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pptx,共(37)页,349.974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903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7/26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我国本地网中目前仍有PDH设备存在,PDH与SDH两网互通是不可避免的。根据我国复用映射结构的要求,SDH设备将不
能从139264Mbit/s信号中解复用出2048kbit/s信号,因此除非特殊需要(如传送图象信息或某些局间光缆芯数紧张、急需提高线路速率等)一般宜在2048kbit/s信号上互通。2023/7/26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
05◼由于在SDH/PDH边界上会使定时信号产生相位跃变,由此带来的指针调整会使信号质量劣化,因此为了保证全程全网的传输质量,应尽量避免PDH与SDH系统之间的多次转接,这就意味着在网路组织时,发源及终结于PDH设备的信号应在PDH网内组织
,而发源和终结于SDH设备的信号应在SDH网内组织。2023/7/26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通◼不同厂家的传输设备组成的SDH传输网应在通道层中各通道(VC-4,VC-4-Xc
)互通。◼承载在WDM系统上的SDH系统应与其他厂家WDM设备OTU/T-MUX互通。◼不同厂家设备组成的传输系统之间以及不同专业之间在STM-N光口进行互连时,互联的光接口应用代码应保持一致。2023/7/26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
2005◼传输设备选型应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设备应具有灵活的、最少品种的硬件配置,容易升级、扩容和重新配置。◼设备应具有灵活的同步能力、灵活的VC分配和支路安排以及网络保护能力。◼设备的机架高度宜为2600mm、2000
mm或2200mm,宽度为120mm的整数倍(但最宽应不超过600mm),厚度宜为300mm、600mm,同一机房内宜采用同一高度的机架。◼设备的总体机械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或调整设备数量的灵活性,实现硬件模块
化,同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及抗电磁干扰应满足IEC-801-2、IEC-801-4和IEC-801-4的要求。2023/7/26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
/T5024-2005◼ODF连接器可为FC/PC或SC/PC型,其回波损耗≥40dB、插入损耗≤0.5dB,◼2Mbit/s速率的DDF连接器有75Ω不平衡式和120Ω平衡式两种类型。2Mbit/s以上速率的DDF连接器为75Ω不平衡式。DDF连接器反射系数≤-40dB、75Ω连接器插
入损耗≤0.3dB,20Ω连接器插入损耗≤0.4dB◼DDF连接器接线端子尺寸应与相关的电缆尺寸匹配。2023/7/26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设备配置应
考虑维护使用和扩容的方便。◼所配设备容量应能保证工程满足期使用的要求。◼SDH设备应尽量少配或不配34Mbit/s,140Mbit/s的PDH支路接口。◼再生器和光放大器(含BA和PA两种)应根据传输
系统以及光功率预算进行配置。◼终端光缆用的熔接型光纤分配架容量应根据工程中新布放光缆的光纤芯数进行配置,调度用的光纤分配架容量应根据工程中所配的光接口的数量进行配置。核心节点光调度ODF宜单独成架。2023/7/26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
、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根据工程情况,当光接口数量较多时,可将终端支路侧光接口、线路侧光接口及WDM系统光接口分别安排在ODF的不同子架或端子板上。◼数字分配架数量应根据工程所配的电接口的数量适当留有余量进行配置,原
则上按近期需要取整架配置。数字分配架同一子架上其数字传输速率、阻抗必须一致。◼列头柜的配置一般在每一机列靠主走道-侧配置,当机列较长,结合头柜熔丝容量,需要时可在次要走道端配置列尾柜。2023/7/26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
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DXC设备交叉连接矩阵应是无阻塞的,并应有冗余备份。其处理能力至少应等于规划接入的传输通道数,并要考虑适当的余量。◼网管设备的配置应根据市场上所能提供的设备的开
发情况及通用化程度,结合工程要求进行配置。所配网管设备的技术性能应符合我国相关技术体制的规定。◼维护备件应按满足日常维护的基本需要配置,原则上应保证重要单元盘不缺品种。2023/7/26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
4-2005设备安装设计◼机房平面布置与设备排列◼机房平面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应近、远期结合,既要考虑便于维护又要考虑适于远期的发展。◼应使设备之间的各种布线距离最短,同时便于走线。◼应便于维护、施工和扩容。◼有利于提高机房面积利用率。◼适当考虑机房的整齐和美观。2023/7/2610通信
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设备排列应符合以下要求:◼应便于抗震加固。◼设备机架列间宜采用面对面或面对背的单面排列方式。在原有机房装机,应充分结合原机房设备布置方式。新建机房根据设
备情况,在楼的荷载允许条件下可采用背靠背双面排列方式。◼主设备应排列在同一列内或相对集中,DDF和ODF宜单独成列或相对集中,整个机房的安排应根据走线路由最短,减少路由迂回和交叉为原则,不严格要求开辟单独的设备区和配线区。◼机房设备列之间以及走道的宽度应根据机房荷
载、设备重量以及维护空间要求决定2023/7/261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设备安装◼根据工程情况设备安装可采用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新建机房应采用上走线方式。机房走线架的安
装方式应满足YD/T5026-2005《通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机房内走线架或走线槽可按区域安装,但应满足工程近期需要。高度应根据设备高度设计,列架与设备架顶宜相距50mm。◼机架的
安装必须进行抗震加固,其加固方式应符合YD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2023/7/261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布线要求与线缆选择◼机房交流电源线、直流电
源线、光纤、通信线应按不同路由分开布放。如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相互之间距离较近,亦应保持至少50mm以上的距离。◼布线距离要求尽量短而整齐,且应考虑不影响今后扩容时设备的安装及线缆布放。◼软光纤应尽量沿
