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的低温流动性对发动机的影响

DOC
  • 阅读 15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16.633 KB
  • 2023-07-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7.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魏子文库】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机油的低温流动性对发动机的影响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机油的低温流动性对发动机的影响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机油的低温流动性对发动机的影响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7.0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7.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机油的低温流动性对发动机的影响.docx,共(6)页,16.633 KB,由小魏子文库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912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重要意义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是指润滑油在低温下使用能否维持正常流动的能力。低温流动性是润滑油一项重要的性能,尤其对于严寒地区润滑油的选用极为重要。润滑油低温流动性对其使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动机启动的影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差会造成机械设备在低温下

启动困难。一般来说,润滑油黏度越小越有利于机械设备启动。但在低温条件下,润滑油的黏度大幅增加,工作阻力增大,容易造成机械设备启动困难。发动机每天首次起动和使用中较长时间停机时,润滑油温度、机体温度与外界气温相近。由于外界气温低,润滑油粘度较大

,据试验,当温度由50℃降至0℃时,粘度增大了80~100倍,各运动件阻力增大,加上蓄电池容量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少,使起动转速大为降低,气缸内的压缩气体渗漏增多,气压降低。经气缸壁传热而损失的热量增大,加大了起动的难度。蓄电池过量放电,起动系超负荷工作,影响其使用寿命。低温润滑油流动的迟滞性较大

,温度低粘度大,不能被油泵充分地吸入,引起气阻(气穴)现象,使冷起动时泵油较慢,油压虽高,但通过量并不多,油流动性、泵送性能差,不能给发动机各运动部件提供合适的润滑,短时间内处于干摩擦或半液体型摩擦状态,导

致发动机磨损严重。资料显示,一般活塞式发动机启动时润滑油的黏度不超过7600mm2/s,齿轮传动装置启动时润滑油的黏度不超过162000mm2/s,因此严寒地区应当注意选用低温流动性较好的润滑油来保证发动机的启动。对机械磨损的影响低温下润滑油的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差,润滑油输送到摩擦表面的时间延

长,摩擦表面之间直接接触的可能性增加,机械磨损也相应增加。低温流动性不足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流动缓慢甚至凝固,使得机械摩擦部件处于缺油状态,磨损更加剧烈。发动机三分之二的磨损来自于启动阶段,若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差,发动机在低温下启动困难,再次启动时磨损也会增大。对润滑系统的影响低温下润滑油黏

度增加,流动阻力变大,会造成低温润滑系统供油困难。为了提高润滑油的供应量,润滑系统的压力也会增大,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损坏润滑系统中的管路接头等部件。其他影响除了润滑,润滑油还担负清洁、散热﹑密封及减

振等作用。低温流动性差的润滑油在低温润滑系统中的循环速度变慢,这一方面会减慢润滑部位的冷却散热速度,使摩擦部件出现局部高温;另一方面不利于及时清洁产生的金属磨屑、积炭及油泥等,对润滑油的使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润滑油低温流动性差的原因润滑油在低

温下失去流动性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黏度增加导致的黏温凝固;另一个是蜡结晶造成的结构凝固。黏温凝固温度对润滑油黏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如20号航空润滑油在10℃时的黏度是50℃黏度的20倍。在低温下,润滑油

分子的动能降低,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吸引力增大,从而使黏度增加,这种在低温下因润滑油黏度过高导致润滑油失去流动性的现象被称为黏温凝固。此时润滑油并非是真正凝结成固体,而是黏稠的膏状,表观上表现为不能流动。润滑油的黏温凝固与润滑油本身的黏度以及黏温性能有关。对于高黏度油,由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黏度,

在低温下更容易因黏度过大而失去流动性。润滑油的黏温性能也对其黏温凝固有重要影响,黏温性能好的润滑油,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较缓,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润滑油“凝固”。结构凝固润滑油中的蜡在低温下会结晶析出,首先产生少量极细微的结晶,随着温度进一步下降,结晶数量增多并连成三

维网状骨架结构,将润滑油吸附在网状骨架内,使润滑油失去流动性,这种现象称之为结构凝固。结构凝固时润滑油也并非全为固体,而是处于固液相共存的混合状态。润滑油结构凝固主要与组分中的蜡有关。润滑油中的蜡为长碳链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以及长侧链的环烃等,凝点高且与其他烃的相容性低,低温

下容易结晶析出,形成网络骨架结构。在润滑油生产中尽量地除去蜡成分是减少结构凝固的重要方法,在润滑油中添加降凝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结构凝固,从而改善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评定指标润滑油低温流动性

的评定指标主要涉及凝点、倾点、低温黏度以及边界泵送温度。凝点润滑油的凝点表示润滑油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润滑油一般为混合物,并没有明显的凝固温度,到达凝点时,仍同时包含了固态和液态的组分,并非完全凝固,因而凝点只是定性地反映润滑油低温流

动性的好坏。润滑油的最低使用温度应比凝点高5℃~7℃。倾点润滑油的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润滑油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按照《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3535—1983(1991)方法进行测定。凝点

和倾点都是润滑油低温性能的评价指标,通常倾点比凝点高2℃~3℃,润滑油的低温性能常选其中一项进行测定。低温黏度凝点和倾点只能定性地反映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好坏,而润滑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究竟如何,则通常采用低温黏度来表示。低温黏度与机械设备的润滑状态息息相关。对于

航空涡轮发动机而言,在低温条件下,如果润滑油黏度达到5000mm2/s时就难于喷射,供油缓慢,黏度达到11000mm2/s时,发动机启动困难,而当黏度达到20000mm2/s时,润滑油就会停止流动。因此,为了保证航空发动

机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通常对航空润滑油的低温黏度都有要求,例如美军《航空涡轮发动机合成润滑油性能规范》:MIL一L-23699C标准就规定航空发动机油-40℃运动黏度不大于13000mm2/s。边界泵送温度润滑油刚开始流动时所需的剪切应力称为屈服应力,将能使润滑油流到滤网入口的最大屈服应力

称为临界屈服应力。一般认为润滑油的屈服应力应小于35Pa,超过临界屈服应力时空气可能进入油泵造成油压不稳。在一定剪切速率下,润滑油能顺利流到油泵的最大黏度称为临界黏度,一般发动机油的临界黏度应小于30Pa·s才能保证油泵正

常供油。发动机油规范中将润滑油达到临界屈服应力(35Pa)或临界黏度(30Pa·s)的温度称为边界泵送温度,在该温度以上油泵才能将润滑油连续顺利地输送到润滑系统中。

小魏子文库
小魏子文库
培训类文库,5年文库经验
  • 文档 9816
  • 被下载 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