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教材.pptx,共(52)页,1.173 M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917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三章建筑工程安全保证要求与保证体系讲授:翟越单位:长安大学安全工程系Chang’anUniversity2023/7/261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3.1建筑工程安全保证要求内容提要3.2建筑工程安全保证体系2023/7/
262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为实现和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使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成为管理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保证安全管理目标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能够合理利用和调配,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全面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创建安
全的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进而减少和消除建筑事故的发生。本章在先阐述施工安全保证性的基本概念之后,分别阐述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8个组成部分。概述2023/7/263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研究和掌握施工安全技术和措施的保证要求,使其达到
实现安全要求的把握性,是施工安全科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发展施工安全技术,提高施工安全技术的保证水平的基础。3.1建筑工程安全保证要求2023/7/264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3.1.1建筑施工安全保证性一、建筑施工安全保证性的基本概念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从安全生
产管理工作和安全技术措施工作上能够提供保证的程度,称为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保证性。能否避免或减少事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保证性。2023/7/265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二、建筑施工安全保证性的级别按实现安全施工的要求而言,施工安全的保证性越高越好
,理想状态是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但这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达到的。因此,我们可以按照不同工程、施工部位和作业环节的潜在危险性和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将施工安全的保证性分为以下四个级别:2023/7/266建筑
安全技术与管理(1)特级保证性,达到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水平,及时清除显露和潜在的各种生产安全隐患,杜绝出现重伤以上伤亡事故的施工安全保证;(2)一级保证性,达到较高的技术和管理保障水平,及时消除显露的各种生产安全隐患,杜绝出现死亡事故,避免
或减少受伤事故;2023/7/267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3)二级保证性,达到较好的技术和管理保障水平,及时消除一切“严重”级以上安全隐患,消除和减少一般安全隐患,杜绝出现死亡1人以上事故,减少受伤事故;(4)三级保证性,达到基本的技术和管理保证水平,及时消除一切重大安全隐患,消除或减少“严重”级以
下安全隐患,杜绝出现死亡2人以上事故,减少受伤事故。2023/7/268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编制和执行安全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的目的是确保施工安全,但并非有了之后就一定能实现安全,因为这还取决于技术和措施是否具有很好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执行的情况,即需要解决其是否安全可靠的判断问题
和具体实施的要求。3.1.2安全技术和措施中的安全要求一、可靠性要求2023/7/269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施工安全的限控要求,就是针对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措施在执行中的安全控制点以及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其他事故因素,做出相应的限制控制的规定和要求,如限高、限载、限速、限位
、限时、限压、限变形以及对构造尺寸、使用条件、工作状态、作业程序、上岗条件等所作的各种限制等,不仅已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基本内容。二、安全限控要求2023/7/2610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安全保险和排险措施是防
止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保障。当安全可靠性设计存在疏忽与缺陷或者安全限控措施不到位与失效而出现事故的发动事态和临发险情时,就要由保险措施阻止事故的发生和由排险措施及时排除险情。即使在某种情况下未能完全阻止事故的发生,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伤害和损失的程度。三、安全保险与排险要求2023/7/261
1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1、安全保护技术和措施的基本要求(1)不断完善对现场人员不受或少受事故与职业性伤害进行全方位、全过程预防性保护的要求及其措施;(2)确保保护措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3)处理好保护人员与工程、施工设施的有机协调关系;(4)实现设施和用品保护与提高现场
人员自我保护素质的良好结合。四、安全保护要求2023/7/2612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2、应急排险救援工作的安全保护要求在进行排险救援工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1)“先撤人、后排险”的原则。即先将
危险区内的所有人员立即撤出,然后组织排险。(2)“先救人、后排险”的原则。先将有条件的伤者和亡者救出或撤出后进行排险工作,以免对这些伤亡人员造成新的伤害。有条件时,“撤人”和“救人”工作可以同时进行。20
23/7/2613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3)“先防险、后救人”的原则。在险情和事故仍然存在、发展的情况下,必须先采取防险保护措施,而后救人,以免救援人员受到伤害。(4)“先防险、后排险”的原则。在进行排险作业前先进行支护等工作,以确保救援工作的安全。(5)“先排险、后清理”的原则。即只有制止和排除
