得到加强,奖赏(报酬)应在行

为发生以后尽快提供,考虑强化的时延缓提供奖赏会降低强化作用的效果。对所希望发生的行为应该明确规定和表述,只有行为的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对行为效果进行衡量和及时予以奖励,强化理论在安全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安全奖励、无故罚款、安全单票否决

、企业升级安全指标等。4、期望理论这一理论按如下公式表述:激励力=目标效价×期望概率激励力是指调动积极性发挥内部潜力;目标效价是指个人对某一行为成果价值的主观评价;期望概率指行为导致成果的可能性大小。4、期望理论这一理论说明,应从提高目标效价和增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方面去激励人的安

全行为。对目标价值的评价受个人知识、经验、态度、信仰、价值观等因素影响,而期望概率受条件、环境等因素制约,提高人们对安全目标价值认识、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增强实现安全生产的可能性、是安全管理和工作人员应努

力去做的。5、公平理论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到所得到的绝对收益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收益的影响,即一个人仅看到自己的实际收益,还把其与别人的收益作比较、当二者相等或合理,则认为是正常和公平的,因而心情舒畅地积极工

作,否则会产生不公平感,于是影响行为积极性。5、公平理论这一理论告诉我们:重视“比较存在”的意义及其作用,不仅要实行按劳付酬的原则,还要考虑同类活动及周围环境的状况,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否则会挫伤人的积极性,如在进行安全罚款与奖金的额度分配等问题。ThanksforYou

rAttention

精品优选
精品优选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 文档 34925
  • 被下载 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