专用的槽道布放,与其他通信线共槽道或走线架布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2023/7/261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应避免跨机房布放软光纤,机房之间有光纤连接需求时应采用光缆
。◼布线电缆应满足传输速率、允许衰减、特性阻抗、串音防卫度和耐压等指标的要求,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各数字级之间的布线电缆衰减(含数字分配架的连接损耗)不应超过表11.3.6的规定:2023/7/261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
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2023/7/261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同轴电缆线对的外导体或高频对称电缆线对的屏蔽层应在输出口接地,但如果需要,在输入口也可接地。◼应选择适合设备连接器特
点的线缆。◼连接器和线缆在机械尺寸上应完全匹配,以保证良好的物理连接,减少连接损耗。◼阻抗为120Ω的连接器,对于每个系统要求单独接地的连接器,应选择具有单独地线的对绞型射频对称线缆,对于在一个单元上多个系统公用一个接地点的连接器,应选择有总接
地线的星绞形射频对称线缆。◼告警信号线宜选用音频塑料线。2023/7/261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电源系统◼直流供电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传输设备宜采用-48V直流供电,其输入
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40V--57V。◼传输机房宜采用电源分支柜方式供电。◼传输设备的直流供电系统,应结合机房原有的供电方式,采用按列辐射方式馈电,在列内通过列头柜分熔丝按架辐射至各机架。◼禁止两只小负荷熔丝并联代替大负荷熔丝使用。2023/7/261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
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电源线截面的选取应根据供电段落所允许的电压降数值确定。◼传输设备所需的-48V直流电源系统布线,从电力室直流配电屏引接至电源分支柜、由电源分支柜引接至列柜、再至传输设备机架均应采用主备电源线分开引
接的方式。◼列柜的选用应满足以下要求:◼列柜的容量以及负荷应按整列进行配置。◼应根据传输设备满配置耗电量的1.5-2倍来核算列柜每个二级熔丝的容量。◼带电更换列柜二级熔丝时应不影响列柜中其他电源系统的工作。2023/7/261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
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交流220V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交流220伏电源供仪表以及网络管理设备使用。◼配置网络管理设备的局站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系统或逆变器供电系统供电。2023/7/
261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地线符合以下要求:◼数字传输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宜采用分开引接方式。◼工作地线应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引接至列头柜,列内通过列头柜辐射至各机
架:◼保护地线宜采用电力电缆从电力室地线排或适当接地点直接引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地线排引接至列头柜,列内采用树干式“T'’接至各机架。2023/7/262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
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终端光缆的金属构件应接防雷地线,防雷地线应单独从最近的防雷接地体引入,并可靠地与ODF架绝缘。◼数字分配架应具有良好的保护接地,DDF架内同轴外导体和机架外壳均应接保护地,DDF架上的接地端子可直接与相邻列头柜
的保护地端子相接,同机房内DDF或ODF架之间的保护地线可复接或T接。2023/7/262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机房环境条件◼传输机房设计的面积应结合工程远期发展需要,并留有发展余地。
◼传输机房的温湿度条件应符合表11.5.2的要求。◼传输机房的洁净度应符合表11.5.3的要求。◼传输机房的电磁干扰应符合表11.5.4的要求。2023/7/262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2
023/7/262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传输机房防静电要求应符合YD/T754-1995《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中的相关规定。◼传输机
房水平面被照面的最低照度标准应满足100Lx-150Lx。◼数字传输机房条件应满足YD/T5003-2005《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数字传输机房应设置事故照明。◼网管系统机房环境应符合YD/T5012-2005《SDH光缆通信工程网管系统设计
规范》中的相关要求。2023/7/262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传输系统设计指标◼假设参考通道(HRP)两个通道端点间的国际最长HRP为27500km,我国国内
标准最长假设参考通道(HRP)的长度为6900km,共分三部分:长途、中继和接入,各部分分配见图12.1.1。其中中继部分长途传输节点与本地传输节点的最长距离为150km;本地传输节点与通道端点之间的最长距离为50km.2023/7/2625通信建设工
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假设参考数字段(HRDS)假设参考数字段(HRDS)是具有一定长度和性能规范的数字段,用作指标分配的参考模型,对于本地传输网SDH数字段沿用280km和50km两种长度的假设参考数字段(HRDS)长度。其中5
0km假设参考数字段用于绝大多数的本地网传输节点之间,280km假设参考数字段应用于疆域广阔的本地网中郊县传输节点至市中心传输节点间。2023/7/262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根据光同
步传送网技术体制中的定义,数字段的引入是为了便于工程规范的和测试,其定义为:在相邻的一对STM-N支路口间对规定速率的信号进行数字传输的全部手段。HRDS是具有一定长度和性能规范的数字段,用作指标分配的参考模型,对于SDH数字段仍沿用420k