险情之后,才能进行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2023/7/2614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3.2建筑工程安全保证体系实现施工安全保证要求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称为施工安全保证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保证体系、制度保证体系
、教育保证体系、技术保证体系、投入保证体系、检查保证体系、信息保证体系、应急救援保证体系。2023/7/2615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1、施工安全的组织保证体系的组成施工安全的组织保证体系是负责施工安全工作的组织系统。一般包括:(1)安全生产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2)
专职管理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3)企业和项目的主要负责人;(4)专职安全管理人员;(5)企业、项目、施工队主管安全的管理人员;(6)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等。一、建筑施工安全的组织保证体系2023/7/2616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2、施工安全组织保证体系的基本要求(1)体系的岗位设置健全、无遗漏脱
节情况;(2)体系所体现的组织管理系统的主线明确,运作合理,无多头领导和职责交叉等问题存在;(3)体系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安全责任规定,符合施工企业的现实条件,符合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要求;
(4)体系所包含的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支持层,即承担安全施工措施、文件、资料编制和资源供应安排合理、相互适应;2023/7/2617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5)人员的安全工作素质符合要求,名额配备合适;(6)体系也能适应突发事态的应对处置需要。施工组织保证体系是施工安全工作
的指挥和管理中枢。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8个组成部分之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不是简单地排出一个组织管理系统的名单就行了,必须按以上6项要求搞好,以便真正达到对施工安全工作从组织上加以保证的要求。2023/7/2618建筑安全技术
与管理施工安全的制度保证体系是为建筑施工安全的各个环节提供制度的支持与保证的体系。就是通过规范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和实施细则,使其成为安全工作的依据和员工工作与生产行为的守则,这也是施工企业建立良好安全生产氛围的工作基础。二、建筑施工安全的制度保证体系2023/7/2619建筑安全技术与管
理1、安全生产制度的组成组成制度保证体系的各项制度,在总体上可分为企业、部门和工程项目三级制度,各级制度可分为综合制度和专项制度。在专项制度中又可分为基础工作制度、措施管理制度、工地管理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包括下面21个方面的制度保证,2023/7/2620建
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和组织、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费用的投入和使用、安全保护和监护、意外伤害保险、施工方案论证和措施审查、创建安全文明工地、施工用电和消防安全、安全作业环境和条件、危险品管理、“四新”应用、建(构)筑物和施工设施安全检测、机械设备安全、脚手架和施工设
施安全、安全上岗和作业、安全检查整改验收、异常情况和突发事态处置、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工作、安全工作奖惩以及外协和分包管理等。2023/7/2621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2、施工安全的制度保证体系的保证要求(1)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建筑安全生产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相关标准的各项规定,特别是确
保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的各项安全责任;(2)必须将施工安全保证体系中涉及组织、技术、教育、检查、应急救援、投入和信息保证的工作制度要求纳入进来;(3)必须确保达到各项管理制度在各有侧重的基
础上,解决好其间的连接、协调和配合要求,使其形成有机整体;2023/7/2622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4)各项制度的内容和规定,必须明确、准确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达到具体细致、尽可能量化的要求,以便于严格执行;(5)在各项制度之中均应有相应的责任规定,“明确责任、负起责任、追究责任和承担责任”
是建立施工安全制度保证体系的基本要求。2023/7/2623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施工安全是建筑施工所应达到的作业环境和条件安全、施工技术安全、施工状态安全、施工行为安全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到位的综合结果。施工安全的技术保证就是为这5个方面的安全要求提供安全
技术的保证。三、建筑施工安全的技术保证体系2023/7/2624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1、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组成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由母体技术、安全影响因素、安全保证技术和安全保证管理等4个基本部分组成。(1)母体技术“母体技术”部分由技术要点和适用范围、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结构和构造、设
置要求、设计和计算、检查和验收、劳动组织和施工运行管理以及常用数据等构成。2023/7/2625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2)安全影响因素即影响母体技术使用安全的因素,包括:(1)技术在现阶段尚存在的不够成熟和
完善的因素;(2)反映技术适应范围局限性的因素;(3)现实施工和工作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技术应用要求的因素;(4)引起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事故要素的因素。搞清楚这些影响因素,则是为施工安全提供技术保证的前提
条件。2023/7/2626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3、安全保证技术安全保证技术由设计可靠性技术、限控技术、保险与排险技术和保护技术所组成,形成对施工安全提供4道关隘的技术保证。4、安全保证管理安全保证管理就是实施全面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管理,并偏重于确保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得到圆满实施的管理。只有技术而没有相应的管理加以保证是不行的,因此,它也是施工安全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2023/7/2627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2、施工安全技术体系的建立方式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体系有以下4种建立方式及适用:(1)按工程技术领域建立如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脚手
架工程安全技术等。适合于专项工程或技术的安全管理;(2)按管理对象建立*如机械使用安全技术、施工用电安全技术、工地防火安全技术等。适合于职能部门和专业管理,比较适应我国现行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习惯工作模式;2023/7/2628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3、按防止事故专项
治理的要求建立如防止坠落安全技术、防止坍塌安全技术、防止机械伤害安全技术等。适合用于专项治理;4、按提供安全保证的环节建立因从安全生产保障的规律出发,基本上可以覆盖施工安全技术的各个方面,具有综合性和科学性。2023/7/2629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施工安全教育
保证体系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保证体系”的简称,是要建立起对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安排、人员安排、时间安排和讲授质量、学习质量、考核质量以及持续效果的保证体系,应该满足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达到的保安排、保质量和保效果的要求。四、建筑施工安全的教育保证体
系2023/7/2630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1、实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要求的基本难点安排难、出勤难、坚持难和保效难,是实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要求的基本难点。除按强制性规定脱产进行的任职和取证教育培训外,其他时间在一天以上的集中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一般都会遇到与施工工作安排的矛盾,使得
出席人员难以达到全勤,而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工作在施工忙时难以坚持,而在施工闲时又人员不齐,达不到教育效果。2023/7/2631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保证体系组成(1)确立工作地位确
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保证体系在整个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保证地位。(2)采取措施包括纳入生产工作安排;严格学习、考核;必须补课、重培;健全自编教材;培养单位讲授人才;严格执行上岗规定;坚持抽查复核;规范经常教育和开展安全日、时活动;2023/7/2632建筑安全技
术与管理3、提供三段保证三段保证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证体系要求提供“保安排、保质量、保效果”。4、做好五类教育培训(1)法规标准培训、安全措施培训、“四新”安全应用培训;(2)任职培训、职业培训、转岗换岗培训;(3)年度教育、安全形势教育;(4)进场三级教育,上岗教育、
班前教育、经常性教育;(5)事故教育、整改教育工作。2023/7/2633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5、实现四大目标(1)普及安全法规标准、安全生产施工、安全文明工地和劳动健康卫生知识;(2)增强遵规守法、安全责任、安全行为、安全保护和安全维权意识;(3)掌握安全作业条件、安全措施规定、安全作业
要求和隐患检查要求;(4)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履行安全责任能力、安全作业操作技能、发现与消除安全隐患能力和应急处置救援能力。2023/7/2634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保证体系,就是确保达到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及其整改工作要求的保证体系。该体
系的建立虽以施工单位的检查与整改要求为主,但也要包括接受政府监督管理检查后的整改要求。五、建筑施工安全的检查保证体系2023/7/2635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及整改工作的基本要求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及整改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有以下4项。(1)查找和解决贯彻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进和加强安全遵规守法管理;(2)查找和解决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进和加强安全责任管理;2023/7/2636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3)查找和解决完善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安全生产措施的保证水平;(4)查找和
解决工地与施工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这四项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可简单表述为:通过“四个查找和解决”、实现“两个推进”、“一个提高’’和“一个防止”。其中的两个推进和一个提高是前提、基础和手段,都是为了防止发生任何生产安全事故这一目的。2023/7/2
637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2、安全生产检查的重点内容(1)政府监督管理检查政府监督管理检查工作,依据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和推进监管机制创新的要求,将实施“两个转变”、“一个建立”和“严格准入条件、强化责任追究”,即:2023/7/2638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1)两个转变
:从重点监督检查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落实与执行情况;从以告知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2)一个建立:建立企业安全信用、不良记录和事故报送、处罚信息系统;2
023/7/2639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3)严格和强化要求:严格安全准入条件,强化安全责任追究。包括:1)严格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条件;2)把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作为新设立施工企业申请资质和企业资质年检、晋升资质等级的基本条