m、280km和50km三种长度的假设参考数字段。根据本地网传输的实际情况,采用280km和50km两种长度的假设参考数字段,其中50km假设参考数字段用于绝大多数的本地网传输节点之间,280km假设参考数字段主要应用于疆域广阔的大本地网中郊县传输节点至市
中心传输节点间。2023/7/262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误码指标◼该指标来自ITU-TG.826的误码性能指标。◼全程端到端27500km假设参考通道(HRP)由国内部分和国际部分组成,全程端
到端通道误码性能指标的分配采用按复杂性分配结合按距离分配的方法,ITU-TG.826中给出了详细的分配办法。本地传输网的指标采用国内延伸段的分配策略。2023/7/2628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
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根据YDN099-1998《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我国国内标准最长假设参考通道(HRP)为6900km,其中接入部分100km,转接网部分6800km。根据I
TU-TG.826国内部分的分配策略,国内部分共应分得24.5%的端到端指标,接入部分分得6%,转接网按距离线性分配,相当于每千米分得0.0055%的配额。考虑到电路或设备在投入使用和维护运行中,由于老化、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元器
件故障等原因会使电路或设备的性能恶化,故工程设计指标应进行严化:本规范设计指标将该配额取定为0.0055%的1/4,即取定每千米配额为0.001375%。2023/7/2629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
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表12.2.2-1和12.2.2-2中ESR、SESR、BBER的值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ESR=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X0.001375%X通道长度SESR=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XO.001375%X通道长度BBER=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X0.001
375%X通道长度2023/7/2630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数字段长期误码指标在通道长期误码指标的基础上严化5倍取得。表12.2.3中ESR,ESR,BBER的值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E
SR=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X0.001375%X数字段长度/5SESR=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X0.001375%X数字段长度/5BBER=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X0.001375%X数字段长度/52023/7/2631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
4-2005◼按照YDN099-1998《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的规定,我国标准假设参考通道(HRP)全长为6900km,去除两端接入部分各50km后,国内转接网长度6800km,根据2003年6月ITU-TM
.2101建议,终端/转接的国内通道长度在5000km-7500km范围内可分配的通道性能指标的最大配额为8%,折合每千米0.0012%。考虑到电路或设备在投入使用和维护运行中因环境条件、元器件故障等原因将造成电路或设备的性能
恶化,故工程设计指标应高于此投入业务限值。本指标中将该值取定为每千米0.0010%。2023/7/2632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表12.2.4中Ses,Sses,Sbbe的值按M.2101(20
03)中提供的公式进行计算。◼BISPO为投入业务性能指标2023/7/2633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BISPOes=0.001%XM.2101端到端
误码性能指标X通道长度X测试时间/2BISPOses=0.OOI%xM.2101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X通道长度X测试时间/2BISPObbe=0.001%XM.2101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X通道长度X测试时间Xblock/2(对于vc-12,block=2000,对于VC-3
以及VC-4-XC,block=8000)2023/7/263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对于数字段,ITU-TM.2101(2003年6月)建议中未对其长度作任何规定,而性能指标的最大配额均为0.2%。考虑
到电路或设备在投入使用和维护运行中,由于老化、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元器件故障等原因会使电路或设备的性能恶化,故工程设计指标应进行严化。本指标中将该配额取定为0.1%。2023/7/2635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表12
.2.5中Ses,Sses、Sbbe的值按M.2101(2003年6月)中提供的公式进行计算:2023/7/2636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4-2005BISPOes=0
.001%xM.2101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x通道长度x测试时间/10BISPOses=0.001%xM.2101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x通道长度x测试时间/2BISPObbe=0.001%xM.2101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x通道长度x测试时间xblock/10(对于STM-0,block=64000;S
TM1,block=192000;对于STM-4,block=768000;对于STM-16,block=3072000;对于STM-64,block=12288000)2023/7/2637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T502
4-2005维护工具及仪表配置◼维护工具及仪表配置的数量和品种应能满足工程日常运行维护的需要,仪表的型号和功能应根据实用和经济的原则择优选用。◼维护工具及仪表配置应根据维护范围及设备类型考虑。◼工程设计在配置维护工具及仪表时,必须在调查研究后根据实
际情况配置,应充分利用已有仪表,并根据具体情况补缺配套,同时应考虑运营商的要求。