件;3)建立对施工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制度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2023/7/2640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4)依法严肃查处事故,强化责任追究;5)加大对隐患
严重、事故多发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6)坚决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请出建筑市场,取消不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人员的任职、上岗资格。2023/7/2641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检查建筑施工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安排与企业当时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对企业及所属单位、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的、重点的或专项的检查。全面的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内容包括以下10个方面:2023/7/2642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1)安全责任制及其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否和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2)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标准文件、书籍和材料的置备、使用和遵守情况及存在问题;(3)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等安全技术文件的编制、论证、审定和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2023/7/2643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4)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的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包括施工用电和
消防安全;(5)三类人员及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管理能力和履行安全职责的情况表现和书面材料及存在问题;(6)施工场所安全作业环境和条件的达标情况及其存在问题;(7)施工起重机械、垂直运输设备和其他建筑施工机具设备
的安全检查、验收、使用、维修和报废工作情况及其存在问题;2023/7/2644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8)脚手架、自升式架设设施、模板支架和其他施工设施的安全检查、验收、使用和维护情况及其存在问题;(9)在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因素和生产安全隐患
的情况;(10)应急救援资源备置及其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重点检查与专项检查可依据需要与要求,从上述10个方面中择取。2023/7/2645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的投入保证体系是确保施工安全应有与其要求相适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并发挥其投入效果的保
证体系。其中,人力投入问题在前述施工安全的组织保证体系中解决,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则需要解决相应资金问题。安全费用可分为政策性(规定性)费用和措施性费用,前者已纳入概预算定额之中,后者则可采取向建设单位申请相应费用与自筹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六、建筑施工安全的投入保证体系
2023/7/2646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施工安全工作信息包括相关的文件信息、标准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施工状况信息以及事故信息等,它们可以相应提供新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与工作要求,先进的安全工作经验、新的安全技术发展和措施设计资料,近
期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安全工作状况以及以往和近期国内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依据和参考作用,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和资源性工作。七、建筑施工安全的信息保证体系2023/7/2647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的应急处置和救援保证体系,为在施工中出现异常
情况、突发事态和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有力、正确进行应对处置、有条不紊地开展救援工作,以及时阻止异常情况的发展、控制事态扩大和减少人员伤害与财产损失的应急工作保证体系。八、建筑施工安全的应急处理和救援
保证体系2023/7/2648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施工安全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的保证要求可以归纳为五有、五及时和四监管,即:1、“五有”(1)有应急救援预案;(2)在安全技术措施中有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的规定;(3)有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的规章制度,包括决策、组织、分工、实施
和责任等;(4)有应急排险和救援设备、物资的备置;(5)有可以随时启动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调度系统;2023/7/2649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2、五及时(1)及时决策;(2)及时组织;(3)及时到位,主要包括:人员、设备、物资;(4)及时展开处置、排险和救援等工作;(5)及时调整方案、措施、
进度、投入;2023/7/2650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3、四监管(1)监视事态发展;(2)监控危险作业面;(3)监护受伤遇险和排险救助人员安全;(4)监察关键工作环节的配合和进度。2023/7/2651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4、三个保证要求的相互关系(1)“五有”是实现“五
及时”要求的前提和基础;(2)有了应急救援预案和在安全技术措施中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规定,就可以及时实现有准备和有把握的决断要求;(3)有了相应的规章、物资备置和调度、系统,就可以实现“五及时”的要求。(4)“四监管”则是对
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实施安全的保证。2023/7/2652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